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要说“陌生化”理论,我们得先知道俄国形式主义,因为“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盛行于20世纪初的俄国,最早出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探讨中。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发表《词的复活》(The Resurrection of the Word)一文,通常认为这标志着形式主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形式主义的形成受到多种理论的影响,例如索绪尔的语言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而对其影响较为深刻的是当时俄国的三个文学理论——学院派理论、俄国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学院派理论界定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且高度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什克洛夫斯基将其视为对形式主义的一种启蒙与鼓励,说形式主义发端于此也许并不过分。俄国象征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影响主要在于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方式上,俄国象征主义在研究诗歌时,花费大量精力研究诗歌的韵律、节奏以及选词(说起来这和中国诗歌很像,象征主义和中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由于没有深入研究过,无法细谈,见谅),形式主义继承了象征主义这样的研究方式,对文学作品作者的选词、遣词造句、描写角度等都相当重视。未来主义则做得更加彻底,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词就是语言的本质所在,这一观点在形式主义中被发展为对文学文本的的重视,形式主义研究文学作品时将文本当做研究的主要对象,甚至说唯一对象也不为过。
当时俄国的主流文学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导致主流文学分析多立足于作品的历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像形式主义这样关注作品文学性的理论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前期的形式主义主要运用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后期逐渐发展到对所有艺术作品的分析中。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Art as Technique)中是这样定义艺术的: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art is a way of experiencing the artfulness of an object: the object is not important)。当这一观点用于分析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事件、场景、物品本身便不再是分析的重点,作者选用何种视角、哪个词语、如何描写才是分析的重点所在。也就是说,如果什克洛夫斯基来出一份阅读考试题,绝对不会有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要问“你是磨人的小妖精”和“你这磨人的小妖精”有什么区别。23333
陌生化
说完形式主义,我们就可以来谈谈“陌生化”了。与其说“陌生化”是一种理论,不如说它是一种手段,一种打破“自动化”的手段。
“陌生化”的提出,与什克洛夫斯基对艺术的理解密不可分。他认为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知,“使石头成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向人们传达被感知的事物而不是人们所知的事物。(Art exists that one may recover the sensation of life; it exists to make one feel things, to make the stone stony.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impart the sensation of things as they are perceived and not as they are known.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当人们重复某个动作许多遍后,这个动作便成了习惯,在重复了无数次之后,这个动作就变成了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做这个动作是无意识,也无记忆的。如果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这样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那相当于不曾活过。(你现在试着回想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是否能记起自己做过些什么?如果不能,你的那一天算有过还是没过?)为了不让生活沦落于此,艺术出现了。艺术通过一些手段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来达到审美目的,来恢复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这些手段即“陌生化”。
