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发现长了垂体瘤一定要切除吗)
肿瘤的发病率可以说是在逐年上升的,不论是什么部位长肿瘤,都是相对普通的小病小痛更严重的,所以肿瘤一定要注意,比如垂体瘤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但是一般患者会不知道是否需要切除。那么,一般垂体瘤是否一定需要切除呢?
1、是否切除
垂体瘤是最常见的颅脑良性肿瘤之一,人群发生率高达10%。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因为其他原因做头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垂体瘤。那么这部分临床症状不显著患者的垂体瘤都需要手术切除吗?现将偶然发现的垂体瘤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策略总结如下:
1.是否分泌异常激素:垂体是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激素,发现垂体瘤后首先要做血液的激素检查,如果为分泌异常激素的生长激素(GH)腺瘤、Cushing病(ACTH腺瘤)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首选手术治疗,因为这些肿瘤分泌过高的激素,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威胁生命,需要手术切除后使激素水平尽快恢复到正常。
PRL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可参见我的文章《药物能治好垂体瘤么》
2.对于不分泌异常激素的垂体腺瘤统称为“无功能腺瘤”,约占所有垂体瘤的25%。2016年欧洲内分泌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Eur J Endocrinol. 2016 Jul;175(1):1-9. Analysi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pituitary incidentalomas. Imran SA, Yip CE, Papneja N, Aldahmani K, Mohammad S, Imran F, Zwicker DA, Theriault C, Thompson K, Clarke DB, Van Uum S.)显示:在9年的观察期内,首次发现时肿瘤小于5mm时,肿瘤增长的几率很低,大于5mm小于10mm时,观察期内肿瘤增长比例为14%,大于10mm时,增长比例为25%。
3. 因此,对于偶然发现的无功能性垂体瘤,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临床症状来判断,若肿瘤未影响视力,且小于1厘米,可继续观察;若肿瘤大于1厘米,但无症状,可严密谨慎地观察,定期复查磁共振。若肿瘤大于1厘米,且有视路压迫症状,则需要手术切除。
4. 对于无功能性垂体瘤,长期随访肿瘤大小稳定,但肿瘤导致垂体功能低下的,可以补充相应缺乏的激素。
许多较小的无功能腺瘤尤其是老年无功能性腺瘤者,其肿瘤的自然生长进程相对较长,部分患者肿瘤大小长期稳定,可以持续随访观察。
但如果首次发现垂体瘤时磁共振影像有肿瘤出血、囊变、肿瘤位置靠近视交叉的情况,提示未来肿瘤增长或导致症状的几率较大,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偶然发现的垂体瘤需进行内分泌功能和眼科检查评估,对于没有临床症状且肿瘤体积较小的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可以长期随访观察,无需治疗,大部分病人的肿瘤可以保持长期稳定。当然,只有根据具体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年龄、肿瘤大小、全身健康情况和相关内分泌功能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该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
2、预防肿瘤
1、避免过度饮酒
酒为辛热之物,长期嗜酒易诱发消化系统肿瘤,且酒中含有自然产生或污染的致癌物,如杂醇油、多环芳香烃和亚硝胺等,其主要成分乙醇,对人体各种组织细胞都有损害。研究表明:喝烈性酒,空腹饮酒或一天喝4两以上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症的饮酒方式。偶尔饮少量酒无明显诱发癌症的作用,建议每天不宜超过2杯。
2、减少或禁止吸烟
吸烟危害健康,想必人人都清楚,烟草的分解物大约有4000多种,其中大约500种对人体有害,且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尼古丁、烟焦油、氢氰酸、丙烯醇等;实验证明,一支香烟的尼古丁就足以毒死1只小白鼠,1~2滴尼古丁就能毒死一条狗;而长期抽烟,形成慢性中毒,加大各种癌症的发生率,如肺癌、食道癌、喉癌等。
3、控制腌制、熏烤食物
腌制后的食物较易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盐。而食物经过熏烤后,可以生成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如咸鱼、泡菜、烤肠、腊肉、烧烤等食物都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日积月累,有致癌的风险。
4、禁止霉变食物
食物霉变即会产生致癌物质--霉菌素,如花生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大米发霉产生岛素梅菌素,咸菜发霉产生白地霉菌素等,食物一旦发霉、变质,都禁止食用。
5、注意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主要是避免经常高温油炸或煎烤食品,高温油炸容易产生各种聚合物,不利于健康,煎烤的过程中若是烧焦则会产生致癌物质。以蒸、煮、炖的方式更为健康。
6、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吃饭不要太快,食物不宜太热、太硬,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限制盐和调料、避免高脂肪饮食;隔夜的食物尽量少吃;少吃各种食品添加剂多的食物;保存过久的食物应少吃;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特别是含有维生素A、C比较丰富的食物,是具有防癌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