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对人文自然景观爱好者来说,旅行很大的意义在于感受「敬畏」的情绪。
敬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人们常常在敬畏感里感知到崇高与善,从而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
我 90 年代初坐绿皮车去的敦煌,那时我还不到 20 岁,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资讯的获得十分有限,当时我对敦煌知之甚少。但是车行尘土飞扬之间,连绵洞窟出现的那一刻,那种震惊、好奇、困惑、景仰和自我突然变小的感觉至今都记得。
图片来自敦煌研究院官网
无论是当年站在莫高窟牌楼山门下,还是今天走进巡回全国的敦煌文化展,或是翻阅敦煌研究院的网站,看到沙丘、戈壁、壁画、塑像时,感觉都非常相似,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我当时不明白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是源于什么,直到我在研究工作中接触到「敬畏」这个复杂情绪,才知道引发鸡皮疙瘩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敬畏。(第一大是什么?你说呢?文末看彩蛋)
几年前,在好友的建议下,我们开始研究敬畏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这个项目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不是发表论文,而是丰富了我对如何获得幸福感的认知。
心理治疗研究认为,敬畏感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精神整体上处于健康水平(施奈德,2015)。而有些自然人文景观,例如长城、兵马俑、大瀑布、大峡谷、大英博物馆、金字塔,值得一去再去,也是因为你在那里可以持久感受一种叫「敬畏」的情绪。
敬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牛津字典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时候,敬畏(AWE)的对象是宗教最高神灵,人们认为这些神灵掌握着人类的生死,所以古代英语中的敬畏一词用来表达「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英语中的敬畏(awe)一词开始用来表达带有恭敬(veneration)、虔诚(reverential)和尊敬(respectful)的恐惧,与此同时,敬畏的对象也从神灵和至高领袖引申到艺术作品、非权力人物和特殊体验。
现在我们普遍用的定义方法一般都这么说:当我们面对一种令我们感觉宏大的事物,这个事物突破了我们在某个领域已经习以为常的认知边界,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体验--敬畏感(awe),包含震惊、钦佩、谦恭和顺从,同时伴随着一些困惑、惊恐,还带有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好奇感(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
顺便说一下, 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这两篇文章,这是关于敬畏感的心理科学研究中最最重要的文献,奠定了近 20 年来关于敬畏的实证研究的基础。
作为一种综合的情绪,敬畏感不象其他情感只有一种效价,要么是积极情绪,要么是消极情绪。敬畏感是个「双面人」,不包含恐惧的是积极敬畏,包含恐惧的是消极敬畏。
敬畏是一种综合情绪(作者涂鸦)
这个涂鸦里有六个面具,我想表达感到敬畏时通常会有的六种感觉,你猜着玩玩,不知道是不是准确,看后面的彩蛋。
画是认真涂鸦了一张,但我必须承认,敬畏感在研究上仍然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敬畏感在面部识别上非常困难,例如敬畏没有办法与「震惊」(astonishment)区别开来,人们感到震惊时会抬眉毛,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在极限情况下头发和汗毛都会竖起来。有人认为,敬畏与 1872 年达尔文界定的「钦佩」(admiration)情绪更是难以区分,都包含诧异、愉悦和认同。这也是这种综合情绪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的原因。
敬畏的时候我们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要提敬畏的心理学原型研究的成果: Keltner 和 Haidt (2003)的研究。他们总结出敬畏感包含两个核心内涵特征:感知的宏大(Perceived Vastness)和顺应的需求(Need for Accommodation)。我们简称为「双因素观」。
什么是「感知的宏大」?产生敬畏感的个体感觉到敬畏对象的宏大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范畴与维度(Shiota 等,2007)。首先,可以是物理表征上的宏大,例如大自然中巨大的山体和生物,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现象中巨大的声响、超高的温度和超强的力量,甚至还可以是小到无限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世界(Piff 等,2015);其次,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宏大和无限性,例如政治和宗教团体领袖无上的权威所拥有的抽象的力量(Shiota 等,2007;Keltner 和 Haidt,2003),无限的时间和远到用抽象时间表达的距离,以及生育所包含的代代延续的无限性(Van Cappellen 和 Saroglou,2012)。
这一段有点难,所以,做几个练习来帮助理解一下。下面这些自然景观,分别主要是因为什么引发敬畏?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自然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这三个图引发敬畏的原因都是宏大,但是具体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上图是广阔到目力所不及的宏大,左下图是高耸入云的宏大,右下图是人力所不及的大自然塑造能力所表达的宏大的感觉。
你可能觉得不服,怎么一棵大树也能引发敬畏?你让敦煌的卧佛怎么想?
