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特点有哪些(惊蛰之后的节气是哪个节气)
1、农事活动:老百姓们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它意味着春耕的开始。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2、物候现象: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气象万千,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3、气象变化:惊蛰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温度上升也比较快,渐有春雷萌动,万物复苏,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之后的节气是哪个节气
春分。惊蛰后一个节气是春分,春分在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2021年春分时间为3月20日,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里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传统时节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惊蛰节气之后的变化
1、病虫多发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2、气温回升快
惊蛰在全年来说,属于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3、雷响不断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
惊蛰的特点有哪些(惊蛰之后的节气是哪个节气)
1、农事活动:老百姓们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它意味着春耕的开始。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此时,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
2、物候现象: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气象万千,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3、气象变化:惊蛰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温度上升也比较快,渐有春雷萌动,万物复苏,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惊蛰之后的节气是哪个节气
春分。惊蛰后一个节气是春分,春分在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2021年春分时间为3月20日,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里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传统时节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惊蛰节气之后的变化
1、病虫多发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2、气温回升快
惊蛰在全年来说,属于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3、雷响不断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