这有一点费解,我们可以举个栗子。你家里有一把藤椅,你知道你家里有一把藤椅,你每天坐在它上面吃早餐晚餐(午餐在公司里吃)。有一天你同事问你,你家餐桌旁的椅子是什么样的,因为他之前来过你家,觉得那椅子很舒服也想买一把。听到他的问题,你拼命回忆家里的椅子什么模样,然而却一点也想不起来。此时的你已落入“自动化”的陷阱,藤椅在你的生活里存在了太久,久到你无视它的存在,你无数次重复坐在上面的感觉,重复到你遗忘了第一次坐在它上面的惊艳的舒适感。晚上,你回到家里,已经忘了中午在公司和同事的对话。这时,儿子把在学校里被老师表扬的作文拿给你看,题目是《爸爸的藤椅》,儿子写到“爸爸的藤椅是一只小怪兽,有四条笔直的长腿,总是一动不动,斜斜的站立在餐桌旁,好像沾染了爸爸的威严。”你心里一震,从来不知道自己每天坐的藤椅在儿子心里是这样的形象。你从沙发里抽出身体,走到餐桌旁坐在熟悉无比的藤椅上,心里有一丝陌生感。买藤椅时,臀部第一次接触到藤椅粗糙却略带韧性的舒适感,靠背的支撑角度完全契合你的脊柱,你再次感受到了藤椅粗犷的纹理和舒服的设计。而你又不自觉地坐直了身板,因为儿子的作文里提到的威严感。此时,藤椅已不只是你所知的事物,而是你所感知的事物。你对藤椅的“自动化”已被打破,明天如果你的同事再次问你,藤椅的形象将鲜活地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从你对藤椅无知无觉到直起身板坐在上面,你儿子的作文扮演着一个唤醒“陌生感”的角色,这一角色也是什克洛夫斯基所理解的艺术的目的——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如果有一天你的画家妻子画了一幅藤椅的肖像画,画中的藤椅四角大开,粗糙的表面被画成了竖立的汗毛,血脉贲张,姿势撩人,那又是你妻子对藤椅的不同认识,也会唤起你对藤椅的不同感知。(或者还有别的?哈哈)同一把藤椅,你儿子的作文,你妻子的画,都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便是艺术在做的事,对象是不重要的,表达的形式才是艺术的本质所在,不同的形式传达对对象的不同感知,而这些感知唤起人们对对象(即生活)鲜活的认识,才使人们真正地活着。
为了打破“自动化”,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艺术采取了各种手段,这些手段就是“陌生化”。
说到这里,“陌生化”是什么已经很清楚了,下面属于进阶知识。
如何实现“陌生化”
如前文所说,一切艺术手段都可以称为“陌生化”,以下归纳的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Art as Technique)中提到的写作中运用的“陌生化”手法。
手法一:使用不平常的词语或运用修辞
所谓不平常的词语,并不一定是艰涩难懂的词,让我们举个栗子。
好,我的栗子举完了。
纳尼??是的,机智如你应该已经发现,刚刚的“举个栗子”本身就是一个例子,此处的“栗子”就是一个不平常的词。它利用谐音,把原本比较枯燥的“例子”变得可爱,甚至可视,反正每次我看到“举个栗子”脑子里就浮现冰河世纪里那只松鼠高举着和自己体型一样大的栗子XD。这就是“陌生化”。
至于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这些都是,我们见得很多。不赘述。
手法二:改变写作视角
改变写作视角中最受什克洛夫斯基欣赏的一种方式是——“初见的视角”。所谓“初见的视角”就是用第一次看到一件事物的眼光来描写事物,而不用人们已经用滥的名称去称呼它们。让我们举个栗子。
她递给温斯顿的第一个纸包给他一种奇怪而有点熟悉的感觉。里面是种沉甸甸的细沙一样的东西,你一捏,它就陷了进去。(The first packet that she passed to Winston had a strange and yet vaguely familiar feeling. It was filled with some kind of heavy, sand-like stuff which yielded wherever you touched it.)这是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里的一个描写。此处描写的是糖。一方面,糖在读者的日常生活中是再常见不过的调味品,另一方面,糖在极权主义的大洋国却是十分奢侈的东西,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温斯顿轻易不可能接触到。当这样一个对主人公来说稀有而珍贵,对读者来说却稀疏平常的的东西出现时,如何让读者感受到稀有而珍贵?“初见的视角”描写就派上了用场。奥威尔没有直接说明这是糖,而是用温斯顿的视角描写——“沉甸甸的细沙一样的东西,你一捏,它就陷了进去”。一种陌生又有点熟悉的感觉,读者也回忆起手里捏着一包糖的感觉——“你一捏,它就陷了进去”。就这样,读者对生活的感知被“初见视角”的描写唤醒,艺术达成。
这样的描写方式备受什克洛夫斯基推崇,也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手法。
手法三:区别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语言大大区别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是新且鲜的,所以也更困难(The form of literary language is new and fresh, so it is more difficult (Shklovsky, 1917))。所谓困难,我的理解是,需要思考才能读懂。答主陈柏龄举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一枚好栗子。
「春天来了,江南岸边的草又绿了」。——这是日常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对象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表达的对象依然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了」,但是这里却成为了「文学」,由此可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表达的内容,而在于表达的方式。但文学语言不会永远是文学语言,日常语言也不见得不能成为文学语言。当一种文学语言被广泛地使用于生活时,它也渐渐地落入“自动化”,就会被文学创造者所抛弃,而当文学语言落入过度精巧艰涩的怪圈时,朴素的口头语言可能反而是一种“陌生化”,比如方言在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应用。
个人见解,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Reference
Viktor Shlklovsky, 1914,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Word.
