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谢邀。
一个学习篆刻八年的小设计强答一波。有偏颇的话,请大佬指正。
在这里不对材料、刻刀品牌进行解说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是用的永字牌刻刀。
篆刻理论里很多说法都是说,学篆刻首先要学刀法,篆刻难也难在刀法,但是我个人认为,学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把刀法说得简单一点,便于初学者记忆理解比较好。
最简单的刀法理解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石头上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刻掉。但是这样来说,刀法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并不是这样的,刀法依然很重要,毕竟它总结了前人的多种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周应愿的“七刀法”,再比如许容的“十三刀法”,姚晏的“论刀十九说”等等,什么复刀、补刀、埋刀、舞刀、涩刀、留刀……刀法种类多到数都数不完,我们一只小菜鸟,看看就好,初学者要理解掌握的,但终归最为大家理解的刀法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冲刀,一种是切刀。
图片来源于知友牛不败图片来源于知友牛不败切刀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运刀的时候,轻轻用力将刀锋切入石内,然后推动刀杆,顺着笔画方向切进(刀杆前后小幅摆动),使刀锋一起一伏地切刻入石,迟涩前进,这种刻法往往一个线条会由多次起伏组成,并使刻痕显得不平滑和有起伏感,刻出来的线条是刀锋逐步推进而成的,它的运刀以一个切的动作完成为周期,经过不断的重复,以完成线条的锲刻。
浙派的刀法就是切刀,很多初学者,在刀法没有基础时,也大多用切刀刻印,于是自己说,我这是在学浙派。其实不是,是对自己的冲刀没有把握。对于初学者,切刀的优势时,对于线条来说,一点一点切出来的线条,要比冲出来的长线条更容易控制,而冲刀因为要一刀完成较长的线条,没有基础很容易刻不直,且切刀刀法切出来的线条自带浑朴稚拙味道,极富金石气,这补掉了新手刀法稚嫩的问题,于是,新手容易满足于切刀切出来的线条。但也因为切刀很有可能形成一点点剜掉石头的刻法,这种刻法基本上丧失了笔画的完整性,印面文字的笔墨意味往往荡然无存。
冲刀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运刀时,刀锋入石后,掌握一定的深浅度和力度,并做到用力均匀,刀杆角度不动或者小幅摆动,顺着线条平稳推进,相较而言,冲刀的运刀速度比切刀快,并且往往一个线条的单刀推进一气呵成,即使多刀刻成,也在笔意甚至形式上看起来是一气呵成的,连贯性比较强,趋势感、方向感比较明确。因此,大部分冲刀都更适合表现笔墨意味。
不管用何种刀法,如上所述,目的简单 ,其实就是刻掉石头上不要的部分。需要注意的大概仅仅就是以下几点的控制:
1、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刀刃与石面的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印章风格,当然也影响整个印章的创作,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夹角度数,在完成同一笔画时,保持角度不变。
2、刀杆与石面的夹角;这大致只是指的冲刀,这个角度是指的整个刀杆与印面的夹角大小。这个角度当然也影响运刀,自然也就对印面风格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夹角越大,运刀越吃力,而越小,越容易走刀,通常情况下,夹角越大,为了表达线条越容易刻得深;夹角越小,为了表达线条越容易刻得浅。当然这个深浅还跟其他因素有关系。
3、刀刃向下的力度大小;刀刃向下的力度大小。其实这一点可以用刻得深浅来替换,即,用的力度大,自然刻得深,如赵之谦,用得力度小,自然刻得浅,如吴让之。
4、刀刃向前的力度大小;刀刃向前推行的力度大小。当然,这主要是指的冲刀,切刀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推得劲大,出来的线条非常爽利,但不易控制走向,也就是说,容易跑偏,同时还会因为有收不住的情况,刻到左手的情况也是因为用力过猛,遇到砂丁,一用力,左手被伤。用力小了,出来的线条有显得软弱无力,肉感十足,不挺劲。这里呢~给大家一个神器。传说中的印台。我开始学篆刻的时候左手受伤了,吊了两个月。老师看我愁的不行,扔给我一个印台。然后。。。我觉得挺好。当然也有人喷我像个小学生,印台不好巴拉巴拉的,自行体会,合适即正义。
5、刀刃运行的速度。当然,这也是主要指的冲刀,切刀也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一条与上一条互相相关,用力度大,相对自然速度快,用力度小,相对自然速度慢。我在这里把刀法剖析得这么细的原因,是让新入门的篆刻宝宝们知道,刀法并不神秘,注意以上这些注意点,就足以练好刀法,运刀快慢,刻石深度,运刀力度,入石角度,思考清楚了,仔细揣摸各种元素,保持稳定的角度,力度,当自己的入石角度、用力的大小,手势姿势都能保持恒定的数值时,自然就能刻直直线了。最初能刻直短直线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较短的距离内,运刀者的角度、力度在短时间内是保持恒定的。
