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什么_景泰蓝本名叫铜胎掐丝珐琅
景泰蓝,新中国送出的第一份国礼的背后,是林徽因的舍命挽救
人生短暂,若不留下一些什么,怕是人间便彻底没有了过去的痕迹,但有什么存在是能够逃脱时光洪流,始终流传在世的呢?
便是那经典的传统手工艺品,同样会在历史进程里渐渐消失殆尽。就像景泰蓝。现如今说起景泰蓝,中国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词肯定会是"国宝级文物"和"国礼"。
可谁知道,这种华丽的传统手工艺品,亦曾在漫长时间流逝中差一点点失传?若不是林徽因拼尽全力地挽回,恐怕当下的我们,再也无法领略景泰蓝的精彩。
那么,景泰蓝的历史是什么?它和林徽因的故事又是怎样?
01,景泰蓝的曾经景泰蓝本名叫铜胎掐丝珐琅,俗称"珐蓝",也可以直接唤它"嵌珐琅",至于"景泰蓝"一名,则来自雍正年间清朝宫廷的造办处档案里。
它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种特种金属工艺品,诞生时间未有统一定论。有人说,最早的景泰蓝出现在唐朝;也有人说,景泰蓝是忽必烈率军西征时,从西亚和阿拉伯等地带回中国的工艺。
无论景泰蓝到底从何而来,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它的发展新顶峰在明代宣德年间。此时期的景泰蓝工艺风格趋于成熟,品种不只有瓶、盘、碗等等,后期更是出现鼎一类的装饰品。
至明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制作水平更加完善,物品种类和装饰主题同样渐渐丰富。但明代的景泰蓝造型多是器皿,外表绚丽多彩,极具民族风格。
等到了清朝,成立造办处,用来为帝王制造御用品,景泰蓝便是其中一种。
康熙年间的景泰蓝,相较明朝,有了更厉害的制作技艺。乾隆时,从广州专门传召民间景泰蓝艺人入宫廷制作相关器皿。
而景泰蓝的运用,亦是从此时开始,深入到生活各个角落,床上的挂钩、屏风、桌椅、笔架、宗教用品等等,它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可见当时清宫人对景泰蓝的喜爱。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景泰蓝流传海外,一度获取西方人喜爱。因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让已经渐渐没落的景泰蓝工艺有了回暖迹象。
然而可惜的是,此现象只存在极短时间,景泰蓝工艺便重归困境。建国以后,正如前文所言,若非林徽因竭力挽回,景泰蓝这项来自宫廷的传统工艺恐怕就会消失在历史中。
景泰蓝的重生,得益于林徽因。但为什么景泰蓝会慢慢失传?其实原因很简单,景泰蓝盛产于宫廷,大部分景泰蓝珍品同样藏在宫廷库房中,普通人对它并不了解。
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它的发展。所以,受众面小,是景泰蓝消失的最主要因素。林徽因的发现和挽救,给了景泰蓝走入大众视线的契机,让景泰蓝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02,林徽因和景泰蓝那是一九五一年的某天下午,早已疾病缠身的林徽因在丈夫梁思成的陪同下,依照惯例前往北京海王村古文化市场转悠。
途径一个老者摊位时,一只古朴的花瓶引起了她的注意。因昔日曾在祖父家中见过景泰蓝器皿,所以林徽因一眼便认出那只花瓶正是景泰蓝工艺。她停下脚步,拿起花瓶仔细端详。
摊位主人见状,立刻上前介绍说"二位真是好眼力,这只正宗老天利景泰蓝花瓶已经很少能在市面上见到,便是在北京城,这种老字号,亦快要做不下去了,景泰蓝的工艺算是彻底断根儿了"。
从老者的话里,林徽因了解到景泰蓝如今正面临的困境,她非常震惊和诧异,同时又心痛如此传统老工艺的即将消失。
于是,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几番讨论以后,当即申请在清华大学内成立一个美术小组,亲自带队为抢救景泰蓝工艺而努力。
她和她的成员们分别深入不同的景泰蓝工厂调查其现状,当看到落败的厂房,稀少的工人和老旧的产品风格时,林徽因无比心痛,也更加坚定她想要挽救景泰蓝工艺的决心。
寻找、收集丢失的景泰蓝资料,翻阅宫廷档案里的景泰蓝记录、挖掘散落在民间的昔日景泰蓝老工艺人……