Viktor Shklovsky, 1917, Art as Technique.
乔治·奥威尔,2009,《一九八四》,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Cai Guanghua[蔡光华],2011,论《一九八四》的“陌生化”,《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Cheng Zhengmin[程正民],2013,历史地看待俄国形式主义,《俄罗斯文艺》1:26-34。
Li Yanli[李艳丽],2012,“陌生化”的审美实现探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3:116-119。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要说“陌生化”理论,我们得先知道俄国形式主义,因为“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盛行于20世纪初的俄国,最早出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探讨中。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发表《词的复活》(The Resurrection of the Word)一文,通常认为这标志着形式主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形式主义的形成受到多种理论的影响,例如索绪尔的语言学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而对其影响较为深刻的是当时俄国的三个文学理论——学院派理论、俄国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学院派理论界定了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且高度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什克洛夫斯基将其视为对形式主义的一种启蒙与鼓励,说形式主义发端于此也许并不过分。俄国象征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影响主要在于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方式上,俄国象征主义在研究诗歌时,花费大量精力研究诗歌的韵律、节奏以及选词(说起来这和中国诗歌很像,象征主义和中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由于没有深入研究过,无法细谈,见谅),形式主义继承了象征主义这样的研究方式,对文学作品作者的选词、遣词造句、描写角度等都相当重视。未来主义则做得更加彻底,他们认为文学作品的词就是语言的本质所在,这一观点在形式主义中被发展为对文学文本的的重视,形式主义研究文学作品时将文本当做研究的主要对象,甚至说唯一对象也不为过。
当时俄国的主流文学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导致主流文学分析多立足于作品的历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像形式主义这样关注作品文学性的理论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前期的形式主义主要运用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后期逐渐发展到对所有艺术作品的分析中。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Art as Technique)中是这样定义艺术的: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art is a way of experiencing the artfulness of an object: the object is not important)。当这一观点用于分析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所描述的事件、场景、物品本身便不再是分析的重点,作者选用何种视角、哪个词语、如何描写才是分析的重点所在。也就是说,如果什克洛夫斯基来出一份阅读考试题,绝对不会有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要问“你是磨人的小妖精”和“你这磨人的小妖精”有什么区别。23333
陌生化
说完形式主义,我们就可以来谈谈“陌生化”了。与其说“陌生化”是一种理论,不如说它是一种手段,一种打破“自动化”的手段。
“陌生化”的提出,与什克洛夫斯基对艺术的理解密不可分。他认为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知,“使石头成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向人们传达被感知的事物而不是人们所知的事物。(Art exists that one may recover the sensation of life; it exists to make one feel things, to make the stone stony.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impart the sensation of things as they are perceived and not as they are known.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当人们重复某个动作许多遍后,这个动作便成了习惯,在重复了无数次之后,这个动作就变成了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做这个动作是无意识,也无记忆的。如果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这样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那相当于不曾活过。(你现在试着回想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是否能记起自己做过些什么?如果不能,你的那一天算有过还是没过?)为了不让生活沦落于此,艺术出现了。艺术通过一些手段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来达到审美目的,来恢复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这些手段即“陌生化”。
