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谢腰。

酸奶菌春节回乡串亲戚,飞机转高铁转大巴转小轿车转驴车(误)。

晕车?

不存在的。

下面我来给大家港一港如何不被晕车影响。

1. 什么是“晕车”?

晕车一般是指由车辆引起的晕动症。

晕动症是由视觉和前庭系统(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对于运动的感知不一致引起的[1]。

简单来说,就是你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和脑瓜里的陀螺仪感知到的数据不匹配了。

根据晕的物体不同,晕动症包括但不限于晕车、晕船、晕机、晕太空(宇航员)、晕吃鸡(绝地求生)以及自己转晕。

2. “晕车”会怎样?

晕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由轻到重、循序发作。

轻型 :咽部不适,疲乏、恶心、头疼,头晕,面色苍白等;

中型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头痛加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重型 :呕吐不止,心悸、气促,四肢冰凉,衰竭乏力,昏沉嗜睡,严重者可脱水。[2]

因此,如果不能离开晕动的环境,即便呕吐也是无法起到任何缓解作用的,反而会进一步引发连续的呕吐,甚至脱水。

春节期间,用晕动症减肥法对抗脂肪是一个机智的选择(这句是胡说八道)。

3. 为什么会晕车?

其实晕动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几种比较流行的假说,主要都认为晕动症与视觉感受、前庭系统感受以及本体感受器的不协调有关。

《科学》杂志上曾发表一种假说认为晕动症属于一种进化过程中对神经毒素的防御机制(a defense mechanism against neurotoxins)[3]。

该研究认为,当感受到摄入了有毒物质引起视觉与平衡的矛盾时,我们大脑的后极区负责进行催吐,强制排除潜在有毒物质。因此,晕动症不仅让人眩晕疲劳,还让人感到恶心想吐。

举个栗子,

在没有窗户的船上,我们能感受到运动却看不到。

内耳传递给大脑它感知了运动,但是眼睛告诉大脑一切仍然静止。

不一致的结果会使大脑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产生了幻觉!→ 有毒物质引起幻觉!→ 我摄入了有毒物质!→ 我得吐出来!

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

其他假说又如“眼球震颤假说(Nystagmus Hypothesis)”、“March-Breuer的内淋巴流动学说”和“Steinhausan的终帽偏位学说”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4.晕动症分为几种?

晕动症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彼此的界限并不绝对:

看不到但感觉得到运动、看得到但感觉不到运动、又能看到又能感觉到运动但两者矛盾。

(1) 看不到但感觉得到

这种情况是指我们的前庭系统能够感受到运动,但是我们无法看到运动,或是只能看到些许运动。例如晕车、晕船、晕机等。

此外,自己转晕了也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呢?

当我们旋转停止时,我们的视觉系统看到自己已经停止了,内耳中的液体由于惯性仍在流动因此感受器仍认为身体在旋转,所以这也属于看不到却感觉得到运动。

(2) 看得到但感觉不到运动

视觉诱发运动病,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VIMS)[4]。

这种情况就更好解释了,带VR眼睛看3D视频,看得到运动,身体却几乎感受不到。

玩绝地求生搜房子晕3D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线跑毒的时候就会感觉好多了~

另外晕太空(航天适应综合征)也属于这一类,宇航员在飞行器里运动时能看到运动,然而失重环境削弱了前庭系统的感官,因此航天器越大,活动空间越大,反而越容易晕[1]。

(3) 又能看到又能感觉到运动但两者矛盾

当人体在旋转的参考系内移动,例如在离心机或环境中用离心力模拟重力时,科里奥利效应会导致前庭系统的运动感觉与所见的运动不匹配。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当你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缓慢骑行(10~20km/h)你也可能晕车!这种颠簸起伏极可能导致你的内耳感受到剧烈运动,缓慢骑行的视觉信息会与此出现不匹配,也属于这种情况。

5. 什么样的人容易晕车?

前庭系统发达的人更容易患这种运动病,不同的人对于这种不协调刺激的敏感阈值不同。

其实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都有晕动症,剩下的大多数在比较极端的条件下也会晕。

数据统计发现,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晕。

小孩比大人更容易晕。

亚洲人比欧洲人更容易晕。[5]

可怜的亚洲小女孩儿~

6. 如何克服晕车?

这个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了~

其实克服晕车的本质在于把这种视觉感受和前庭系统感受的不协调给协调了,或者直接屏蔽了。

(1) 设备篇

① 戴眼罩:直接屏蔽视觉感觉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视觉与感觉的冲突。

② 佩戴视觉辅助设备:自带辅助陀螺仪、加速器、横纵坐标、地平线显示的设备,例如谷歌眼镜。调查显示超过90%佩戴类似设备的人认为晕车情况有显著好转[6]。

③ 戴耳机:听音乐削弱视觉感官,与眼罩搭配服用更佳。

(2) 动作篇

① 看窗外、看远方:协调视觉与感觉。

② 闭眼小睡:闭眼屏蔽视觉感觉输入,小睡缓解精神性紧张。

③ 开窗通风:降低心呕吐的可能性。

④ 半卧位:减少头部运动。

⑤ 多聊天少看手机:不睡觉的话可以多和朋友聊天转移注意力,看手机会增加视感冲突[7]。

不要真的把头伸出窗外...

