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灰尘制画器
这里我介绍一款我用来制作画作的机器吧!
先上图后面再给详细介绍:
这就是我用来制作作品的主要设备之一,灰尘制画器在展览中的图片
再上图看一下用这个机器都制作出了哪些作品:
《2017322》50X40CM纸本灰尘2017年独版
《不规则形态1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1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2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4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2
《规则与不确定性6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2
《规则与不确定性10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1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起源系列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起源系列2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手迹系列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版数1
《手迹系列2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版数2
《文明痕迹系2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文明痕迹系列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文明痕迹系列3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线1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文明痕迹系列5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文明痕迹系列6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文明痕迹系列7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文明痕迹系列4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接下来再说说这个灰尘制画器:
灰尘制画器
这个灰尘制画器是我做这系列灰尘作品的主要设备之一。他是我从空气净化器改造过来的一个专门用来制画的设备。这些作品的工艺是在传统孔版画的基础上做了演变,由于主要制作工艺是靠负压(吸力)来作画,所以我暂且定名为负压版画。
传统孔版画包括丝网版和镂空雕刻版两种。通过把颜料刮过版面来塑造画面造型,透过版孔的颜料在下面的纸上形成图案。而我的制版是把丝网版和孔版两者结合起来塑造图案形状。颜色不是刮,而是靠下面的负压设备把颜色吸过版孔,从而在下面形成图案。下面的纸也不是普通的版画纸,是专门定制的过滤纸。细小的灰尘要先通过上面的丝网版,这样大颗粒的灰尘被筛选。只有能通过绢网细小的孔的小颗粒灰尘才能再次通过孔版,然后再进入下面的过滤纸纤维中,从而在纸面形成图案。经过多层套色便可利用灰尘制作出丰富的画面层次。特点是灰尘不用担心褪色,可以永久保证他的色彩关系。画面载体是涤纶纤维的过滤纸,耐候性、耐酸性要比传统的版画纸更易宝存。
再附上一篇我做灰尘系列作品的相关文字吧
和“灰尘”相遇
对“灰尘”逐渐深入关注,是经过多个综合原因,慢慢深入体验后逐渐注意起来的。之所以有了现在这些认识也是因为之前的一些经历,有意识无意识的多次和“灰尘”相撞。
在风大灰尘最多的河北张家口出生,在记忆中却没有意识到灰尘的存在。而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感受到雾霾的严重程度是2002年去石家庄参加美术高考。一出火车站能见度不出50米。一路到处都盖满了厚厚的灰尘。路边成堆成堆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生锈的,空气中漂浮着酸腐的杂味儿。很像一款电脑游戏《寂静岭》。当时虽然严重,但只知道这是工业区影响的空气不好,还没有“雾霾”这个词的出现。而更可怕的是四年大学几乎每年冬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第二次注意到灰尘时是大概2013年底。北京反复出现严重雾霾而且状况比较夸张。我女儿当时刚好一岁多点,我买了个专门检测雾霾的检测仪后开始经常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发现冬天雾霾指数经常爆表,心里开始极度焦虑。那时才网上四处找合适的空气净化器,但最初市面上售卖的空气净化器大多针对60平房间设计的。而我工作室一百多平米的面积挑高4米,普通的净化器根本不管用。为了应对室内空气质量我就自己做了几款空气净化器。当面对面的和灰尘斗争起来后才进一步对灰尘再次加深了理解和认识。灰尘从广义上看他就是很小的颗粒。但他本质上又来源很广。比如日常燃烧后的微粒排放,比如人体体表正常代谢的皮质碎屑,还有生活中物品加工产生的碎屑等等。一直以来我创作的题材都是围绕自然元素展开,逐渐的我开始有了尝试用灰尘做作品的念头。
最初是在画了一系列光影的作品后延伸出来的想法。当我了解到光具有波粒二项性后我对光具有的粒子特性这个维度开始了延伸思考。另一个对灰尘关注的原因是我用喷笔画画以后常常弄的满屋子彩色灰尘,逐渐对雾化的颜色有了长久的体验。当颜色被雾化后漂浮在空中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我制造了一部分颜色看上去更鲜艳的灰尘。
有一阵子我对石头很感兴趣。画石头,也去石材市场看石头,在高倍放大镜下看各种光滑石头表面时竟然可以再次看到石头细微的机理状态,包括看光滑的肌肤表面和光滑的布料以及布料纤维中间夹杂着的灰尘颗粒。这个时候那么微小的灰尘颗粒竟然看起来就是一块儿大石头。那么如果把我们放在宇宙中去看地球,这时候地球也仅仅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尘埃而已。我们人类意识到灰尘时他早就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了,甚至没有我们人类时他就一直存在着。所以在我的感受中灰尘是一种长久永恒的物质。我逐渐开始从灰尘这个角度思考时间的尺度了。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灰尘制画器
这里我介绍一款我用来制作画作的机器吧!