这有一点费解,我们可以举个栗子。你家里有一把藤椅,你知道你家里有一把藤椅,你每天坐在它上面吃早餐晚餐(午餐在公司里吃)。有一天你同事问你,你家餐桌旁的椅子是什么样的,因为他之前来过你家,觉得那椅子很舒服也想买一把。听到他的问题,你拼命回忆家里的椅子什么模样,然而却一点也想不起来。此时的你已落入“自动化”的陷阱,藤椅在你的生活里存在了太久,久到你无视它的存在,你无数次重复坐在上面的感觉,重复到你遗忘了第一次坐在它上面的惊艳的舒适感。晚上,你回到家里,已经忘了中午在公司和同事的对话。这时,儿子把在学校里被老师表扬的作文拿给你看,题目是《爸爸的藤椅》,儿子写到“爸爸的藤椅是一只小怪兽,有四条笔直的长腿,总是一动不动,斜斜的站立在餐桌旁,好像沾染了爸爸的威严。”你心里一震,从来不知道自己每天坐的藤椅在儿子心里是这样的形象。你从沙发里抽出身体,走到餐桌旁坐在熟悉无比的藤椅上,心里有一丝陌生感。买藤椅时,臀部第一次接触到藤椅粗糙却略带韧性的舒适感,靠背的支撑角度完全契合你的脊柱,你再次感受到了藤椅粗犷的纹理和舒服的设计。而你又不自觉地坐直了身板,因为儿子的作文里提到的威严感。此时,藤椅已不只是你所知的事物,而是你所感知的事物。你对藤椅的“自动化”已被打破,明天如果你的同事再次问你,藤椅的形象将鲜活地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从你对藤椅无知无觉到直起身板坐在上面,你儿子的作文扮演着一个唤醒“陌生感”的角色,这一角色也是什克洛夫斯基所理解的艺术的目的——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如果有一天你的画家妻子画了一幅藤椅的肖像画,画中的藤椅四角大开,粗糙的表面被画成了竖立的汗毛,血脉贲张,姿势撩人,那又是你妻子对藤椅的不同认识,也会唤起你对藤椅的不同感知。(或者还有别的?哈哈)同一把藤椅,你儿子的作文,你妻子的画,都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便是艺术在做的事,对象是不重要的,表达的形式才是艺术的本质所在,不同的形式传达对对象的不同感知,而这些感知唤起人们对对象(即生活)鲜活的认识,才使人们真正地活着。
为了打破“自动化”,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艺术采取了各种手段,这些手段就是“陌生化”。
说到这里,“陌生化”是什么已经很清楚了,下面属于进阶知识。
如何实现“陌生化”
如前文所说,一切艺术手段都可以称为“陌生化”,以下归纳的是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Art as Technique)中提到的写作中运用的“陌生化”手法。
手法一:使用不平常的词语或运用修辞
所谓不平常的词语,并不一定是艰涩难懂的词,让我们举个栗子。
好,我的栗子举完了。
纳尼??是的,机智如你应该已经发现,刚刚的“举个栗子”本身就是一个例子,此处的“栗子”就是一个不平常的词。它利用谐音,把原本比较枯燥的“例子”变得可爱,甚至可视,反正每次我看到“举个栗子”脑子里就浮现冰河世纪里那只松鼠高举着和自己体型一样大的栗子XD。这就是“陌生化”。
至于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这些都是,我们见得很多。不赘述。
手法二:改变写作视角
改变写作视角中最受什克洛夫斯基欣赏的一种方式是——“初见的视角”。所谓“初见的视角”就是用第一次看到一件事物的眼光来描写事物,而不用人们已经用滥的名称去称呼它们。让我们举个栗子。
她递给温斯顿的第一个纸包给他一种奇怪而有点熟悉的感觉。里面是种沉甸甸的细沙一样的东西,你一捏,它就陷了进去。(The first packet that she passed to Winston had a strange and yet vaguely familiar feeling. It was filled with some kind of heavy, sand-like stuff which yielded wherever you touched it.)这是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里的一个描写。此处描写的是糖。一方面,糖在读者的日常生活中是再常见不过的调味品,另一方面,糖在极权主义的大洋国却是十分奢侈的东西,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温斯顿轻易不可能接触到。当这样一个对主人公来说稀有而珍贵,对读者来说却稀疏平常的的东西出现时,如何让读者感受到稀有而珍贵?“初见的视角”描写就派上了用场。奥威尔没有直接说明这是糖,而是用温斯顿的视角描写——“沉甸甸的细沙一样的东西,你一捏,它就陷了进去”。一种陌生又有点熟悉的感觉,读者也回忆起手里捏着一包糖的感觉——“你一捏,它就陷了进去”。就这样,读者对生活的感知被“初见视角”的描写唤醒,艺术达成。
这样的描写方式备受什克洛夫斯基推崇,也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手法。
手法三:区别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语言大大区别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是新且鲜的,所以也更困难(The form of literary language is new and fresh, so it is more difficult (Shklovsky, 1917))。所谓困难,我的理解是,需要思考才能读懂。答主陈柏龄举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一枚好栗子。
「春天来了,江南岸边的草又绿了」。——这是日常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对象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表达的对象依然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了」,但是这里却成为了「文学」,由此可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表达的内容,而在于表达的方式。但文学语言不会永远是文学语言,日常语言也不见得不能成为文学语言。当一种文学语言被广泛地使用于生活时,它也渐渐地落入“自动化”,就会被文学创造者所抛弃,而当文学语言落入过度精巧艰涩的怪圈时,朴素的口头语言可能反而是一种“陌生化”,比如方言在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应用。
个人见解,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Reference
Viktor Shlklovsky, 1914,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Word.