(3) 用药篇

这部分可以参考丁香园的回答:

有什么好用的晕车药?

① 对于旅程较短的情况(<6h),轻-中度晕动患者推荐提前服用茶苯海明片预防,对于敏感患者,建议提前按医嘱服用异丙嗪片; ② 对于旅程较长的情况(>6h),轻度晕动患者建议首选东莨菪碱贴剂,必要时使用异丙嗪;对于中重度患者仍建议首选东莨菪碱贴剂,效果不佳者可重复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

(4) 锻炼篇

体育锻炼可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分为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

① 主动锻炼:做带有旋转性和很快变换头位和体位的体操;在日常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增加锻炼前庭器官的项目,如旋梯、秋千、滚轮、浪桥、木马、单双杠、滑冰、游泳和摇头操等。

② 被动锻炼:由他人操纵转椅或秋千,自己坐于其上,逐渐增加转椅的耐受圈数,逐渐延长秋千摆动的耐受时间,在出现严重反应前即停止锻炼。

当然,如果你是十分严重的晕动症患者,请及时就医。

最后,愿你我的身体和灵魂都能安稳舒适的在路上~

想知道更多运动健康相关专业知识的朋友,可以去浏览酸奶菌的其他回答:

除了渐冻人症(ALS),还有哪些罕见病?

强行吃辣会有什么后果?

2017 年国际体坛有哪些「大事件」?

参考资料:

[1] Benson, Alan J. (2002). "Motion Sickness". In Kent B. Pandoff; Robert E. Burr. Medical Aspects of Harsh Environments

[2]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0-301.

[3] Treisman, M. (1977). Motion sickness: an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Science, 197(4302), 493-5.

[4] So, R. H., & Ujike, H. (2010). 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 visual stress and photosensitive epileptic seizures: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 preface to the special issue. Applied Ergonomics, 41(4), 491-493.

[5] Hromatka, B. S., Tung, J. Y., Kiefer, A. K., Do, C. B., Hinds, D. A., & Eriksson, N. (2015).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motion sickness point to roles for inner ear development, neurological processes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4(9), 2700 2708.

[6] Krueger, W. W. O. (2011). Controlling motion sickness and spatial disorientation and enhancing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with a user‐worn see‐through display. Laryngoscope, 121(S2), S17-S35.

[7] FAA Medical Certification / Alcohol / Substance / Drugs - Motion Sickness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谢腰。

酸奶菌春节回乡串亲戚,飞机转高铁转大巴转小轿车转驴车(误)。

晕车?

不存在的。

下面我来给大家港一港如何不被晕车影响。

1. 什么是“晕车”?

晕车一般是指由车辆引起的晕动症。

晕动症是由视觉和前庭系统(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对于运动的感知不一致引起的[1]。

简单来说,就是你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和脑瓜里的陀螺仪感知到的数据不匹配了。

根据晕的物体不同,晕动症包括但不限于晕车、晕船、晕机、晕太空(宇航员)、晕吃鸡(绝地求生)以及自己转晕。

2. “晕车”会怎样?

晕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由轻到重、循序发作。

轻型 :咽部不适,疲乏、恶心、头疼,头晕,面色苍白等;

中型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头痛加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重型 :呕吐不止,心悸、气促,四肢冰凉,衰竭乏力,昏沉嗜睡,严重者可脱水。[2]

因此,如果不能离开晕动的环境,即便呕吐也是无法起到任何缓解作用的,反而会进一步引发连续的呕吐,甚至脱水。

春节期间,用晕动症减肥法对抗脂肪是一个机智的选择(这句是胡说八道)。

3. 为什么会晕车?

其实晕动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几种比较流行的假说,主要都认为晕动症与视觉感受、前庭系统感受以及本体感受器的不协调有关。

《科学》杂志上曾发表一种假说认为晕动症属于一种进化过程中对神经毒素的防御机制(a defense mechanism against neurotoxins)[3]。

该研究认为,当感受到摄入了有毒物质引起视觉与平衡的矛盾时,我们大脑的后极区负责进行催吐,强制排除潜在有毒物质。因此,晕动症不仅让人眩晕疲劳,还让人感到恶心想吐。

举个栗子,

在没有窗户的船上,我们能感受到运动却看不到。

内耳传递给大脑它感知了运动,但是眼睛告诉大脑一切仍然静止。

不一致的结果会使大脑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产生了幻觉!→ 有毒物质引起幻觉!→ 我摄入了有毒物质!→ 我得吐出来!

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

其他假说又如“眼球震颤假说(Nystagmus Hypothesis)”、“March-Breuer的内淋巴流动学说”和“Steinhausan的终帽偏位学说”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4.晕动症分为几种?

