看360 看360看360

拐枣的历史起源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拐枣的历史起源"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拐枣的历史起源

拐枣,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学名:枳椇子,别名鸡爪连、金钩梨、万寿果等。

拐枣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定论,已存活于地球500多万年的说法也只是前苏联一位古生物学家的推测;在我国,关于拐枣的最早记录是《诗经·小雅》中 “南山有枸”的诗句,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

除了旬阳地处秦岭南麓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拐枣生长之外,还有两个小故事代代相传。

一则是“万寿果”的得名。有人说,拐枣因果实形态似万字符“卍”,而被称为万寿果。也有人说,这吉祥的名字源于秦朝,秦始皇霸业得成,遂遍求长生之法,派出的方士在“洵关”发现很多百岁老人精神矍铄,而这些老人都经常食用一种叫“枸”的山果,于是方士便带着旬关之枸呈于秦始皇,始皇品尝后龙颜大悦,特赐名万寿果。今之旬阳即秦时洵关。

另一则是华佗以拐枣酒入药的故事。1800多年前,三国逐鹿,长年南征北战的曹操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痛,宫廷大夫束手无策,神医华佗用民间偏方----拐枣酒为其治愈,曹操大加赞赏,命西城郡太守在地广人稀的秦巴腹地大兴拐枣,拐枣酿酒之法也得以广泛流传。当今旬阳时为西城郡所辖。

岁月枯荣,漫山遍野的拐枣树落子萌发,与旬阳先民相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历史的原因,千年古树早已难觅踪迹,但百年以上的拐枣树还有上百棵,其中位于桐木镇松树湾村的“拐枣王”胸径达80厘米,两个成年人才能勉强合抱,推测树龄达500年左右,已被列入旬阳古树保护名录。


拐枣的历史起源

拐枣,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学名:枳椇子,别名鸡爪连、金钩梨、万寿果等。

拐枣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定论,已存活于地球500多万年的说法也只是前苏联一位古生物学家的推测;在我国,关于拐枣的最早记录是《诗经·小雅》中 “南山有枸”的诗句,据《辞源》解释:“枸即枳椇,南山谓之秦岭”。

除了旬阳地处秦岭南麓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拐枣生长之外,还有两个小故事代代相传。

一则是“万寿果”的得名。有人说,拐枣因果实形态似万字符“卍”,而被称为万寿果。也有人说,这吉祥的名字源于秦朝,秦始皇霸业得成,遂遍求长生之法,派出的方士在“洵关”发现很多百岁老人精神矍铄,而这些老人都经常食用一种叫“枸”的山果,于是方士便带着旬关之枸呈于秦始皇,始皇品尝后龙颜大悦,特赐名万寿果。今之旬阳即秦时洵关。

另一则是华佗以拐枣酒入药的故事。1800多年前,三国逐鹿,长年南征北战的曹操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痛,宫廷大夫束手无策,神医华佗用民间偏方----拐枣酒为其治愈,曹操大加赞赏,命西城郡太守在地广人稀的秦巴腹地大兴拐枣,拐枣酿酒之法也得以广泛流传。当今旬阳时为西城郡所辖。

岁月枯荣,漫山遍野的拐枣树落子萌发,与旬阳先民相伴,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历史的原因,千年古树早已难觅踪迹,但百年以上的拐枣树还有上百棵,其中位于桐木镇松树湾村的“拐枣王”胸径达80厘米,两个成年人才能勉强合抱,推测树龄达500年左右,已被列入旬阳古树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