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颜料就是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颜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区别。无机颜料一般是矿物性物质,人类很早就知道使用无机颜料,利用有色的土和矿石,在岩壁上作画和涂抹身体。... 颜料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看到这个题目就一股热血冲上心头(≧∇≦)!

【内含部分图片可能引起您的不适,请慎入】

只说说有历史考究的天然资源,人工合成材料pass……

【胭脂虫】

上面的大家都说了胭脂虫,我随便扩展一下。

·

这种虫原产于中南美洲,在至少一千八百年前就被古代印第安人用来化妆,给食品染色等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之后的大航海时代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当时的欧洲红色染色传统材料是茜草,特别是四叶茜和六叶茜。胭脂虫的颜色比茜草染出来的红要浓郁很多,所以当时的欧洲贵族们都很喜欢。

·

西班牙人为了利益,故意不公布胭脂虫的繁殖技术和物种信息,而让欧洲人对胭脂虫到底是个啥有各种联想,有猜想胭脂虫是一种花的种子、也有人说那是虫变成的果实等等。直到十六世纪末秘密被戳破,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昆虫。

·

在十六世纪后期,胭脂虫又被东印度公司带到菲律宾,之后传到了中国,叫“洋红”。

看到“洋红”这个名字,就能理解为什么胭脂虫的红色会被叫做为洋红的原因了……就像番茄、胡瓜、西瓜一样,加了个“洋”字就带来了浓浓的舶来感……

聚集在一起的雌虫们

·

其实胭脂虫染出来的颜色是深枣红色,不是我头一次听说时脑中蹦出来的胭脂红……一想到这点就好心动……

·

在欧洲17世纪, 保存的许多肖像画里,从画家的写实表现可以判断出画中的人物衣服所表现的颜色和光泽,知道为什么不难看出他们的衣服材质吗?甚至,可以看出来是哪种原料染出来的。尤其是胭脂虫染出的深枣红色更容易被认出来。当年请得起画师用画的方式留住面貌的人,也必定是当时的豪豪们才负担得起的。

【紫胶虫】

在上面的胭脂虫东传之前,我们也有自己的染色虫——紫胶虫,也是被当作口红或胭脂的材料。

这种虫是南亚的热带特有的虫,中国也有。古代时被叫做“紫鑛”,记载曾被用于调制琉璃。

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新唐书·南蛮传下·骠》

·

其实紫胶虫的色素含量不高,远没有胭脂虫那么高。它们体内的色素有效成分是Laccaic Acid,属于酸溶解的染料。

没找到更准确的图片了……紫胶虫染出来的颜色是略偏紫的红色。

这个就是紫胶虫趴在树枝上分泌出的Lacciac acid,中医叫它“紫草茸”……没错它也是一味中药……

·

说个跟题目没关系的……染色中使用了高温,紫胶虫的巢还含有虫胶质,冷却了会附着在锅边上,很难洗干净。紫胶虫的胶质有热塑性 ,也是早期黑胶唱片的原料之一

【角倍蚜+盐肤木=五倍子】

“五倍子”为角倍蚜在盐肤木上寄生后所形成的虫瘿。

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上的蚜虫,雌虫的口器戳进树干/叶柄的表皮……就像人的皮肤被蚊子咬了肿起来的现象,之后雌虫进入肿起来的囊肿里,一群一群地扎堆寄生,所以又被叫做“百虫仓”。

图片就是虫瘿部分。

可以染色的部分不是紫胶虫这种昆虫,而是被虫附着过的树皮。树皮被咬产生了单宁。

·

染色方法是用高温煮,再用铁离子媒染染色,会马上出现蓝黑色的变化……很戏剧性。煮沸的时候,五倍子的闻起来像是酸辣汤的酸咸味道。

这是五倍子和姜黄染出来的丝巾,五倍子染出来的颜色是带着紫的蓝黑色。

·

现在在中药铺里可以找到它,被当作止泻药卖……不过,较早之前,五倍子曾经也是钢笔墨水的蓝黑色原料,还是古代牙齿的染色材料。

染黑牙齿这个也很有意思,上有相关问题的讨论

古代日本女性为什么以染黑牙齿为美? - 日本文化

这个行为被称作“涅齿”。日本早期的宫中妇女,结婚进宫后,就会立刻使用五倍子将牙齿染黑色。为了表示她们坚贞,不侍二夫的决心。在日本的时代剧中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据说,牙齿被五倍子染黑过,都不会生蛀牙……

·

评论区的@

玛尔斯

提出不明白“已婚妇女进宫”这部分,解释一下……

日本天皇过去的后宫制度中,是没有宦官的。后宫中的女性除了皇上的嫔妃之外,还有代替了中国古代的宦官地位的日本女官、女房。详见

后宫十二司_百度百科

或许有人会觉得将虫用来当作染料涂料、给食物染色、甚至化妆品有点残忍,心理上也会有点抗拒,甚至恶心。但在过去,那段取得色彩材料有一定难度的时代,我感觉也带着一些小小的浪漫和奢侈。

高彩度的色彩,同时也是社会地位的体现,象征着财富与权贵。古代人使用色彩的时候,都费尽了心思, 甚至有些时候,即使有钱有势也未必能用得到或者用得起。

看到张公子的回答下有位

@nic nic

同学的评论“活在如今,真是幸运,所有颜料统一售价”,超级赞同……

每个时代在处理技术上,都有各自色彩处理的限制、材料取得的难易、权威上的社会表达约束等条件制约着,不像现代人可以自由自在的使用和表现色彩……我很喜欢画水彩和油画,彩绘中颜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经常会很羡慕会用电脑画画的人,色彩的搭配可以更加更加自由……

无论任何阶层、贫富程度,与古代相比现代是个色彩自由的时代~

其实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植物,很多颜色的来历都带着很多故事……可惜我最近比较忙,也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有趣或者稀奇古怪……

想继续看的人请告诉我,要是有人喜欢我就继续写了( ´ ▽ ` )ノ

————————————二周目新添部分—————————————

【贝壳们】

牡蛎壳曾经是石灰的原料。烧制牡蛎壳留下的灰是白色的,常常被当做颜料使。台湾人更喜欢将牡蛎壳铺晒在海滩上,放在太阳上晒白,利用天然的紫外线去除杂质,就是所谓的漂白,晒出来的漂白。

有人用牡蛎壳磨成粉来糊大白墙,也有人直接码起牡蛎壳上墙

·

和牡蛎壳相同性质的是贝壳,能产珍珠的那种,大家都懂的

它俩的区别就在于贝壳内侧有层会反射七彩光的薄层,被叫做“薄膜色”。贝壳烧制或研磨出的粉末,是带着珍珠闪亮的白色,所以除了当普通白色颜料“珍珠白”使用,也是化妆品原料“珍珠粉”。

·

西洋的动物性染色材料Murex trunculus+brandaris+Pupura haemastoma等三种贝壳所取得的分泌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贝紫。——贝紫染色是地中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约在公元1世纪结束时或者公元1世纪早期,尤巴二世创建了一座泰尔紫染料工厂,分解索维拉潮间带岩石间的骨螺和紫色贝壳。这种紫色染料被用于罗马帝国元老院托加长袍的镶边。

“贝紫”其实不是贝壳的名字,其实是骨螺 Murex的鳃下腺,一种位于筋肉和内脏中间部分的呼吸系统组织里的黄色活性分泌物(这个形容怎么看怎么像那个什么……),是不溶于水的。但是染在布料上,晒个太阳氧化后会得到一种纯度很高的紫色色素。氧化过程是初期的黄色分泌腺液日光暴晒后——剧烈地转为绿色——蓝色——红色——紫红——最后成为纯正的紫色。purple这个英文单词就是由紫贝中的purpura演变而来的名称。