晕动症可以简单地分为三大类,彼此的界限并不绝对:

看不到但感觉得到运动、看得到但感觉不到运动、又能看到又能感觉到运动但两者矛盾。

(1) 看不到但感觉得到

这种情况是指我们的前庭系统能够感受到运动,但是我们无法看到运动,或是只能看到些许运动。例如晕车、晕船、晕机等。

此外,自己转晕了也属于这一类。

为什么呢?

当我们旋转停止时,我们的视觉系统看到自己已经停止了,内耳中的液体由于惯性仍在流动因此感受器仍认为身体在旋转,所以这也属于看不到却感觉得到运动。

(2) 看得到但感觉不到运动

视觉诱发运动病,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VIMS)[4]。

这种情况就更好解释了,带VR眼睛看3D视频,看得到运动,身体却几乎感受不到。

玩绝地求生搜房子晕3D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线跑毒的时候就会感觉好多了~

另外晕太空(航天适应综合征)也属于这一类,宇航员在飞行器里运动时能看到运动,然而失重环境削弱了前庭系统的感官,因此航天器越大,活动空间越大,反而越容易晕[1]。

(3) 又能看到又能感觉到运动但两者矛盾

当人体在旋转的参考系内移动,例如在离心机或环境中用离心力模拟重力时,科里奥利效应会导致前庭系统的运动感觉与所见的运动不匹配。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当你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缓慢骑行(10~20km/h)你也可能晕车!这种颠簸起伏极可能导致你的内耳感受到剧烈运动,缓慢骑行的视觉信息会与此出现不匹配,也属于这种情况。

5. 什么样的人容易晕车?

前庭系统发达的人更容易患这种运动病,不同的人对于这种不协调刺激的敏感阈值不同。

其实大约三分之一的人都有晕动症,剩下的大多数在比较极端的条件下也会晕。

数据统计发现,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晕。

小孩比大人更容易晕。

亚洲人比欧洲人更容易晕。[5]

可怜的亚洲小女孩儿~

6. 如何克服晕车?

这个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了~

其实克服晕车的本质在于把这种视觉感受和前庭系统感受的不协调给协调了,或者直接屏蔽了。

(1) 设备篇

① 戴眼罩:直接屏蔽视觉感觉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视觉与感觉的冲突。

② 佩戴视觉辅助设备:自带辅助陀螺仪、加速器、横纵坐标、地平线显示的设备,例如谷歌眼镜。调查显示超过90%佩戴类似设备的人认为晕车情况有显著好转[6]。

③ 戴耳机:听音乐削弱视觉感官,与眼罩搭配服用更佳。

(2) 动作篇

① 看窗外、看远方:协调视觉与感觉。

② 闭眼小睡:闭眼屏蔽视觉感觉输入,小睡缓解精神性紧张。

③ 开窗通风:降低心呕吐的可能性。

④ 半卧位:减少头部运动。

⑤ 多聊天少看手机:不睡觉的话可以多和朋友聊天转移注意力,看手机会增加视感冲突[7]。

不要真的把头伸出窗外...

(3) 用药篇

这部分可以参考丁香园的回答:

有什么好用的晕车药?

① 对于旅程较短的情况(<6h),轻-中度晕动患者推荐提前服用茶苯海明片预防,对于敏感患者,建议提前按医嘱服用异丙嗪片; ② 对于旅程较长的情况(>6h),轻度晕动患者建议首选东莨菪碱贴剂,必要时使用异丙嗪;对于中重度患者仍建议首选东莨菪碱贴剂,效果不佳者可重复使用苯海拉明或异丙嗪。

(4) 锻炼篇

体育锻炼可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分为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

① 主动锻炼:做带有旋转性和很快变换头位和体位的体操;在日常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增加锻炼前庭器官的项目,如旋梯、秋千、滚轮、浪桥、木马、单双杠、滑冰、游泳和摇头操等。

② 被动锻炼:由他人操纵转椅或秋千,自己坐于其上,逐渐增加转椅的耐受圈数,逐渐延长秋千摆动的耐受时间,在出现严重反应前即停止锻炼。

当然,如果你是十分严重的晕动症患者,请及时就医。

最后,愿你我的身体和灵魂都能安稳舒适的在路上~

想知道更多运动健康相关专业知识的朋友,可以去浏览酸奶菌的其他回答:

除了渐冻人症(ALS),还有哪些罕见病?

强行吃辣会有什么后果?

2017 年国际体坛有哪些「大事件」?

参考资料:

[1] Benson, Alan J. (2002). "Motion Sickness". In Kent B. Pandoff; Robert E. Burr. Medical Aspects of Harsh Environments

[2]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00-301.

[3] Treisman, M. (1977). Motion sickness: an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Science, 197(4302), 493-5.

[4] So, R. H., & Ujike, H. (2010). Visually induced motion sickness, visual stress and photosensitive epileptic seizures: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 preface to the special issue. Applied Ergonomics, 41(4), 491-493.

[5] Hromatka, B. S., Tung, J. Y., Kiefer, A. K., Do, C. B., Hinds, D. A., & Eriksson, N. (2015).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motion sickness point to roles for inner ear development, neurological processes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24(9), 2700 2708.

