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对不起,没有。
但是,就算国标真的出了AAA级,相信我,也就那样。
生于中庸之国你要明白,国标不负责择优,择优是你自己的眼光、智慧的事,国标只是把“实在说不过去,不处置不行了”的玩意儿不给通过罢了。
(没有质疑国标的正确性,但是真真太过宽松!!!)
任何认证都没太大意义,太宽松,根本无法排除伤害(如:国标A级AA级、RG0无蓝光风险、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Ra等)——通过了这些认证,只能代表此产品已脱离剧毒的黑色地带,进入中庸的灰色地带,而不是且绝非“安全、优秀、高品质、一朵小红花”的象征,不是加分项,而是保释项!!!
“认证”甚至不能够代表60分,40最多了本文为你提供一些必要选购衡量标准,可自行筛查各大读写台灯的品质。
剧透结论:
p.s.本篇主要为带有以下目的(任意1条符合)的消费者提供参考意见,如欲购买具有装饰性质的台灯,则help yourself即可:
有『护眼』需求;工作、学习时使用;常在晚间用;家长买给孩子用。首先第一重要的事:不要“颜控”、“才艺控”1.先确保遮光性良好,再“颜控”有多少人买台灯是看着顺眼就它了?如果是买来自己用,美观是要考虑,但千万不要放第一位——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的台灯造型设计都存在“遮光性不够”的致命缺陷。
为什么要强调遮光性呢?人类的眼睛进化至今,对自然光适应性最好,进化期间很少会直视光源,所有光源的存在(太阳、火),都是为了辅助看东西,而不是被用来直视的。一个台灯的遮光性不好,即使你没有有意识地去直视,光源散发出直射光依然有机会进入眼睛——这就好比,只要我们“睁眼看世界”,不管你是否情愿(哪怕是在睁着眼发呆),眼底都在消耗大量能量进行光电转换,形成视觉信号传输至大脑(因此,视网膜其实是人体中每克组织耗氧量最高的部位)。
反面教材“遍地开花”,这些都会导致『直射强光』进入眼中国标是这样写[1],但不够严格,very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遮光性良好』模范代表国标《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建议:读写台灯亮度不应大于2000cd/(m^2)。经检测,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直射光亮度(不可调节)<50cd/(m^2),仅为国标的1/40。(p.s.这才是国标的正确打开方式)粗糙地演示一下(非规范操作,不喜勿喷),白天拍摄,存在环境光残余亮度的影响。大致按照国标要求,距离(约)60cm,高度(约)40cm,测得照度为34.2 lx,白色桌面反射率(反射系数)在80%以上,换算得亮度值约为34.2×0.8=27.36cd/(m^2)<<2000cd/(m^2)。
遮光性-简单测试-诚不欺你https://www.zhihu.com/video/15513068095117598722.“多才多艺,多档调控”并不是什么加分项除了“颜控”之外,“才艺控”的消费者也是极易被割韭菜的——他们较容易被灯的“多功能”吸引,多种亮度、色温可供选择,高度伸缩变换犹如“变形金刚”,认为这样可以根据心情、场合等因素自由切换,调至当下的最佳模式,享受“掌控感”。
对于亮度(包括高度)的调节,国标只规定了最小值,一般而言,使用时不要调太暗即可。但是,作为“护眼灯”而非“多功能灯”,其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之一就是——出厂时设置好最佳亮度,不可调节。Because:
晚上不宜使用过亮的光,容易引起失眠,而且这个度并不容易准确判断;爸爸妈妈作为监护人帮小朋友调整台灯亮度,十有八九会调过头,爷爷奶奶益甚。Why晚上台灯亮度过高会引起失眠?人类视网膜除了可以感知颜色(视锥细胞)和光强(视杆细胞)之外,还可以感知“时间”(ipRGC细胞,与人脑内的生物钟连接,根据最新研究,其敏感峰值在480nm的蓝光附近)。晚上使用亮度过高的人造光(尤其是LED,峰值区间在430~480nm,与ipRGC细胞敏感区间大量重合),就会刺激ipRGC细胞,从而抑制下丘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引起失眠。
一个典型的反例就是,专家建议“在夜班场所,要尽量使用明亮的灯光”,以防止夜班工作人员打瞌睡。
Why大人容易给孩子调得过亮?不同年纪对于亮度的感知力差异明显,不可忽略。如图,年纪越大,晶状体越浑浊,光线透过率越低——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年轻人觉得正常的灯光,老年人往往会觉得不够亮,原因就在这里。
曲线可能还不够直观,我们来看看比例数值[2]:
10岁感光量为45岁的2倍;10岁感光量为65岁的3.84倍;45岁感光量为10岁的50%;65岁感光量为10岁的26%;45岁感光量为65岁的1.92倍;65岁感光量为45岁的52%。所以,监护的长辈是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帮小朋友调整台灯亮度的,因为你永远无法get到对他最合适的度。
读写台灯最佳照度值范围(固定高度正下方桌面上的测量值,固定为其中的某个值不可调节,只要在此范围内均可;儿童使用可选取稍微小一些的,更为保险):700~1500 lx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固定合适亮度(高度)』模范代表经检测,正下方照度在700~1200 lx范围内,所以非常适宜儿童使用。
出于礼貌,标示一下国标要求,但可以忽略-------------------分割线-------------------
而对于色温的调节,根据国标6.2.2.2:“色温可调的LED灯具,如标称的相关色温范围上限超过4000K,应有包括下述内容的警示语:建议夜晚时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
p.s.灯的规格都有±5%的误差,即,写的4000K,实际可达4200K。许多商家都是“打擦边球”游走在国标的边缘,检测合格,实际超标。规格在3800K以下,才能保证完全<4000K。
这里不得不纠正一下大家对于“色温”的普遍认知——照明光学中的定义是刚好相反的: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由上述定义可知,“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的这个过程中,色温值是逐渐上升的,这与我们平时在p图软件中习得的“色温(冷色调为负值,暖色调为正值,如下图)”概念是刚好相反的,色温值越大,意味着该光源中的蓝光成分越高。所以,国标这样规定的意义和前面提到的“不宜自行调整亮度”是一样的:
亮度高——蓝光数量高——夜间使用会过度刺激ipRGC——容易引起失眠色温高——蓝光比例高——夜间使用会过度刺激ipRGC——容易引起失眠不要按p图软件的色温去理解×但是市面上的调色台灯,档位超过4000K的还是大有“灯”在的,3个档位2个坑,7个档位4个坑,最可恶的是“无极调节(无档位,任选)”,竟然可以做到超纲70%以上。
这是按“擦边球”4000K的标准算的,如果严格按3800K,超纲部分会更多!也许大家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些商家为什么硬要顶“国标”作案呢?为什么一定要加这么多高蓝光的色温选项进去呢?
很简单,因为这样好卖——人类只有1.6%的视锥细胞可以感知蓝色,天生对蓝光极其不敏感,所以蓝光再怎么兴风作浪,人眼也不常觉得刺眼难受,是个很“耐看”的色系,往往备受青睐。即,
消费者看到色温低、偏暖黄的“安全光”容易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对ipRGC细胞的刺激小,多巴胺分泌减少,褪黑素分泌增加),在直觉上倾向于抗拒;而看到色温高、偏蓝的“违规光”就会瞬间贼兴奋,所以喜欢这种色调的人更多,头脑一热就买了。总之,色温≥4000K的台灯绝对不能作为晚上工作、学习使用的护眼灯,这种是明确不合格的。
此外,很多商家还喜欢标注“认证”,如:RG0无蓝光风险、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我也看到有其他博主在提倡大家认准这种认证,但我必须提醒大家:绝大部分宣传的认证都是没有意义的!