接下来高能!(其实这段是我抄的,为了用显得更高深的原理来解说一下篆刻)
如果用运动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刀法训练,其实就是通过无数次的运刀刻石,让自己的手部肌肉产生记忆。这种记忆,包含以上各角度、力度、速度因子。
补个概念: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于是需要练习量和正确的姿势。),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比如打乒乓球拉弧线球的动作,比如骑自行车的动作,比如篮球里投篮的动作,姿势和动作一旦形成肌肉记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很不易改动或忘掉。而篆刻刀法里的手部肌肉记忆也属于这种记忆,这种记忆能准确地把刀刻在它最应当刻到的地方,这时候,我们自己的刀法已经算是入门了。
篆刻并不难,难点有三,一在于个人对于字体的修养,二在于章法上的疏密,朱白的分布,三在于方与圆配合。
我们一个一个地说。
第一个难点是个人对于字体的修养,这属于字法方面的问题,做为一个篆刻学习者,其实同时还需要是一个文字学的学习者,因为在篆刻过程中,要接触的古文字类型很多,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古玺文字,秦摹印篆,汉缪篆、秦小篆、汉碑篆、汉碑额篆、封泥文字、砖瓦文、钱币文字、古镜铭文字、古器皿文字、权、量文字、简帛文字……尽管在实际的创作之中,可能不需要全部掌握这些文字种类的字体特征和文字风格,但在同一方印章里安排字体统一、纯粹的字却是必须的,否则,这方印章的风格便往往不统一、不纯粹,不协调,看上去会有别扭的感觉。因此,学习篆刻新入门者,怕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上述文字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文字类别)进行认真的研读,甚至不光是识读,恐怕还需要会写,才可能在制印之时,组成较合规的印面。吴大师把这一条列在最前面,可见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现在想想,这么复杂的汉字演变过程中间有过那么多的存在形式,要学习掌握,的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了解文字学这方面的知识,一个篆刻者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工匠,而不是我们说的带有学术气的艺术家。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对文字学的钻研程度的深浅,基本上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篆刻人艺术水平的高下。
比如,我们说,清邓石如把书法引入篆刻,从此,篆刻学习的视野跳出了过去“印宗秦汉”的“印中求印”的局限,进入了“以书入印”“印从书出”的阶段,这其实已经跳出印面,到印外寻找篆刻文字资源了,但到了后来的赵之谦,他又“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用战国泉币、秦汉碑版 、权诏、镜铭等文字入印,真正“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
再看吴昌硕本人,他比赵之谦所涉及的金石文字更多,封泥、砖瓦尽皆进入吴大师视野。甚至“道在瓦甓”成为吴大师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并因此开创了斑驳高古、雄浑苍劲的篆刻新面目。
再到后来的黄牧甫则更在吉金文字上下功夫,于是又创造了黄牧甫光洁而挺劲,娟整而华美的独特风格,成为“印外求印”的集大成者。成“粤派”(也说“黟山派”)开山宗师。
凡成大宗师大宗匠者,其涉猎必广,见识必博而通,文字学学养必深厚。
紧接着的第二句是“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这是第二个难点。
篆刻章法里最基本的章法配置原则就是疏密,这个不止来自吴昌硕大师,在汉印里就已经有明显的疏密对比章法原则,到邓石如后,进一步提纯为理论性的疏密原则,就是:“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疏密对比的原则成为篆刻配置的重要法则。
赵之谦对此也有言论,他在《铜鼓书堂集古印谱记》里说:“余所得集古印谱,以《西亭印纂》为最精,又得童山人钰手拓北平朱氏所藏古印一帙,双得强恕堂鉴存古印,又郭止亭《汉铜印选》合计阅古印不下三千,率大同小异,盖一聚一散,仍此数颗不坏之宝。万石类然,无足异也。”由上可知,赵之谦从三千方古印中年到的,就是“盖一聚一散”罢了。而且认为这是篆刻配置章法的“不坏之宝”。
我们随手拿来吴大师的作品,大致都能找到强烈的疏密对比关系。可见大师不仅认识到了,而且在创作中实际践行着他理论上的认知。
用疏密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创作,则至少可以避免我们在创作中码算珠的做法,主动做出疏密的调整,使章法空灵有韵味。而不单单是刀法纯熟的甜熟之作。
第三个难点是方圆之互异。一方印里,字画全部是方,字画全是圆都不好,都会使印面呆板,不灵活,因此需要方圆并济。在审美上,不同的线条的类型反映不同的态势,通常情况下,直线条相对是静态的,曲线则相应是动态的,那么在一方印里,要表现动静合宜的整体和谐美,就必然要有直有弯。