[6] Krueger, W. W. O. (2011). Controlling motion sickness and spatial disorientation and enhancing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with a user‐worn see‐through display. Laryngoscope, 121(S2), S17-S35.

[7] FAA Medical Certification / Alcohol / Substance / Drugs - Motion Sickness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谢邀

拖了很久很久

知道清明小长假时,高速堵车,活活把我堵得晕车了,我才决定把这个实验写完。

晕眩分为病理性晕眩和生理性晕眩。

坐交通工具或者过山车产生的眩晕,属于生理性眩晕。

这是因为人体耳蜗里的前庭器官受到了过度的运动刺激引起的。

当刺激超过了人能耐受的阈值,就会产生恶心反应。

生理性的眩晕可以分为4个等级。

0度:没什么反应。

1度:面色潮红,出冷汗,有轻微的恶心。

2度:严重的恶心。

3度:呕吐。

4度:昏迷。

在人体的两只耳蜗里面分别有个半规管,就跟你手里智能机的陀螺仪一样,三个不同轴向的半规管受到刺激后,会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有些人不会晕车,但坐过山车就会眩晕,那是因为水平方向的平衡能力比较强。水平方向的两对半规管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其他方向的平衡感相对比较弱。

防晕车方法

乘车坐船前好好休息,不要太疲劳。

多喝水,恩对,女神你多喝水。

乘车时不要看《好奇实验室》,会被这群逗比笑晕的。

提前服用晕车药。

==跑题分割线==

民间土法防晕车都不靠谱

我搜了相关提问,回答中推荐最多的防晕方法有这么几种:

1.肚脐上贴姜片

2.双手动脉处贴上药用胶带

3.行驶过程中控制呼吸,根据行驶方向,让身体偏向转动的圆心,来减少眩晕。

验证这些方法有没有用,必须得上实验。

但防晕实验,首先得要把实验员弄晕。

这可不容易,机(keng)智(die)的编导想出了一个无敌的方法:

过!山!车!!

用杭州乐园的悬挂过山车,全程800多米,最大落差30米,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为了把实验,编导要求我先上去坐个3圈,把自己先给甩晕了...

尼玛,三圈啊!!三圈还只是热身!!

有木有人性啊!!

要是有那么大的滚筒洗衣机,编导一定会把我丢洗衣机里甩的。

连坐三圈过山车后,腿已软。胃已经进入无限翻滚的模式。

已晕

实验员A 就是我..

生姜片一巴掌拍在我滚圆滚圆的肚纸上。

实验员B

在阳仔的两只手动脉处贴上药用胶带。

实验员C

小宇的任务就是在过山车上演神经病,不断的反向晃脑袋。

... ...

又上去翻滚了两圈,下来后不是已晕..

而是...

已残!实验结果:

1.肚脐眼上贴生姜片,无效。刚贴上去的时候肚子暖暖的,我觉得来大姨妈贴这个可能不错,但对防晕效果不明显。

2.手腕贴胶带,甩起来后完全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3.... ...想出这以毒攻毒大法的人,一定是嗑hi了...

都这样了,编导还觉得是我们甩干方式不对。

一定要把我弄晕了,于是把我坑到了空军训练基地,把我绑在空军防晕训练装置上。

Pia~

空军飞行员的训练要求是:在40秒内,正着转20圈,再反着转20圈...

我直接在上面被转了80多圈后,还是没觉得晕。编导放弃了,怕再转下去把我转穿越了...

但经过另外两位实验员的测试:贴生姜、绑胶带防晕的方法依然不靠谱。

虽然每个人前庭平衡系统的功能有强弱区分,但是防晕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年纪小的锻炼防晕能力的效果比年纪大的更明显。

不过,防晕训练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起到效果,一般防晕锻炼的效果只能保持在一到两个月,如果不经过巩固训练,防晕能力还是会下降的。

实验视频:

怎样坐过山车才能不晕

真的不是去玩的..

吐槽的前往公众号:haoqishiyanshi

看热闹的点个人号:doubishiyanshi

转载注明出处 谢谢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谢邀

拖了很久很久

知道清明小长假时,高速堵车,活活把我堵得晕车了,我才决定把这个实验写完。

晕眩分为病理性晕眩和生理性晕眩。

坐交通工具或者过山车产生的眩晕,属于生理性眩晕。

这是因为人体耳蜗里的前庭器官受到了过度的运动刺激引起的。

当刺激超过了人能耐受的阈值,就会产生恶心反应。

生理性的眩晕可以分为4个等级。

0度:没什么反应。

1度:面色潮红,出冷汗,有轻微的恶心。

2度:严重的恶心。

3度:呕吐。

4度:昏迷。

在人体的两只耳蜗里面分别有个半规管,就跟你手里智能机的陀螺仪一样,三个不同轴向的半规管受到刺激后,会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有些人不会晕车,但坐过山车就会眩晕,那是因为水平方向的平衡能力比较强。水平方向的两对半规管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其他方向的平衡感相对比较弱。

防晕车方法

乘车坐船前好好休息,不要太疲劳。

多喝水,恩对,女神你多喝水。

乘车时不要看《好奇实验室》,会被这群逗比笑晕的。

提前服用晕车药。

==跑题分割线==

民间土法防晕车都不靠谱

我搜了相关提问,回答中推荐最多的防晕方法有这么几种:

1.肚脐上贴姜片

2.双手动脉处贴上药用胶带

3.行驶过程中控制呼吸,根据行驶方向,让身体偏向转动的圆心,来减少眩晕。

验证这些方法有没有用,必须得上实验。

但防晕实验,首先得要把实验员弄晕。

这可不容易,机(keng)智(die)的编导想出了一个无敌的方法:

过!山!车!!