《LED灯具蓝光危害评估方法》[3]:RG0为“默认项”,而非“加分项”,根本不值一提就像前面提到的:国标要求<4000K,但要想实际做到<4000K,必须按<3800K为指标去挑选——包括国标在内的各种指标普遍存在『太过宽松』的问题,通过率90%以上,只关乎基本安全性(≈不至于直接让人瞎),与光线质量无关!——其实和许多体检报告差不多,基本只要花钱去验,就能过。
fabiaoqing.com要想确保台灯的蓝光含量不伤眼,最佳判断方法是看光谱图的蓝光峰值,过了RG0和莱茵TÜV认证却仍然有极高的蓝光峰值存在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是消费者手里没有光谱仪,所以任由商家的“认证”忽悠。那么,退而求其次的判别指标(仍存局限)就是控制色温在3800K以下,色温低蓝光自然低,3000K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太低,红光含量过高,也会有另外的不良影响。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色温合适、无蓝光伤眼风险』模范代表根据前面的遮光性视频的粗糙测试结果,色温为2814K,标准检测结果为3000K,没毛病。
国标无风险极值为100,安汰蓝测试结果仅为14,比国标严格7倍——国标的正确打开方式台灯的光源应该是怎样的?——从光谱角度排坑不难想象,人类沐浴在自然光(漫反射后的、强度适中的太阳光)中进化了万亿年,眼睛对太阳光的适应性是最好的。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完美光谱』模范代表:①连续(无明显波谷)、缓和(无明显波峰);②无红外光(小于700nm)、紫外光(大于380nm);③低蓝(、紫)光根据《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7年发表的一则研究,人工照明应当在靠近太阳光光谱形状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基础——太阳光光谱形状:走势大体为光滑曲线(低解析度情况下),不要出现明显的波峰、波谷;精华——670nm近红外光对眼睛有好处,不超过700nm的红光可以完全保留(超过700nm的红外光会增加白内障风险,不可保留);糟粕【高强度、长时间照射的危害】——蓝光、紫光应当适量削减,紫外线应当全部剔除。p.s.阳光过强的地方要戴墨镜(全光谱过滤),而非防蓝光眼镜(会导致光谱缺失)。
那么再来看看市面上各类台灯(或护眼灯)的光谱都是怎样的,大家自行评判其是否符合上述标准。目前读写台灯光源有4种:LED(最多)、荧光灯(旧式节能灯)、白炽灯&卤素灯(这两种原理类似,both几近淘汰,因“护眼”而起死回生)。
首先淘汰荧光灯——其光谱走势过于刺激,跟太阳光毫无关系。如果是择优,不能选它。
接下来详细分析一下:白炽灯&卤素灯、常规LED、号称“护眼”的LED。
1.白炽灯&卤素灯卤素灯是白炽灯的变异产品,两者光谱一样,一起分析。
摄影棚打光灯(卤素灯)光谱实测全过程:
摄影棚打光灯-卤素灯光谱实测https://www.zhihu.com/video/1551306987148951554白炽灯&卤素灯只是接近“特定情况下的太阳光”,其光谱具有特异性,红外线部分含量过高,而这并不是太阳光的特征声明一点:不考虑能耗的情况下,如果作为顶灯,白炽灯和卤素灯的确是不错的光源,光谱相对规整。发光原理和太阳一样,都是热能转化为光能,所以显色指数接近100。(显色指数后文会介绍)
但是,其光谱特征是显而易见的——700nm以上的红外光继续上升,峰值在900nm或1000nm处,然后才缓慢下降。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作为顶灯时,类似于太阳高高挂在天上,光源距离远,能量低;作为台灯时,类似于“头顶烈日”,光源距离非常近(≈30cm),且使用时间往往在1000s(17min)以上,能量积累成倍增加,红外光峰值对眼睛的影响不可忽视。700nm以上的红外光(作为台灯使用时)会把眼睛怎么样?会增加白内障风险,也会诱导近视进展。
再次声明:
无人类临床证据,因为白内障不可逆,不能拿人做实验,有大鼠、兔子等动物的红外光相关实验证据;白炽灯2015年已因过于耗能而彻底淘汰(除特殊行业),而在白炽灯盛行的年代,并没有很多人将其用作台灯,长期近距离持续使用几小时(也是真用不起),因此其能量累积的危害并没有显示出来并引起注意。动物的红外光致白内障相关实验证据(白炽灯的热辐射问题):
国标GB20145-2006-T《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附录A:在1064nm和红外~A区范围内(780~1400nm)的光能引起大鼠急性白内障;没有针对于人的试验资料[4]。根据《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2020年发表的一则研究,兔子眼睛暴露于808nm近红外光环境6分钟后出现皮质白内障[5]。红外光和白炽灯诱导近视进展的实验证据(原理很简单,波长越长,光学焦点越靠后,白炽灯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路攀升,成像时形成了过量的远视离焦,从而刺激眼轴增长,诱导近视进展):
根据《Cutan Ocul Toxicol》杂志2009年发布的一则研究,760nm单色光可诱导新生豚鼠发生明显的近视进展,其玻璃体腔表现出显著延长[6]。根据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发布的一则研究,四种灯光照射12周后,白炽灯组的恒河猴(在屈光发育上与人类极为相似)眼轴增长最多,如图[7]。关于白炽灯&卤素灯耗电量奇大无比的问题,前人之述备矣,不再重复。
2.常规LED常规LED光谱图很明显,整体光谱形状并非光滑曲线,有明显波峰波谷,常规LED是不符合我们前文的择优标准的。
p.s.(常规)LED蓝光伤眼的问题简述:
最主要的影响:引发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近视(视网膜细胞氧化应激,激活眼睛生长因子,如下图),眼疲劳(睫状肌细胞氧化应激,呼吸作用效率降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死亡;影响昼夜节律(根据弗林德斯大学2022年5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蓝光刺激ipRGC也会加重近视)[8]。关于第三点,影响昼夜节律导致近视的研究,详情如下:
蓝光刺激ipRGC会明显夸大眼轴对于远视离焦的反应(增长更多)。实验设置及结果统计见下图。可以看出,远视离焦后仅对受试者的ipRGC细胞进行了5秒的蓝光照射,就引起了眼轴的明显增长(与A、C、D组的持平状态相比,B组的增长趋势颇为明显)。
由此可知,连续在高蓝光LED光源且遮光性不好的台灯旁工作几小时(近距离用眼即会造成远视离焦,光源中LED蓝光青光持续刺激几小时)带来的刺激将比该实验结果更夸张(眼轴增长更多)。
关于LED屏幕伤眼的问题,之前的文章写得很详细,可参阅:
钱金维Weber:手机电脑轮流看,防蓝光还敢摆烂?4 赞同 · 0 评论文章4 赞同 · 0 评论文章4 赞同 · 0 评论文章而LED台灯与LED屏幕在使用时的伤眼问题,有共同点,也有区别。LED屏幕堪称伤眼王者,原因如图:
LED屏幕伤眼四杀LED台灯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
灯泡亮度比手机亮度高太多太多,蓝光能量累积值翻倍(约20倍;如下图,频谱强度值会比屏幕光高很多,积分所得值随之翻倍);直射光少一些,但是往往有残余,在于外形设计的遮光性好坏;使用时间可能少一些。所以,台灯的蓝光伤眼问题同LED屏幕一样不可忽视。
3.“护眼”LED目前市面上的护眼灯大多数还是采用的LED,而且大多数都会号称“RG0无蓝光风险、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前文说了这种认证没意义,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无蓝光”的实测光谱。
除了NO.7安汰蓝,全都有明明显显的蓝光高峰(原视频↓↓↓)
所以别信任何“无蓝光”认证,判断蓝光含量只能认光谱,否则就认色温<3800K。
有一款售价5000元的智商税护眼LED台灯,标榜自己是“黑科技”,光谱如下:
蓝光本身不分“有益”、“有害”——这是个相当普遍的误区。400nm~500nm平均分两份,波长短能量高就“有害”,波长长能量低就“有益”,这是很荒谬的分法,细胞根本不会这么灵敏、这么等量地区分。要评判其影响,应当结合①眼睛的情况(哪些波段透过率高)、②该光源光谱的特征(主要峰值波段在什么部位,峰值能量为多少)以及③使用时间(白天刺激多巴胺分泌没毛病,但台灯往往在晚上使用,就有害了)。该光谱蓝光峰值仍存,只是平移了波段,能量变小,但是与ipRGC的感应区间重合更多,只是改换了伤眼方式,不见得能减小伤害值;光谱形状并不符合前文的择优标准——连续、缓和,宣传图不够明显,实测图可看出,红、蓝两个尖峰是非常突兀的,跟太阳光光谱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了,这会直接影响其显色指数——Ra合格也没用,要看R9;前文我们有提到近红外光的好处,但强调的是,作为台灯(使用时间常常会以小时计),只能“保留”精华,而不能无限放大——红光被过量放大会导致视觉成像形成过量的远视离焦,从而刺激眼轴增长,诱导近视进展——如前文所述,哪怕是“最接近”太阳光的白炽灯,色温过低时,也会诱发近视。p.s.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红光蓝光都会导致近视:
红光【物理影响】——波长长(能量低),光学的焦点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离焦,刺激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加;蓝光【生物影响】——虽波长短可形成近视离焦控轴,但是能量值过高,会直接影响各种细胞功能,甚至直接导致细胞死亡,激发炎症因子和眼睛生长因子。其影响不止在于近视,对眼睛整体健康情况都有极其恶劣的影响。近红外光要想发挥疗养眼睛的作用,有严格的使用条件来控制其能量,也会规定使用时间,一般是几分钟。直接做进台灯这么随意的操作,不仅无法发挥其疗效,而且还会引发额外的伤眼后果!