一项一项针对挽救景泰蓝的措施在林徽因和她的成员手中慢慢完成,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能让景泰蓝重现在世人眼中,故而林徽因联合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开始亲自设计、改造景泰蓝。
一九五二年,赠予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景泰蓝飞天瓶,就是出自林徽因之手,此礼品得到乌兰诺娃的喜爱,她称这只瓶子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品"。
同年,在新中国承办的第一个国际会议上,同样备有一份景泰蓝礼品,以敦煌为主题的圆盘、古雅台灯和烟具,郭沫若称之为"新中国送出的第一份国礼"。
而它们同样来自林徽因和她的徒弟们的亲手设计。
景泰蓝工艺开始复苏,但林徽因的生命却走向了尽头。一九五五年的春天,由于一直强撑着病体为景泰蓝四处奔走,本就疾病缠身的林徽因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她的徒弟钱美华赶到师父病床前探望,已陷入弥留之际的林徽因抓着徒弟的手,断断续续叮嘱她"景泰蓝是国宝,万不能让它在新中国失传"。
同年四月一日,怀着对景泰蓝工艺的无限担忧,林徽因永远闭上了双眼。
03,景泰蓝的后来林徽因去世以后,钱美华果然没有辜负师父期许,继续为景泰蓝工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亲到景泰蓝厂中工作。
现在,距离那场有关景泰蓝的抢救活动,已经过去了快七十年,景泰蓝的现状一如林徽因所希冀那般,没有落败、消失,反而愈加兴旺。
刘銮雄斥资1.3亿为母亲献上景泰蓝寿礼;
未都先生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有景泰蓝的身影;
马云花费大价钱为阿里巴巴打造的吉祥物同样是由景泰蓝制作;
大英博物馆中陈设的景泰蓝大盖罐是无数中国人渴望与之合影留念的珍品……
昔日只在帝王家大量流传的景泰蓝,如今已然是国之重宝,它没有消失,没有成为人们只能听说的曾经。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徽因拼尽全力的挽回,才能让后人们能够亲眼领略属于景泰蓝的华美,不是吗?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什么_景泰蓝本名叫铜胎掐丝珐琅
景泰蓝,新中国送出的第一份国礼的背后,是林徽因的舍命挽救
人生短暂,若不留下一些什么,怕是人间便彻底没有了过去的痕迹,但有什么存在是能够逃脱时光洪流,始终流传在世的呢?
便是那经典的传统手工艺品,同样会在历史进程里渐渐消失殆尽。就像景泰蓝。现如今说起景泰蓝,中国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词肯定会是"国宝级文物"和"国礼"。
可谁知道,这种华丽的传统手工艺品,亦曾在漫长时间流逝中差一点点失传?若不是林徽因拼尽全力地挽回,恐怕当下的我们,再也无法领略景泰蓝的精彩。
那么,景泰蓝的历史是什么?它和林徽因的故事又是怎样?
01,景泰蓝的曾经景泰蓝本名叫铜胎掐丝珐琅,俗称"珐蓝",也可以直接唤它"嵌珐琅",至于"景泰蓝"一名,则来自雍正年间清朝宫廷的造办处档案里。
它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种特种金属工艺品,诞生时间未有统一定论。有人说,最早的景泰蓝出现在唐朝;也有人说,景泰蓝是忽必烈率军西征时,从西亚和阿拉伯等地带回中国的工艺。
无论景泰蓝到底从何而来,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它的发展新顶峰在明代宣德年间。此时期的景泰蓝工艺风格趋于成熟,品种不只有瓶、盘、碗等等,后期更是出现鼎一类的装饰品。
至明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制作水平更加完善,物品种类和装饰主题同样渐渐丰富。但明代的景泰蓝造型多是器皿,外表绚丽多彩,极具民族风格。
等到了清朝,成立造办处,用来为帝王制造御用品,景泰蓝便是其中一种。
康熙年间的景泰蓝,相较明朝,有了更厉害的制作技艺。乾隆时,从广州专门传召民间景泰蓝艺人入宫廷制作相关器皿。
而景泰蓝的运用,亦是从此时开始,深入到生活各个角落,床上的挂钩、屏风、桌椅、笔架、宗教用品等等,它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可见当时清宫人对景泰蓝的喜爱。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景泰蓝流传海外,一度获取西方人喜爱。因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让已经渐渐没落的景泰蓝工艺有了回暖迹象。