Piff 等(2015)还真是在实验里用了这个方法。被试到达实验室后,他们告诉 TA 实验会在校园里的某个地方进行,实验员正在等 TA。那是一片桉树林(桉树被誉为树中世人),实验员要求被试站在树林里,仰头看桉树大概一分钟再回答问题。后续的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另外一群看一栋大概 7 层的宿舍楼的被试而言,这个仰望桉树的方法成功启动了敬畏情绪。
我们再来看两幅人造景观,长城和金字塔。和自然景观一样,这是经常在敬畏相关的研究中会被采用的启动敬畏情绪的实验材料。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宏大所带来的超出个人之外的能力感知以外,你还能想到下面这两个景点的共性吗?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人造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没错!他们都是代表人类最高文明水平的古迹。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古迹有什么值得敬畏的特殊之处吗?这涉及关于引发敬畏的物品特点的研究结果,研究者们总结了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敬畏源的几个特点,我们在最后放了一个我们研究所得结论作为彩蛋,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答案。
简化一下「感知的宏大」与敬畏的关系: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对人文自然景观爱好者来说,旅行很大的意义在于感受「敬畏」的情绪。
敬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人们常常在敬畏感里感知到崇高与善,从而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
我 90 年代初坐绿皮车去的敦煌,那时我还不到 20 岁,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资讯的获得十分有限,当时我对敦煌知之甚少。但是车行尘土飞扬之间,连绵洞窟出现的那一刻,那种震惊、好奇、困惑、景仰和自我突然变小的感觉至今都记得。
图片来自敦煌研究院官网
无论是当年站在莫高窟牌楼山门下,还是今天走进巡回全国的敦煌文化展,或是翻阅敦煌研究院的网站,看到沙丘、戈壁、壁画、塑像时,感觉都非常相似,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我当时不明白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是源于什么,直到我在研究工作中接触到「敬畏」这个复杂情绪,才知道引发鸡皮疙瘩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敬畏。(第一大是什么?你说呢?文末看彩蛋)
几年前,在好友的建议下,我们开始研究敬畏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这个项目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不是发表论文,而是丰富了我对如何获得幸福感的认知。
心理治疗研究认为,敬畏感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精神整体上处于健康水平(施奈德,2015)。而有些自然人文景观,例如长城、兵马俑、大瀑布、大峡谷、大英博物馆、金字塔,值得一去再去,也是因为你在那里可以持久感受一种叫「敬畏」的情绪。
敬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牛津字典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时候,敬畏(AWE)的对象是宗教最高神灵,人们认为这些神灵掌握着人类的生死,所以古代英语中的敬畏一词用来表达「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英语中的敬畏(awe)一词开始用来表达带有恭敬(veneration)、虔诚(reverential)和尊敬(respectful)的恐惧,与此同时,敬畏的对象也从神灵和至高领袖引申到艺术作品、非权力人物和特殊体验。
现在我们普遍用的定义方法一般都这么说:当我们面对一种令我们感觉宏大的事物,这个事物突破了我们在某个领域已经习以为常的认知边界,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体验--敬畏感(awe),包含震惊、钦佩、谦恭和顺从,同时伴随着一些困惑、惊恐,还带有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好奇感(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
顺便说一下, 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这两篇文章,这是关于敬畏感的心理科学研究中最最重要的文献,奠定了近 20 年来关于敬畏的实证研究的基础。
作为一种综合的情绪,敬畏感不象其他情感只有一种效价,要么是积极情绪,要么是消极情绪。敬畏感是个「双面人」,不包含恐惧的是积极敬畏,包含恐惧的是消极敬畏。
敬畏是一种综合情绪(作者涂鸦)
这个涂鸦里有六个面具,我想表达感到敬畏时通常会有的六种感觉,你猜着玩玩,不知道是不是准确,看后面的彩蛋。
画是认真涂鸦了一张,但我必须承认,敬畏感在研究上仍然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敬畏感在面部识别上非常困难,例如敬畏没有办法与「震惊」(astonishment)区别开来,人们感到震惊时会抬眉毛,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在极限情况下头发和汗毛都会竖起来。有人认为,敬畏与 1872 年达尔文界定的「钦佩」(admiration)情绪更是难以区分,都包含诧异、愉悦和认同。这也是这种综合情绪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的原因。
敬畏的时候我们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要提敬畏的心理学原型研究的成果: Keltner 和 Haidt (2003)的研究。他们总结出敬畏感包含两个核心内涵特征:感知的宏大(Perceived Vastness)和顺应的需求(Need for Accommodation)。我们简称为「双因素观」。
什么是「感知的宏大」?产生敬畏感的个体感觉到敬畏对象的宏大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范畴与维度(Shiota 等,2007)。首先,可以是物理表征上的宏大,例如大自然中巨大的山体和生物,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现象中巨大的声响、超高的温度和超强的力量,甚至还可以是小到无限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世界(Piff 等,2015);其次,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宏大和无限性,例如政治和宗教团体领袖无上的权威所拥有的抽象的力量(Shiota 等,2007;Keltner 和 Haidt,2003),无限的时间和远到用抽象时间表达的距离,以及生育所包含的代代延续的无限性(Van Cappellen 和 Saroglou,2012)。
这一段有点难,所以,做几个练习来帮助理解一下。下面这些自然景观,分别主要是因为什么引发敬畏?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自然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这三个图引发敬畏的原因都是宏大,但是具体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上图是广阔到目力所不及的宏大,左下图是高耸入云的宏大,右下图是人力所不及的大自然塑造能力所表达的宏大的感觉。
你可能觉得不服,怎么一棵大树也能引发敬畏?你让敦煌的卧佛怎么想?