光谱以外的问题1.显色指数前文说到,人眼对太阳光最适应,所以阳光下的色彩对人眼来说是最容易辨认的。显色指数(CRI)是指光源对物体还原阳光下给人的视觉感受能力的高低。若灯光的显色性较差,长期使用会导致视锥细胞的敏感度降低,大脑辨色会更加费力,容易造成眼疲劳,对儿童而言,也会影响其对色彩的认知。
你可能觉得显色指数对眼睛影响不大,但是福建医科大学眼视光学教研室今年(2022)7月在《国际眼科杂志》上发布了一则研究——不同显色指数发光二极管对大鼠眼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显色指数变差,大鼠眼组织出现了愈发严重的两种变化[9]:
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泪腺出现腺泡萎缩、空泡分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视网膜感光细胞层明显减少,视网膜厚度变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将太阳光的显色指数定为100,并规定了15个测试颜色,用R1-R15分别表示这15个颜色的显示指数。
许多商家会强调产品的显色指数Ra>90,但这其实是一个坑——评判一个灯的显色效果(有多接近太阳光),显要看R1~R15的整体情况,而不能只被Ra(一般显色指数)蒙蔽:
Ra是R1~R8(三原色的混合色)平均值,不包括R9~R15的效果,Ra体现的是“正确表现物质本来的颜色”的能力(保证非色盲者不会认错颜色),而不能代表显色的逼真程度。由于目前LED灯最为普遍,如欲购买LED台灯,务必重点关注其R9与R12的值,这是LED的天生弱点:
白光LED是通过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粉而发出的,这使得其光谱往往会缺失青光及红光部分,而蓝光部分峰值极高,所以其显色性极差。p.s.尤其是R9,许多LED灯的R9甚至是负值,因为R9对于荧光粉中红粉的配比有要求,而红粉价格昂贵,提高R9会大大增加成本,所以往往优先被牺牲所以,要>90就全>90,不能只宣传Ra(R1~R8)>90糊弄人。R1~R15均>90,才可以表明此台灯的显色性良好,可减轻视疲劳,对儿童而言,也有利于培养更加精准的色彩认知。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显色逼真』模范代表R1~R15均>90,这才是真正的优秀↓↓↓
2.频闪频闪是因电压变动所导致灯光闪动的现象。根据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发布的IEEE Std 1789-2015,频闪的主要危害有以下4点[10]:
引起头痛和眼疲劳,造成眼部光学系统损伤,与近视度数加深的相关性日趋明显;增加自闭症发作几率;触发光敏性癫痫病;分散注意力。2017年央视3·15晚会教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辨别方式:用手机摄像对准光源,观察屏幕是否有频闪波纹。这是一种简单的初判方式,能够检测到50%的频闪,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无波纹也可能存在频闪,若闪烁频率较高,不与手机扫描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则关系,则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被观察到)。
为避免被消费者直接检测出频闪,商家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采用变频电子镇流器提高频闪——障眼法,危害仍存;将交流滤波为直流——效果取决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质量差的,电容会过早出现严重损耗(电容内的电解质用久了会逐渐变干,即蓄电能力慢慢减小至完全丧失,交流电的成分随之增加),导致频闪重现;质量好的,频闪重现的进度会慢很多,但是仍然会慢慢出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3.压轴方案:将台灯做成充电式,蓄电池供电,可保证使用寿命内均为直流。但是这又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问题,如电池容量够不够大、亮度会不会随着电量降低而衰减等问题。
所以,挑选品质优良、耐用的直流台灯:
若选插电滤波为直流的款,则需格外注意其电路元器件的质量,切勿贪图便宜,否则用不了几天滤波就失效了;若选充电款,则需考虑其电池容量、是否为恒流设计等问题。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无频闪』模范代表充电式直流供电7500mA大电池,100%杜绝频闪,方便携带;恒流供电,保证亮度不会随着电量降低而衰减;充电头(5V 2A)、充电线(USB Type-C)可与手机共用,绿色环保,实用方便。3.关于“照度均匀度”虽然国标有照度均匀度的相关A级和AA级标准,但仍是不够的——台灯只要是单用(在黑暗中),由于使用距离的限制,无论达到多么优秀的照度均匀度,都会在视线范围内产生无法忽视的明暗差异,这会引起眼睛的调光组织——瞳孔,不停地调节大小,从而诱发眼睛疲劳,甚至还会导致近视、散光等眼部问题。
解决这事儿非常简单:要减小台灯照射范围与周围的明暗差,只要开着顶灯不单用就可以了。
——所谓“君子(台灯)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与其纠结台灯本身照度均匀度的相关设计(根本吃力不讨好),不如借助外力,培养自身正确的使用习惯,明暗差伤眼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重要的加分项:“20-20-20护眼法则”设计——护眼台灯必备!!!台灯下进行的活动一定是近距离用眼,而传说中的“20-20-20护眼法则”正是『近距离用眼』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
“20-20-20护眼法则”是国内外认可度最高的护眼方法,可简述为: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眺望6米即20英尺外20秒。
p.s.市面上的确有许多“护眼灯”设计了定时功能,但绝大部分都是45min的“课堂模式”,与『护眼』着实没有半毛钱关系……“20-20-20”才是世界公认的最科学的数值!!!
课堂45min是基于老师教授效果而设定的最佳时间,与护眼无关;此外,台灯下是“自习”而非“听讲”,45min设定到台灯里,也不知道是想干啥玩意儿……这个法则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劳逸结合嘛~BUT其护眼意义之重大也许超乎你的想象:
晶状体(or睫状肌)调节度数计算公式——1÷距离(单位:m)=调节力(单位:D)=0.01×调节度数(单位:度)For example:
【近距离用眼】距离30cm=0.3m,调节1/0.3=3.33D=333度【远眺】距离≈无穷远,调节1/∞=0度调节启动(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内部发生的形变:
【眼球前半段】睫状肌前端变厚,后端变薄(后部与脉络膜相连,牵拉脉络膜一同变薄);晶状体变厚[11]。【眼球后半段】眼轴伸长,脉络膜&视网膜变薄[12]。稍有了解就会知道,近视防控(or护眼)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增厚脉络膜:
增厚脉络膜可促进眼轴缩短,从而抑制近视进展;此外,由于脉络膜负责为视网膜提供养分,脉络膜的增厚也标志着眼睛整体健康状态得到了优化。【勿以恶小而为之】持续20min以上近距离用眼的恶果:
睫状肌持续发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酸痛,力度不够(调节力不足),视疲劳;脉络膜持续被拉扯变薄,血流、养分供应不足,眼底氧化应激加重,近视度数增加,增加各种眼病风险。【勿以善小而不为】按照护眼法则,及时进行20s远眺以打断近距离用眼,即可缓解长期保持调节的压力,避免上述恶果累积。
p.s.不要怕小朋友学习被打断20s会分心,实验证明,每学习20min复习一下(顺便远眺6m以外),能更好地加深记忆,使思维更连贯(类似番茄学习法的效果)~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护眼设计』模范代表:科学定时+改善散光+最强控轴护眼模式(默认):每亮20min会发出“哔哔哔”的声响,提醒远眺6m以外20s,三个周期(1h)后强行关闭休息10min(护眼模式下,这10min以内所有按键无效,无法重新打开。可利用这10min开启『太阳花眼镜训练仪』进行散光改善训练);常亮模式(打开电源后关掉护眼模式):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定时模式(打开电源后开启定时模式):定时为5min,可搭配『光生物眼镜(最强控轴)』和『太阳花眼镜训练仪(改善散光、斜视,缓解眼疲劳)』;5min后自动熄灯,如仍需使用可重新打开。★选购要点总结:『遮光性良好』遮光性比颜值重要,要确保无直射光;『固定合适亮度(高度)』亮度(高度)不可调节,正下方桌面上的照度范围在700~1500 lx,儿童使用则范围控制在700~1200 lx更佳;『色温合适、无蓝光伤眼风险』色温不可调节,≤3800K;『完美光谱』——①连续(无明显波谷)、缓和(无明显波峰);②无红外光(<700nm)、紫外光(>380nm);③低蓝(、紫)光;『显色逼真』显色指数R1~R15均>90;『护眼定时设计』适时提醒远眺、休息;重要注意事项:不可单用,务必开顶灯!!!参考文献:[1]GBT 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
[2] Turner P L , Mainster M A . Circadian photoreception: ageing and the eye's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ic health[J].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8, 92(11):1439-1444.
[3]施晓红, 陈超中. LED灯具蓝光危害评估方法[J]. 中国照明电器, 2013(3):8.
[4]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学安全性[S].
[5] Okuno T , Kojima M , S Yamaguchi㏒Ekino, et al. Cataract Formation by Near﹊nfrared Radiation in Rabbits[J].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20.
[6] Long Q,Chen D, Chu R. Illumination with monochromatic long wavelengh light promotes myopic shift and ocular elon-gation in newborn pigmented guinea pigs[J]. Cutan Ocul Toxicol, 2009, 28(4):176-180.
[7]康剑书,袁援生,曾颖,钟华.人工光源对恒河猴(Macaca mulatta)屈光发育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06):1321-1329.
[8] Ranjay Chakraborty, Michael J Collins, Henry Kricancic, Brett Davis, David Alonso-Caneiro, Fan Yi, Karthikeyan Baskaran. The effect of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ipRGC) stimulation on axial length changes to imposed optical defocus in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Optometry, 2022 May 16;S1888-4296(22)00020-6.
[9] Chen W Y , Xiao K H , Lin R , et al. Effect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ifferent color rendering indexes on the ocular tissues of rat[J]. 国际眼科杂志:英文版, 2022, 15(7):9.
[10]1789-2015 -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Modulating Current in High-Brightness LEDs for Mitigating Health Risks to Viewers. IEEE, 2015.
[11]Quantification of age-related and per diopter accommodative changes of the lens and ciliary muscle in the emmetropic human eye.[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3.
[12] Mallen E , Priti K , Hampson K M . Transient Axial Length Change during the Accommodation Response in Young Adults[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06, 47(3):1251-1254.
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对不起,没有。
但是,就算国标真的出了AAA级,相信我,也就那样。
生于中庸之国你要明白,国标不负责择优,择优是你自己的眼光、智慧的事,国标只是把“实在说不过去,不处置不行了”的玩意儿不给通过罢了。
(没有质疑国标的正确性,但是真真太过宽松!!!)
任何认证都没太大意义,太宽松,根本无法排除伤害(如:国标A级AA级、RG0无蓝光风险、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Ra等)——通过了这些认证,只能代表此产品已脱离剧毒的黑色地带,进入中庸的灰色地带,而不是且绝非“安全、优秀、高品质、一朵小红花”的象征,不是加分项,而是保释项!!!