Viktor Shklovsky, 1917, Art as Technique.
乔治·奥威尔,2009,《一九八四》,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Cai Guanghua[蔡光华],2011,论《一九八四》的“陌生化”,《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Cheng Zhengmin[程正民],2013,历史地看待俄国形式主义,《俄罗斯文艺》1:26-34。
Li Yanli[李艳丽],2012,“陌生化”的审美实现探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3:116-119。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首先,了解陌生化艺术,咱们就从“陌生化”以及“艺术”这两点聊起.....
1. 什么是“陌生化”?“陌生化”(Ostranenie),英文又译Defamiliarization,即“去熟悉化”。顾名思义,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客体用使我们感到陌生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又称“反常化”、“奇异化”。
这一理论是由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正式提出的。这位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论文《词语的复活》被认为是形式主义运动的纲领性宣言,而“陌生化”理论则成为了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形式主义方法”的原则。
“陌生化”手法的本质并不是一种猎奇,它是为达到感受真实的手段,但不是目的。所以说,说“陌生化”就是为了让感觉困难、新奇其实是不准确的。
在有些末流之作中,“陌生化”成了为形式而形式、为陌生而陌生的工具,观众甚至创作者自己往往搞不清其“陌生”的艺术形象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真实、什么思想主张。虽然此理论脱胎于什氏的“形式主义”,但最本质的是通过“陌生化”,把事物从自动化、惯常化中引脱出来, 从而达到文学上的真实。而新奇感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芳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列夫·托尔斯泰《霍尔斯托米尔》,从“马”的视角描述了一只马对私有制的感受,其本质是为了批判人类世界的私有制,为了触动良心的托尔斯泰主义。 再如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以“狂人”视角写出这“吃人”的社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2.什么是艺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与什氏对于“什么是艺术”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里论述“陌生化”理论之先,讨论了以波捷脖利亚为代表主张的“创作力节约原则”——“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目的是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形象的意义,既然舍此则形象性失去意义,所以,形象应当比它所解释的事物更为我们所熟悉”。
同时,形象几乎固定不变,因此形象是现成的,在艺术(主要指诗歌)里,运用形象要比创造形象多得多。
而什氏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现实符号组织化了的所指。所以,文学文本不但不反映现实,而且倾向于使所表现的现实陌生化,打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知觉方式。这也就是“陌生化”何以成为艺术的原因。
---------
其实,总的道理就是,你可以搞“陌生化”艺术,但“陌生”不意味着与大众的“疏离”,能够展现真善美的艺术,一定是人能懂的艺术。
(戳戳下文链接,看InVisor芳老师聊更多关于“陌生化艺术”哇....)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我和艺术的距离真的有这。。。。么远吗???最后,喜欢记得点赞点赞点赞,收藏收藏收藏哦~
对艺术类的学术科研有任何想法的同学,欢迎狂撩芳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哦(一般人不会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备注“学术科研”齁)❤️❤️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首先,了解陌生化艺术,咱们就从“陌生化”以及“艺术”这两点聊起.....