Piff 等(2015)还真是在实验里用了这个方法。被试到达实验室后,他们告诉 TA 实验会在校园里的某个地方进行,实验员正在等 TA。那是一片桉树林(桉树被誉为树中世人),实验员要求被试站在树林里,仰头看桉树大概一分钟再回答问题。后续的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另外一群看一栋大概 7 层的宿舍楼的被试而言,这个仰望桉树的方法成功启动了敬畏情绪。
我们再来看两幅人造景观,长城和金字塔。和自然景观一样,这是经常在敬畏相关的研究中会被采用的启动敬畏情绪的实验材料。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宏大所带来的超出个人之外的能力感知以外,你还能想到下面这两个景点的共性吗?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人造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没错!他们都是代表人类最高文明水平的古迹。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古迹有什么值得敬畏的特殊之处吗?这涉及关于引发敬畏的物品特点的研究结果,研究者们总结了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敬畏源的几个特点,我们在最后放了一个我们研究所得结论作为彩蛋,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答案。
简化一下「感知的宏大」与敬畏的关系: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对人文自然景观爱好者来说,旅行很大的意义在于感受「敬畏」的情绪。
敬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人们常常在敬畏感里感知到崇高与善,从而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
我 90 年代初坐绿皮车去的敦煌,那时我还不到 20 岁,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资讯的获得十分有限,当时我对敦煌知之甚少。但是车行尘土飞扬之间,连绵洞窟出现的那一刻,那种震惊、好奇、困惑、景仰和自我突然变小的感觉至今都记得。
图片来自敦煌研究院官网
无论是当年站在莫高窟牌楼山门下,还是今天走进巡回全国的敦煌文化展,或是翻阅敦煌研究院的网站,看到沙丘、戈壁、壁画、塑像时,感觉都非常相似,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我当时不明白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是源于什么,直到我在研究工作中接触到「敬畏」这个复杂情绪,才知道引发鸡皮疙瘩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敬畏。(第一大是什么?你说呢?文末看彩蛋)
几年前,在好友的建议下,我们开始研究敬畏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这个项目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不是发表论文,而是丰富了我对如何获得幸福感的认知。
心理治疗研究认为,敬畏感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精神整体上处于健康水平(施奈德,2015)。而有些自然人文景观,例如长城、兵马俑、大瀑布、大峡谷、大英博物馆、金字塔,值得一去再去,也是因为你在那里可以持久感受一种叫「敬畏」的情绪。
敬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牛津字典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时候,敬畏(AWE)的对象是宗教最高神灵,人们认为这些神灵掌握着人类的生死,所以古代英语中的敬畏一词用来表达「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英语中的敬畏(awe)一词开始用来表达带有恭敬(veneration)、虔诚(reverential)和尊敬(respectful)的恐惧,与此同时,敬畏的对象也从神灵和至高领袖引申到艺术作品、非权力人物和特殊体验。
现在我们普遍用的定义方法一般都这么说:当我们面对一种令我们感觉宏大的事物,这个事物突破了我们在某个领域已经习以为常的认知边界,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体验--敬畏感(awe),包含震惊、钦佩、谦恭和顺从,同时伴随着一些困惑、惊恐,还带有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好奇感(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
顺便说一下, 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这两篇文章,这是关于敬畏感的心理科学研究中最最重要的文献,奠定了近 20 年来关于敬畏的实证研究的基础。
作为一种综合的情绪,敬畏感不象其他情感只有一种效价,要么是积极情绪,要么是消极情绪。敬畏感是个「双面人」,不包含恐惧的是积极敬畏,包含恐惧的是消极敬畏。
敬畏是一种综合情绪(作者涂鸦)
这个涂鸦里有六个面具,我想表达感到敬畏时通常会有的六种感觉,你猜着玩玩,不知道是不是准确,看后面的彩蛋。
画是认真涂鸦了一张,但我必须承认,敬畏感在研究上仍然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敬畏感在面部识别上非常困难,例如敬畏没有办法与「震惊」(astonishment)区别开来,人们感到震惊时会抬眉毛,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在极限情况下头发和汗毛都会竖起来。有人认为,敬畏与 1872 年达尔文界定的「钦佩」(admiration)情绪更是难以区分,都包含诧异、愉悦和认同。这也是这种综合情绪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的原因。
敬畏的时候我们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要提敬畏的心理学原型研究的成果: Keltner 和 Haidt (2003)的研究。他们总结出敬畏感包含两个核心内涵特征:感知的宏大(Perceived Vastness)和顺应的需求(Need for Accommodation)。我们简称为「双因素观」。
什么是「感知的宏大」?产生敬畏感的个体感觉到敬畏对象的宏大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范畴与维度(Shiota 等,2007)。首先,可以是物理表征上的宏大,例如大自然中巨大的山体和生物,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现象中巨大的声响、超高的温度和超强的力量,甚至还可以是小到无限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世界(Piff 等,2015);其次,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宏大和无限性,例如政治和宗教团体领袖无上的权威所拥有的抽象的力量(Shiota 等,2007;Keltner 和 Haidt,2003),无限的时间和远到用抽象时间表达的距离,以及生育所包含的代代延续的无限性(Van Cappellen 和 Saroglou,2012)。
这一段有点难,所以,做几个练习来帮助理解一下。下面这些自然景观,分别主要是因为什么引发敬畏?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自然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这三个图引发敬畏的原因都是宏大,但是具体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上图是广阔到目力所不及的宏大,左下图是高耸入云的宏大,右下图是人力所不及的大自然塑造能力所表达的宏大的感觉。
你可能觉得不服,怎么一棵大树也能引发敬畏?你让敦煌的卧佛怎么想?