“认证”甚至不能够代表60分,40最多了本文为你提供一些必要选购衡量标准,可自行筛查各大读写台灯的品质。
剧透结论:
p.s.本篇主要为带有以下目的(任意1条符合)的消费者提供参考意见,如欲购买具有装饰性质的台灯,则help yourself即可:
有『护眼』需求;工作、学习时使用;常在晚间用;家长买给孩子用。首先第一重要的事:不要“颜控”、“才艺控”1.先确保遮光性良好,再“颜控”有多少人买台灯是看着顺眼就它了?如果是买来自己用,美观是要考虑,但千万不要放第一位——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的台灯造型设计都存在“遮光性不够”的致命缺陷。
为什么要强调遮光性呢?人类的眼睛进化至今,对自然光适应性最好,进化期间很少会直视光源,所有光源的存在(太阳、火),都是为了辅助看东西,而不是被用来直视的。一个台灯的遮光性不好,即使你没有有意识地去直视,光源散发出直射光依然有机会进入眼睛——这就好比,只要我们“睁眼看世界”,不管你是否情愿(哪怕是在睁着眼发呆),眼底都在消耗大量能量进行光电转换,形成视觉信号传输至大脑(因此,视网膜其实是人体中每克组织耗氧量最高的部位)。
反面教材“遍地开花”,这些都会导致『直射强光』进入眼中国标是这样写[1],但不够严格,very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遮光性良好』模范代表国标《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建议:读写台灯亮度不应大于2000cd/(m^2)。经检测,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直射光亮度(不可调节)<50cd/(m^2),仅为国标的1/40。(p.s.这才是国标的正确打开方式)粗糙地演示一下(非规范操作,不喜勿喷),白天拍摄,存在环境光残余亮度的影响。大致按照国标要求,距离(约)60cm,高度(约)40cm,测得照度为34.2 lx,白色桌面反射率(反射系数)在80%以上,换算得亮度值约为34.2×0.8=27.36cd/(m^2)<<2000cd/(m^2)。
遮光性-简单测试-诚不欺你https://www.zhihu.com/video/15513068095117598722.“多才多艺,多档调控”并不是什么加分项除了“颜控”之外,“才艺控”的消费者也是极易被割韭菜的——他们较容易被灯的“多功能”吸引,多种亮度、色温可供选择,高度伸缩变换犹如“变形金刚”,认为这样可以根据心情、场合等因素自由切换,调至当下的最佳模式,享受“掌控感”。
对于亮度(包括高度)的调节,国标只规定了最小值,一般而言,使用时不要调太暗即可。但是,作为“护眼灯”而非“多功能灯”,其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操守之一就是——出厂时设置好最佳亮度,不可调节。Because:
晚上不宜使用过亮的光,容易引起失眠,而且这个度并不容易准确判断;爸爸妈妈作为监护人帮小朋友调整台灯亮度,十有八九会调过头,爷爷奶奶益甚。Why晚上台灯亮度过高会引起失眠?人类视网膜除了可以感知颜色(视锥细胞)和光强(视杆细胞)之外,还可以感知“时间”(ipRGC细胞,与人脑内的生物钟连接,根据最新研究,其敏感峰值在480nm的蓝光附近)。晚上使用亮度过高的人造光(尤其是LED,峰值区间在430~480nm,与ipRGC细胞敏感区间大量重合),就会刺激ipRGC细胞,从而抑制下丘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引起失眠。
一个典型的反例就是,专家建议“在夜班场所,要尽量使用明亮的灯光”,以防止夜班工作人员打瞌睡。
Why大人容易给孩子调得过亮?不同年纪对于亮度的感知力差异明显,不可忽略。如图,年纪越大,晶状体越浑浊,光线透过率越低——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年轻人觉得正常的灯光,老年人往往会觉得不够亮,原因就在这里。
曲线可能还不够直观,我们来看看比例数值[2]:
10岁感光量为45岁的2倍;10岁感光量为65岁的3.84倍;45岁感光量为10岁的50%;65岁感光量为10岁的26%;45岁感光量为65岁的1.92倍;65岁感光量为45岁的52%。所以,监护的长辈是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帮小朋友调整台灯亮度的,因为你永远无法get到对他最合适的度。
读写台灯最佳照度值范围(固定高度正下方桌面上的测量值,固定为其中的某个值不可调节,只要在此范围内均可;儿童使用可选取稍微小一些的,更为保险):700~1500 lx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固定合适亮度(高度)』模范代表经检测,正下方照度在700~1200 lx范围内,所以非常适宜儿童使用。
出于礼貌,标示一下国标要求,但可以忽略-------------------分割线-------------------
而对于色温的调节,根据国标6.2.2.2:“色温可调的LED灯具,如标称的相关色温范围上限超过4000K,应有包括下述内容的警示语:建议夜晚时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
p.s.灯的规格都有±5%的误差,即,写的4000K,实际可达4200K。许多商家都是“打擦边球”游走在国标的边缘,检测合格,实际超标。规格在3800K以下,才能保证完全<4000K。
这里不得不纠正一下大家对于“色温”的普遍认知——照明光学中的定义是刚好相反的: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由上述定义可知,“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的这个过程中,色温值是逐渐上升的,这与我们平时在p图软件中习得的“色温(冷色调为负值,暖色调为正值,如下图)”概念是刚好相反的,色温值越大,意味着该光源中的蓝光成分越高。所以,国标这样规定的意义和前面提到的“不宜自行调整亮度”是一样的:
亮度高——蓝光数量高——夜间使用会过度刺激ipRGC——容易引起失眠色温高——蓝光比例高——夜间使用会过度刺激ipRGC——容易引起失眠不要按p图软件的色温去理解×但是市面上的调色台灯,档位超过4000K的还是大有“灯”在的,3个档位2个坑,7个档位4个坑,最可恶的是“无极调节(无档位,任选)”,竟然可以做到超纲70%以上。
这是按“擦边球”4000K的标准算的,如果严格按3800K,超纲部分会更多!也许大家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些商家为什么硬要顶“国标”作案呢?为什么一定要加这么多高蓝光的色温选项进去呢?
很简单,因为这样好卖——人类只有1.6%的视锥细胞可以感知蓝色,天生对蓝光极其不敏感,所以蓝光再怎么兴风作浪,人眼也不常觉得刺眼难受,是个很“耐看”的色系,往往备受青睐。即,
消费者看到色温低、偏暖黄的“安全光”容易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对ipRGC细胞的刺激小,多巴胺分泌减少,褪黑素分泌增加),在直觉上倾向于抗拒;而看到色温高、偏蓝的“违规光”就会瞬间贼兴奋,所以喜欢这种色调的人更多,头脑一热就买了。总之,色温≥4000K的台灯绝对不能作为晚上工作、学习使用的护眼灯,这种是明确不合格的。
此外,很多商家还喜欢标注“认证”,如:RG0无蓝光风险、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我也看到有其他博主在提倡大家认准这种认证,但我必须提醒大家:绝大部分宣传的认证都是没有意义的!