用杭州乐园的悬挂过山车,全程800多米,最大落差30米,最高时速80公里/小时。

为了把实验,编导要求我先上去坐个3圈,把自己先给甩晕了...

尼玛,三圈啊!!三圈还只是热身!!

有木有人性啊!!

要是有那么大的滚筒洗衣机,编导一定会把我丢洗衣机里甩的。

连坐三圈过山车后,腿已软。胃已经进入无限翻滚的模式。

已晕

实验员A 就是我..

生姜片一巴掌拍在我滚圆滚圆的肚纸上。

实验员B

在阳仔的两只手动脉处贴上药用胶带。

实验员C

小宇的任务就是在过山车上演神经病,不断的反向晃脑袋。

... ...

又上去翻滚了两圈,下来后不是已晕..

而是...

已残!实验结果:

1.肚脐眼上贴生姜片,无效。刚贴上去的时候肚子暖暖的,我觉得来大姨妈贴这个可能不错,但对防晕效果不明显。

2.手腕贴胶带,甩起来后完全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3.... ...想出这以毒攻毒大法的人,一定是嗑hi了...

都这样了,编导还觉得是我们甩干方式不对。

一定要把我弄晕了,于是把我坑到了空军训练基地,把我绑在空军防晕训练装置上。

Pia~

空军飞行员的训练要求是:在40秒内,正着转20圈,再反着转20圈...

我直接在上面被转了80多圈后,还是没觉得晕。编导放弃了,怕再转下去把我转穿越了...

但经过另外两位实验员的测试:贴生姜、绑胶带防晕的方法依然不靠谱。

虽然每个人前庭平衡系统的功能有强弱区分,但是防晕能力是可以锻炼的。

年纪小的锻炼防晕能力的效果比年纪大的更明显。

不过,防晕训练只能在一段时间内起到效果,一般防晕锻炼的效果只能保持在一到两个月,如果不经过巩固训练,防晕能力还是会下降的。

实验视频:

怎样坐过山车才能不晕

真的不是去玩的..

吐槽的前往公众号:haoqishiyanshi

看热闹的点个人号:doubishiyanshi

转载注明出处 谢谢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有不少初次玩VR的人在玩过游戏后都会表现出头晕想吐,有些严重的甚至连看3D电影都会晕。(实际上小编我小时候连看到晃动的水面都感觉晕。)

实际上这些都是晕动症( motion sickness ),根据不同的触发条件,晕动症又可以被分为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等等。晕车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晕动症,而随着 3D 游戏电影,还有 VR 设备的流行,现在也有很多人表现出了晕 3D 晕 VR。

通常来说我们认为晕车是由于视觉系统与耳蜗前庭系统所感知的运动信号不匹配所造成的冲突感。

模拟一下一个普通的晕车场景:

前庭系统:报告大脑,报告大脑!左转13度,接着又右转5度,现在加速前进中。

眼睛:前庭系统你这个小狐媚子,不要蛊惑大脑圣心,明明就没有!(持续撕逼超过整个甄嬛传集数)

大脑:我擦,上次他们撕逼是因为吃了毒蘑菇,难不成这次也是中毒了?鼻子鼻子快去侦察一下!

鼻子:报告报告!一股怪味!我要被熏死了!

前庭系统:又动了!又动了!臣妾没有说谎啊!

眼睛:没有啊,我看的好好的,绝对没有。

大脑:嗯,看来真的中毒了!看我不把东西给全吐出来!!!!

于是就有了头晕,呕吐,发汗等不适感。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在自己开车的时候不晕,可是一坐别人的车(特别是技术欠佳的师傅的车)就晕的一塌糊涂。这种意识与真实世界不匹配的现象大脑会认为这是个 bug ,然后反复报错,最后无法处理这种状况的大脑君只有将这个错误当中毒处理。

让我们从进化心理学上再去分析一下这件事,一切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让我们展开想象,在某个远古太阳升起的早晨,你走出你 120 平的草原景石窟房,开始了新的一天,早餐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于是你捡起了地上不知道什么东西(小朋友就不要再试了),大口咬了下去。味道不对啊!你开始出汗,然后你发现怎么手中的不明物体和地上的石头怎么都在旋转呢。

这个时候你就有两个选择了:

A.继续吃,吃饱了肚子再说

B.这味道这感觉真恶心,我要吐了

于是大部分选 A 的人都挂掉了。(妈妈说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起来吃)选择 B 的人继续活着并将这个经验保留了下来,所以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这些活下来的人都是对前庭和视觉系统的差异性非常敏感的人。

赶紧叉个腰,可把自己牛逼坏了……

我们的基因里的远古记忆通过呕吐来应对前庭系统与视觉系统的差异性报错,才使我们的基因得以保存至今。只不过现在的我们没事也不会去捡来历不明的东西吃了,倒是在乘坐交通工具和玩游戏时带了一些困恼,不过看在人家曾经的功劳就请不要去怪它咯。

话说回来,现在当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如何避免晕车?”,结果发现,除了保证呼吸的畅通,或者尽量闭目养神不玩手机等外,有很多晕车的人表示自己的晕车症状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掉。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不晕车了。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大多数晕车的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好转,超过80%的用户表示相比儿时现在晕车情况有所改善。所以晕车的人也不必太过苦恼,勇敢的去乘坐汽车吧,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晕车也会离你而去。

根据23魔方的用户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有42.4%的人表示自己在小时候只要坐车就会晕车或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晕车,而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只有7.5%同时有大量的女性表示自己更容易晕车,那么晕车真的更偏爱女性吗?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晕车的人群中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分别计算晕车在男女群体中的患病率,发现女性患病率为男性患病率的两倍以上除了更偏爱女性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晕车呢?数值越大对晕车的影响越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当车上通风不好时,比如有人在车上吃气味大的食物(绝杀技:另一个晕车的人在车上吐了)更容易让人晕车。

其次如果在坐车前吃了东西特别是比较饱的话也更容易让人晕车。也有说吃了甜食更容易晕车。

同时神奇的是如果你是那种被蚊子叮咬后起包很久都不散的人也会更容易晕车。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这一现象,但根据毒物探测假说(poison hypothesis),毒物检测更敏感的人或许更容易让大脑产生晕车是一种毒物入侵的错觉,进而产生呕吐头晕等症状。

如果有过高原反应或者肠胃娇弱的人也显示出更易晕车的倾向。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经常坐车晕车的话,那么能做的大概就是保证良好的通风然后告诉自己熬过这一次,下次我就一定不会晕了。

注:以上所有数据分析基于23魔方在线研究,数据量超过5000,男女比例接近于1:1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有不少初次玩VR的人在玩过游戏后都会表现出头晕想吐,有些严重的甚至连看3D电影都会晕。(实际上小编我小时候连看到晃动的水面都感觉晕。)

实际上这些都是晕动症( motion sickness ),根据不同的触发条件,晕动症又可以被分为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等等。晕车可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晕动症,而随着 3D 游戏电影,还有 VR 设备的流行,现在也有很多人表现出了晕 3D 晕 VR。

通常来说我们认为晕车是由于视觉系统与耳蜗前庭系统所感知的运动信号不匹配所造成的冲突感。

模拟一下一个普通的晕车场景:

前庭系统:报告大脑,报告大脑!左转13度,接着又右转5度,现在加速前进中。

眼睛:前庭系统你这个小狐媚子,不要蛊惑大脑圣心,明明就没有!(持续撕逼超过整个甄嬛传集数)

大脑:我擦,上次他们撕逼是因为吃了毒蘑菇,难不成这次也是中毒了?鼻子鼻子快去侦察一下!

鼻子:报告报告!一股怪味!我要被熏死了!

前庭系统:又动了!又动了!臣妾没有说谎啊!

眼睛:没有啊,我看的好好的,绝对没有。

大脑:嗯,看来真的中毒了!看我不把东西给全吐出来!!!!

于是就有了头晕,呕吐,发汗等不适感。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在自己开车的时候不晕,可是一坐别人的车(特别是技术欠佳的师傅的车)就晕的一塌糊涂。这种意识与真实世界不匹配的现象大脑会认为这是个 bug ,然后反复报错,最后无法处理这种状况的大脑君只有将这个错误当中毒处理。

让我们从进化心理学上再去分析一下这件事,一切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让我们展开想象,在某个远古太阳升起的早晨,你走出你 120 平的草原景石窟房,开始了新的一天,早餐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于是你捡起了地上不知道什么东西(小朋友就不要再试了),大口咬了下去。味道不对啊!你开始出汗,然后你发现怎么手中的不明物体和地上的石头怎么都在旋转呢。

这个时候你就有两个选择了:

A.继续吃,吃饱了肚子再说

B.这味道这感觉真恶心,我要吐了

于是大部分选 A 的人都挂掉了。(妈妈说地上的东西不能捡起来吃)选择 B 的人继续活着并将这个经验保留了下来,所以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这些活下来的人都是对前庭和视觉系统的差异性非常敏感的人。

赶紧叉个腰,可把自己牛逼坏了……

我们的基因里的远古记忆通过呕吐来应对前庭系统与视觉系统的差异性报错,才使我们的基因得以保存至今。只不过现在的我们没事也不会去捡来历不明的东西吃了,倒是在乘坐交通工具和玩游戏时带了一些困恼,不过看在人家曾经的功劳就请不要去怪它咯。

话说回来,现在当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如何避免晕车?”,结果发现,除了保证呼吸的畅通,或者尽量闭目养神不玩手机等外,有很多晕车的人表示自己的晕车症状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掉。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不晕车了。那么这个说法是真的吗?