在普林尼写《博物志》的时候,已经有了明确可以记述的关于贝紫染色的工艺流程。如书中详细记述:染色海贝的生长期大约在一年左右,春夏季节是采集的时间,因为那个季节会产生大量的分泌物。提取的分泌物要加以处理,方法是将贝内的筋肉和内脏取出,加盐淹泡三天,然后用蒸气加热法,剥落鳃下腺内的分泌物。书中所记载的染色法是:从贝中提取腺,在容器里加入盐和水,加热十天,然后清除表面的浮垢,并通过加人尿来调节色彩的深浅等。罗马帝国在383 年颁布了敕令,禁止贝紫染色的商业和民间行为,而将其确定为国家控制生产的产品,所以称为“帝王紫”。

·

题主提到的“腐烂贝类泡在尿里得到的埃及艳后最爱的皇家紫”中的贝类就是上述的几种骨螺。

可能不同地区的提取方法不同吧……

·

贝紫在欧洲曾经是昂贵和贵族的象征,直到后来一个叫帕金的英国化学家成立了第一家合成染料公司Perkin and Sons。法国的J.Nitanson又发现了乙烯,从而发展了洋红Magenta的染料,取代了贝紫的地位。贝紫现在已经绝迹了。

【燃烧烟】

中国传统的墨主要可以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

·

偏蓝调的松烟墨

曾经在《天工开物》看过制作方法,现在手边找不到原著了……大概凭记忆描述一下:先在松树底部挖个小孔,然后在旁边生小火。随着温度影响,松树的脂液慢慢流出,全部流完时把松树枝加在上面开始加火再烧。收集烧完剩下的松烟,先上胶后锤炼再渗入麝香等香料就做成了。

松烟是粉尘小颗粒,是更浓郁的黑色,古人一般用松烟作山水画、书法,除了提供书画材料,也是中药材,更是印刷、漆器、彩绘的颜料。

格物筆記:松煙墨製法

·

偏红调的油烟墨

收集麻油、桐油、猪油等油脂燃烧后形成的烟尘而制成,偏红调其实就是偏棕色

松烟墨没光泽,油烟墨有光泽,所以油烟墨也多用于花鸟画

·

野史中的隐形墨

南宋枢密王庶的儿子用明矾在纸上写下“秦桧可斩”,沾水后才看得见。却因为这张纸,之后引发了勒索事件……(这个还要去查书确认一下)

【蓝铜矿石】

其实就是青蓝色的原料,中国古代叫“石青”,普通的矿物性原料……

很想讲讲这个,其一因为群青色真的很美,特别是运用在油画中的时候;其二是有很多名字,名字的演化还有地域性体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在古欧洲古中国都有很悠久的历史……

拉斐尔圣母像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外套部分就是使用了蓝铜矿颜料绘制

拉斐尔的圣母像Madonna of the Candelabra

教堂圣母像要鲜艳一些……

·

矿物性染料大部分都是有毒的,所以常用于彩绘也有保护木材避免虫蛀的功能

·

青色的代表性矿物性原料,这种矿石叫Lapis lazuli,Lapis在拉丁语中有“石头”的意思、lazuli在波斯语中指“天空”,合起来就是“天空的石头”。“天空的石头”是蓝色的~波斯语是属于阿富汗区域的语言,也是蓝铜矿的产地。天空和大海是永恒的,有着亘古不变的原则,也象征着正义。

·

碱性铜碳酸盐的性质大家都知道。蓝铜矿通常都夹杂着杂色的其他物质,比如纯铜或金,使表面看起来会有金亮的感觉,所以也被叫做青金石Lazurite。较纯的蓝铜矿色彩是深沉才读较高的深蓝,会泛出一点紫色,如英国传统水彩品牌温莎&牛顿的紫色和群青表现力都极其丰富,特别是著名的“温莎紫”。

·

十五六世纪的蓝色颜料都以蓝铜矿为主,从阿富汗地区大量进口,被赋予了高贵、稀少、神圣、美丽等意义,所以又被称为oltremarino“贵重的青色”,在贸易中名字又变成现在大家熟知的ultramarine“群青”——由ultra和marine组成,“跨越”和“海洋”:跨越海洋而来的颜料。(特别说明一下Ultramarine是矿物质的蓝,Indigo是植物蓝)

·

在中国古时候叫“铜绿”,也叫做“銅鏽”。不像西洋自然开采,在中国古时候一般为人工制取:在铜片上涂醋小火微烤,或者是用醋酸闷蒸,闲置几天后表面就产除了蓝绿色的“銅鏽”,再刮下来集中处理使用

·

明代的《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里,出现青色的名称表达有:青、天青、鸦青、大青、毛青、石青、豆青、粉青、黑青、绿青、墨青、青旋旋、蓝、翠蓝一共十四种青蓝色。这些细微区别多是由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性质影响的。清明小说大多都着重颜色的描写,特别是《红楼梦》

“全文共出现有763个与色彩相关的词 汇,这些词汇共可以分成八个色系,其中以红色系为最多。共有红、大红、朱、赤、桃红、银红、 丹、水红、绛、赭、粉红、石榴红、朱红、猩、猩红、紫绛、绛红、海棠红、大赤、硬红、嫣红、荔 枝色等22种共314次。光红字出现的次数共226次,比例是占所有色彩的35.56%。也可以从中看出中 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情形,或是影响的深远。 ”

·

跑题跑得可远了……虽然还有很多能讲,但还是打住……

——————————————三周目待编辑——————————————

【紫草】

在当年紫色可是因为齐桓公在全国引领了新风尚呢。详见如下情景对话: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 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 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 吾甚恶紫之臭(xiù 气味)。”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官名,侍卫近臣)莫衣紫; 其明日,国中莫衣紫 ;三日,境内莫衣紫也。——《韩非子》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1.紫色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很流行了,并不是最近出现的。

2.紫色的染料是紫草,全国大流行的需求已经不是野外采集能供应上的,肯定有大规模的人工栽培了

3.当年老百姓想穿什么色儿就穿什么色儿,没有强行规定,大家都能穿紫色,当然前提是你穿得起

4.齐桓公说紫草有点臭……真的有点臭……

5、能染成紫色的面料就是文中的“素”,也就是白绢,吸附能力更强的蚕丝放在这也使行得通的……

所以这段记载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不是骗人的,还有政治利益上也是blabla的……

那么紫色衣服在当时是很贵的,比没染的衣服还要贵四倍。可以看出当时要染出一件紫色衣服是很困难的……

首先要农民漫山遍野地找紫草,挖出根部、清洗干净,晒干后贩卖。制衣的手艺人们在收到紫草根前,要先将丝质或者毛质的衣服经过“灰汁”二、三十次反复碱性煤染和干燥等步骤的准备处理,才能进行第二部的侵染染色。紫草根部紫色色素的萃取技术,是在40℃左右的温水浸泡下将色素搓出来,而揉搓色素又是一门技术活。要染紫现代的一块小手帕的面积,就需要两个染色匠花半天在温水中不停揉搓。价格高也是能理解的……

【黄櫨/柘木】

金黄色染料(不是明黄或者正黄哟),它的亲戚在《诗经》中被称为“蒹葭”……这么一说大家就很熟悉了吧……

·

隋唐的皇帝们很是喜欢黃櫨树干部分染出的颜色,也因此而演变成黄色是皇帝服饰的专用色,具体是在咸通9年,唐高宗下的诏书规定的。并且也被遣唐使带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天皇服饰的颜色。

在日本一些古书中也记载了自从嵯峨天皇以来皇袍的颜色制作材料:

「綾一疋、櫨十四斤、蘇芳十一斤、 酢二升、灰三斛、薪三荷」——《延 喜式》、《雜染用度》

除了櫨木是皇帝专用色的染色材料之外,《本草纲目》又说皇帝专用色的染料是柘木。 不过柘木和櫨木都是很稀有的植物啦,都可以表示尊贵的黄色称为黄袍的染料。也有可能在唐朝前后用櫨木,明代转为使用柘木。這两种材料都有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存在的时间不同……不过这也是推论。