《LED灯具蓝光危害评估方法》[3]:RG0为“默认项”,而非“加分项”,根本不值一提就像前面提到的:国标要求<4000K,但要想实际做到<4000K,必须按<3800K为指标去挑选——包括国标在内的各种指标普遍存在『太过宽松』的问题,通过率90%以上,只关乎基本安全性(≈不至于直接让人瞎),与光线质量无关!——其实和许多体检报告差不多,基本只要花钱去验,就能过。
fabiaoqing.com要想确保台灯的蓝光含量不伤眼,最佳判断方法是看光谱图的蓝光峰值,过了RG0和莱茵TÜV认证却仍然有极高的蓝光峰值存在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是消费者手里没有光谱仪,所以任由商家的“认证”忽悠。那么,退而求其次的判别指标(仍存局限)就是控制色温在3800K以下,色温低蓝光自然低,3000K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如果太低,红光含量过高,也会有另外的不良影响。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色温合适、无蓝光伤眼风险』模范代表根据前面的遮光性视频的粗糙测试结果,色温为2814K,标准检测结果为3000K,没毛病。
国标无风险极值为100,安汰蓝测试结果仅为14,比国标严格7倍——国标的正确打开方式台灯的光源应该是怎样的?——从光谱角度排坑不难想象,人类沐浴在自然光(漫反射后的、强度适中的太阳光)中进化了万亿年,眼睛对太阳光的适应性是最好的。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完美光谱』模范代表:①连续(无明显波谷)、缓和(无明显波峰);②无红外光(小于700nm)、紫外光(大于380nm);③低蓝(、紫)光根据《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7年发表的一则研究,人工照明应当在靠近太阳光光谱形状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基础——太阳光光谱形状:走势大体为光滑曲线(低解析度情况下),不要出现明显的波峰、波谷;精华——670nm近红外光对眼睛有好处,不超过700nm的红光可以完全保留(超过700nm的红外光会增加白内障风险,不可保留);糟粕【高强度、长时间照射的危害】——蓝光、紫光应当适量削减,紫外线应当全部剔除。p.s.阳光过强的地方要戴墨镜(全光谱过滤),而非防蓝光眼镜(会导致光谱缺失)。
那么再来看看市面上各类台灯(或护眼灯)的光谱都是怎样的,大家自行评判其是否符合上述标准。目前读写台灯光源有4种:LED(最多)、荧光灯(旧式节能灯)、白炽灯&卤素灯(这两种原理类似,both几近淘汰,因“护眼”而起死回生)。
首先淘汰荧光灯——其光谱走势过于刺激,跟太阳光毫无关系。如果是择优,不能选它。
接下来详细分析一下:白炽灯&卤素灯、常规LED、号称“护眼”的LED。
1.白炽灯&卤素灯卤素灯是白炽灯的变异产品,两者光谱一样,一起分析。
摄影棚打光灯(卤素灯)光谱实测全过程:
摄影棚打光灯-卤素灯光谱实测https://www.zhihu.com/video/1551306987148951554白炽灯&卤素灯只是接近“特定情况下的太阳光”,其光谱具有特异性,红外线部分含量过高,而这并不是太阳光的特征声明一点:不考虑能耗的情况下,如果作为顶灯,白炽灯和卤素灯的确是不错的光源,光谱相对规整。发光原理和太阳一样,都是热能转化为光能,所以显色指数接近100。(显色指数后文会介绍)
但是,其光谱特征是显而易见的——700nm以上的红外光继续上升,峰值在900nm或1000nm处,然后才缓慢下降。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作为顶灯时,类似于太阳高高挂在天上,光源距离远,能量低;作为台灯时,类似于“头顶烈日”,光源距离非常近(≈30cm),且使用时间往往在1000s(17min)以上,能量积累成倍增加,红外光峰值对眼睛的影响不可忽视。700nm以上的红外光(作为台灯使用时)会把眼睛怎么样?会增加白内障风险,也会诱导近视进展。
再次声明:
无人类临床证据,因为白内障不可逆,不能拿人做实验,有大鼠、兔子等动物的红外光相关实验证据;白炽灯2015年已因过于耗能而彻底淘汰(除特殊行业),而在白炽灯盛行的年代,并没有很多人将其用作台灯,长期近距离持续使用几小时(也是真用不起),因此其能量累积的危害并没有显示出来并引起注意。动物的红外光致白内障相关实验证据(白炽灯的热辐射问题):
国标GB20145-2006-T《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附录A:在1064nm和红外~A区范围内(780~1400nm)的光能引起大鼠急性白内障;没有针对于人的试验资料[4]。根据《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2020年发表的一则研究,兔子眼睛暴露于808nm近红外光环境6分钟后出现皮质白内障[5]。红外光和白炽灯诱导近视进展的实验证据(原理很简单,波长越长,光学焦点越靠后,白炽灯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路攀升,成像时形成了过量的远视离焦,从而刺激眼轴增长,诱导近视进展):
根据《Cutan Ocul Toxicol》杂志2009年发布的一则研究,760nm单色光可诱导新生豚鼠发生明显的近视进展,其玻璃体腔表现出显著延长[6]。根据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发布的一则研究,四种灯光照射12周后,白炽灯组的恒河猴(在屈光发育上与人类极为相似)眼轴增长最多,如图[7]。关于白炽灯&卤素灯耗电量奇大无比的问题,前人之述备矣,不再重复。
2.常规LED常规LED光谱图很明显,整体光谱形状并非光滑曲线,有明显波峰波谷,常规LED是不符合我们前文的择优标准的。
p.s.(常规)LED蓝光伤眼的问题简述:
最主要的影响:引发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近视(视网膜细胞氧化应激,激活眼睛生长因子,如下图),眼疲劳(睫状肌细胞氧化应激,呼吸作用效率降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死亡;影响昼夜节律(根据弗林德斯大学2022年5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蓝光刺激ipRGC也会加重近视)[8]。关于第三点,影响昼夜节律导致近视的研究,详情如下:
蓝光刺激ipRGC会明显夸大眼轴对于远视离焦的反应(增长更多)。实验设置及结果统计见下图。可以看出,远视离焦后仅对受试者的ipRGC细胞进行了5秒的蓝光照射,就引起了眼轴的明显增长(与A、C、D组的持平状态相比,B组的增长趋势颇为明显)。
由此可知,连续在高蓝光LED光源且遮光性不好的台灯旁工作几小时(近距离用眼即会造成远视离焦,光源中LED蓝光青光持续刺激几小时)带来的刺激将比该实验结果更夸张(眼轴增长更多)。
关于LED屏幕伤眼的问题,之前的文章写得很详细,可参阅:
钱金维Weber:手机电脑轮流看,防蓝光还敢摆烂?4 赞同 · 0 评论文章4 赞同 · 0 评论文章4 赞同 · 0 评论文章而LED台灯与LED屏幕在使用时的伤眼问题,有共同点,也有区别。LED屏幕堪称伤眼王者,原因如图:
LED屏幕伤眼四杀LED台灯与之不同的地方在于:
灯泡亮度比手机亮度高太多太多,蓝光能量累积值翻倍(约20倍;如下图,频谱强度值会比屏幕光高很多,积分所得值随之翻倍);直射光少一些,但是往往有残余,在于外形设计的遮光性好坏;使用时间可能少一些。所以,台灯的蓝光伤眼问题同LED屏幕一样不可忽视。
3.“护眼”LED目前市面上的护眼灯大多数还是采用的LED,而且大多数都会号称“RG0无蓝光风险、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前文说了这种认证没意义,下面给大家看一下“无蓝光”的实测光谱。
除了NO.7安汰蓝,全都有明明显显的蓝光高峰(原视频↓↓↓)
所以别信任何“无蓝光”认证,判断蓝光含量只能认光谱,否则就认色温<3800K。
有一款售价5000元的智商税护眼LED台灯,标榜自己是“黑科技”,光谱如下:
蓝光本身不分“有益”、“有害”——这是个相当普遍的误区。400nm~500nm平均分两份,波长短能量高就“有害”,波长长能量低就“有益”,这是很荒谬的分法,细胞根本不会这么灵敏、这么等量地区分。要评判其影响,应当结合①眼睛的情况(哪些波段透过率高)、②该光源光谱的特征(主要峰值波段在什么部位,峰值能量为多少)以及③使用时间(白天刺激多巴胺分泌没毛病,但台灯往往在晚上使用,就有害了)。该光谱蓝光峰值仍存,只是平移了波段,能量变小,但是与ipRGC的感应区间重合更多,只是改换了伤眼方式,不见得能减小伤害值;光谱形状并不符合前文的择优标准——连续、缓和,宣传图不够明显,实测图可看出,红、蓝两个尖峰是非常突兀的,跟太阳光光谱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了,这会直接影响其显色指数——Ra合格也没用,要看R9;前文我们有提到近红外光的好处,但强调的是,作为台灯(使用时间常常会以小时计),只能“保留”精华,而不能无限放大——红光被过量放大会导致视觉成像形成过量的远视离焦,从而刺激眼轴增长,诱导近视进展——如前文所述,哪怕是“最接近”太阳光的白炽灯,色温过低时,也会诱发近视。p.s.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红光蓝光都会导致近视:
红光【物理影响】——波长长(能量低),光学的焦点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离焦,刺激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加;蓝光【生物影响】——虽波长短可形成近视离焦控轴,但是能量值过高,会直接影响各种细胞功能,甚至直接导致细胞死亡,激发炎症因子和眼睛生长因子。其影响不止在于近视,对眼睛整体健康情况都有极其恶劣的影响。近红外光要想发挥疗养眼睛的作用,有严格的使用条件来控制其能量,也会规定使用时间,一般是几分钟。直接做进台灯这么随意的操作,不仅无法发挥其疗效,而且还会引发额外的伤眼后果!