Piff 等(2015)还真是在实验里用了这个方法。被试到达实验室后,他们告诉 TA 实验会在校园里的某个地方进行,实验员正在等 TA。那是一片桉树林(桉树被誉为树中世人),实验员要求被试站在树林里,仰头看桉树大概一分钟再回答问题。后续的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另外一群看一栋大概 7 层的宿舍楼的被试而言,这个仰望桉树的方法成功启动了敬畏情绪。
我们再来看两幅人造景观,长城和金字塔。和自然景观一样,这是经常在敬畏相关的研究中会被采用的启动敬畏情绪的实验材料。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宏大所带来的超出个人之外的能力感知以外,你还能想到下面这两个景点的共性吗?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人造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没错!他们都是代表人类最高文明水平的古迹。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古迹有什么值得敬畏的特殊之处吗?这涉及关于引发敬畏的物品特点的研究结果,研究者们总结了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敬畏源的几个特点,我们在最后放了一个我们研究所得结论作为彩蛋,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答案。
简化一下「感知的宏大」与敬畏的关系: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对人文自然景观爱好者来说,旅行很大的意义在于感受「敬畏」的情绪。
敬畏感是一种积极情绪,人们常常在敬畏感里感知到崇高与善,从而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
我 90 年代初坐绿皮车去的敦煌,那时我还不到 20 岁,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资讯的获得十分有限,当时我对敦煌知之甚少。但是车行尘土飞扬之间,连绵洞窟出现的那一刻,那种震惊、好奇、困惑、景仰和自我突然变小的感觉至今都记得。
图片来自敦煌研究院官网
无论是当年站在莫高窟牌楼山门下,还是今天走进巡回全国的敦煌文化展,或是翻阅敦煌研究院的网站,看到沙丘、戈壁、壁画、塑像时,感觉都非常相似,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我当时不明白这种生理上的变化是源于什么,直到我在研究工作中接触到「敬畏」这个复杂情绪,才知道引发鸡皮疙瘩的第二大原因就是敬畏。(第一大是什么?你说呢?文末看彩蛋)
几年前,在好友的建议下,我们开始研究敬畏情绪对消费者的影响。这个项目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不是发表论文,而是丰富了我对如何获得幸福感的认知。
心理治疗研究认为,敬畏感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精神整体上处于健康水平(施奈德,2015)。而有些自然人文景观,例如长城、兵马俑、大瀑布、大峡谷、大英博物馆、金字塔,值得一去再去,也是因为你在那里可以持久感受一种叫「敬畏」的情绪。
敬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从牛津字典的解释来看,最早的时候,敬畏(AWE)的对象是宗教最高神灵,人们认为这些神灵掌握着人类的生死,所以古代英语中的敬畏一词用来表达「恐惧」和「死亡」的含义。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英语中的敬畏(awe)一词开始用来表达带有恭敬(veneration)、虔诚(reverential)和尊敬(respectful)的恐惧,与此同时,敬畏的对象也从神灵和至高领袖引申到艺术作品、非权力人物和特殊体验。
现在我们普遍用的定义方法一般都这么说:当我们面对一种令我们感觉宏大的事物,这个事物突破了我们在某个领域已经习以为常的认知边界,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体验--敬畏感(awe),包含震惊、钦佩、谦恭和顺从,同时伴随着一些困惑、惊恐,还带有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好奇感(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
顺便说一下, Keltner 和 Haidt(1999,2003)这两篇文章,这是关于敬畏感的心理科学研究中最最重要的文献,奠定了近 20 年来关于敬畏的实证研究的基础。
作为一种综合的情绪,敬畏感不象其他情感只有一种效价,要么是积极情绪,要么是消极情绪。敬畏感是个「双面人」,不包含恐惧的是积极敬畏,包含恐惧的是消极敬畏。
敬畏是一种综合情绪(作者涂鸦)
这个涂鸦里有六个面具,我想表达感到敬畏时通常会有的六种感觉,你猜着玩玩,不知道是不是准确,看后面的彩蛋。
画是认真涂鸦了一张,但我必须承认,敬畏感在研究上仍然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敬畏感在面部识别上非常困难,例如敬畏没有办法与「震惊」(astonishment)区别开来,人们感到震惊时会抬眉毛,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在极限情况下头发和汗毛都会竖起来。有人认为,敬畏与 1872 年达尔文界定的「钦佩」(admiration)情绪更是难以区分,都包含诧异、愉悦和认同。这也是这种综合情绪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的原因。
敬畏的时候我们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又要提敬畏的心理学原型研究的成果: Keltner 和 Haidt (2003)的研究。他们总结出敬畏感包含两个核心内涵特征:感知的宏大(Perceived Vastness)和顺应的需求(Need for Accommodation)。我们简称为「双因素观」。
什么是「感知的宏大」?产生敬畏感的个体感觉到敬畏对象的宏大超越了通常意义上的范畴与维度(Shiota 等,2007)。首先,可以是物理表征上的宏大,例如大自然中巨大的山体和生物,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现象中巨大的声响、超高的温度和超强的力量,甚至还可以是小到无限的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世界(Piff 等,2015);其次,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宏大和无限性,例如政治和宗教团体领袖无上的权威所拥有的抽象的力量(Shiota 等,2007;Keltner 和 Haidt,2003),无限的时间和远到用抽象时间表达的距离,以及生育所包含的代代延续的无限性(Van Cappellen 和 Saroglou,2012)。
这一段有点难,所以,做几个练习来帮助理解一下。下面这些自然景观,分别主要是因为什么引发敬畏?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自然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这三个图引发敬畏的原因都是宏大,但是具体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上图是广阔到目力所不及的宏大,左下图是高耸入云的宏大,右下图是人力所不及的大自然塑造能力所表达的宏大的感觉。
你可能觉得不服,怎么一棵大树也能引发敬畏?你让敦煌的卧佛怎么想?