·

当然后来皇上们就不穿染制的衣服,改穿真金了:融金箔成漆,捻在丝线上上机编织而成……

【各种红色染料】

因为太多了,挑我觉得少见的点一下……

·

各种动物的血

记载中最常见猩猩的血,很多人猜测这也是“猩红”名称的由来。在一些文献中也有记载:

「永昌郡有猩 猩能言,其血可以染朱罽。」——《華陽國志》

「狒狒…血可染排。」——《酉陽雜俎》

·

龙血,红桉树胶的一种

·

麒麟竭,大部分产自印尼、马拉西亚, 是叫做麒麟血藤樹的果实汁液,麒麟竭的命名,可能是因為麒麟血藤树而得名

·

木红:苏木,苏木的染色部位是在树干,《天工开物》的做法是用水煮沸然后用明礬媒染,就得到了木红色,要是青礬就变成了紫色

【莲子壳】

【核桃】

你们剥过鲜核桃吗?这样的

——————————————四周目【化妆品原料】——————————————

唐代化妆内容就有“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这七个步骤。大体也是以红色和白色为主,再点缀上黑、黄、蓝、绿、紫等颜色。

【白】->铅

在《墨子》里看过,大禹就曾经制作过白粉。甚至到殷商时期的纣王,也曾经用铅锡烧制白粉,给妲己用。秦始皇也有使用白粉的记录,甚至出现“红妆翠眉”的化妆方式。可见从古代大家就在追求肤色白,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ˊ_>ˋ

·

白色除了有干净的感觉之外,也是神圣的象征。比如白璧、白圭、白木等,甚至动物如白虎、白象、白龟、白猴都是瑞兽的象征。

·

粉的材料古代出现的有胡粉、米粉、豆粉、铅粉、蛤粉等等,近代出现的有锌粉、钛粉、钙粉,有动物、植物和矿物等等……

·

“胡粉”的说法,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知道像“胡瓜”一样,也是和西域有关的物品,所以才叫胡粉。

·

另称为铅华/铅粉,也是由于其制法而得名。把铅、醋和盐密封放置在一起(第一次看还以为是做皮蛋的流程=-=),一定时间后铅的表面会产生白色的霜粉。收集霜粉调上豆粉、蛤粉(这里应该是指蛤蜊壳),干了之后制成块状出售。是彩绘、绘画的原料,也是化妆品。胡粉都是有毒的,尝起来有点甜又凉凉的,给人精致的感觉,因此也得到了古代妇女的喜爱。涂在脸上,脸色由白转为白中带青。互粉的制作工序繁复,所以价格也高,一般的妇女会转而使用米粉、豆粉之类的植物类无毒替代品。

·

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后汉书》

是李固被人打小报告了,说他在丧礼进行中大家都痛哭流涕的时候偏要在脸上扑粉,怪模怪样

·

古时候,主要产在辰、韶这两个地方,也叫“韶粉”。

·

胡粉主要成分为铅,常常因为接触空气中的硫化物变成黑色,敦煌石窟的黑色佛像也是这个原因。后来的画家也因此抛弃胡粉,改用贝壳烧制的、更稳定的氧化钙类蛤粉作为白色颜料。至于现代颜料常见的锌白和钛白,就更加稳定了,白色纯度也更高。

【黑】->蓝铜矿

除了白色,黑色也是古代评价美女不可缺的条件。古籍中最常出现的就是“黛”,上“代”下“黑”的组合,意思是相通的。

根据古代版“辞海”《释名》的解释,“黛”是去除眉毛的毛,用颜料重新画上的意思;《说文解字》更直接地解释为“画眉也”。黛使用的地方眉毛为主。黛并不是完全属于黑色,也有“青黛”,《康熙字典》上的注释,说“青黛”是“空青而色深”,就是接近黑色的深蓝色。

·

“空青”是矿物性蓝铜矿颜料所借用的颜色名称,常常出现在彩绘中。

·

粉对应白,黛对应黑,黑白分明就说明了古代女性美的标准。

·

古时候人们还会染发,用的是现代一样的石榴果实的石榴皮,能染出黑发。

【红】->川红花

左“丝”右“工”的结构,也说明了“红”起源和丝织品工作有关,后来才被借用来表现色彩。“红”和化妆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为受到汉朝张骞从西域引进“红花”的缘故。

·

中国的红花来自西藏、四川、河南一带的藏红花和川红花,藏红花产量少价格高,一般都只作药,只有川红花才拿来染色。

·

红色被用于化妆的材料叫“胭脂”,历史上还有燕脂、燕支、焉支的叫法。胭脂的材料主要是紫铆、红花汁、山榴汁,紫铆就是前面说过的紫胶小虫子,品质最高,其他两个次之。

·

红花汁是染色后剩下的染液沉淀后的渣,干燥之后就能用了。又被叫做“紫粉”,可以大胆地猜想胭脂色的色相是带着淡紫的粉红色。

“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之燕支粉。”——晋代崔豹《古今注·草木》“燕支染粉,為婦人色。故匈奴名妻‘阏氏’,言可愛如燕支也。匈奴有〈燕支山歌〉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閼氏山,使我婦女無顔色。”——張泌《妝樓記》

·

先用胡粉打底,再加红花提取物得到的桃红色,就能得到“桃花妆”。铅白和桃红跳出的色相,唐代称为檀红,也就是粉红、浅红。至于大红色,则叫做“绛唇”。

·

除了以上材料,还有朱砂,古代妇女重要的口红原料,价格也很高,也经常因为高价被形容权贵。朱砂是汞的衍生物,有剧毒。普通妇女口红是红花色素反而更安全。

古代口红的画法也分为这么几十种: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恪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等…………

当时对口红的追求不只有色彩,还有香味……

甲煎是一种人工制作的复合香料,是当时制作高档口脂相当复杂的工艺,而且动用了甘松香、艾纳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头香、苏合香、白胶香、白檀香、丁香、麝香、甲香十四种不同的香料,其中大多数属于昂贵的进口香料。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岑参《醉戏窦子美人》

读起来真是让人脸红心跳……

·

古人富人或美女用的胡粉和朱砂都是有毒物质,不知道是不是“红颜多薄命”的另类解释了。

【黄】->郁金

起源于南北朝,而又在唐朝流行起来的“额黄”,就是在额头上粘帖金箔或涂黄色颜料的化妆方式。

·

下面有个关于小花痴的故事:

隋炀帝时期,有个女孩叫袁宝儿,是长安所贡御车女,才十五岁,生得娇憨多态,隋炀帝很喜欢她。正好碰上洛阳献上奇花,隋炀帝命令袁宝儿拿着,还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司花女。才子虞世南被传唤到宫中写诏书,袁宝儿拿着花站在旁边。不知道是虞世南太帅还是字写得太好,袁宝儿一直呆呆地看着他。隋炀帝看见了也没生气,看着她没学到家画出的鸦黄忍俊不禁,便下令让虞世南作诗来逗逗她。虞世南应诏诚惶诚恐地写下“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绝句中的“鸦黄”也就是额黄。

·

涂额黄的原料多为郁金和黄蘖。

郁金就是郁金香草,但不是现代的荷兰郁金香。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这是一首描述牡丹花的诗,写花丛绿叶在风中的姿态。传说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爱穿著以郁金香染成的黄色裙子,於是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彩,不论宫中嫔妃、仕宦之家女子争相模仿。

·

贴额黄的方法就类似于花钿了:

从形象资料看,花钿的质地形状千差万别。最简单的花钿仅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的有用金箔片、珍珠、鱼腮骨、鱼鳞、茶油花饼、黑光纸、螺钿壳及云母等材料剪制成的各种花朵形状,其中以梅花最为多见。这可能是承寿阳公主梅花妆的遗意。五代后蜀孟昶妃张太华《葬后见形》写“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衣襟损翠钿”,诗中的翠钿是用翠鸟的羽毛制成的。宋代陶谷所著《潸异录》中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这是用蜻蜓翅膀做花钿了。

好累……明天再来加图加细节……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看到这个题目就一股热血冲上心头(≧∇≦)!