光谱以外的问题1.显色指数前文说到,人眼对太阳光最适应,所以阳光下的色彩对人眼来说是最容易辨认的。显色指数(CRI)是指光源对物体还原阳光下给人的视觉感受能力的高低。若灯光的显色性较差,长期使用会导致视锥细胞的敏感度降低,大脑辨色会更加费力,容易造成眼疲劳,对儿童而言,也会影响其对色彩的认知。
你可能觉得显色指数对眼睛影响不大,但是福建医科大学眼视光学教研室今年(2022)7月在《国际眼科杂志》上发布了一则研究——不同显色指数发光二极管对大鼠眼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显色指数变差,大鼠眼组织出现了愈发严重的两种变化[9]:
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泪腺出现腺泡萎缩、空泡分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视网膜感光细胞层明显减少,视网膜厚度变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将太阳光的显色指数定为100,并规定了15个测试颜色,用R1-R15分别表示这15个颜色的显示指数。
许多商家会强调产品的显色指数Ra>90,但这其实是一个坑——评判一个灯的显色效果(有多接近太阳光),显要看R1~R15的整体情况,而不能只被Ra(一般显色指数)蒙蔽:
Ra是R1~R8(三原色的混合色)平均值,不包括R9~R15的效果,Ra体现的是“正确表现物质本来的颜色”的能力(保证非色盲者不会认错颜色),而不能代表显色的逼真程度。由于目前LED灯最为普遍,如欲购买LED台灯,务必重点关注其R9与R12的值,这是LED的天生弱点:
白光LED是通过蓝光芯片激发黄光荧光粉而发出的,这使得其光谱往往会缺失青光及红光部分,而蓝光部分峰值极高,所以其显色性极差。p.s.尤其是R9,许多LED灯的R9甚至是负值,因为R9对于荧光粉中红粉的配比有要求,而红粉价格昂贵,提高R9会大大增加成本,所以往往优先被牺牲所以,要>90就全>90,不能只宣传Ra(R1~R8)>90糊弄人。R1~R15均>90,才可以表明此台灯的显色性良好,可减轻视疲劳,对儿童而言,也有利于培养更加精准的色彩认知。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显色逼真』模范代表R1~R15均>90,这才是真正的优秀↓↓↓
2.频闪频闪是因电压变动所导致灯光闪动的现象。根据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发布的IEEE Std 1789-2015,频闪的主要危害有以下4点[10]:
引起头痛和眼疲劳,造成眼部光学系统损伤,与近视度数加深的相关性日趋明显;增加自闭症发作几率;触发光敏性癫痫病;分散注意力。2017年央视3·15晚会教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辨别方式:用手机摄像对准光源,观察屏幕是否有频闪波纹。这是一种简单的初判方式,能够检测到50%的频闪,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无波纹也可能存在频闪,若闪烁频率较高,不与手机扫描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则关系,则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被观察到)。
为避免被消费者直接检测出频闪,商家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采用变频电子镇流器提高频闪——障眼法,危害仍存;将交流滤波为直流——效果取决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质量差的,电容会过早出现严重损耗(电容内的电解质用久了会逐渐变干,即蓄电能力慢慢减小至完全丧失,交流电的成分随之增加),导致频闪重现;质量好的,频闪重现的进度会慢很多,但是仍然会慢慢出现;桥式整流滤波电路3.压轴方案:将台灯做成充电式,蓄电池供电,可保证使用寿命内均为直流。但是这又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问题,如电池容量够不够大、亮度会不会随着电量降低而衰减等问题。
所以,挑选品质优良、耐用的直流台灯:
若选插电滤波为直流的款,则需格外注意其电路元器件的质量,切勿贪图便宜,否则用不了几天滤波就失效了;若选充电款,则需考虑其电池容量、是否为恒流设计等问题。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无频闪』模范代表充电式直流供电7500mA大电池,100%杜绝频闪,方便携带;恒流供电,保证亮度不会随着电量降低而衰减;充电头(5V 2A)、充电线(USB Type-C)可与手机共用,绿色环保,实用方便。3.关于“照度均匀度”虽然国标有照度均匀度的相关A级和AA级标准,但仍是不够的——台灯只要是单用(在黑暗中),由于使用距离的限制,无论达到多么优秀的照度均匀度,都会在视线范围内产生无法忽视的明暗差异,这会引起眼睛的调光组织——瞳孔,不停地调节大小,从而诱发眼睛疲劳,甚至还会导致近视、散光等眼部问题。
解决这事儿非常简单:要减小台灯照射范围与周围的明暗差,只要开着顶灯不单用就可以了。
——所谓“君子(台灯)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与其纠结台灯本身照度均匀度的相关设计(根本吃力不讨好),不如借助外力,培养自身正确的使用习惯,明暗差伤眼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重要的加分项:“20-20-20护眼法则”设计——护眼台灯必备!!!台灯下进行的活动一定是近距离用眼,而传说中的“20-20-20护眼法则”正是『近距离用眼』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
“20-20-20护眼法则”是国内外认可度最高的护眼方法,可简述为: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眺望6米即20英尺外20秒。
p.s.市面上的确有许多“护眼灯”设计了定时功能,但绝大部分都是45min的“课堂模式”,与『护眼』着实没有半毛钱关系……“20-20-20”才是世界公认的最科学的数值!!!
课堂45min是基于老师教授效果而设定的最佳时间,与护眼无关;此外,台灯下是“自习”而非“听讲”,45min设定到台灯里,也不知道是想干啥玩意儿……这个法则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劳逸结合嘛~BUT其护眼意义之重大也许超乎你的想象:
晶状体(or睫状肌)调节度数计算公式——1÷距离(单位:m)=调节力(单位:D)=0.01×调节度数(单位:度)For example:
【近距离用眼】距离30cm=0.3m,调节1/0.3=3.33D=333度【远眺】距离≈无穷远,调节1/∞=0度调节启动(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内部发生的形变:
【眼球前半段】睫状肌前端变厚,后端变薄(后部与脉络膜相连,牵拉脉络膜一同变薄);晶状体变厚[11]。【眼球后半段】眼轴伸长,脉络膜&视网膜变薄[12]。稍有了解就会知道,近视防控(or护眼)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增厚脉络膜:
增厚脉络膜可促进眼轴缩短,从而抑制近视进展;此外,由于脉络膜负责为视网膜提供养分,脉络膜的增厚也标志着眼睛整体健康状态得到了优化。【勿以恶小而为之】持续20min以上近距离用眼的恶果:
睫状肌持续发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酸痛,力度不够(调节力不足),视疲劳;脉络膜持续被拉扯变薄,血流、养分供应不足,眼底氧化应激加重,近视度数增加,增加各种眼病风险。【勿以善小而不为】按照护眼法则,及时进行20s远眺以打断近距离用眼,即可缓解长期保持调节的压力,避免上述恶果累积。
p.s.不要怕小朋友学习被打断20s会分心,实验证明,每学习20min复习一下(顺便远眺6m以外),能更好地加深记忆,使思维更连贯(类似番茄学习法的效果)~
安汰蓝第2代护眼灯——『护眼设计』模范代表:科学定时+改善散光+最强控轴护眼模式(默认):每亮20min会发出“哔哔哔”的声响,提醒远眺6m以外20s,三个周期(1h)后强行关闭休息10min(护眼模式下,这10min以内所有按键无效,无法重新打开。可利用这10min开启『太阳花眼镜训练仪』进行散光改善训练);常亮模式(打开电源后关掉护眼模式):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定时模式(打开电源后开启定时模式):定时为5min,可搭配『光生物眼镜(最强控轴)』和『太阳花眼镜训练仪(改善散光、斜视,缓解眼疲劳)』;5min后自动熄灯,如仍需使用可重新打开。★选购要点总结:『遮光性良好』遮光性比颜值重要,要确保无直射光;『固定合适亮度(高度)』亮度(高度)不可调节,正下方桌面上的照度范围在700~1500 lx,儿童使用则范围控制在700~1200 lx更佳;『色温合适、无蓝光伤眼风险』色温不可调节,≤3800K;『完美光谱』——①连续(无明显波谷)、缓和(无明显波峰);②无红外光(<700nm)、紫外光(>380nm);③低蓝(、紫)光;『显色逼真』显色指数R1~R15均>90;『护眼定时设计』适时提醒远眺、休息;重要注意事项:不可单用,务必开顶灯!!!参考文献:[1]GBT 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
[2] Turner P L , Mainster M A . Circadian photoreception: ageing and the eye's important role in systemic health[J].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08, 92(11):1439-1444.
[3]施晓红, 陈超中. LED灯具蓝光危害评估方法[J]. 中国照明电器, 2013(3):8.
[4]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学安全性[S].
[5] Okuno T , Kojima M , S Yamaguchi㏒Ekino, et al. Cataract Formation by Near﹊nfrared Radiation in Rabbits[J].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20.
[6] Long Q,Chen D, Chu R. Illumination with monochromatic long wavelengh light promotes myopic shift and ocular elon-gation in newborn pigmented guinea pigs[J]. Cutan Ocul Toxicol, 2009, 28(4):176-180.
[7]康剑书,袁援生,曾颖,钟华.人工光源对恒河猴(Macaca mulatta)屈光发育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06):1321-1329.
[8] Ranjay Chakraborty, Michael J Collins, Henry Kricancic, Brett Davis, David Alonso-Caneiro, Fan Yi, Karthikeyan Baskaran. The effect of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 (ipRGC) stimulation on axial length changes to imposed optical defocus in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Optometry, 2022 May 16;S1888-4296(22)00020-6.
[9] Chen W Y , Xiao K H , Lin R , et al. Effect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ifferent color rendering indexes on the ocular tissues of rat[J]. 国际眼科杂志:英文版, 2022, 15(7):9.
[10]1789-2015 -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Modulating Current in High-Brightness LEDs for Mitigating Health Risks to Viewers. IEEE, 2015.
[11]Quantification of age-related and per diopter accommodative changes of the lens and ciliary muscle in the emmetropic human eye.[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3.
[12] Mallen E , Priti K , Hampson K M . Transient Axial Length Change during the Accommodation Response in Young Adults[J].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06, 47(3):1251-1254.