然而可惜的是,此现象只存在极短时间,景泰蓝工艺便重归困境。建国以后,正如前文所言,若非林徽因竭力挽回,景泰蓝这项来自宫廷的传统工艺恐怕就会消失在历史中。
景泰蓝的重生,得益于林徽因。但为什么景泰蓝会慢慢失传?其实原因很简单,景泰蓝盛产于宫廷,大部分景泰蓝珍品同样藏在宫廷库房中,普通人对它并不了解。
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它的发展。所以,受众面小,是景泰蓝消失的最主要因素。林徽因的发现和挽救,给了景泰蓝走入大众视线的契机,让景泰蓝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02,林徽因和景泰蓝那是一九五一年的某天下午,早已疾病缠身的林徽因在丈夫梁思成的陪同下,依照惯例前往北京海王村古文化市场转悠。
途径一个老者摊位时,一只古朴的花瓶引起了她的注意。因昔日曾在祖父家中见过景泰蓝器皿,所以林徽因一眼便认出那只花瓶正是景泰蓝工艺。她停下脚步,拿起花瓶仔细端详。
摊位主人见状,立刻上前介绍说"二位真是好眼力,这只正宗老天利景泰蓝花瓶已经很少能在市面上见到,便是在北京城,这种老字号,亦快要做不下去了,景泰蓝的工艺算是彻底断根儿了"。
从老者的话里,林徽因了解到景泰蓝如今正面临的困境,她非常震惊和诧异,同时又心痛如此传统老工艺的即将消失。
于是,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几番讨论以后,当即申请在清华大学内成立一个美术小组,亲自带队为抢救景泰蓝工艺而努力。
她和她的成员们分别深入不同的景泰蓝工厂调查其现状,当看到落败的厂房,稀少的工人和老旧的产品风格时,林徽因无比心痛,也更加坚定她想要挽救景泰蓝工艺的决心。
寻找、收集丢失的景泰蓝资料,翻阅宫廷档案里的景泰蓝记录、挖掘散落在民间的昔日景泰蓝老工艺人……
一项一项针对挽救景泰蓝的措施在林徽因和她的成员手中慢慢完成,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能让景泰蓝重现在世人眼中,故而林徽因联合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开始亲自设计、改造景泰蓝。
一九五二年,赠予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景泰蓝飞天瓶,就是出自林徽因之手,此礼品得到乌兰诺娃的喜爱,她称这只瓶子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品"。
同年,在新中国承办的第一个国际会议上,同样备有一份景泰蓝礼品,以敦煌为主题的圆盘、古雅台灯和烟具,郭沫若称之为"新中国送出的第一份国礼"。
而它们同样来自林徽因和她的徒弟们的亲手设计。
景泰蓝工艺开始复苏,但林徽因的生命却走向了尽头。一九五五年的春天,由于一直强撑着病体为景泰蓝四处奔走,本就疾病缠身的林徽因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她的徒弟钱美华赶到师父病床前探望,已陷入弥留之际的林徽因抓着徒弟的手,断断续续叮嘱她"景泰蓝是国宝,万不能让它在新中国失传"。
同年四月一日,怀着对景泰蓝工艺的无限担忧,林徽因永远闭上了双眼。
03,景泰蓝的后来林徽因去世以后,钱美华果然没有辜负师父期许,继续为景泰蓝工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亲到景泰蓝厂中工作。
现在,距离那场有关景泰蓝的抢救活动,已经过去了快七十年,景泰蓝的现状一如林徽因所希冀那般,没有落败、消失,反而愈加兴旺。
刘銮雄斥资1.3亿为母亲献上景泰蓝寿礼;
未都先生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有景泰蓝的身影;
马云花费大价钱为阿里巴巴打造的吉祥物同样是由景泰蓝制作;
大英博物馆中陈设的景泰蓝大盖罐是无数中国人渴望与之合影留念的珍品……
昔日只在帝王家大量流传的景泰蓝,如今已然是国之重宝,它没有消失,没有成为人们只能听说的曾经。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徽因拼尽全力的挽回,才能让后人们能够亲眼领略属于景泰蓝的华美,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