Piff 等(2015)还真是在实验里用了这个方法。被试到达实验室后,他们告诉 TA 实验会在校园里的某个地方进行,实验员正在等 TA。那是一片桉树林(桉树被誉为树中世人),实验员要求被试站在树林里,仰头看桉树大概一分钟再回答问题。后续的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另外一群看一栋大概 7 层的宿舍楼的被试而言,这个仰望桉树的方法成功启动了敬畏情绪。
我们再来看两幅人造景观,长城和金字塔。和自然景观一样,这是经常在敬畏相关的研究中会被采用的启动敬畏情绪的实验材料。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宏大所带来的超出个人之外的能力感知以外,你还能想到下面这两个景点的共性吗?
典型的敬畏引发源:宏大的人造景观(图片来自网络)
没错!他们都是代表人类最高文明水平的古迹。问题是,人类文明的古迹有什么值得敬畏的特殊之处吗?这涉及关于引发敬畏的物品特点的研究结果,研究者们总结了包括商品在内的所有敬畏源的几个特点,我们在最后放了一个我们研究所得结论作为彩蛋,最后一个特点就是答案。
简化一下「感知的宏大」与敬畏的关系: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还记得
曾经有一个广告文案这样写道: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工作时,冰岛的背包客端起酒杯坐在篝火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还有人说: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但,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去看看未曾见过的山与海?
为了逃避一些人、一些旧事?
还是单纯的想出去走走?
记得年少时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后来等山川湖海都看尽
却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
收集了足够多的风华日丽
却日渐忘记了
我从哪里来,将去往何处
忘记了最初对旅行的憧憬
在我看来
旅行不过是一场褪去浮华的回归
旅行,也是一种修行
当我们跨过千山万水
走过灯红酒绿
尝过食不知味
试过夜不能寐
感受到时日跌倒的声音
最后,我们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开始认真仔细的生活
那时的我们会比以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当我走出合租房的大门
从我的小小世界脱离出来
踏上去往远方的慢慢的火车
去拥抱更大的世界
遇上一株枯树露出了嫩芽
去邂逅日落最后一丝光影
在原野里感受每一次心跳
不再被原先的人情世故所困扰
历经千帆
你终会明白
旅行,不过是一次和心灵的对话
远方之所以让人向往,是因为它充满着太多未知。
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璀璨在黑夜里。
这是我心中的旅行。
当你满怀期待的去旅行
也许会令你兴高采烈
也许会让你失望而归
但当你看山不再是山
看水不再是水
也许下一秒
跃入眼帘的风景就是你心中的最美
旅行不在于你去哪里
而在于你把心安放在何处
在于你和你的心有多近
人们常常误以为
我们四处旅行、到处流浪
看遍山川湖海
听闻人间风月
只为了可以不再平凡
但事实往往是
平凡的我们
终将回到平凡的世界
即便如此
就算是颠沛流离、饱受孤独、经历困苦
只为去看你一眼
旅行,也便有了动人的意义
人生如逆旅
你我皆是行人
人生这趟旅途
我们不能选择出发点
也不能阻止终点的出现
我们会得到很多很多
也会失去很多很多
我们不知道明天将是怎样的风景
可是前行的路终不能停下
如果让这趟旅途走得慢一点
去寻找身边的小确幸
我们总能撞见意外的小惊喜
足以将生命点亮
旅行,也许亦是如此
旅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旅行是人生最佳的充电方式
去邂逅、去遇见
去发现这世间的美好
找到更好的、更真实自己
或许当你看着窗外穿梭的山川时
脚下踩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时
这时你就会明白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
旅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
世界是一本书
不旅行的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页
走出去
全世界都在你眼前
不走出去
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旅行是一种看到世界的方式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
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
它会告诉你
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跨出这一步
世界即在你脚下
———end———
推荐两份旅行杂志:
我是 @孟开阔
祝你在这无趣的世界里,过有趣的生活。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还记得
曾经有一个广告文案这样写道: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工作时,冰岛的背包客端起酒杯坐在篝火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还有人说: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但,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
去看看未曾见过的山与海?
为了逃避一些人、一些旧事?
还是单纯的想出去走走?