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感谢邀请,先下定论:实际上是没有3A级台灯的。
各大平台上的3A级台灯要么就为了吸引流量而做出的噱头,要么就是单指台灯的某一个质量指标达到该3A等级(实际上我也没听过啥台灯指标等级有3A),而台灯标准是没有3A的。
相关等级说明可以参见现行的
当然,我也看了目前唯一的一个答案,我先摆明态度:实名反对。
贴出了从某些AAA级别台灯卖家获取的证书,证书出处是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但是说实话,一来我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去找证据来反对证伪;二来现在很多网购平台确实乱象丛生,哪怕国家花费大力气打假,但是各类商家为了收益、为了营业额进行虚假宣传的实例太多太杂,你等到3·15打假的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不过呢,想要证明一下,其实比较简单,这也是我偶然发现的一个事情,某东在目前的各大网购平台中质量还算差强人意,比其他平台在广度的质量上有所保证,那么为了检查这个传说中的AAA台灯,让我们一起在京东平台检索一下,看看传说中的AAA级台灯存不存在呢?存不存在呢?答案请看下图:
存不存在呢?你再看看第一排所有的台灯标题,对此,我只能说... ...算了,淘宝,我无fuck说,毕竟阿里的瓜吃了蛮大一个。
都说到了这,就在国标范围内说一下我对台灯的看法吧。
正如前文所述,AAA级台灯目前依然是一个不堪实证的称号,而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9473-2017,台灯按照照度等级进行分级(其实说白了,台灯就是上天,也就是个灯,照明相关最重要,其他因素稍次),共A级和AA级两类。
实验条件如下图所示
同时呢,台灯质量检测是不是在符合的实验条件下走一遍过程就够了的,对于光色和亮度可调的台灯,至少应该在最大、最小和中等三个档位下都进行试验,如果某台灯同时具备调光和调色两种功能,至少应该在上述三种状态的六至九种状态下进行试验。另外,如果灯具的说明书上规定了使用时读写的档位或者能满足照明需求的调节范围的,按照标记或说明书的规定还要进行遮光性、照度和照度均匀试验,这流程其实不简单。
遮光性试验的方式和观测:
照度和照度均匀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读写台灯而言,质量不达标就很容易让使用者疲劳乃至患病,对于成年人可能症状稍轻,但是对于视力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灾难。对于中国的近视人群的大概数量和增长趋势,我觉得你心里肯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有幸能被你看到这篇答案,想你玩这么久手机和,怕是你自己就是... ...虽说现在飞秒确实还行,也有很多人通过手术恢复了视力,但是一来很多近视手术目前成熟度不够,二来术后对生活饮食有影响,三来很多人其实做了之后心里有压力,怕自己老年之后眼睛出现题,因为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存在。据很多术后人员反应,眼睛易酸涩疲劳,不能吃辣等等,可是也有人做完之后到老也相安无事,这事谁说的准?而且,近视手术目前局限也比较大,闪光度数越高,手术困难越大... ...算了,闲话少扯,回归正题,贴上试验相关的标准和流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选购台灯时其实很注重“闪烁”或者“频闪”这个指标,但是令人尴尬 的是,由于现代城市目前都是使用交流电,远不如直流驱动电源来的那么稳定,同时,闪烁对人身体的影响较为严重,轻者有头晕头痛的迹象,严重的可能引起视觉紊乱、视力衰弱乃至增加自闭症人群的反复行为。鉴于以上种种,国家的台灯闪烁检测目前一直没有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实验检测方式,因为就连国标里也是下图中的这样一行字:
目前台灯制造中降低闪烁主要还是通过调制驱动电流和减小调制频率,主要技术就是提高光源的工作频率或者干脆直接使用直流驱动光源。
对于上图中的波动深度,参见相关文献:
我们常说的频闪,实际上是指点光源光通量波动的深度,波动深度越大,频闪越严重,与电光源的技术品质有直接关系。电子整流器不好、电压波动不稳;灯管老化,电网频率不稳都有可能造成灯的频闪,频闪效应危害严重。由于人眼的构造缺陷,我们无法分辨不太明显的频闪现象,但是,影响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因此,有无频闪,可以作为判断一种光源是否健康无害的标准之一。
除了遮光性试验和照度相关试验以外,读写台灯还会进行噪声检测实验,一般人可能是无法在25dB的噪声下进行深度工作的,所以台灯质检中一般也是以 25dB 为界限进行噪声的试验检测。在符合 GB/T 6882 的规定的情况下,将台灯的各个状态分别置于无对流气流、环境温度为20 ℃~27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65%的条件下,试验电源电压保持在标称值的±0.5%以内,电源电压的谐波总量不得大于3%,进行检测所用的电工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5级。噪声试验如下图:
关于其他参数和标准且惜墨不赘,最后附上台灯等级要求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GB/T 9473-2017
如有收获,点个赞吧,你的支持就是最大的鼓励。
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感谢邀请,先下定论:实际上是没有3A级台灯的。
各大平台上的3A级台灯要么就为了吸引流量而做出的噱头,要么就是单指台灯的某一个质量指标达到该3A等级(实际上我也没听过啥台灯指标等级有3A),而台灯标准是没有3A的。
相关等级说明可以参见现行的
当然,我也看了目前唯一的一个答案,我先摆明态度:实名反对。
贴出了从某些AAA级别台灯卖家获取的证书,证书出处是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所但是说实话,一来我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去找证据来反对证伪;二来现在很多网购平台确实乱象丛生,哪怕国家花费大力气打假,但是各类商家为了收益、为了营业额进行虚假宣传的实例太多太杂,你等到3·15打假的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不过呢,想要证明一下,其实比较简单,这也是我偶然发现的一个事情,某东在目前的各大网购平台中质量还算差强人意,比其他平台在广度的质量上有所保证,那么为了检查这个传说中的AAA台灯,让我们一起在京东平台检索一下,看看传说中的AAA级台灯存不存在呢?存不存在呢?答案请看下图:
存不存在呢?你再看看第一排所有的台灯标题,对此,我只能说... ...算了,淘宝,我无fuck说,毕竟阿里的瓜吃了蛮大一个。
都说到了这,就在国标范围内说一下我对台灯的看法吧。
正如前文所述,AAA级台灯目前依然是一个不堪实证的称号,而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9473-2017,台灯按照照度等级进行分级(其实说白了,台灯就是上天,也就是个灯,照明相关最重要,其他因素稍次),共A级和AA级两类。
实验条件如下图所示
同时呢,台灯质量检测是不是在符合的实验条件下走一遍过程就够了的,对于光色和亮度可调的台灯,至少应该在最大、最小和中等三个档位下都进行试验,如果某台灯同时具备调光和调色两种功能,至少应该在上述三种状态的六至九种状态下进行试验。另外,如果灯具的说明书上规定了使用时读写的档位或者能满足照明需求的调节范围的,按照标记或说明书的规定还要进行遮光性、照度和照度均匀试验,这流程其实不简单。
遮光性试验的方式和观测:
照度和照度均匀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读写台灯而言,质量不达标就很容易让使用者疲劳乃至患病,对于成年人可能症状稍轻,但是对于视力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灾难。对于中国的近视人群的大概数量和增长趋势,我觉得你心里肯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有幸能被你看到这篇答案,想你玩这么久手机和,怕是你自己就是... ...虽说现在飞秒确实还行,也有很多人通过手术恢复了视力,但是一来很多近视手术目前成熟度不够,二来术后对生活饮食有影响,三来很多人其实做了之后心里有压力,怕自己老年之后眼睛出现题,因为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存在。据很多术后人员反应,眼睛易酸涩疲劳,不能吃辣等等,可是也有人做完之后到老也相安无事,这事谁说的准?而且,近视手术目前局限也比较大,闪光度数越高,手术困难越大... ...算了,闲话少扯,回归正题,贴上试验相关的标准和流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选购台灯时其实很注重“闪烁”或者“频闪”这个指标,但是令人尴尬 的是,由于现代城市目前都是使用交流电,远不如直流驱动电源来的那么稳定,同时,闪烁对人身体的影响较为严重,轻者有头晕头痛的迹象,严重的可能引起视觉紊乱、视力衰弱乃至增加自闭症人群的反复行为。鉴于以上种种,国家的台灯闪烁检测目前一直没有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实验检测方式,因为就连国标里也是下图中的这样一行字:
目前台灯制造中降低闪烁主要还是通过调制驱动电流和减小调制频率,主要技术就是提高光源的工作频率或者干脆直接使用直流驱动光源。
对于上图中的波动深度,参见相关文献:
我们常说的频闪,实际上是指点光源光通量波动的深度,波动深度越大,频闪越严重,与电光源的技术品质有直接关系。电子整流器不好、电压波动不稳;灯管老化,电网频率不稳都有可能造成灯的频闪,频闪效应危害严重。由于人眼的构造缺陷,我们无法分辨不太明显的频闪现象,但是,影响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因此,有无频闪,可以作为判断一种光源是否健康无害的标准之一。
除了遮光性试验和照度相关试验以外,读写台灯还会进行噪声检测实验,一般人可能是无法在25dB的噪声下进行深度工作的,所以台灯质检中一般也是以 25dB 为界限进行噪声的试验检测。在符合 GB/T 6882 的规定的情况下,将台灯的各个状态分别置于无对流气流、环境温度为20 ℃~27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65%的条件下,试验电源电压保持在标称值的±0.5%以内,电源电压的谐波总量不得大于3%,进行检测所用的电工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5级。噪声试验如下图:
关于其他参数和标准且惜墨不赘,最后附上台灯等级要求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GB/T 9473-2017
如有收获,点个赞吧,你的支持就是最大的鼓励。
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没有国AAA级台灯。
台灯最高标准是国AA级。旗舰店上有很多首图上显示的是国AAA级的是指健康照明,只能说算是商家在蹭流量,提高自己的台灯点击率。因为他们都会在商品落地页重新标注解释AAA级。
那对于国标和健康照明产品质量等级的区别在哪呢。我找了很久,关于读写台灯的标准文件是找到了,但是这个AAA级具体的文件我就只找到了一部分评分标准,只知道“SMQ标准健康照明等级”这个标准是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制定的。