【内含部分图片可能引起您的不适,请慎入】

只说说有历史考究的天然资源,人工合成材料pass……

【胭脂虫】

上面的大家都说了胭脂虫,我随便扩展一下。

·

这种虫原产于中南美洲,在至少一千八百年前就被古代印第安人用来化妆,给食品染色等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之后的大航海时代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当时的欧洲红色染色传统材料是茜草,特别是四叶茜和六叶茜。胭脂虫的颜色比茜草染出来的红要浓郁很多,所以当时的欧洲贵族们都很喜欢。

·

西班牙人为了利益,故意不公布胭脂虫的繁殖技术和物种信息,而让欧洲人对胭脂虫到底是个啥有各种联想,有猜想胭脂虫是一种花的种子、也有人说那是虫变成的果实等等。直到十六世纪末秘密被戳破,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昆虫。

·

在十六世纪后期,胭脂虫又被东印度公司带到菲律宾,之后传到了中国,叫“洋红”。

看到“洋红”这个名字,就能理解为什么胭脂虫的红色会被叫做为洋红的原因了……就像番茄、胡瓜、西瓜一样,加了个“洋”字就带来了浓浓的舶来感……

聚集在一起的雌虫们

·

其实胭脂虫染出来的颜色是深枣红色,不是我头一次听说时脑中蹦出来的胭脂红……一想到这点就好心动……

·

在欧洲17世纪, 保存的许多肖像画里,从画家的写实表现可以判断出画中的人物衣服所表现的颜色和光泽,知道为什么不难看出他们的衣服材质吗?甚至,可以看出来是哪种原料染出来的。尤其是胭脂虫染出的深枣红色更容易被认出来。当年请得起画师用画的方式留住面貌的人,也必定是当时的豪豪们才负担得起的。

【紫胶虫】

在上面的胭脂虫东传之前,我们也有自己的染色虫——紫胶虫,也是被当作口红或胭脂的材料。

这种虫是南亚的热带特有的虫,中国也有。古代时被叫做“紫鑛”,记载曾被用于调制琉璃。

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新唐书·南蛮传下·骠》

·

其实紫胶虫的色素含量不高,远没有胭脂虫那么高。它们体内的色素有效成分是Laccaic Acid,属于酸溶解的染料。

没找到更准确的图片了……紫胶虫染出来的颜色是略偏紫的红色。

这个就是紫胶虫趴在树枝上分泌出的Lacciac acid,中医叫它“紫草茸”……没错它也是一味中药……

·

说个跟题目没关系的……染色中使用了高温,紫胶虫的巢还含有虫胶质,冷却了会附着在锅边上,很难洗干净。紫胶虫的胶质有热塑性 ,也是早期黑胶唱片的原料之一

【角倍蚜+盐肤木=五倍子】

“五倍子”为角倍蚜在盐肤木上寄生后所形成的虫瘿。

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上的蚜虫,雌虫的口器戳进树干/叶柄的表皮……就像人的皮肤被蚊子咬了肿起来的现象,之后雌虫进入肿起来的囊肿里,一群一群地扎堆寄生,所以又被叫做“百虫仓”。

图片就是虫瘿部分。

可以染色的部分不是紫胶虫这种昆虫,而是被虫附着过的树皮。树皮被咬产生了单宁。

·

染色方法是用高温煮,再用铁离子媒染染色,会马上出现蓝黑色的变化……很戏剧性。煮沸的时候,五倍子的闻起来像是酸辣汤的酸咸味道。

这是五倍子和姜黄染出来的丝巾,五倍子染出来的颜色是带着紫的蓝黑色。

·

现在在中药铺里可以找到它,被当作止泻药卖……不过,较早之前,五倍子曾经也是钢笔墨水的蓝黑色原料,还是古代牙齿的染色材料。

染黑牙齿这个也很有意思,上有相关问题的讨论

古代日本女性为什么以染黑牙齿为美? - 日本文化

这个行为被称作“涅齿”。日本早期的宫中妇女,结婚进宫后,就会立刻使用五倍子将牙齿染黑色。为了表示她们坚贞,不侍二夫的决心。在日本的时代剧中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据说,牙齿被五倍子染黑过,都不会生蛀牙……

·

评论区的@

玛尔斯

提出不明白“已婚妇女进宫”这部分,解释一下……

日本天皇过去的后宫制度中,是没有宦官的。后宫中的女性除了皇上的嫔妃之外,还有代替了中国古代的宦官地位的日本女官、女房。详见

后宫十二司_百度百科

或许有人会觉得将虫用来当作染料涂料、给食物染色、甚至化妆品有点残忍,心理上也会有点抗拒,甚至恶心。但在过去,那段取得色彩材料有一定难度的时代,我感觉也带着一些小小的浪漫和奢侈。

高彩度的色彩,同时也是社会地位的体现,象征着财富与权贵。古代人使用色彩的时候,都费尽了心思, 甚至有些时候,即使有钱有势也未必能用得到或者用得起。

看到张公子的回答下有位

@nic nic

同学的评论“活在如今,真是幸运,所有颜料统一售价”,超级赞同……

每个时代在处理技术上,都有各自色彩处理的限制、材料取得的难易、权威上的社会表达约束等条件制约着,不像现代人可以自由自在的使用和表现色彩……我很喜欢画水彩和油画,彩绘中颜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经常会很羡慕会用电脑画画的人,色彩的搭配可以更加更加自由……

无论任何阶层、贫富程度,与古代相比现代是个色彩自由的时代~

其实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植物,很多颜色的来历都带着很多故事……可惜我最近比较忙,也不知道大家是否觉得有趣或者稀奇古怪……

想继续看的人请告诉我,要是有人喜欢我就继续写了( ´ ▽ ` )ノ

————————————二周目新添部分—————————————

【贝壳们】

牡蛎壳曾经是石灰的原料。烧制牡蛎壳留下的灰是白色的,常常被当做颜料使。台湾人更喜欢将牡蛎壳铺晒在海滩上,放在太阳上晒白,利用天然的紫外线去除杂质,就是所谓的漂白,晒出来的漂白。

有人用牡蛎壳磨成粉来糊大白墙,也有人直接码起牡蛎壳上墙

·

和牡蛎壳相同性质的是贝壳,能产珍珠的那种,大家都懂的

它俩的区别就在于贝壳内侧有层会反射七彩光的薄层,被叫做“薄膜色”。贝壳烧制或研磨出的粉末,是带着珍珠闪亮的白色,所以除了当普通白色颜料“珍珠白”使用,也是化妆品原料“珍珠粉”。

·

西洋的动物性染色材料Murex trunculus+brandaris+Pupura haemastoma等三种贝壳所取得的分泌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贝紫。——贝紫染色是地中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约在公元1世纪结束时或者公元1世纪早期,尤巴二世创建了一座泰尔紫染料工厂,分解索维拉潮间带岩石间的骨螺和紫色贝壳。这种紫色染料被用于罗马帝国元老院托加长袍的镶边。

“贝紫”其实不是贝壳的名字,其实是骨螺 Murex的鳃下腺,一种位于筋肉和内脏中间部分的呼吸系统组织里的黄色活性分泌物(这个形容怎么看怎么像那个什么……),是不溶于水的。但是染在布料上,晒个太阳氧化后会得到一种纯度很高的紫色色素。氧化过程是初期的黄色分泌腺液日光暴晒后——剧烈地转为绿色——蓝色——红色——紫红——最后成为纯正的紫色。purple这个英文单词就是由紫贝中的purpura演变而来的名称。