1. 什么是“陌生化”?“陌生化”(Ostranenie),英文又译Defamiliarization,即“去熟悉化”。顾名思义,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客体用使我们感到陌生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又称“反常化”、“奇异化”。
这一理论是由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正式提出的。这位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论文《词语的复活》被认为是形式主义运动的纲领性宣言,而“陌生化”理论则成为了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与“形式主义方法”的原则。
“陌生化”手法的本质并不是一种猎奇,它是为达到感受真实的手段,但不是目的。所以说,说“陌生化”就是为了让感觉困难、新奇其实是不准确的。
在有些末流之作中,“陌生化”成了为形式而形式、为陌生而陌生的工具,观众甚至创作者自己往往搞不清其“陌生”的艺术形象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真实、什么思想主张。虽然此理论脱胎于什氏的“形式主义”,但最本质的是通过“陌生化”,把事物从自动化、惯常化中引脱出来, 从而达到文学上的真实。而新奇感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芳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列夫·托尔斯泰《霍尔斯托米尔》,从“马”的视角描述了一只马对私有制的感受,其本质是为了批判人类世界的私有制,为了触动良心的托尔斯泰主义。 再如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以“狂人”视角写出这“吃人”的社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2.什么是艺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陌生化”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与什氏对于“什么是艺术”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里论述“陌生化”理论之先,讨论了以波捷脖利亚为代表主张的“创作力节约原则”——“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目的是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形象的意义,既然舍此则形象性失去意义,所以,形象应当比它所解释的事物更为我们所熟悉”。
同时,形象几乎固定不变,因此形象是现成的,在艺术(主要指诗歌)里,运用形象要比创造形象多得多。
而什氏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现实符号组织化了的所指。所以,文学文本不但不反映现实,而且倾向于使所表现的现实陌生化,打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知觉方式。这也就是“陌生化”何以成为艺术的原因。
---------
其实,总的道理就是,你可以搞“陌生化”艺术,但“陌生”不意味着与大众的“疏离”,能够展现真善美的艺术,一定是人能懂的艺术。
(戳戳下文链接,看InVisor芳老师聊更多关于“陌生化艺术”哇....)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我和艺术的距离真的有这。。。。么远吗???最后,喜欢记得点赞点赞点赞,收藏收藏收藏哦~
对艺术类的学术科研有任何想法的同学,欢迎狂撩芳老师一起积极探讨哦(一般人不会告诉ta的客服微信:invisor003,备注“学术科研”齁)❤️❤️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我们来聊点带有研究性质的话题:第四堵墙。这是一个话剧理论中的词汇,字面的意思是说除了围合舞台本身的三面墙之外,舞台和观众之间还有一道无形的墙。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的戏剧家让·柔琏于 1887 年提出,他主张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们鼓掌也好,反感也罢,舞台前沿就是一堵墙,它对观众来说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通常,我们有一种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做「当众孤独」。
这种「当众孤独」不仅仅是演员的自我陶醉,更是一种在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后来,德国剧作家和诗人布莱希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现在常说的「间离」,或者叫做「陌生化」。布莱希特本人对此是这么解释的: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统统剥离掉,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例如《李尔王》中,当李尔王得知他的女儿们忘恩负义时,只要演员表现出对应的愤怒,观众就会因为剧情和情绪的感染而跟着愤怒起来。然而演员也可以不去表现愤怒,转而表现其他,那李尔王在形象上就被陌生化了,观众会对此感到惊讶和瞩目。然而,愤怒是不是只有一种形式?是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忘恩负义这个问题时,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愤怒来?
所以,将那些显而易见、为人熟知的表象剥离掉之后,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面貌时,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和时代以及同周遭之间的关系时,真相就会自动浮出水面。换句话说,在「第四堵墙」的两面制造出「间离」的效果,目的在于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并且是演员和观众都能同时看到的那种清晰可见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的,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怎么发现它、获得它。看清楚了本质,又如何运用它?这个问题很功利,但也是不可回避的。
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根据深泽直人先生的说法,这根电线就是老式拉绳开关的记忆残像,我们下意识地就会去拉一下,音乐就从排气扇里出来了。但拉绳这个动作是由老式开关的形制所延伸出来的,如果老式开关不那样设计,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记忆和联想。所以,这不是本质。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看到路旁的花草或者树枝树叶,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把它们揪下来,即使基于道德因素没这么干,心里也依然会闪过这样的念头。这种远距离抓取、拉扯的下意识行为,就成了早年面对「电」这种令人害怕、不直观、不可视的新型能源的绝佳方案。害怕嘛,隔着大老远这么拉一下,多好。
不管是戏剧还是设计,但凡是和创造相关的事情和工作,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词,因为陌生化而产生的效果实在太有意思了。就以这三个字为例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我们来聊点带有研究性质的话题:第四堵墙。这是一个话剧理论中的词汇,字面的意思是说除了围合舞台本身的三面墙之外,舞台和观众之间还有一道无形的墙。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的戏剧家让·柔琏于 1887 年提出,他主张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们鼓掌也好,反感也罢,舞台前沿就是一堵墙,它对观众来说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通常,我们有一种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做「当众孤独」。
这种「当众孤独」不仅仅是演员的自我陶醉,更是一种在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后来,德国剧作家和诗人布莱希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现在常说的「间离」,或者叫做「陌生化」。布莱希特本人对此是这么解释的: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统统剥离掉,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例如《李尔王》中,当李尔王得知他的女儿们忘恩负义时,只要演员表现出对应的愤怒,观众就会因为剧情和情绪的感染而跟着愤怒起来。然而演员也可以不去表现愤怒,转而表现其他,那李尔王在形象上就被陌生化了,观众会对此感到惊讶和瞩目。然而,愤怒是不是只有一种形式?是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忘恩负义这个问题时,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愤怒来?