大多数晕车的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好转,超过80%的用户表示相比儿时现在晕车情况有所改善。所以晕车的人也不必太过苦恼,勇敢的去乘坐汽车吧,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晕车也会离你而去。

根据23魔方的用户问卷分析,我们发现有42.4%的人表示自己在小时候只要坐车就会晕车或者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晕车,而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只有7.5%同时有大量的女性表示自己更容易晕车,那么晕车真的更偏爱女性吗?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晕车的人群中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分别计算晕车在男女群体中的患病率,发现女性患病率为男性患病率的两倍以上除了更偏爱女性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晕车呢?数值越大对晕车的影响越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当车上通风不好时,比如有人在车上吃气味大的食物(绝杀技:另一个晕车的人在车上吐了)更容易让人晕车。

其次如果在坐车前吃了东西特别是比较饱的话也更容易让人晕车。也有说吃了甜食更容易晕车。

同时神奇的是如果你是那种被蚊子叮咬后起包很久都不散的人也会更容易晕车。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这一现象,但根据毒物探测假说(poison hypothesis),毒物检测更敏感的人或许更容易让大脑产生晕车是一种毒物入侵的错觉,进而产生呕吐头晕等症状。

如果有过高原反应或者肠胃娇弱的人也显示出更易晕车的倾向。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经常坐车晕车的话,那么能做的大概就是保证良好的通风然后告诉自己熬过这一次,下次我就一定不会晕了。

注:以上所有数据分析基于23魔方在线研究,数据量超过5000,男女比例接近于1:1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终于有我擅长的了!!!

都闪开!!!让我吐给你们看!!!

关于晕车的原因前面几个高票答案已经说的比较明白了,也就不多赘述。作为一个具有多年丰富晕车经验的资深砖家,咳咳,让我用血与泪的经历,让乃们开熏一下下~~~

前面有知友说晕车跟遗传有关,让我怀疑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_-|| 哭死!因为我全家,对,上至老父母下至幼侄儿,包括过了门的嫂砸和未过门的男票(欧他们也不是亲生的),只!有!我!一!个!人!晕!车!

(注: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士请速速撤离!)

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真的小时候没出过远门你们不要不相信)才发现自己晕车⊙﹏⊙。坐八个小时的汽车,上车一个小时之后胃开始翻江倒海——恭喜你解锁新功能,成功开启狂吐模式→_→当时我都被自己震惊了好吗?后两个小时胃酸都吐了出来,最后的最后只剩嗝气了。女汉子变身软妹子,biu ~只需要一步哦~

从那以后,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发现我坐那种封闭式电梯,都会晕,所以我每次都很装逼地跟别人说我要走楼梯既锻炼身体又环保呵呵呵。。。至于车,绝对是逢坐必吐。

我晕车最严重的时候到一个什么样程度呢,我居然,想到车,就吐了……

捂脸。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就是前一天从家坐车去学校也是吐了一路,下了车啥事没有。第二天上课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脑子出现昨天坐车的情形,然后一阵胃酸涌上来……

那画面太美,你们别看

接下来

机智如我,这么多年下来,当然也累积了很多克服晕车的 好 办 法~

1.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晕车是吧,那就不坐车hahaha~

是不是好机智?此处应有掌声啪啪啪。哎,我是认真的。最恐惧坐车的那段时间,我都几乎尽量避免坐车。有一次学校放假,四天,那时候从学校到家就两个小时车程,我都没回家,孤零零一个人住校。相比起晕车的煎熬,我更愿意接受暂时的孤单,反正就是害怕坐车就对了。

还有一次出去玩,我也是因为不想坐车,选择走路回去,17公里走了4个多小时(顺便发朋友圈装一下逼,徒步什么的不是文青最爱嘛是吧)~

当然,很多时候都不能避免坐车的。(咳咳正经脸)

2.上车睡觉就是个好办法呢,睡着了就再也不恶心了呢,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3.晕车贴or晕车药。晕车药没有吃过因为有朋友试过连药都给吐了-_-|| 就我个人而言晕车贴比较有效,只需要一小片贴在耳朵后面,不晕车的世界简直太美好保证你整个旅途无忧无虑

4.坐车的时候尽量坐车头。据说是车头比较稳定没有晃的那么厉害。很多司机坐车的时候都会晕车呢,但是开车的时候就不会~

5.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外面清新的空气也会让你舒服很多,当然要避免不被附近的人吐槽为什么有空调还非得开窗

6.把不太重的背包抱在怀里。据说这样可以减少内脏的晃动

7.分散注意力。多听歌,看看前方的风景(看两侧的风景可能会让你更头晕)

以上1234567亲测有效,欢迎补充~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终于有我擅长的了!!!

都闪开!!!让我吐给你们看!!!