先上图后面再给详细介绍:
这就是我用来制作作品的主要设备之一,灰尘制画器在展览中的图片
再上图看一下用这个机器都制作出了哪些作品:
《2017322》50X40CM纸本灰尘2017年独版
《不规则形态1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1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2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4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2
《规则与不确定性6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版数2
《规则与不确定性10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版数3
《规则与不确定性1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起源系列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起源系列2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手迹系列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版数1
《手迹系列2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版数2
《文明痕迹系2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文明痕迹系列1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文明痕迹系列3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线1号》24X19CM纸本灰尘2017独版
《文明痕迹系列5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文明痕迹系列6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文明痕迹系列7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文明痕迹系列4号》50X40CM纸本灰尘2018版数20
接下来再说说这个灰尘制画器:
灰尘制画器
这个灰尘制画器是我做这系列灰尘作品的主要设备之一。他是我从空气净化器改造过来的一个专门用来制画的设备。这些作品的工艺是在传统孔版画的基础上做了演变,由于主要制作工艺是靠负压(吸力)来作画,所以我暂且定名为负压版画。
传统孔版画包括丝网版和镂空雕刻版两种。通过把颜料刮过版面来塑造画面造型,透过版孔的颜料在下面的纸上形成图案。而我的制版是把丝网版和孔版两者结合起来塑造图案形状。颜色不是刮,而是靠下面的负压设备把颜色吸过版孔,从而在下面形成图案。下面的纸也不是普通的版画纸,是专门定制的过滤纸。细小的灰尘要先通过上面的丝网版,这样大颗粒的灰尘被筛选。只有能通过绢网细小的孔的小颗粒灰尘才能再次通过孔版,然后再进入下面的过滤纸纤维中,从而在纸面形成图案。经过多层套色便可利用灰尘制作出丰富的画面层次。特点是灰尘不用担心褪色,可以永久保证他的色彩关系。画面载体是涤纶纤维的过滤纸,耐候性、耐酸性要比传统的版画纸更易宝存。
再附上一篇我做灰尘系列作品的相关文字吧
和“灰尘”相遇
对“灰尘”逐渐深入关注,是经过多个综合原因,慢慢深入体验后逐渐注意起来的。之所以有了现在这些认识也是因为之前的一些经历,有意识无意识的多次和“灰尘”相撞。
在风大灰尘最多的河北张家口出生,在记忆中却没有意识到灰尘的存在。而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感受到雾霾的严重程度是2002年去石家庄参加美术高考。一出火车站能见度不出50米。一路到处都盖满了厚厚的灰尘。路边成堆成堆的自行车大部分都是生锈的,空气中漂浮着酸腐的杂味儿。很像一款电脑游戏《寂静岭》。当时虽然严重,但只知道这是工业区影响的空气不好,还没有“雾霾”这个词的出现。而更可怕的是四年大学几乎每年冬天都是这样度过的。
第二次注意到灰尘时是大概2013年底。北京反复出现严重雾霾而且状况比较夸张。我女儿当时刚好一岁多点,我买了个专门检测雾霾的检测仪后开始经常检测室内空气质量。发现冬天雾霾指数经常爆表,心里开始极度焦虑。那时才网上四处找合适的空气净化器,但最初市面上售卖的空气净化器大多针对60平房间设计的。而我工作室一百多平米的面积挑高4米,普通的净化器根本不管用。为了应对室内空气质量我就自己做了几款空气净化器。当面对面的和灰尘斗争起来后才进一步对灰尘再次加深了理解和认识。灰尘从广义上看他就是很小的颗粒。但他本质上又来源很广。比如日常燃烧后的微粒排放,比如人体体表正常代谢的皮质碎屑,还有生活中物品加工产生的碎屑等等。一直以来我创作的题材都是围绕自然元素展开,逐渐的我开始有了尝试用灰尘做作品的念头。