在普林尼写《博物志》的时候,已经有了明确可以记述的关于贝紫染色的工艺流程。如书中详细记述:染色海贝的生长期大约在一年左右,春夏季节是采集的时间,因为那个季节会产生大量的分泌物。提取的分泌物要加以处理,方法是将贝内的筋肉和内脏取出,加盐淹泡三天,然后用蒸气加热法,剥落鳃下腺内的分泌物。书中所记载的染色法是:从贝中提取腺,在容器里加入盐和水,加热十天,然后清除表面的浮垢,并通过加人尿来调节色彩的深浅等。罗马帝国在383 年颁布了敕令,禁止贝紫染色的商业和民间行为,而将其确定为国家控制生产的产品,所以称为“帝王紫”。

·

题主提到的“腐烂贝类泡在尿里得到的埃及艳后最爱的皇家紫”中的贝类就是上述的几种骨螺。

可能不同地区的提取方法不同吧……

·

贝紫在欧洲曾经是昂贵和贵族的象征,直到后来一个叫帕金的英国化学家成立了第一家合成染料公司Perkin and Sons。法国的J.Nitanson又发现了乙烯,从而发展了洋红Magenta的染料,取代了贝紫的地位。贝紫现在已经绝迹了。

【燃烧烟】

中国传统的墨主要可以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

·

偏蓝调的松烟墨

曾经在《天工开物》看过制作方法,现在手边找不到原著了……大概凭记忆描述一下:先在松树底部挖个小孔,然后在旁边生小火。随着温度影响,松树的脂液慢慢流出,全部流完时把松树枝加在上面开始加火再烧。收集烧完剩下的松烟,先上胶后锤炼再渗入麝香等香料就做成了。

松烟是粉尘小颗粒,是更浓郁的黑色,古人一般用松烟作山水画、书法,除了提供书画材料,也是中药材,更是印刷、漆器、彩绘的颜料。

格物筆記:松煙墨製法

·

偏红调的油烟墨

收集麻油、桐油、猪油等油脂燃烧后形成的烟尘而制成,偏红调其实就是偏棕色

松烟墨没光泽,油烟墨有光泽,所以油烟墨也多用于花鸟画

·

野史中的隐形墨

南宋枢密王庶的儿子用明矾在纸上写下“秦桧可斩”,沾水后才看得见。却因为这张纸,之后引发了勒索事件……(这个还要去查书确认一下)

【蓝铜矿石】

其实就是青蓝色的原料,中国古代叫“石青”,普通的矿物性原料……

很想讲讲这个,其一因为群青色真的很美,特别是运用在油画中的时候;其二是有很多名字,名字的演化还有地域性体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在古欧洲古中国都有很悠久的历史……

拉斐尔圣母像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外套部分就是使用了蓝铜矿颜料绘制

拉斐尔的圣母像Madonna of the Candelabra

教堂圣母像要鲜艳一些……

·

矿物性染料大部分都是有毒的,所以常用于彩绘也有保护木材避免虫蛀的功能

·

青色的代表性矿物性原料,这种矿石叫Lapis lazuli,Lapis在拉丁语中有“石头”的意思、lazuli在波斯语中指“天空”,合起来就是“天空的石头”。“天空的石头”是蓝色的~波斯语是属于阿富汗区域的语言,也是蓝铜矿的产地。天空和大海是永恒的,有着亘古不变的原则,也象征着正义。

·

碱性铜碳酸盐的性质大家都知道。蓝铜矿通常都夹杂着杂色的其他物质,比如纯铜或金,使表面看起来会有金亮的感觉,所以也被叫做青金石Lazurite。较纯的蓝铜矿色彩是深沉才读较高的深蓝,会泛出一点紫色,如英国传统水彩品牌温莎&牛顿的紫色和群青表现力都极其丰富,特别是著名的“温莎紫”。

·

十五六世纪的蓝色颜料都以蓝铜矿为主,从阿富汗地区大量进口,被赋予了高贵、稀少、神圣、美丽等意义,所以又被称为oltremarino“贵重的青色”,在贸易中名字又变成现在大家熟知的ultramarine“群青”——由ultra和marine组成,“跨越”和“海洋”:跨越海洋而来的颜料。(特别说明一下Ultramarine是矿物质的蓝,Indigo是植物蓝)

·

在中国古时候叫“铜绿”,也叫做“銅鏽”。不像西洋自然开采,在中国古时候一般为人工制取:在铜片上涂醋小火微烤,或者是用醋酸闷蒸,闲置几天后表面就产除了蓝绿色的“銅鏽”,再刮下来集中处理使用

·

明代的《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里,出现青色的名称表达有:青、天青、鸦青、大青、毛青、石青、豆青、粉青、黑青、绿青、墨青、青旋旋、蓝、翠蓝一共十四种青蓝色。这些细微区别多是由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性质影响的。清明小说大多都着重颜色的描写,特别是《红楼梦》

“全文共出现有763个与色彩相关的词 汇,这些词汇共可以分成八个色系,其中以红色系为最多。共有红、大红、朱、赤、桃红、银红、 丹、水红、绛、赭、粉红、石榴红、朱红、猩、猩红、紫绛、绛红、海棠红、大赤、硬红、嫣红、荔 枝色等22种共314次。光红字出现的次数共226次,比例是占所有色彩的35.56%。也可以从中看出中 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情形,或是影响的深远。 ”

·

跑题跑得可远了……虽然还有很多能讲,但还是打住……

——————————————三周目待编辑——————————————

【紫草】

在当年紫色可是因为齐桓公在全国引领了新风尚呢。详见如下情景对话: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 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 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 吾甚恶紫之臭(xiù 气味)。”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官名,侍卫近臣)莫衣紫; 其明日,国中莫衣紫 ;三日,境内莫衣紫也。——《韩非子》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1.紫色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很流行了,并不是最近出现的。

2.紫色的染料是紫草,全国大流行的需求已经不是野外采集能供应上的,肯定有大规模的人工栽培了

3.当年老百姓想穿什么色儿就穿什么色儿,没有强行规定,大家都能穿紫色,当然前提是你穿得起

4.齐桓公说紫草有点臭……真的有点臭……

5、能染成紫色的面料就是文中的“素”,也就是白绢,吸附能力更强的蚕丝放在这也使行得通的……

所以这段记载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不是骗人的,还有政治利益上也是blabla的……

那么紫色衣服在当时是很贵的,比没染的衣服还要贵四倍。可以看出当时要染出一件紫色衣服是很困难的……

首先要农民漫山遍野地找紫草,挖出根部、清洗干净,晒干后贩卖。制衣的手艺人们在收到紫草根前,要先将丝质或者毛质的衣服经过“灰汁”二、三十次反复碱性煤染和干燥等步骤的准备处理,才能进行第二部的侵染染色。紫草根部紫色色素的萃取技术,是在40℃左右的温水浸泡下将色素搓出来,而揉搓色素又是一门技术活。要染紫现代的一块小手帕的面积,就需要两个染色匠花半天在温水中不停揉搓。价格高也是能理解的……

【黄櫨/柘木】

金黄色染料(不是明黄或者正黄哟),它的亲戚在《诗经》中被称为“蒹葭”……这么一说大家就很熟悉了吧……

·

隋唐的皇帝们很是喜欢黃櫨树干部分染出的颜色,也因此而演变成黄色是皇帝服饰的专用色,具体是在咸通9年,唐高宗下的诏书规定的。并且也被遣唐使带到了日本,影响了日本天皇服饰的颜色。

在日本一些古书中也记载了自从嵯峨天皇以来皇袍的颜色制作材料:

「綾一疋、櫨十四斤、蘇芳十一斤、 酢二升、灰三斛、薪三荷」——《延 喜式》、《雜染用度》

除了櫨木是皇帝专用色的染色材料之外,《本草纲目》又说皇帝专用色的染料是柘木。 不过柘木和櫨木都是很稀有的植物啦,都可以表示尊贵的黄色称为黄袍的染料。也有可能在唐朝前后用櫨木,明代转为使用柘木。這两种材料都有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存在的时间不同……不过这也是推论。