记得年少时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后来等山川湖海都看尽
却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
收集了足够多的风华日丽
却日渐忘记了
我从哪里来,将去往何处
忘记了最初对旅行的憧憬
在我看来
旅行不过是一场褪去浮华的回归
旅行,也是一种修行
当我们跨过千山万水
走过灯红酒绿
尝过食不知味
试过夜不能寐
感受到时日跌倒的声音
最后,我们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开始认真仔细的生活
那时的我们会比以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当我走出合租房的大门
从我的小小世界脱离出来
踏上去往远方的慢慢的火车
去拥抱更大的世界
遇上一株枯树露出了嫩芽
去邂逅日落最后一丝光影
在原野里感受每一次心跳
不再被原先的人情世故所困扰
历经千帆
你终会明白
旅行,不过是一次和心灵的对话
远方之所以让人向往,是因为它充满着太多未知。
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璀璨在黑夜里。
这是我心中的旅行。
当你满怀期待的去旅行
也许会令你兴高采烈
也许会让你失望而归
但当你看山不再是山
看水不再是水
也许下一秒
跃入眼帘的风景就是你心中的最美
旅行不在于你去哪里
而在于你把心安放在何处
在于你和你的心有多近
人们常常误以为
我们四处旅行、到处流浪
看遍山川湖海
听闻人间风月
只为了可以不再平凡
但事实往往是
平凡的我们
终将回到平凡的世界
即便如此
就算是颠沛流离、饱受孤独、经历困苦
只为去看你一眼
旅行,也便有了动人的意义
人生如逆旅
你我皆是行人
人生这趟旅途
我们不能选择出发点
也不能阻止终点的出现
我们会得到很多很多
也会失去很多很多
我们不知道明天将是怎样的风景
可是前行的路终不能停下
如果让这趟旅途走得慢一点
去寻找身边的小确幸
我们总能撞见意外的小惊喜
足以将生命点亮
旅行,也许亦是如此
旅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旅行是人生最佳的充电方式
去邂逅、去遇见
去发现这世间的美好
找到更好的、更真实自己
或许当你看着窗外穿梭的山川时
脚下踩着一望无际的草原时
这时你就会明白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
旅行是一种心态的调整
世界是一本书
不旅行的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页
走出去
全世界都在你眼前
不走出去
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旅行是一种看到世界的方式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
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
它会告诉你
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跨出这一步
世界即在你脚下
———end———
推荐两份旅行杂志:
我是 @孟开阔
祝你在这无趣的世界里,过有趣的生活。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一个周游世界的人,我要非常诚恳的说
我不能告诉你旅行有什么意义。
或者,我可以更干脆彻底的告诉你,旅行没有意义。
对于身处银河系荒凉偏僻的旋臂上,微小的太阳星系中,一颗渺小蓝色星球上,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旅行能有什么意义?在宇宙的时间长河里,我们不过百年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超多图预警,都是我拍的)
是的,你可以在旅行中看到很多前所未见的东西
那些曾经只在电视上出现的动物,非洲草原上优雅的长颈鹿,熊孩子式的小狮子
他们很漂亮,拥有远超你想象的活力,震撼人心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也可以在吴哥窟看到层次鲜明的日出
也可以在墨西哥的雪山下感受平静温暖的黄昏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海边沙漠里悠闲的躺着
也可以在乞力马扎罗累得快晕倒在地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荒无人烟的50号公路穿行
也可以在加尔各答热闹的公园看猴戏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古巴的大街上看到40年前的汽车还在行驶,恍惚自己穿越到了过去
也能够在美国航天博物馆里感觉已经达到未来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耶路撒冷哭墙前看到虔诚的信徒
也可以在恒河边上看到苦行者的聚会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非洲看到警醒、令人不敢接近的
也可以在柬埔寨看到亲近的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看到公路旁拖家带口的
也可以在死火山里看到千里独行的
还可以看到遗世独立的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企鹅面前成为巨人
也可以在乌尤尼盐湖变成蚂蚁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
(纽约时代广场)
也可以看到断垣残壁和贫穷的罪恶
(巴勒斯坦的隔离墙)
(加尔各答的儿童卖艺者)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河内看到幸福的新人拍摄结婚照(好像朴素的80年代呀)
也可以在哈瓦那看到肥胖的外国人和清瘦的本地姑娘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越南拿着越战时的M16狂扫
也可以在美国开着老式螺旋桨战斗机飞行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去到遥远的南极洲,祝你的朋友新年好
也可以在那里骂你的仇家是大傻逼(其实差不多是同一群人)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其实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好吗!)
你可以看到陌生荒凉的世界
也能看到每天都有的熟悉
但是,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把朋友的致敬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尔赫斯纪念馆
也可以在玛法达的塑像前祝另一个朋友生日快乐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带着你妈妈去完成她的梦想(我妈学英国文学,梦想是去莎士比亚故乡看看)
也可以让她对信仰有个交代
(老共产党员前往伦敦马克思墓地)
也可以鼓励她撒点野
还可以给她拍一张和金字塔的合影
(然后她非常生气……)
但是,这也谈不上有意义(照片都拍砸了,当然没意义了)
你可以带着你的宠物去看那些伟大的艺术品
(莫奈、维纳斯、毕加索、梵高)
(梵高、里维拉、蒙克、拉奥孔)
也可以去寻访最宏大的古迹
还可以把朋友的宠物也带着周游世界,骑在他身上作威作福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一切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地方踢上两脚球
也可以和世界各国的人切磋一下球技,以球会友
(巴西里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德国柏林,肯尼亚内罗毕,还有20几个……)
但是,这也谈不上意义
(其实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好吗,我连续晃过三个阿根廷人,和巴西职业队配合打入两球!中国国家队都做不到!)
你可以做很多别人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事
也可以做很多别人不喜欢但你很喜欢的事
还可以做你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是作为一个周游了世界的人,我不能告诉你旅行有什么意义
对于身处银河系荒凉偏僻的旋臂上,微小的太阳星系中,一颗渺小蓝色星球上,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旅行能有什么意义?