最初是在画了一系列光影的作品后延伸出来的想法。当我了解到光具有波粒二项性后我对光具有的粒子特性这个维度开始了延伸思考。另一个对灰尘关注的原因是我用喷笔画画以后常常弄的满屋子彩色灰尘,逐渐对雾化的颜色有了长久的体验。当颜色被雾化后漂浮在空中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我制造了一部分颜色看上去更鲜艳的灰尘。
有一阵子我对石头很感兴趣。画石头,也去石材市场看石头,在高倍放大镜下看各种光滑石头表面时竟然可以再次看到石头细微的机理状态,包括看光滑的肌肤表面和光滑的布料以及布料纤维中间夹杂着的灰尘颗粒。这个时候那么微小的灰尘颗粒竟然看起来就是一块儿大石头。那么如果把我们放在宇宙中去看地球,这时候地球也仅仅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尘埃而已。我们人类意识到灰尘时他早就存在于这个地球上了,甚至没有我们人类时他就一直存在着。所以在我的感受中灰尘是一种长久永恒的物质。我逐渐开始从灰尘这个角度思考时间的尺度了。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有很多实例啊,有些还是特别疯狂那种,一般人干不出来。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思路严谨,善于分析,另一种思维活跃,天马行空,前者适合当科学家,后者适合做艺术家。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并不是界限分明,更多的人是介于两者之间,兼有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思维。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拥有小提琴天赋,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把目光投向科学,尝试用科学手段进行自我表达。
1. 陌生人幻想
几根头发、一个烟头,一块嚼过的口香糖,这些都是艺术家希瑟·杜威-哈格堡的创作素材,她在街头寻找这些垃圾,带到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生物技术实验室,提取其中的DNA,再还通过3D打印原出一张张陌生人的脸。这个叫做“陌生人幻想”的艺术项目旨在引发对隐私和监控的反思,杜威-哈格堡无法确定面部还原的精确度,不过确实有法医找她帮忙辨认过无名尸体。如果说“陌生人幻想”能够让我们领悟到什么,那也许就是:今后绝不能随手乱扔垃圾。
2. 自制奶酪
对吃不惯奶酪的人而言,有些号称上品的奶酪闻起来跟臭脚的气味差不多,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造成脚臭的细菌跟形成奶酪气味的细菌本就是一种。微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娜·阿加帕基斯和气味专家西塞尔·托拉斯从这一知识中得到了灵感,创造了一组全新的艺术作品。这对搭档用棉签提取了不同的人身上不同部位的细菌,有来自鼻腔、口腔、肚脐甚至脚趾的,然后放进新鲜牛奶,制成了11种独一无二的奶酪。不幸的是,没有美食家愿意尝试并点评这些奶酪的味道,所以它们只能放在展览馆里展出。
3. 蓝移
我们都是凡人而不是神,但艺术家安杰洛·韦尔默朗和进化生物学家吕克·德梅斯特创造的艺术装置“蓝移”,却赋予了参观者掌控生死之权的能力。“蓝移”由一组鱼缸组成的,鱼缸内用有小孔的水平隔板隔开,隔板下面养着鱼,上面养着水蚤。出于求生本能,水蚤平时都躲在鱼缸上部,参观者走进时鱼缸上方的感应灯变成蓝色,由于水蚤天然讨厌蓝色,就会躲往鱼缸底部,成为鱼儿的美食。有意思的是,展览时间越久,水蚤也明白了其中的套路,它们为了保命克服了对蓝光的自然恐惧,不再往有鱼的地方躲,从而完成了一次微观进化。
4. 人类基因牵牛花
巴西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以“转基因艺术”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改变生物的自然构造,因此争议颇多。卡茨曾把从水晶水母身上提取的荧光蛋白移植到兔子身上,创造出能在暗处发光的兔子,引来动物保护组织的口诛笔伐。2009年卡茨再次引发争议,他把自己的基因序列移植到一株粉红色牵牛花中,并声称这是一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物。这株牵牛花是卡茨的艺术项目“谜之自然史”中的重头作品,他表示:“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新物种,就像你我一样真实。大自然没有做到的事,我做到了。”
5. 呼云唤雨