·

当然后来皇上们就不穿染制的衣服,改穿真金了:融金箔成漆,捻在丝线上上机编织而成……

【各种红色染料】

因为太多了,挑我觉得少见的点一下……

·

各种动物的血

记载中最常见猩猩的血,很多人猜测这也是“猩红”名称的由来。在一些文献中也有记载:

「永昌郡有猩 猩能言,其血可以染朱罽。」——《華陽國志》

「狒狒…血可染排。」——《酉陽雜俎》

·

龙血,红桉树胶的一种

·

麒麟竭,大部分产自印尼、马拉西亚, 是叫做麒麟血藤樹的果实汁液,麒麟竭的命名,可能是因為麒麟血藤树而得名

·

木红:苏木,苏木的染色部位是在树干,《天工开物》的做法是用水煮沸然后用明礬媒染,就得到了木红色,要是青礬就变成了紫色

【莲子壳】

【核桃】

你们剥过鲜核桃吗?这样的

——————————————四周目【化妆品原料】——————————————

唐代化妆内容就有“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这七个步骤。大体也是以红色和白色为主,再点缀上黑、黄、蓝、绿、紫等颜色。

【白】->铅

在《墨子》里看过,大禹就曾经制作过白粉。甚至到殷商时期的纣王,也曾经用铅锡烧制白粉,给妲己用。秦始皇也有使用白粉的记录,甚至出现“红妆翠眉”的化妆方式。可见从古代大家就在追求肤色白,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ˊ_>ˋ

·

白色除了有干净的感觉之外,也是神圣的象征。比如白璧、白圭、白木等,甚至动物如白虎、白象、白龟、白猴都是瑞兽的象征。

·

粉的材料古代出现的有胡粉、米粉、豆粉、铅粉、蛤粉等等,近代出现的有锌粉、钛粉、钙粉,有动物、植物和矿物等等……

·

“胡粉”的说法,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知道像“胡瓜”一样,也是和西域有关的物品,所以才叫胡粉。

·

另称为铅华/铅粉,也是由于其制法而得名。把铅、醋和盐密封放置在一起(第一次看还以为是做皮蛋的流程=-=),一定时间后铅的表面会产生白色的霜粉。收集霜粉调上豆粉、蛤粉(这里应该是指蛤蜊壳),干了之后制成块状出售。是彩绘、绘画的原料,也是化妆品。胡粉都是有毒的,尝起来有点甜又凉凉的,给人精致的感觉,因此也得到了古代妇女的喜爱。涂在脸上,脸色由白转为白中带青。互粉的制作工序繁复,所以价格也高,一般的妇女会转而使用米粉、豆粉之类的植物类无毒替代品。

·

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后汉书》

是李固被人打小报告了,说他在丧礼进行中大家都痛哭流涕的时候偏要在脸上扑粉,怪模怪样

·

古时候,主要产在辰、韶这两个地方,也叫“韶粉”。

·

胡粉主要成分为铅,常常因为接触空气中的硫化物变成黑色,敦煌石窟的黑色佛像也是这个原因。后来的画家也因此抛弃胡粉,改用贝壳烧制的、更稳定的氧化钙类蛤粉作为白色颜料。至于现代颜料常见的锌白和钛白,就更加稳定了,白色纯度也更高。

【黑】->蓝铜矿

除了白色,黑色也是古代评价美女不可缺的条件。古籍中最常出现的就是“黛”,上“代”下“黑”的组合,意思是相通的。

根据古代版“辞海”《释名》的解释,“黛”是去除眉毛的毛,用颜料重新画上的意思;《说文解字》更直接地解释为“画眉也”。黛使用的地方眉毛为主。黛并不是完全属于黑色,也有“青黛”,《康熙字典》上的注释,说“青黛”是“空青而色深”,就是接近黑色的深蓝色。

·

“空青”是矿物性蓝铜矿颜料所借用的颜色名称,常常出现在彩绘中。

·

粉对应白,黛对应黑,黑白分明就说明了古代女性美的标准。

·

古时候人们还会染发,用的是现代一样的石榴果实的石榴皮,能染出黑发。

【红】->川红花

左“丝”右“工”的结构,也说明了“红”起源和丝织品工作有关,后来才被借用来表现色彩。“红”和化妆品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因为受到汉朝张骞从西域引进“红花”的缘故。

·

中国的红花来自西藏、四川、河南一带的藏红花和川红花,藏红花产量少价格高,一般都只作药,只有川红花才拿来染色。

·

红色被用于化妆的材料叫“胭脂”,历史上还有燕脂、燕支、焉支的叫法。胭脂的材料主要是紫铆、红花汁、山榴汁,紫铆就是前面说过的紫胶小虫子,品质最高,其他两个次之。

·

红花汁是染色后剩下的染液沉淀后的渣,干燥之后就能用了。又被叫做“紫粉”,可以大胆地猜想胭脂色的色相是带着淡紫的粉红色。

“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妇人色,谓之燕支粉。”——晋代崔豹《古今注·草木》“燕支染粉,為婦人色。故匈奴名妻‘阏氏’,言可愛如燕支也。匈奴有〈燕支山歌〉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閼氏山,使我婦女無顔色。”——張泌《妝樓記》

·

先用胡粉打底,再加红花提取物得到的桃红色,就能得到“桃花妆”。铅白和桃红跳出的色相,唐代称为檀红,也就是粉红、浅红。至于大红色,则叫做“绛唇”。

·

除了以上材料,还有朱砂,古代妇女重要的口红原料,价格也很高,也经常因为高价被形容权贵。朱砂是汞的衍生物,有剧毒。普通妇女口红是红花色素反而更安全。

古代口红的画法也分为这么几十种: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恪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等…………

当时对口红的追求不只有色彩,还有香味……

甲煎是一种人工制作的复合香料,是当时制作高档口脂相当复杂的工艺,而且动用了甘松香、艾纳香、苜蓿香、茅香、藿香、零陵香、上色沉香、雀头香、苏合香、白胶香、白檀香、丁香、麝香、甲香十四种不同的香料,其中大多数属于昂贵的进口香料。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岑参《醉戏窦子美人》

读起来真是让人脸红心跳……

·

古人富人或美女用的胡粉和朱砂都是有毒物质,不知道是不是“红颜多薄命”的另类解释了。

【黄】->郁金

起源于南北朝,而又在唐朝流行起来的“额黄”,就是在额头上粘帖金箔或涂黄色颜料的化妆方式。

·

下面有个关于小花痴的故事:

隋炀帝时期,有个女孩叫袁宝儿,是长安所贡御车女,才十五岁,生得娇憨多态,隋炀帝很喜欢她。正好碰上洛阳献上奇花,隋炀帝命令袁宝儿拿着,还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司花女。才子虞世南被传唤到宫中写诏书,袁宝儿拿着花站在旁边。不知道是虞世南太帅还是字写得太好,袁宝儿一直呆呆地看着他。隋炀帝看见了也没生气,看着她没学到家画出的鸦黄忍俊不禁,便下令让虞世南作诗来逗逗她。虞世南应诏诚惶诚恐地写下“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绝句中的“鸦黄”也就是额黄。

·

涂额黄的原料多为郁金和黄蘖。

郁金就是郁金香草,但不是现代的荷兰郁金香。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这是一首描述牡丹花的诗,写花丛绿叶在风中的姿态。传说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爱穿著以郁金香染成的黄色裙子,於是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彩,不论宫中嫔妃、仕宦之家女子争相模仿。

·

贴额黄的方法就类似于花钿了:

从形象资料看,花钿的质地形状千差万别。最简单的花钿仅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的有用金箔片、珍珠、鱼腮骨、鱼鳞、茶油花饼、黑光纸、螺钿壳及云母等材料剪制成的各种花朵形状,其中以梅花最为多见。这可能是承寿阳公主梅花妆的遗意。五代后蜀孟昶妃张太华《葬后见形》写“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衣襟损翠钿”,诗中的翠钿是用翠鸟的羽毛制成的。宋代陶谷所著《潸异录》中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这是用蜻蜓翅膀做花钿了。

好累……明天再来加图加细节……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1.1925年前,某种常用的棕色颜料是从埃及木乃伊身上提炼出来的

根据《史密森尼》杂志(Smithsonian)记载,这种“木乃伊棕”直到1964年才彻底消失,原因竟是没有足够的木乃伊可供“制造商”碾磨成颜料了。几百年来,画家们一直在使用这种颜料。最早的时候,这种奇怪的物质是作为药物出售的。想想当年画家们从药店里买颜料,也是醉了。

在书中,芬利将这桩奇事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早在1300年时,木乃伊竟然是一味药。实际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画匠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着色剂几乎都是药物,包括铅白、红铅、朱砂、白垩、雌黄、乌贼墨、天青石和木乃伊。画家们获取这些颜料的主要途径是从药剂师处购买。当年一定有某个艺术家逛药店时突发奇想,‘这木乃伊磨成颜料应该不错?’”