在宇宙的时间长河里,我们不过百年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太渺小了,不仅仅是旅行没有意义,连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整个人类的行为,可能都没有意义
但是,在这荒凉偏僻的星系中,在我们这短短的一生中,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
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作为一个周游世界的人,我要非常诚恳的说
我不能告诉你旅行有什么意义。
或者,我可以更干脆彻底的告诉你,旅行没有意义。
对于身处银河系荒凉偏僻的旋臂上,微小的太阳星系中,一颗渺小蓝色星球上,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旅行能有什么意义?在宇宙的时间长河里,我们不过百年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超多图预警,都是我拍的)
是的,你可以在旅行中看到很多前所未见的东西
那些曾经只在电视上出现的动物,非洲草原上优雅的长颈鹿,熊孩子式的小狮子
他们很漂亮,拥有远超你想象的活力,震撼人心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也可以在吴哥窟看到层次鲜明的日出
也可以在墨西哥的雪山下感受平静温暖的黄昏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海边沙漠里悠闲的躺着
也可以在乞力马扎罗累得快晕倒在地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荒无人烟的50号公路穿行
也可以在加尔各答热闹的公园看猴戏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古巴的大街上看到40年前的汽车还在行驶,恍惚自己穿越到了过去
也能够在美国航天博物馆里感觉已经达到未来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耶路撒冷哭墙前看到虔诚的信徒
也可以在恒河边上看到苦行者的聚会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非洲看到警醒、令人不敢接近的
也可以在柬埔寨看到亲近的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看到公路旁拖家带口的
也可以在死火山里看到千里独行的
还可以看到遗世独立的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企鹅面前成为巨人
也可以在乌尤尼盐湖变成蚂蚁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
(纽约时代广场)
也可以看到断垣残壁和贫穷的罪恶
(巴勒斯坦的隔离墙)
(加尔各答的儿童卖艺者)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河内看到幸福的新人拍摄结婚照(好像朴素的80年代呀)
也可以在哈瓦那看到肥胖的外国人和清瘦的本地姑娘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在越南拿着越战时的M16狂扫
也可以在美国开着老式螺旋桨战斗机飞行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去到遥远的南极洲,祝你的朋友新年好
也可以在那里骂你的仇家是大傻逼(其实差不多是同一群人)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其实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好吗!)
你可以看到陌生荒凉的世界
也能看到每天都有的熟悉
但是,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把朋友的致敬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尔赫斯纪念馆
也可以在玛法达的塑像前祝另一个朋友生日快乐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带着你妈妈去完成她的梦想(我妈学英国文学,梦想是去莎士比亚故乡看看)
也可以让她对信仰有个交代
(老共产党员前往伦敦马克思墓地)
也可以鼓励她撒点野
还可以给她拍一张和金字塔的合影
(然后她非常生气……)
但是,这也谈不上有意义(照片都拍砸了,当然没意义了)
你可以带着你的宠物去看那些伟大的艺术品
(莫奈、维纳斯、毕加索、梵高)
(梵高、里维拉、蒙克、拉奥孔)
也可以去寻访最宏大的古迹
还可以把朋友的宠物也带着周游世界,骑在他身上作威作福
不过,这也谈不上有意义
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一切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地方踢上两脚球
也可以和世界各国的人切磋一下球技,以球会友
(巴西里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德国柏林,肯尼亚内罗毕,还有20几个……)
但是,这也谈不上意义
(其实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好吗,我连续晃过三个阿根廷人,和巴西职业队配合打入两球!中国国家队都做不到!)
你可以做很多别人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事
也可以做很多别人不喜欢但你很喜欢的事
还可以做你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是作为一个周游了世界的人,我不能告诉你旅行有什么意义
对于身处银河系荒凉偏僻的旋臂上,微小的太阳星系中,一颗渺小蓝色星球上,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的我们,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旅行能有什么意义?
在宇宙的时间长河里,我们不过百年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太渺小了,不仅仅是旅行没有意义,连我们所有的行为,我们整个人类的行为,可能都没有意义
但是,在这荒凉偏僻的星系中,在我们这短短的一生中,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
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这就是最大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谢 @王洪浩 邀请 。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没法给一个标准答案,还是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吧。
1) 30岁那年,我们去澳大利亚大堡礁报名学习潜水。潜水班上20个人来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法国、法国……总之是世界各地,除了我们两个中国人,其他学生的年龄都在19-22岁。亚洲人长像比较年轻,大家都戏称我们“那对中国小夫妻”,直到体检登记晒护照的时候,潜水长才吃惊地看着我们。
其实我不是介意暴露年龄,只是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中国的青年人太辛苦,永远都忙着为下一个目标而准备各种考试,小考、中考、高考、找工作……在本应该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错过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旅行是趁年轻就要去做的事情)
2)有一年去帕劳潜水,其中最知名的潜点是一个山顶淡水湖里的无毒水母。为了保证这些水母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潜水有各种要求。例如不能带脚蹼,不能涂防晒霜,不能用力打水……
我们被水母湖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问同伴:“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这么美的地方。