形态万变的云彩总是让人着迷,画家们也非常喜欢描摹云彩,荷兰艺术家贝恩德诺·斯米尔德则更进了一步,他已经不满足于用颜料和画布还原云彩,而是决定自己创造云彩。从2012年开始,斯米尔德一直在从事室内云彩创作,首先他需要找到环境合适的房间,然后用几天时间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等准备工作,创作当天他利用机器喷出雾气,产生独特的云彩。斯米尔德的作品只能存在短短几秒钟,刚够他拍照记录,不过他说,这种昙花一现且不可复制的特性,也正是室内云彩的最大魅力。
6. 陨石回太空
大约5000年前,一批铁陨石穿透大气层,坠落在今天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一片被称为“天空之地”的地方。历史上当地土著用这些陨石锻造过武器,西班牙殖民者尝试过在这里挖出铁矿,而苏格兰艺术家凯蒂·佩特森希望把其中一块陨石送回太空。佩特森的艺术项目就叫“天空之地”,她把这块重110公斤的陨石融化重铸,在伦敦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展出了一段时间,然后计划在欧洲航天局的帮助下将其送到太空中。佩特森试图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人与宇宙沟通的渴望,同时引发对万物起源的思考,承载如此重任的陨石表示压力山大。
7. 我想生条鲨鱼
日本艺术家长谷川爱面临着许多矛盾,她想生个孩子又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太拥挤,她是个环保主义者但又喜欢吃濒临灭绝的白斑角鲨。凭着艺术家狂放不羁的想象力,长谷川爱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自己生鲨鱼自己吃。长谷川爱也研究过生海豚或金枪鱼的可能性,但最后还是决定生条鲨鱼,因为“鲨鱼的味道更好”。长谷川爱计划生下鲨鱼后饲养一段时间,置入GPS定位装置后放回大海,等长到适合食用时再抓回来。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疯狂,而长谷川爱还准备在自己成功后进行推广,她认为一个完美的“鲨鱼妈妈”应该是富有、单身且已经绝经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必须喜欢鲨鱼。
8. 第三只耳朵
澳大利亚艺术家斯特拉克的作品是他的身体,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尝试过用铁钩把自己吊在空中,骑乘巨大的机器人,把相机插进肚子里,甚至是把自己连到互联网上。“臂上耳”项目是斯特拉克的又一次疯狂创作,他在医生帮助下,往手臂里植入了一个耳朵形状的支架,然后把自己的皮肤移植过去,形成外形足以乱真的第三只耳朵。外形神似只是斯特拉克计划的第一步,他还准备尝试用麦克风和无线发射器操纵这只新耳朵,并把它接入互联网,让所有人都能听到他正在听的声音。
9. 舌尖上的歌剧
伦敦艺术家迈克尔·伯顿和米希科·尼塔对歌剧一定是爱到了骨子里,他们不仅喜欢听歌剧,而且还要“吃”歌剧。两位艺术家设计了一套用管子组成的装置,一端连接到歌剧演员的口中,另一端连接到藏在表演服内的藻类培养容器。第一个使用这套装置的是女中音演员路易丝·阿什克罗夫特,据说她强大沉稳的声线特别适合藻类生长,当她演唱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顺着管子传送到培养容器,成为藻类生长的养料,她的音高和音频还能影响藻类的颜色、质地和味道。
10. 生态时装
多年来时装设计师苏珊娜·李一直拥有一种其他同行所没有的优势:她的所有服装面料都是自己制造的。要制造一批面料,李首先会冲30升绿茶,加入大量的糖,冷却后再添加细菌和酵母。用不了多久,绿茶表面就会长出一层纤维,几周后能长到将近3厘米长,这时李把纤维采集起来,清洗干燥后制成服装面料。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李自制的服装面料有的薄如蝉翼,有的厚如皮革,她希望有朝一日这种制造方法能大规模推广,甚至研制出能够滋养身体、预防疾病的面料。
-----我是王婆卖瓜的分隔线-----
涨姿势系列总目录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答案和文章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有很多实例啊,有些还是特别疯狂那种,一般人干不出来。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思路严谨,善于分析,另一种思维活跃,天马行空,前者适合当科学家,后者适合做艺术家。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人并不是界限分明,更多的人是介于两者之间,兼有科学家和艺术家的思维。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拥有小提琴天赋,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把目光投向科学,尝试用科学手段进行自我表达。