1712年,巴黎开了一家艺术用品商店,店名就叫“寻找木乃伊”(À la Momie)。从那时起,这种颜色便火了。根据1797年出版的《颜色大全》介绍,当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善用“木乃伊棕”上釉,这种颜料来自‘木乃伊的肉,且肉质越好颜色越饱满。’”

如果你好奇碾成粉的木乃伊究竟是什么颜色,可以从上面这幅马丁·卓林画于1815年的《厨房内部》中得到答案。显然,这幅卢浮宫收藏的名画大量使用了“木乃伊棕”。

正如前文所说,“木乃伊棕”这种颜料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时代》杂志1964年的一篇文章中引述了伦敦颜料生产商杰弗里·罗伯逊-帕克的话,“我们可能还剩

下几根残肢断腿,但已不够做颜料了。”

2.把大量的腐烂贝类泡在尿液里,然后就有了高大上的“皇家紫”

所谓“皇家紫”便是骨螺紫。芬利在书中写道,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无比迷恋这个颜色,她让手下把船帆、沙发等各种东西统统染成这个颜色。公元前48年,凯撒大帝来到埃及,他也迷上了这个颜色,并规定其为罗马皇室专用色。

虽然“皇家紫”成为了王孙贵胄们财富的象征,但这种染料的提取过程完全不是仅仅一个“恶心”可以形容的。从25万只染料骨螺中,只能提取半盎司染料,刚好够染一条罗马长袍。整个提取染料的过程散发恶臭,以至这项工作只能在城外进行。芬利的书中写到,那种熏天臭气是制成衣料后也难以除去的:

“腐烂的染料骨螺与木灰一起,浸泡在馊臭尿液与水组成的混合物中。这些泛着紫色的大桶只能安放在城外,因为人站在旁边会被活活熏死。用这种染料上色的衣服带有一股鱼类和海洋的独特腥气。罗马史学家普林尼说这种味道‘令人不快’,但其他罗马人闻到的却是金钱的气味。”

《史密森尼》杂志提到,这种令人反胃的生产过程一直持续到1856年。终于有位18岁的化学家威廉·珀金合成了苯胺紫染料,取代了令人作呕的“皇家紫”。

3.法国皇家挂毯的红色是从牛血和牛粪中提取出来的

这种听上去如此重口味的红色居然有个很小清新的名字——“茜草红”。罗伯特·钱锡纳在《茜草红:奢侈与贸易的历史》一书中写道,提取这种红有13个步骤,其中的几步尤其恶心。简单地说,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先把织物煮沸,然后用牛粪和油进行媒染,再过三遍油。然后要用碱水泡四次,洗净、揉搓,用鞣料和白矾处理,再最后清洁一遍。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后,织物呈现不同程度的白灰色,这时再用茜草染色,并加入各种染剂,其中最奇怪的当属牛血。”

根据作者的解释,当时那些迷信的“东方染工”们认为牛血具有魔力。美国作家霍桑在他的小说《红字》中,曾暗示性地提及这种染色方式——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胸前的红字带有血腥味。

芬利在书中追溯了这种工序的历史。这种方法最初来自土耳其,1730年终于由荷兰人在欧洲推而广之。

17世纪时,巴黎皇家挂毯厂特供给国王路易十四的墙面涂料里大量使用了这种红色。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牛血、牛粪、羊粪泡出来的涂料,混合着腐臭的蓖麻油,刷满太阳王的宫墙,是何等“大气”磅礴的场面。

出自维多利亚·芬利去年出版的新书《色彩在艺术中的辉煌历史》(The Brilliant History of Color in Art)。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1.1925年前,某种常用的棕色颜料是从埃及木乃伊身上提炼出来的

根据《史密森尼》杂志(Smithsonian)记载,这种“木乃伊棕”直到1964年才彻底消失,原因竟是没有足够的木乃伊可供“制造商”碾磨成颜料了。几百年来,画家们一直在使用这种颜料。最早的时候,这种奇怪的物质是作为药物出售的。想想当年画家们从药店里买颜料,也是醉了。

在书中,芬利将这桩奇事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早在1300年时,木乃伊竟然是一味药。实际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画匠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着色剂几乎都是药物,包括铅白、红铅、朱砂、白垩、雌黄、乌贼墨、天青石和木乃伊。画家们获取这些颜料的主要途径是从药剂师处购买。当年一定有某个艺术家逛药店时突发奇想,‘这木乃伊磨成颜料应该不错?’”

1712年,巴黎开了一家艺术用品商店,店名就叫“寻找木乃伊”(À la Momie)。从那时起,这种颜色便火了。根据1797年出版的《颜色大全》介绍,当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善用“木乃伊棕”上釉,这种颜料来自‘木乃伊的肉,且肉质越好颜色越饱满。’”

如果你好奇碾成粉的木乃伊究竟是什么颜色,可以从上面这幅马丁·卓林画于1815年的《厨房内部》中得到答案。显然,这幅卢浮宫收藏的名画大量使用了“木乃伊棕”。

正如前文所说,“木乃伊棕”这种颜料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时代》杂志1964年的一篇文章中引述了伦敦颜料生产商杰弗里·罗伯逊-帕克的话,“我们可能还剩

下几根残肢断腿,但已不够做颜料了。”

2.把大量的腐烂贝类泡在尿液里,然后就有了高大上的“皇家紫”

所谓“皇家紫”便是骨螺紫。芬利在书中写道,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无比迷恋这个颜色,她让手下把船帆、沙发等各种东西统统染成这个颜色。公元前48年,凯撒大帝来到埃及,他也迷上了这个颜色,并规定其为罗马皇室专用色。

虽然“皇家紫”成为了王孙贵胄们财富的象征,但这种染料的提取过程完全不是仅仅一个“恶心”可以形容的。从25万只染料骨螺中,只能提取半盎司染料,刚好够染一条罗马长袍。整个提取染料的过程散发恶臭,以至这项工作只能在城外进行。芬利的书中写到,那种熏天臭气是制成衣料后也难以除去的:

“腐烂的染料骨螺与木灰一起,浸泡在馊臭尿液与水组成的混合物中。这些泛着紫色的大桶只能安放在城外,因为人站在旁边会被活活熏死。用这种染料上色的衣服带有一股鱼类和海洋的独特腥气。罗马史学家普林尼说这种味道‘令人不快’,但其他罗马人闻到的却是金钱的气味。”