通过查看SMQ标准健康照明等级有关的新闻: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的目标,对近视防控极为重视。在此背景下,SMQ(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认为,全光谱照明作为一种更健康的照明技术是LED照明行业当前最新的发展趋势,能较好的改善室内健康用光,对减少近视有积极作用。经各方专家充分论证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制定出基于全光谱光源的健康照明产品(读写台灯)质量等级认证,以期引导照明产品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家标准计划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后续的咨询商家,了解到“SMQ标准健康照明产品认证”是一个全新的光源综合考评体系。是以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的典型重组日光(D40),即全光谱或类自然光为参考依据,对全光谱技术健康照明产品进行的质量等级认证。考评内容包括:光谱、照度、照度均匀度、蓝光、频闪、显色指数、色容差、噪声等八项评价指标,合计总分为100分,所有评价指标加起来达90分以上,即可被认证为“SMQ标准AAA级”。
通过对两者进行的比较SMQ标准AAA级健康照明评价标准中,包含了国标AA级照度均匀度。相比国AA级照度对光线的亮度和照射均匀度做了要求,AAA级健康照明台灯进一步降低了蓝光危害,丰富红光,不仅提升了读写舒适性,而且更健康护眼。
我也收集了目前在某东上销量较好的3款AAA级的台灯,和国AA级台灯进行了对比,看下图:其实能发现这3款台灯除了在全光谱上可能会优于国标AA级,在均匀度上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京东京造-星韵:国AA照度,显色指数均高于Ra95,暖白光4000K,360°全景出光,搭配原装进口三星灯珠,上发光照明降低环境明暗差,侧发光技术不刺眼,无视频闪,无蓝光危害,四轴灵活转动。
雷士照明-银河:全光谱国AA级照度,显色指数均高于Ra98,暖白光3700K,上下投光全桌面立体式光照减少环境明暗交替,更舒适自在。智能自动感应环境光无需手动调节亮度,1452颗光学棱镜紧密排列有效防眩光,智能记忆台灯亮度无需重新设置,定时休息,延时关灯,无视频闪,无蓝光危害,双轴灯臂可调节。
总结: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是推荐性国家标准,意义在于这是行业平均水平的准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要保持对视力极致的保护。所以SMQ标准健康照明等级不仅严格要求全光谱光源,更对综合技术标准做了三个分级。能达到SMQ标准AAA级的光源,其综合技术参数在当今评价体系中算是表现优异的。
如果对AAA级台灯有需求的,建议在购买的时候确认是否同时都拥有2种检验报告,选择大品牌不仅品质过关,而且售后有保障。
小小运营 ,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帮助,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哟~啾咪❤️
持续更新,做个有趣的灵魂。——此处是温柔贩卖机,24小时营业
我的以往回答供大家参考:
求大牛推荐一款宿舍熄灯后的台灯?有没有适合学生党用的平价(100元以内)台灯推荐?浪里个浪:2021 儿童护眼台灯如何选购?国AA级的台灯好?AAA健康照明的台灯好?护眼台灯怎么挑选?文章涉及:欧普|雷士| 海尔等品牌儿童台灯怎么选?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没有国AAA级台灯。
台灯最高标准是国AA级。旗舰店上有很多首图上显示的是国AAA级的是指健康照明,只能说算是商家在蹭流量,提高自己的台灯点击率。因为他们都会在商品落地页重新标注解释AAA级。
那对于国标和健康照明产品质量等级的区别在哪呢。我找了很久,关于读写台灯的标准文件是找到了,但是这个AAA级具体的文件我就只找到了一部分评分标准,只知道“SMQ标准健康照明等级”这个标准是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制定的。
通过查看SMQ标准健康照明等级有关的新闻: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的目标,对近视防控极为重视。在此背景下,SMQ(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认为,全光谱照明作为一种更健康的照明技术是LED照明行业当前最新的发展趋势,能较好的改善室内健康用光,对减少近视有积极作用。经各方专家充分论证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制定出基于全光谱光源的健康照明产品(读写台灯)质量等级认证,以期引导照明产品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家标准计划 -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后续的咨询商家,了解到“SMQ标准健康照明产品认证”是一个全新的光源综合考评体系。是以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的典型重组日光(D40),即全光谱或类自然光为参考依据,对全光谱技术健康照明产品进行的质量等级认证。考评内容包括:光谱、照度、照度均匀度、蓝光、频闪、显色指数、色容差、噪声等八项评价指标,合计总分为100分,所有评价指标加起来达90分以上,即可被认证为“SMQ标准AAA级”。
通过对两者进行的比较SMQ标准AAA级健康照明评价标准中,包含了国标AA级照度均匀度。相比国AA级照度对光线的亮度和照射均匀度做了要求,AAA级健康照明台灯进一步降低了蓝光危害,丰富红光,不仅提升了读写舒适性,而且更健康护眼。
我也收集了目前在某东上销量较好的3款AAA级的台灯,和国AA级台灯进行了对比,看下图:其实能发现这3款台灯除了在全光谱上可能会优于国标AA级,在均匀度上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京东京造-星韵:国AA照度,显色指数均高于Ra95,暖白光4000K,360°全景出光,搭配原装进口三星灯珠,上发光照明降低环境明暗差,侧发光技术不刺眼,无视频闪,无蓝光危害,四轴灵活转动。
雷士照明-银河:全光谱国AA级照度,显色指数均高于Ra98,暖白光3700K,上下投光全桌面立体式光照减少环境明暗交替,更舒适自在。智能自动感应环境光无需手动调节亮度,1452颗光学棱镜紧密排列有效防眩光,智能记忆台灯亮度无需重新设置,定时休息,延时关灯,无视频闪,无蓝光危害,双轴灯臂可调节。
总结: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是推荐性国家标准,意义在于这是行业平均水平的准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要保持对视力极致的保护。所以SMQ标准健康照明等级不仅严格要求全光谱光源,更对综合技术标准做了三个分级。能达到SMQ标准AAA级的光源,其综合技术参数在当今评价体系中算是表现优异的。
如果对AAA级台灯有需求的,建议在购买的时候确认是否同时都拥有2种检验报告,选择大品牌不仅品质过关,而且售后有保障。
小小运营 ,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分享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帮助,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哟~啾咪❤️
持续更新,做个有趣的灵魂。——此处是温柔贩卖机,24小时营业
我的以往回答供大家参考:
求大牛推荐一款宿舍熄灯后的台灯?有没有适合学生党用的平价(100元以内)台灯推荐?浪里个浪:2021 儿童护眼台灯如何选购?国AA级的台灯好?AAA健康照明的台灯好?护眼台灯怎么挑选?文章涉及:欧普|雷士| 海尔等品牌儿童台灯怎么选?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国标规定台灯最高的照度等级只有国AA级,也就是说除了国AA级和国A级的产品,其他的都是不符合读写台灯标准的。
所以根本不存在国AAA级,也不能这么标注,这样无疑是误导了消费者了。
另外是存在AAA级的全光谱台灯的,但是这里的AAA指的是健康照明产品质量等级,而不是照度。
AAA级健康照明的意思是:AAA级台灯是SMQ以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的典型重组日光(D40)也叫全光谱或类自然光为参考依据干货分享:
开灯厂的云笺:【附详细产品测评】2022年护眼台灯怎么选|含台灯推荐|11款产品实际测评数据-小米、松下、飞利浦、爱德华、华为、欧普、好视力、孩视宝、雷士(七月更新)开灯厂的云笺:【结合空间设计说明!】2022年吸顶灯推荐|吸顶灯怎么选?吸顶灯哪个牌子好?|8月更新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国标规定台灯最高的照度等级只有国AA级,也就是说除了国AA级和国A级的产品,其他的都是不符合读写台灯标准的。
所以根本不存在国AAA级,也不能这么标注,这样无疑是误导了消费者了。
另外是存在AAA级的全光谱台灯的,但是这里的AAA指的是健康照明产品质量等级,而不是照度。
AAA级健康照明的意思是:AAA级台灯是SMQ以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建议的典型重组日光(D40)也叫全光谱或类自然光为参考依据干货分享:
开灯厂的云笺:【附详细产品测评】2022年护眼台灯怎么选|含台灯推荐|11款产品实际测评数据-小米、松下、飞利浦、爱德华、华为、欧普、好视力、孩视宝、雷士(七月更新)开灯厂的云笺:【结合空间设计说明!】2022年吸顶灯推荐|吸顶灯怎么选?吸顶灯哪个牌子好?|8月更新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没有国AAA级的台灯,这个是肯定的。
我在某猫某东上面看了一圈,没有标注 “国AAA级”的,可能是你看错,你看到的不是“国AAA级”,而是“AAA级”,这样标注是不会违规的,但是如果标了“国”字,你可以依照广告法去告他虚假宣传。
目前我们的国标只有 A 级和 AA 级别。号称 AAA 级的台灯,这个是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的标准。检测机构不同,可以直接看商家的检测证书,都有写明是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的。
这样来说,不算违规的。另外说明一下,选购台灯,如果商家有标明照度级别,最好看一下他们的商品详情页有没有检测证书,有检测证书的更可信一点,优先选购大牌。
有没有国AAA级的台灯?
没有国AAA级的台灯,这个是肯定的。
我在某猫某东上面看了一圈,没有标注 “国AAA级”的,可能是你看错,你看到的不是“国AAA级”,而是“AAA级”,这样标注是不会违规的,但是如果标了“国”字,你可以依照广告法去告他虚假宣传。
目前我们的国标只有 A 级和 AA 级别。号称 AAA 级的台灯,这个是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的标准。检测机构不同,可以直接看商家的检测证书,都有写明是深圳计量检测研究院的。
这样来说,不算违规的。另外说明一下,选购台灯,如果商家有标明照度级别,最好看一下他们的商品详情页有没有检测证书,有检测证书的更可信一点,优先选购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