1. 陌生人幻想
几根头发、一个烟头,一块嚼过的口香糖,这些都是艺术家希瑟·杜威-哈格堡的创作素材,她在街头寻找这些垃圾,带到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生物技术实验室,提取其中的DNA,再还通过3D打印原出一张张陌生人的脸。这个叫做“陌生人幻想”的艺术项目旨在引发对隐私和监控的反思,杜威-哈格堡无法确定面部还原的精确度,不过确实有法医找她帮忙辨认过无名尸体。如果说“陌生人幻想”能够让我们领悟到什么,那也许就是:今后绝不能随手乱扔垃圾。
2. 自制奶酪
对吃不惯奶酪的人而言,有些号称上品的奶酪闻起来跟臭脚的气味差不多,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造成脚臭的细菌跟形成奶酪气味的细菌本就是一种。微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娜·阿加帕基斯和气味专家西塞尔·托拉斯从这一知识中得到了灵感,创造了一组全新的艺术作品。这对搭档用棉签提取了不同的人身上不同部位的细菌,有来自鼻腔、口腔、肚脐甚至脚趾的,然后放进新鲜牛奶,制成了11种独一无二的奶酪。不幸的是,没有美食家愿意尝试并点评这些奶酪的味道,所以它们只能放在展览馆里展出。
3. 蓝移
我们都是凡人而不是神,但艺术家安杰洛·韦尔默朗和进化生物学家吕克·德梅斯特创造的艺术装置“蓝移”,却赋予了参观者掌控生死之权的能力。“蓝移”由一组鱼缸组成的,鱼缸内用有小孔的水平隔板隔开,隔板下面养着鱼,上面养着水蚤。出于求生本能,水蚤平时都躲在鱼缸上部,参观者走进时鱼缸上方的感应灯变成蓝色,由于水蚤天然讨厌蓝色,就会躲往鱼缸底部,成为鱼儿的美食。有意思的是,展览时间越久,水蚤也明白了其中的套路,它们为了保命克服了对蓝光的自然恐惧,不再往有鱼的地方躲,从而完成了一次微观进化。
4. 人类基因牵牛花
巴西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以“转基因艺术”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改变生物的自然构造,因此争议颇多。卡茨曾把从水晶水母身上提取的荧光蛋白移植到兔子身上,创造出能在暗处发光的兔子,引来动物保护组织的口诛笔伐。2009年卡茨再次引发争议,他把自己的基因序列移植到一株粉红色牵牛花中,并声称这是一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物。这株牵牛花是卡茨的艺术项目“谜之自然史”中的重头作品,他表示:“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新物种,就像你我一样真实。大自然没有做到的事,我做到了。”
5. 呼云唤雨
形态万变的云彩总是让人着迷,画家们也非常喜欢描摹云彩,荷兰艺术家贝恩德诺·斯米尔德则更进了一步,他已经不满足于用颜料和画布还原云彩,而是决定自己创造云彩。从2012年开始,斯米尔德一直在从事室内云彩创作,首先他需要找到环境合适的房间,然后用几天时间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等准备工作,创作当天他利用机器喷出雾气,产生独特的云彩。斯米尔德的作品只能存在短短几秒钟,刚够他拍照记录,不过他说,这种昙花一现且不可复制的特性,也正是室内云彩的最大魅力。
6. 陨石回太空
大约5000年前,一批铁陨石穿透大气层,坠落在今天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一片被称为“天空之地”的地方。历史上当地土著用这些陨石锻造过武器,西班牙殖民者尝试过在这里挖出铁矿,而苏格兰艺术家凯蒂·佩特森希望把其中一块陨石送回太空。佩特森的艺术项目就叫“天空之地”,她把这块重110公斤的陨石融化重铸,在伦敦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展出了一段时间,然后计划在欧洲航天局的帮助下将其送到太空中。佩特森试图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人与宇宙沟通的渴望,同时引发对万物起源的思考,承载如此重任的陨石表示压力山大。
7. 我想生条鲨鱼