所以,将那些显而易见、为人熟知的表象剥离掉之后,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面貌时,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和时代以及同周遭之间的关系时,真相就会自动浮出水面。换句话说,在「第四堵墙」的两面制造出「间离」的效果,目的在于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并且是演员和观众都能同时看到的那种清晰可见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的,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怎么发现它、获得它。看清楚了本质,又如何运用它?这个问题很功利,但也是不可回避的。
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根据深泽直人先生的说法,这根电线就是老式拉绳开关的记忆残像,我们下意识地就会去拉一下,音乐就从排气扇里出来了。但拉绳这个动作是由老式开关的形制所延伸出来的,如果老式开关不那样设计,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记忆和联想。所以,这不是本质。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看到路旁的花草或者树枝树叶,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把它们揪下来,即使基于道德因素没这么干,心里也依然会闪过这样的念头。这种远距离抓取、拉扯的下意识行为,就成了早年面对「电」这种令人害怕、不直观、不可视的新型能源的绝佳方案。害怕嘛,隔着大老远这么拉一下,多好。
不管是戏剧还是设计,但凡是和创造相关的事情和工作,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词,因为陌生化而产生的效果实在太有意思了。就以这三个字为例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我们来聊点带有研究性质的话题:第四堵墙。这是一个话剧理论中的词汇,字面的意思是说除了围合舞台本身的三面墙之外,舞台和观众之间还有一道无形的墙。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的戏剧家让·柔琏于 1887 年提出,他主张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们鼓掌也好,反感也罢,舞台前沿就是一堵墙,它对观众来说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通常,我们有一种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做「当众孤独」。
这种「当众孤独」不仅仅是演员的自我陶醉,更是一种在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后来,德国剧作家和诗人布莱希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现在常说的「间离」,或者叫做「陌生化」。布莱希特本人对此是这么解释的: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统统剥离掉,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例如《李尔王》中,当李尔王得知他的女儿们忘恩负义时,只要演员表现出对应的愤怒,观众就会因为剧情和情绪的感染而跟着愤怒起来。然而演员也可以不去表现愤怒,转而表现其他,那李尔王在形象上就被陌生化了,观众会对此感到惊讶和瞩目。然而,愤怒是不是只有一种形式?是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忘恩负义这个问题时,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愤怒来?