关于晕车的原因前面几个高票答案已经说的比较明白了,也就不多赘述。作为一个具有多年丰富晕车经验的资深砖家,咳咳,让我用血与泪的经历,让乃们开熏一下下~~~

前面有知友说晕车跟遗传有关,让我怀疑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_-|| 哭死!因为我全家,对,上至老父母下至幼侄儿,包括过了门的嫂砸和未过门的男票(欧他们也不是亲生的),只!有!我!一!个!人!晕!车!

(注: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士请速速撤离!)

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真的小时候没出过远门你们不要不相信)才发现自己晕车⊙﹏⊙。坐八个小时的汽车,上车一个小时之后胃开始翻江倒海——恭喜你解锁新功能,成功开启狂吐模式→_→当时我都被自己震惊了好吗?后两个小时胃酸都吐了出来,最后的最后只剩嗝气了。女汉子变身软妹子,biu ~只需要一步哦~

从那以后,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发现我坐那种封闭式电梯,都会晕,所以我每次都很装逼地跟别人说我要走楼梯既锻炼身体又环保呵呵呵。。。至于车,绝对是逢坐必吐。

我晕车最严重的时候到一个什么样程度呢,我居然,想到车,就吐了……

捂脸。

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就是前一天从家坐车去学校也是吐了一路,下了车啥事没有。第二天上课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脑子出现昨天坐车的情形,然后一阵胃酸涌上来……

那画面太美,你们别看

接下来

机智如我,这么多年下来,当然也累积了很多克服晕车的 好 办 法~

1.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晕车是吧,那就不坐车hahaha~

是不是好机智?此处应有掌声啪啪啪。哎,我是认真的。最恐惧坐车的那段时间,我都几乎尽量避免坐车。有一次学校放假,四天,那时候从学校到家就两个小时车程,我都没回家,孤零零一个人住校。相比起晕车的煎熬,我更愿意接受暂时的孤单,反正就是害怕坐车就对了。

还有一次出去玩,我也是因为不想坐车,选择走路回去,17公里走了4个多小时(顺便发朋友圈装一下逼,徒步什么的不是文青最爱嘛是吧)~

当然,很多时候都不能避免坐车的。(咳咳正经脸)

2.上车睡觉就是个好办法呢,睡着了就再也不恶心了呢,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3.晕车贴or晕车药。晕车药没有吃过因为有朋友试过连药都给吐了-_-|| 就我个人而言晕车贴比较有效,只需要一小片贴在耳朵后面,不晕车的世界简直太美好保证你整个旅途无忧无虑

4.坐车的时候尽量坐车头。据说是车头比较稳定没有晃的那么厉害。很多司机坐车的时候都会晕车呢,但是开车的时候就不会~

5.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外面清新的空气也会让你舒服很多,当然要避免不被附近的人吐槽为什么有空调还非得开窗

6.把不太重的背包抱在怀里。据说这样可以减少内脏的晃动

7.分散注意力。多听歌,看看前方的风景(看两侧的风景可能会让你更头晕)

以上1234567亲测有效,欢迎补充~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我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坐火车都会吐,跟投票数第一的不同,我不是因为颠簸晕车,游乐场的各种过山车什么的,包括飞机都还好,当然我晕船比较严重。但最主要的是我晕气味!!高级车会晕,拖拉机什么的就不晕,越是密闭好的车我越晕。上次坐一辆奥迪,其实真的不颠簸,冬天没开窗,里面喷的香水,没两分钟我就吐了。

对于这种密闭的空间的晕车,我想说,橘子皮放在鼻子上,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最后补充一句,晕车这种东西个人感觉习惯了是能变好的,自从来到武汉这个号称公交车来成F1的城市,我也没那么矫情了。。。

看到有这么人跟我同命相怜我想补充一句,大家觉不觉得晕车跟心情有关啊,我心情好从来不晕车,跟不喜欢的人出去,或者讨厌的人出去,绝对晕车!最后,我是在车上发短信都会恶心的人,所以那些如何利用碎片时间什么的,说在地铁里看kindle永远是我的痛。


为什么会晕车?如何克服?

我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坐火车都会吐,跟投票数第一的不同,我不是因为颠簸晕车,游乐场的各种过山车什么的,包括飞机都还好,当然我晕船比较严重。但最主要的是我晕气味!!高级车会晕,拖拉机什么的就不晕,越是密闭好的车我越晕。上次坐一辆奥迪,其实真的不颠簸,冬天没开窗,里面喷的香水,没两分钟我就吐了。

对于这种密闭的空间的晕车,我想说,橘子皮放在鼻子上,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最后补充一句,晕车这种东西个人感觉习惯了是能变好的,自从来到武汉这个号称公交车来成F1的城市,我也没那么矫情了。。。

看到有这么人跟我同命相怜我想补充一句,大家觉不觉得晕车跟心情有关啊,我心情好从来不晕车,跟不喜欢的人出去,或者讨厌的人出去,绝对晕车!最后,我是在车上发短信都会恶心的人,所以那些如何利用碎片时间什么的,说在地铁里看kindle永远是我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