日本艺术家长谷川爱面临着许多矛盾,她想生个孩子又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太拥挤,她是个环保主义者但又喜欢吃濒临灭绝的白斑角鲨。凭着艺术家狂放不羁的想象力,长谷川爱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自己生鲨鱼自己吃。长谷川爱也研究过生海豚或金枪鱼的可能性,但最后还是决定生条鲨鱼,因为“鲨鱼的味道更好”。长谷川爱计划生下鲨鱼后饲养一段时间,置入GPS定位装置后放回大海,等长到适合食用时再抓回来。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疯狂,而长谷川爱还准备在自己成功后进行推广,她认为一个完美的“鲨鱼妈妈”应该是富有、单身且已经绝经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必须喜欢鲨鱼。
8. 第三只耳朵
澳大利亚艺术家斯特拉克的作品是他的身体,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尝试过用铁钩把自己吊在空中,骑乘巨大的机器人,把相机插进肚子里,甚至是把自己连到互联网上。“臂上耳”项目是斯特拉克的又一次疯狂创作,他在医生帮助下,往手臂里植入了一个耳朵形状的支架,然后把自己的皮肤移植过去,形成外形足以乱真的第三只耳朵。外形神似只是斯特拉克计划的第一步,他还准备尝试用麦克风和无线发射器操纵这只新耳朵,并把它接入互联网,让所有人都能听到他正在听的声音。
9. 舌尖上的歌剧
伦敦艺术家迈克尔·伯顿和米希科·尼塔对歌剧一定是爱到了骨子里,他们不仅喜欢听歌剧,而且还要“吃”歌剧。两位艺术家设计了一套用管子组成的装置,一端连接到歌剧演员的口中,另一端连接到藏在表演服内的藻类培养容器。第一个使用这套装置的是女中音演员路易丝·阿什克罗夫特,据说她强大沉稳的声线特别适合藻类生长,当她演唱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顺着管子传送到培养容器,成为藻类生长的养料,她的音高和音频还能影响藻类的颜色、质地和味道。
10. 生态时装
多年来时装设计师苏珊娜·李一直拥有一种其他同行所没有的优势:她的所有服装面料都是自己制造的。要制造一批面料,李首先会冲30升绿茶,加入大量的糖,冷却后再添加细菌和酵母。用不了多久,绿茶表面就会长出一层纤维,几周后能长到将近3厘米长,这时李把纤维采集起来,清洗干燥后制成服装面料。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李自制的服装面料有的薄如蝉翼,有的厚如皮革,她希望有朝一日这种制造方法能大规模推广,甚至研制出能够滋养身体、预防疾病的面料。
-----我是王婆卖瓜的分隔线-----
涨姿势系列总目录
我的新文章会在个人公众号弄影记(微信号:feiyumylife)提前首发,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答案和文章转载请私信征得同意,并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举报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TEAMLAB-我们相信数字的概念可以扩展艺术的版图想必大家看到此图就知道是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的作品。这几天这类交互艺术、数字艺术的横空出现也给艺术界带来很大冲撞和大跃进。
那么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teamlab实际带来了什么,好在哪些点呢?
1.扩展与空间的适应性
艺术作品不再受限于过去传统的画布、画笔等物质媒介,数字技术就能使其在实体上面扩张。而这样的方式,我们在空间中便拥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权,我们可以操控并使用更大的空间,从而使观赏者能够直接地与艺术作品互动。
数字技术可以表现出复杂的细节,也给予作品发生改变的自由。人们开始接受数字技术之前,信息与艺术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在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中,创意的表达仅限于固有的媒介和具体的材料,比如画布以及颜料。但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从这些固有的物质局限中释放出来,使得表现方式能单独存在并自由地延伸。
2.万物的剧场
他们以科技塑造新的艺术体验,却从不持技术的力量而自大;相反,自然、人以及真实的身体经验却一直占据着他们创作的核心。就算时代更迭,技术飞跃,从本质上来讲,人们在艺术中所探讨的话题从来都不会远离时间、空间、人身体这些本体性的问题,而这也正是TeamLab的创作在今天富有价值的地方。
TeamLab的作品多体现亚洲艺术传统和审美。每个成员都清楚知道文化是一种地域积累,并且他们通过世俗与社会的过滤来传播这种积累。传播过程中,信息跨越时代在全人类中共享,成为共有资产,而具备了极大的价值。这个就像罗兰*巴特所说的,传递回收不必要的内涵,将其当作外延价值,从而克服以往的排他性。
3.艺术与科学的哲学精神大融合
