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施琅大将军简介_清朝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p>英雄牌口琴由上海国光口琴厂有限公司即上海国光口琴厂出品,公司创建于1931年,位于中国口琴音乐的摇篮和发源地-上海,是一个具有七十多年悠久历史及专业制作口琴的企业... 英雄/HERO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施琅大将军简介_清朝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施琅大将军简介_清朝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施琅大将军简介_清朝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叛明降清,收复台湾,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好坏来评价他人。比如做了好事就是好人,做了坏事就是坏人。可事实上,真实生活中的好人、坏人并没有那么绝对。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坏人有时候也会做好事。

因此客观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对于历史人物,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他们的功过是非往往很难用好坏两个字来简单定义,而是要看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今天就来与大家聊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名将施琅。

施琅早年是明朝福建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的部将。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和遗老们在南方相继组建了多个南明政权,郑芝龙为南明隆武政权的核心成员。

1645年七月,隆武政权的首席大学士黄道周带着三千多名士卒出征,打算为朝廷打开局面,同时摆脱郑芝龙挟制,施琅也奉命随征。

黄道周虽然读过一些兵书,但从来没有真正指挥过军队。他手下的这三千多名士卒也是临时东拼西凑征募而来,缺乏作战经验。当时的施琅才二十多岁,但军事经验已颇为丰富。

他看出这样一支杂牌军根本无法与清朝正规军作战,因此便向黄道周提出只带少数人马从小路进入赣州的建议。可黄道周认为施琅不过是一卑微末将,哪懂什么军事,因此并不理会。

施琅知道这队伍一旦同清军交战必败无疑,他不愿送死,因此径自返回福建。后来果不其然,黄道周的军队在遇到清军后一触即溃,黄道周也在被俘后殉国。

随着清军一路南下,南明形势越来越差。郑芝龙不看好南明的前景,于是便向清朝投降,施琅也随之称为清军将领。此后一段时间,施琅跟着另一位降清将领李成栋在闽粤一带同南明军队作战。

1648年,李成栋反清复明,施琅被调拨回福建,成为福建地区反清领袖郑成功的部将。

1651年,施琅随郑成功入粤作战。期间,施琅在用兵方略上与郑成功产生分歧。郑成功一怒之下就解除了施琅的兵权,并把他调回厦门。

施琅回到厦门后正巧遇上清军偷袭。由于负责留守厦门的郑军主帅郑芝莞(郑成功堂叔)指挥不力,清军很快就攻下了厦门,并将郑氏家族藏在厦门的巨额财富劫掠一空。

当时施琅身边只有六十来个亲兵,但他还是带着这几十人同清军英勇作战,差点生擒清军主将马得功。

郑成功得知后方失守后,赶紧领兵杀回,收复了厦门。施琅满心期盼郑成功能看在他驻守厦门有功的份上,恢复他的兵权,但郑成功却只奖给他白银二百两。

更让施琅恼火的是,郑成功还提拔施琅的副将万礼为总兵,而施琅却依旧落职闲住。因此,郑、施二人的矛盾便越来越深。

郑氏军中有个叫曾德的将领一度隶属于施琅,但施琅被解除兵权后,曾德为了个人前途,托关系离开施琅,投身到郑成功营中当亲随。此时施琅正郁郁不得志,一肚子火没地方撒。

当他得知曾德连招呼都不打就改换门庭后,更加感到大受侮辱,于是就命人将曾德抓回斩首。郑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但施琅却悍然不顾,还是将曾德杀了。

郑成功认为施琅擅杀郑氏旧将,显然是打算谋反,于是下令将施琅和其家人全部抓了起来。

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的帮助下逃了出来。但此举更加惹恼了郑成功,结果他下令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处斩。施琅得知家人被杀的消息后,对郑成功恨之入骨,遂死心塌地投靠了清朝,誓要将郑氏斩草除根。

施琅降清后,最初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重用。施琅也清楚自己几番易主,难以得到信任,因此一直过得很低调。

而另一边,郑氏家族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先是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是郑氏集团发生内讧。施琅认为收复台湾,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向清廷提出建议。

1664年,清廷派施琅率兵出征,攻克了厦门、金门一带。之后,施琅又向朝廷上疏,建议趁热打铁,直捣台湾。

但权臣鳌拜等人认为清军不擅水战,出海作战太过冒险。因此,施琅的建议被束之高阁,他也再次闲居京师,有官无职。

1682年,清朝已平定了“三藩之乱”,全国只剩下台湾岛仍孤悬海外,尚未统一。朝野上下逐渐都形成了收复台湾的共识,施琅也终于重获起用,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

1683年六月,施琅率清军水师出征。由于施琅指挥出色,再加上当时清军水师实力已大幅增强,台湾的郑氏军队很快就抵挡不住了。同年七月,郑氏集团首领郑克塽决定奉表降清。八月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接受郑氏投降。

收复台湾后,清廷内部对是否有必要保留台湾产生争议,大多数朝臣都认为台湾岛孤悬海外,治理成本太高,不值得保留。关键时刻,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并再三声明了台湾岛重要性。

最终,康熙皇帝下定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件事在当时看来并不怎么重要,可对后世却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光就此事来说,施琅功莫大焉。

1696年,施琅逝世,这位在历史上充满争议的人物终于走完了一生。

有人认为施琅叛明降清,且反复无常,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小人。也有人认为,施琅军事才华出众,又成功收复台湾,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使命,称其英雄也毫不为过。

那么究竟哪一种评价对施琅更合适呢?其实这又回到了本文开头所陈述的那段话,在人的一生中,很少有谁能一以贯之地为善或作恶。

要客观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看他究竟是干好事的人还是干坏事的人。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不同评价,或善或恶,或好或坏的施琅。