同伴想了想:“可能100年前也有,但是被扮成“老醋蜇头”吃光了。”
冷汗!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稀缺资源,过度利用会导致资源枯竭,也许我们看到的美景,20年之后我们的孩子就无法再看到。)
3)很多人知道夏威夷、知道大溪地、知道塞舌尔、却不太知道加拉帕戈斯。实际上,在海岛游当中,加拉帕戈斯的排名是第一位的。当年达尔文就是通过在这里的研究,完成了进化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物多样性以及独特性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加拉帕戈斯岛上旅游和潜水旅游都非常贵,一张潜水船票7天船宿要4000-5000美金,还不包括使用设备、船员小费等。我去年报名参加了岛上的Sports Tour,9天8晚一个人要5000美金。其中还包括2天晚上住在帐篷里。
我和当地人聊天得知,价格贵是因为政府严格管理岛上资源,特别是帐篷的许可证非常昂贵,而且岛上只有一家公司有经营露营的许可。除此之外,任何旅游业和渔业的开发开采都必须获得政府许可证,均价格不菲。但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磨合,当地人非常认可政府这种观念。他们说:“游客来到这里,为岛上带来了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契机。若不是这样,岛民们长期以渔业为生,很快就把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鱼都吃光了。
有时候环保主义者总是批评游客破坏了环境,但是如果游客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旅行,并且注意自己的行为,在良好的旅游业循环系统里,游客对整个大环境是有所贡献的。
(在旅游业成熟的地区,旅行是一种维护人与自然平衡的手段,旅行者不知不觉在其中旅行了义务,也做出了贡献。)
4)今年,我们在秘鲁穿越对旅途中,参观了一家SOS儿童村。一所由澳大利亚人资助的慈善机构,旨在通过改善社区和家庭环境,来为贫困地区学龄前以及小学生提供帮助和教育。
在我们主动提出资助时,机构负责人表示不要我们捐钱,我们可以捐食物、牛奶、和文具。我们表示并不熟悉这里的商店,她亲自带我们去了镇上的平价超市。当我们满载着面粉、大米、牛奶、鸡蛋驶入学校的时候,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欢迎。孩子们唱歌、跳舞、与我们拥抱,那一刻,团队所有人的心都融化了。
纵然你看过赤红的蓬塔阿雷纳斯晚霞、晶莹的莫雷罗大冰川、云雾缭绕的马丘比丘、水天一色的乌尤尼盐湖、广阔无垠的巴塔哥尼亚平原、日光灿烂的阿塔卡马沙漠、雪山纵横的劳卡国家公园……你依旧会觉得,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才是这个星球最宝贵的财富。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绝大多数都是讲旅行中自己的收获和个人提升,实际上,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旅行中也有义务,并可以有所贡献的时候,你的旅行会更美,更加超乎想象。
(旅行让你更懂得爱和敬畏,借由人对自然的关爱和敬畏,升华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谢 @王洪浩 邀请 。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没法给一个标准答案,还是和大家分享几个故事吧。
1) 30岁那年,我们去澳大利亚大堡礁报名学习潜水。潜水班上20个人来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法国、法国……总之是世界各地,除了我们两个中国人,其他学生的年龄都在19-22岁。亚洲人长像比较年轻,大家都戏称我们“那对中国小夫妻”,直到体检登记晒护照的时候,潜水长才吃惊地看着我们。
其实我不是介意暴露年龄,只是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中国的青年人太辛苦,永远都忙着为下一个目标而准备各种考试,小考、中考、高考、找工作……在本应该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错过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旅行是趁年轻就要去做的事情)
2)有一年去帕劳潜水,其中最知名的潜点是一个山顶淡水湖里的无毒水母。为了保证这些水母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潜水有各种要求。例如不能带脚蹼,不能涂防晒霜,不能用力打水……
我们被水母湖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于是我问同伴:“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这么美的地方。
同伴想了想:“可能100年前也有,但是被扮成“老醋蜇头”吃光了。”
冷汗!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稀缺资源,过度利用会导致资源枯竭,也许我们看到的美景,20年之后我们的孩子就无法再看到。)
3)很多人知道夏威夷、知道大溪地、知道塞舌尔、却不太知道加拉帕戈斯。实际上,在海岛游当中,加拉帕戈斯的排名是第一位的。当年达尔文就是通过在这里的研究,完成了进化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物多样性以及独特性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加拉帕戈斯岛上旅游和潜水旅游都非常贵,一张潜水船票7天船宿要4000-5000美金,还不包括使用设备、船员小费等。我去年报名参加了岛上的Sports Tour,9天8晚一个人要5000美金。其中还包括2天晚上住在帐篷里。
我和当地人聊天得知,价格贵是因为政府严格管理岛上资源,特别是帐篷的许可证非常昂贵,而且岛上只有一家公司有经营露营的许可。除此之外,任何旅游业和渔业的开发开采都必须获得政府许可证,均价格不菲。但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磨合,当地人非常认可政府这种观念。他们说:“游客来到这里,为岛上带来了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契机。若不是这样,岛民们长期以渔业为生,很快就把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鱼都吃光了。
有时候环保主义者总是批评游客破坏了环境,但是如果游客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去旅行,并且注意自己的行为,在良好的旅游业循环系统里,游客对整个大环境是有所贡献的。
(在旅游业成熟的地区,旅行是一种维护人与自然平衡的手段,旅行者不知不觉在其中旅行了义务,也做出了贡献。)
4)今年,我们在秘鲁穿越对旅途中,参观了一家SOS儿童村。一所由澳大利亚人资助的慈善机构,旨在通过改善社区和家庭环境,来为贫困地区学龄前以及小学生提供帮助和教育。
在我们主动提出资助时,机构负责人表示不要我们捐钱,我们可以捐食物、牛奶、和文具。我们表示并不熟悉这里的商店,她亲自带我们去了镇上的平价超市。当我们满载着面粉、大米、牛奶、鸡蛋驶入学校的时候,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欢迎。孩子们唱歌、跳舞、与我们拥抱,那一刻,团队所有人的心都融化了。
纵然你看过赤红的蓬塔阿雷纳斯晚霞、晶莹的莫雷罗大冰川、云雾缭绕的马丘比丘、水天一色的乌尤尼盐湖、广阔无垠的巴塔哥尼亚平原、日光灿烂的阿塔卡马沙漠、雪山纵横的劳卡国家公园……你依旧会觉得,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才是这个星球最宝贵的财富。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绝大多数都是讲旅行中自己的收获和个人提升,实际上,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旅行中也有义务,并可以有所贡献的时候,你的旅行会更美,更加超乎想象。
(旅行让你更懂得爱和敬畏,借由人对自然的关爱和敬畏,升华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