艺术源于个体,但只有引起其他群体的共鸣时其价值才能得到认可。这个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可能是创作刚刚完成的时候,也可能是一段时间后。艺术与科学探索的问题不同。简单说,科学探索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探索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是“。
正如社会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所说:“艺术创作就是把艺术家头脑中的东西呈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存在于想象中,而非已经存在于自然中的未知事物,艺术就是想象,关于可能存在的诗歌或者绘画的想象。”或者,就像某个匿名人最近在华盛顿公爵酒店停车时说的这样:“是,亦非。”
TeamLab呈现了想象中的未来。可能在有些人看来好像是海市蜃楼一样;但对TeamLab的成员来说,这就是信息时代中有形且持续发展的现实。
冰冷的生命。在电脑绘图中,利用高水平数字创造的线框模型变成了三维物像。把电脑生成的图像表层去掉后,内部的网络结构便呈现出来。对于这种较为新的艺术形态,可能会被很多艺术家批评,不被接受。但是换个角度去想,这也是因为时代背景和文化的促进而产生的新艺术表达形式而已。而这种表达形式可以更加丰富艺术的表现能力,甚至让观者有更多的体验感,它增加了人们感知力里,时间、空间的维度。
更多可看全文:
OJOWORLD文化研修:TEAMLAB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TEAMLAB-我们相信数字的概念可以扩展艺术的版图想必大家看到此图就知道是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的作品。这几天这类交互艺术、数字艺术的横空出现也给艺术界带来很大冲撞和大跃进。
那么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teamlab实际带来了什么,好在哪些点呢?
1.扩展与空间的适应性
艺术作品不再受限于过去传统的画布、画笔等物质媒介,数字技术就能使其在实体上面扩张。而这样的方式,我们在空间中便拥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权,我们可以操控并使用更大的空间,从而使观赏者能够直接地与艺术作品互动。
数字技术可以表现出复杂的细节,也给予作品发生改变的自由。人们开始接受数字技术之前,信息与艺术必须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在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中,创意的表达仅限于固有的媒介和具体的材料,比如画布以及颜料。但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从这些固有的物质局限中释放出来,使得表现方式能单独存在并自由地延伸。
2.万物的剧场
他们以科技塑造新的艺术体验,却从不持技术的力量而自大;相反,自然、人以及真实的身体经验却一直占据着他们创作的核心。就算时代更迭,技术飞跃,从本质上来讲,人们在艺术中所探讨的话题从来都不会远离时间、空间、人身体这些本体性的问题,而这也正是TeamLab的创作在今天富有价值的地方。
TeamLab的作品多体现亚洲艺术传统和审美。每个成员都清楚知道文化是一种地域积累,并且他们通过世俗与社会的过滤来传播这种积累。传播过程中,信息跨越时代在全人类中共享,成为共有资产,而具备了极大的价值。这个就像罗兰*巴特所说的,传递回收不必要的内涵,将其当作外延价值,从而克服以往的排他性。
3.艺术与科学的哲学精神大融合
艺术源于个体,但只有引起其他群体的共鸣时其价值才能得到认可。这个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可能是创作刚刚完成的时候,也可能是一段时间后。艺术与科学探索的问题不同。简单说,科学探索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探索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是“。
正如社会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所说:“艺术创作就是把艺术家头脑中的东西呈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存在于想象中,而非已经存在于自然中的未知事物,艺术就是想象,关于可能存在的诗歌或者绘画的想象。”或者,就像某个匿名人最近在华盛顿公爵酒店停车时说的这样:“是,亦非。”
TeamLab呈现了想象中的未来。可能在有些人看来好像是海市蜃楼一样;但对TeamLab的成员来说,这就是信息时代中有形且持续发展的现实。