施琅大将军简介_清朝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叛明降清,收复台湾,施琅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

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好坏来评价他人。比如做了好事就是好人,做了坏事就是坏人。可事实上,真实生活中的好人、坏人并没有那么绝对。好人有时候也会干坏事,坏人有时候也会做好事。

因此客观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对于历史人物,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

他们的功过是非往往很难用好坏两个字来简单定义,而是要看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今天就来与大家聊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就是明末清初的名将施琅。

施琅早年是明朝福建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的部将。明朝灭亡后,明朝宗室和遗老们在南方相继组建了多个南明政权,郑芝龙为南明隆武政权的核心成员。

1645年七月,隆武政权的首席大学士黄道周带着三千多名士卒出征,打算为朝廷打开局面,同时摆脱郑芝龙挟制,施琅也奉命随征。

黄道周虽然读过一些兵书,但从来没有真正指挥过军队。他手下的这三千多名士卒也是临时东拼西凑征募而来,缺乏作战经验。当时的施琅才二十多岁,但军事经验已颇为丰富。

他看出这样一支杂牌军根本无法与清朝正规军作战,因此便向黄道周提出只带少数人马从小路进入赣州的建议。可黄道周认为施琅不过是一卑微末将,哪懂什么军事,因此并不理会。

施琅知道这队伍一旦同清军交战必败无疑,他不愿送死,因此径自返回福建。后来果不其然,黄道周的军队在遇到清军后一触即溃,黄道周也在被俘后殉国。

随着清军一路南下,南明形势越来越差。郑芝龙不看好南明的前景,于是便向清朝投降,施琅也随之称为清军将领。此后一段时间,施琅跟着另一位降清将领李成栋在闽粤一带同南明军队作战。

1648年,李成栋反清复明,施琅被调拨回福建,成为福建地区反清领袖郑成功的部将。

1651年,施琅随郑成功入粤作战。期间,施琅在用兵方略上与郑成功产生分歧。郑成功一怒之下就解除了施琅的兵权,并把他调回厦门。

施琅回到厦门后正巧遇上清军偷袭。由于负责留守厦门的郑军主帅郑芝莞(郑成功堂叔)指挥不力,清军很快就攻下了厦门,并将郑氏家族藏在厦门的巨额财富劫掠一空。

当时施琅身边只有六十来个亲兵,但他还是带着这几十人同清军英勇作战,差点生擒清军主将马得功。

郑成功得知后方失守后,赶紧领兵杀回,收复了厦门。施琅满心期盼郑成功能看在他驻守厦门有功的份上,恢复他的兵权,但郑成功却只奖给他白银二百两。

更让施琅恼火的是,郑成功还提拔施琅的副将万礼为总兵,而施琅却依旧落职闲住。因此,郑、施二人的矛盾便越来越深。

郑氏军中有个叫曾德的将领一度隶属于施琅,但施琅被解除兵权后,曾德为了个人前途,托关系离开施琅,投身到郑成功营中当亲随。此时施琅正郁郁不得志,一肚子火没地方撒。

当他得知曾德连招呼都不打就改换门庭后,更加感到大受侮辱,于是就命人将曾德抓回斩首。郑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但施琅却悍然不顾,还是将曾德杀了。

郑成功认为施琅擅杀郑氏旧将,显然是打算谋反,于是下令将施琅和其家人全部抓了起来。

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的帮助下逃了出来。但此举更加惹恼了郑成功,结果他下令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处斩。施琅得知家人被杀的消息后,对郑成功恨之入骨,遂死心塌地投靠了清朝,誓要将郑氏斩草除根。

施琅降清后,最初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重用。施琅也清楚自己几番易主,难以得到信任,因此一直过得很低调。

而另一边,郑氏家族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先是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是郑氏集团发生内讧。施琅认为收复台湾,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向清廷提出建议。

1664年,清廷派施琅率兵出征,攻克了厦门、金门一带。之后,施琅又向朝廷上疏,建议趁热打铁,直捣台湾。

但权臣鳌拜等人认为清军不擅水战,出海作战太过冒险。因此,施琅的建议被束之高阁,他也再次闲居京师,有官无职。

1682年,清朝已平定了“三藩之乱”,全国只剩下台湾岛仍孤悬海外,尚未统一。朝野上下逐渐都形成了收复台湾的共识,施琅也终于重获起用,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

1683年六月,施琅率清军水师出征。由于施琅指挥出色,再加上当时清军水师实力已大幅增强,台湾的郑氏军队很快就抵挡不住了。同年七月,郑氏集团首领郑克塽决定奉表降清。八月十三日,施琅进入台接受郑氏投降。

收复台湾后,清廷内部对是否有必要保留台湾产生争议,大多数朝臣都认为台湾岛孤悬海外,治理成本太高,不值得保留。关键时刻,施琅上疏力主留台卫台,并再三声明了台湾岛重要性。

最终,康熙皇帝下定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件事在当时看来并不怎么重要,可对后世却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光就此事来说,施琅功莫大焉。

1696年,施琅逝世,这位在历史上充满争议的人物终于走完了一生。

有人认为施琅叛明降清,且反复无常,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徒、小人。也有人认为,施琅军事才华出众,又成功收复台湾,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使命,称其英雄也毫不为过。

那么究竟哪一种评价对施琅更合适呢?其实这又回到了本文开头所陈述的那段话,在人的一生中,很少有谁能一以贯之地为善或作恶。

要客观评价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看他究竟是干好事的人还是干坏事的人。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人眼中也会有一千个不同评价,或善或恶,或好或坏的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