《史密森尼》杂志提到,这种令人反胃的生产过程一直持续到1856年。终于有位18岁的化学家威廉·珀金合成了苯胺紫染料,取代了令人作呕的“皇家紫”。

3.法国皇家挂毯的红色是从牛血和牛粪中提取出来的

这种听上去如此重口味的红色居然有个很小清新的名字——“茜草红”。罗伯特·钱锡纳在《茜草红:奢侈与贸易的历史》一书中写道,提取这种红有13个步骤,其中的几步尤其恶心。简单地说,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先把织物煮沸,然后用牛粪和油进行媒染,再过三遍油。然后要用碱水泡四次,洗净、揉搓,用鞣料和白矾处理,再最后清洁一遍。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后,织物呈现不同程度的白灰色,这时再用茜草染色,并加入各种染剂,其中最奇怪的当属牛血。”

根据作者的解释,当时那些迷信的“东方染工”们认为牛血具有魔力。美国作家霍桑在他的小说《红字》中,曾暗示性地提及这种染色方式——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胸前的红字带有血腥味。

芬利在书中追溯了这种工序的历史。这种方法最初来自土耳其,1730年终于由荷兰人在欧洲推而广之。

17世纪时,巴黎皇家挂毯厂特供给国王路易十四的墙面涂料里大量使用了这种红色。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牛血、牛粪、羊粪泡出来的涂料,混合着腐臭的蓖麻油,刷满太阳王的宫墙,是何等“大气”磅礴的场面。

出自维多利亚·芬利去年出版的新书《色彩在艺术中的辉煌历史》(The Brilliant History of Color in Art)。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谢邀。

群青、普鲁士蓝、朱红什么的其实都很好玩,但不够戏剧性。戈雅和梵高的精神问题都和铬黄有关天下皆知了,不多提。

以下两种颜料,都是艺术史上有名的搞笑。

上个月去阿姆斯特丹伦勃朗故居时,特意问了懂行的确认过了。

其一,维美尔最爱用的印度黄jaune indien。

怎么做的呢?

答:提取自牛尿。

所以,维美尔那时代,需要让奶牛吃芒果叶,然后撒尿;其尿液就提取出了印度黄——这里面有许多问题。首先,芒果叶产自热带,运到欧洲不太方便;然后,你得有一头奶牛;最后,奶牛未必爱吃芒果叶子,尤其天天吃。

你可以想象奶牛吃芒果叶子已经很不爽了,再发现人类探头探脑,弓着身子,来找自己的尿,一定会产生“人类真愚蠢呵”之感……

第二种,胭脂红。

本来欧洲不产这色彩。

哥伦布去美洲,发现了仙人掌上寄生的胭脂虫,晒干了可以制出胭脂红来,于是一时胭脂虫成了西班牙人孜孜不倦热爱贩运的宝贝。

可惜这玩意不显眼,时不常海盗劫持了西班牙商船,掳掠了金银珠宝后,看着胭脂虫发呆:这玩意干嘛使?不能吃不能穿,扔进海里去!——西班牙商人吃了亏,海盗也没占着便宜,可怜的是远渡重洋的胭脂虫,就这么葬身大海了。

就因为胭脂红这么难得,所以欧洲大陆的天主教主教道袍,外加英国人著名的军装,都定了这个颜色:所谓红衣主教的尊贵,其实跟胭脂虫如此难得牵连在一起的——就跟圣母玛利亚御用蓝色,是因为群青珍贵,一个道理。

最后放一个伦勃朗故居的颜料合集。最下面就是传说中的群青。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谢邀。

群青、普鲁士蓝、朱红什么的其实都很好玩,但不够戏剧性。戈雅和梵高的精神问题都和铬黄有关天下皆知了,不多提。

以下两种颜料,都是艺术史上有名的搞笑。

上个月去阿姆斯特丹伦勃朗故居时,特意问了懂行的确认过了。

其一,维美尔最爱用的印度黄jaune indien。

怎么做的呢?

答:提取自牛尿。

所以,维美尔那时代,需要让奶牛吃芒果叶,然后撒尿;其尿液就提取出了印度黄——这里面有许多问题。首先,芒果叶产自热带,运到欧洲不太方便;然后,你得有一头奶牛;最后,奶牛未必爱吃芒果叶子,尤其天天吃。

你可以想象奶牛吃芒果叶子已经很不爽了,再发现人类探头探脑,弓着身子,来找自己的尿,一定会产生“人类真愚蠢呵”之感……

第二种,胭脂红。

本来欧洲不产这色彩。

哥伦布去美洲,发现了仙人掌上寄生的胭脂虫,晒干了可以制出胭脂红来,于是一时胭脂虫成了西班牙人孜孜不倦热爱贩运的宝贝。

可惜这玩意不显眼,时不常海盗劫持了西班牙商船,掳掠了金银珠宝后,看着胭脂虫发呆:这玩意干嘛使?不能吃不能穿,扔进海里去!——西班牙商人吃了亏,海盗也没占着便宜,可怜的是远渡重洋的胭脂虫,就这么葬身大海了。

就因为胭脂红这么难得,所以欧洲大陆的天主教主教道袍,外加英国人著名的军装,都定了这个颜色:所谓红衣主教的尊贵,其实跟胭脂虫如此难得牵连在一起的——就跟圣母玛利亚御用蓝色,是因为群青珍贵,一个道理。

最后放一个伦勃朗故居的颜料合集。最下面就是传说中的群青。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兵马俑的紫色涂料硅酸铜钡(BaCuSi2O6)。这种材料后来在进行超导研究时也被合成出来。

布里尔(R. H. Brill)等根据中国紫(BaCuSi2O6)的化学计量学配比,用碳酸钡、氧化铜和石英在1080℃下,分别在未加和添加Na2CO3的情况下焙烧,均得到了中国蓝和中国紫混合物及其它材料。魏德曼(H. G. Wiedemann)等在BaCO3:CuO:SiO2和BaSO4:CuO:SiO2摩尔比分别为1∶1∶2和1∶1∶4时,在1000℃和20h条件下,分别以3%Na2CO3和5%PbO为助熔剂,制备出了中国紫和中国蓝。他还认为,中国紫的制备通常需要10-24小时,而中国蓝则需要两倍的时间。海因茨·贝克(H. Berke)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烧制中国紫和中国蓝所用的钡、铜以及助熔剂等起始原料,强调了助熔剂铅在降低硫酸钡分解温度,从而在制备热力学稳定性差的中国紫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古代人造硅酸铜钡颜料模拟制备研究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兵马俑的紫色涂料硅酸铜钡(BaCuSi2O6)。这种材料后来在进行超导研究时也被合成出来。

布里尔(R. H. Brill)等根据中国紫(BaCuSi2O6)的化学计量学配比,用碳酸钡、氧化铜和石英在1080℃下,分别在未加和添加Na2CO3的情况下焙烧,均得到了中国蓝和中国紫混合物及其它材料。魏德曼(H. G. Wiedemann)等在BaCO3:CuO:SiO2和BaSO4:CuO:SiO2摩尔比分别为1∶1∶2和1∶1∶4时,在1000℃和20h条件下,分别以3%Na2CO3和5%PbO为助熔剂,制备出了中国紫和中国蓝。他还认为,中国紫的制备通常需要10-24小时,而中国蓝则需要两倍的时间。海因茨·贝克(H. Berke)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烧制中国紫和中国蓝所用的钡、铜以及助熔剂等起始原料,强调了助熔剂铅在降低硫酸钡分解温度,从而在制备热力学稳定性差的中国紫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古代人造硅酸铜钡颜料模拟制备研究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小时候听美术老师给我们讲故事。

有个学画的姑娘失恋了,就吞了大量说是有剧毒的藤黄寻死,幸而让人发现了,被送到医院洗胃。

这时候学院里某位教授老太太慢悠悠的说:"哎呦,我们家有上好的花青,能解藤黄的毒,你等我给你上家拿去啊!"


稀奇古怪的颜料原料有哪些?

小时候听美术老师给我们讲故事。

有个学画的姑娘失恋了,就吞了大量说是有剧毒的藤黄寻死,幸而让人发现了,被送到医院洗胃。

这时候学院里某位教授老太太慢悠悠的说:"哎呦,我们家有上好的花青,能解藤黄的毒,你等我给你上家拿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