冰冷的生命。在电脑绘图中,利用高水平数字创造的线框模型变成了三维物像。把电脑生成的图像表层去掉后,内部的网络结构便呈现出来。对于这种较为新的艺术形态,可能会被很多艺术家批评,不被接受。但是换个角度去想,这也是因为时代背景和文化的促进而产生的新艺术表达形式而已。而这种表达形式可以更加丰富艺术的表现能力,甚至让观者有更多的体验感,它增加了人们感知力里,时间、空间的维度。
更多可看全文:
OJOWORLD文化研修:TEAMLAB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无处不在,先举一个音乐的例子。
宇宙说要有音乐,所以他创造了毕达哥拉斯。
毕老,希腊大v。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一定知道勾股定理,这条定理还有个名字,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老除了是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女权主义者,语言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之外,还是一位音乐家。他每一项都玩的很溜,可以说你们现在吹得那些穿越者,不世天才在毕老面前算个球球。
毕老一生致力于宇宙大和谐,他相信音乐能带来人和宇宙某些稳定的共鸣。音乐应该和数学一样,能够让我们看清自然的规律,但当时的音乐是那么的无序,难以琢磨。
一天,苦闷的毕老坐在米利都的城墙发呆,突然一声声鸣亮的打铁声带着某种韵律传来,毕老双眼发光,赶忙冲到铁匠铺,看了三天三夜的打铁。突然他顿悟了,他听见了宇宙在唱歌,音的高低,天体的运动,物理的音响在这一刻形成了一套大保健。
他立马从铁匠铺拿了几把重量不一的铁锤头,跑回了家。当时铁匠是懵逼的,抽了自己几个耳光。一个疯子听自己打铁如痴如醉,还抢了我的锤子,这是对我技术的何等崇拜,此刻毕老又多了一个身份,锤粉。
毕老在家的墙角上敲了一枚钉,在上面等间距挂4根相同的弦。他选择钉身粗细均匀,弦的质地,形状都一样。毕老在每根弦的末端轮换着悬吊不同的铁锤头,再相邻两根一组地敲击,先后听到了锐耳的不同音。他发现了和弦音度和重物重量比的关系,同在铁匠铺的发现惊人吻合。
"我感到艺术之神阿波罗在我身后抖动‘’,毕老不尽赞叹音乐的奇妙。
之后,在观看自己学生用水桶打水的曼妙身姿时候,阿波罗又来背后抖动了一番,几次三番的抖动之后,毕老确定出了四度、五度、八度这三个协和音程。他确定出的三个协和音程对于后期音乐的理论基础和风格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无处不在,先举一个音乐的例子。
宇宙说要有音乐,所以他创造了毕达哥拉斯。
毕老,希腊大v。你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一定知道勾股定理,这条定理还有个名字,毕达哥拉斯定理。
毕老除了是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女权主义者,语言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之外,还是一位音乐家。他每一项都玩的很溜,可以说你们现在吹得那些穿越者,不世天才在毕老面前算个球球。
毕老一生致力于宇宙大和谐,他相信音乐能带来人和宇宙某些稳定的共鸣。音乐应该和数学一样,能够让我们看清自然的规律,但当时的音乐是那么的无序,难以琢磨。
一天,苦闷的毕老坐在米利都的城墙发呆,突然一声声鸣亮的打铁声带着某种韵律传来,毕老双眼发光,赶忙冲到铁匠铺,看了三天三夜的打铁。突然他顿悟了,他听见了宇宙在唱歌,音的高低,天体的运动,物理的音响在这一刻形成了一套大保健。
他立马从铁匠铺拿了几把重量不一的铁锤头,跑回了家。当时铁匠是懵逼的,抽了自己几个耳光。一个疯子听自己打铁如痴如醉,还抢了我的锤子,这是对我技术的何等崇拜,此刻毕老又多了一个身份,锤粉。
毕老在家的墙角上敲了一枚钉,在上面等间距挂4根相同的弦。他选择钉身粗细均匀,弦的质地,形状都一样。毕老在每根弦的末端轮换着悬吊不同的铁锤头,再相邻两根一组地敲击,先后听到了锐耳的不同音。他发现了和弦音度和重物重量比的关系,同在铁匠铺的发现惊人吻合。
"我感到艺术之神阿波罗在我身后抖动‘’,毕老不尽赞叹音乐的奇妙。
之后,在观看自己学生用水桶打水的曼妙身姿时候,阿波罗又来背后抖动了一番,几次三番的抖动之后,毕老确定出了四度、五度、八度这三个协和音程。他确定出的三个协和音程对于后期音乐的理论基础和风格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视觉艺术中黄金分割线和斐波那契螺旋线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什么实例吗?
视觉艺术中黄金分割线和斐波那契螺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