所以,将那些显而易见、为人熟知的表象剥离掉之后,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面貌时,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和时代以及同周遭之间的关系时,真相就会自动浮出水面。换句话说,在「第四堵墙」的两面制造出「间离」的效果,目的在于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并且是演员和观众都能同时看到的那种清晰可见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的,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怎么发现它、获得它。看清楚了本质,又如何运用它?这个问题很功利,但也是不可回避的。
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根据深泽直人先生的说法,这根电线就是老式拉绳开关的记忆残像,我们下意识地就会去拉一下,音乐就从排气扇里出来了。但拉绳这个动作是由老式开关的形制所延伸出来的,如果老式开关不那样设计,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记忆和联想。所以,这不是本质。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看到路旁的花草或者树枝树叶,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把它们揪下来,即使基于道德因素没这么干,心里也依然会闪过这样的念头。这种远距离抓取、拉扯的下意识行为,就成了早年面对「电」这种令人害怕、不直观、不可视的新型能源的绝佳方案。害怕嘛,隔着大老远这么拉一下,多好。
不管是戏剧还是设计,但凡是和创造相关的事情和工作,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词,因为陌生化而产生的效果实在太有意思了。就以这三个字为例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我们来聊点带有研究性质的话题:第四堵墙。这是一个话剧理论中的词汇,字面的意思是说除了围合舞台本身的三面墙之外,舞台和观众之间还有一道无形的墙。这个词最早由法国的戏剧家让·柔琏于 1887 年提出,他主张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们鼓掌也好,反感也罢,舞台前沿就是一堵墙,它对观众来说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通常,我们有一种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做「当众孤独」。
这种「当众孤独」不仅仅是演员的自我陶醉,更是一种在演员、角色和观众三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后来,德国剧作家和诗人布莱希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就是现在常说的「间离」,或者叫做「陌生化」。布莱希特本人对此是这么解释的: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统统剥离掉,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例如《李尔王》中,当李尔王得知他的女儿们忘恩负义时,只要演员表现出对应的愤怒,观众就会因为剧情和情绪的感染而跟着愤怒起来。然而演员也可以不去表现愤怒,转而表现其他,那李尔王在形象上就被陌生化了,观众会对此感到惊讶和瞩目。然而,愤怒是不是只有一种形式?是不是每个人在面对忘恩负义这个问题时,都会表现出相同的愤怒来?
所以,将那些显而易见、为人熟知的表象剥离掉之后,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面貌时,当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和时代以及同周遭之间的关系时,真相就会自动浮出水面。换句话说,在「第四堵墙」的两面制造出「间离」的效果,目的在于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并且是演员和观众都能同时看到的那种清晰可见的本质。
我们常说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的,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怎么发现它、获得它。看清楚了本质,又如何运用它?这个问题很功利,但也是不可回避的。
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根据深泽直人先生的说法,这根电线就是老式拉绳开关的记忆残像,我们下意识地就会去拉一下,音乐就从排气扇里出来了。但拉绳这个动作是由老式开关的形制所延伸出来的,如果老式开关不那样设计,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记忆和联想。所以,这不是本质。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看到路旁的花草或者树枝树叶,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把它们揪下来,即使基于道德因素没这么干,心里也依然会闪过这样的念头。这种远距离抓取、拉扯的下意识行为,就成了早年面对「电」这种令人害怕、不直观、不可视的新型能源的绝佳方案。害怕嘛,隔着大老远这么拉一下,多好。
不管是戏剧还是设计,但凡是和创造相关的事情和工作,我们都能看到这个词,因为陌生化而产生的效果实在太有意思了。就以这三个字为例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陌生化」又称「反常化」或「奇异化」,它是由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在「陌生化」理论看来,所有的艺术都是「陌生化」艺术,艺术表达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的形式。比如:「春天来了,江南岸边的草又绿了」。——这是日常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对象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表达的对象依然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了」,但是这里却成为了「文学」,由此可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表达的内容,而在于表达的方式。
再次强调,「陌生化」的重点在于「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举例来说,茅盾《子夜》中有一段吴老太爷进城的描写,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横在前面的却像河水一样流淌,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
都市的生活本来对于城市中的人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在这里,茅盾就是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将读者习以为常的事物重新回归到新奇的状态。
嗯哼,其实科幻小说就是典型的「陌生化」艺术。
什么是陌生化艺术?
「陌生化」又称「反常化」或「奇异化」,它是由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的,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在「陌生化」理论看来,所有的艺术都是「陌生化」艺术,艺术表达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的形式。比如:「春天来了,江南岸边的草又绿了」。——这是日常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对象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但是「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表达的对象依然是「春天来了,青草绿了」,但是这里却成为了「文学」,由此可见,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表达的内容,而在于表达的方式。
再次强调,「陌生化」的重点在于「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举例来说,茅盾《子夜》中有一段吴老太爷进城的描写,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横在前面的却像河水一样流淌,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
都市的生活本来对于城市中的人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在这里,茅盾就是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将读者习以为常的事物重新回归到新奇的状态。
嗯哼,其实科幻小说就是典型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