大抵大师的作品中,都会看到这样匠心运作的效果。据吴昌硕大师的孙子吴长邺的回忆称吴昌硕刻印时的情景:“祖父每刻一印,事先必静坐默想,反复构思,对于如何分朱布白,虚实相配,一一了然于胸,然后执笔起稿。起稿后,还要经过再三推敲,有时还要数易其稿,直到完全惬意后,才写到印石上去。”(《书法》1984年第5期吴长邺《祖父吴昌硕先生篆而未刻的一方印章》)可见,创作是一件多么需要精气神的精神活动,而不简单是刻工好就好了那样简单。
以上是吴昌硕大师一段话的举例赏析,做为篆刻新人来说,这三个难点的突破,势必能使篆刻艺术认知上一个台阶。篆刻创作决不是一件匆忙完成的事情,息心静气的慢功夫之下,还要冲破一个一个的难关。决不是浮躁心态下能够完成的事情。
学习篆刻跟学习书法一样,临摹几乎算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或者甚至可以说是不二法门,于是临摹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哦,临摹重要,临摹重要,临摹重要。
一、为什么临摹
临摹分两种,一种是再现性训练(就是对临),对临的重点是为了得到原印的形状,也即古人已有现成的作品在那里放着,临摹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件作品再现出来,既然是再现,就越像越好;另一种更高阶段的临摹是表现性训练(就是背临),背临的重点是为了得到原印的神采。不管对临还背临,临摹的宗旨一般首先是培养观察力(观察的越细致才能表现得越细致)与心手相应(心里想表达,手上能表达出来)的能力,其次是锻炼临印者对原作品技法各方面的领悟程度(比吉章法疏密,审美上的光洁)。
再现性训练要求逼肖原印(尽可能地跟原印一样),因此在整个再现原印的过程中,临摹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包括细心观察时的精神念力,即拿到一方原印后,花大功夫对其进行观察,不放过原印上的一丝一毫的特征(思考这些特征是艺术性的,还是物理性的),当然也包括深刻理解原印的技法和审美特征。理解原印呈现的印蜕效果的成因和审美取向。还要调动临摹者掌握的所有操作手段(篆书书法书写能力、技法法层面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不管临摹的对象是秦汉印作品还是历代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对象一般情况下都包含上述完整的技法内容,也即临摹者拿到一方作品,这方作品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润饰法(早期作品还要注意岁月天然形成的破损等)、边款法(早期作品可能无边款)、钤盖法都要完整的进习学习,临摹者需要做的事情是按照技法的标准程序完成完整再现,在整个再现的过程中,所有的技法基本内容,都会得到系统的训练,对原作品的再现度越高,临摹者接受到的各技法要素的训练也就越全面,越具体。
临摹可以分步进行,比如:抽出专门的时间段进行汉印专题的训练,再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圆朱文的训练,或者进行某一家某一派的专门集中训练(例如某段时间专门抽出时间来学浙派的切刀,某段时间专门用来学习微派的冲刀)等等。
二、临摹的方法:
临摹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临摹方法。
1、首先是要有一些必要的基础训练。
学习刻印的最初阶段,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线条练习,比如直线,比如曲线,必如刻回文练习,这些练习的作用在于了解石性、刀性(不同的石料有不同的石性,不同的刀具也会产生不同的印面效果。),掌握用刀的方法,学会一些刀法的标准实施过程(比如冲刀的转折,比如切刀的连贯,再比如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入石的深浅等),掌握标准刀法中冲、切等各种刀法在印面的表现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什么样的效果需要使用什么刀法等。这些练习简单、枯燥、没有趣味,最终出来的结果又往往不被称为作品。因此,很多临摹者就忽略了这一段的练习或者不愿意进行这一练习,认为在实际临印的过程中再进行这些基本的训练也可以,而实际情况上,严格的基础训练,才有可能出来精准的临摹作品,否则,真正开始印作临摹印作之后,大部分临摹者会发现,自己也理解了,想法也对头了,但就刻不出来想要的效果,这不是想法的问题,而是手上功夫不到,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基础训练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还不足以达到心手相应的地步。
2、紧接着可以刻一些简单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是汉印中的某个字,或者是标准篆书里某个字。这段练习就是把这些简单的文字刻成形。可以先刻一些只有直线的单字,然后逐步加入带有曲线的,带有交叉笔画的汉字。这个阶段的练习还是控刀能力。
3、等到临摹者有了一定的控刀能力,再开始临摹文字较少、笔画简单的汉印。比如直画较多,而曲笔比较少的汉印:
4、当临摹这些简单的汉印有一定基础之后,再临摹较为复杂的汉印。
简单的说,临摹顺序应当按照从古到今,从平易到险奇,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临摹,而每临一方作品临摹者都要深切体会完成一件作品的基本程序,熟练掌握篆刻技法的各个要领。
5、进度。
我曾经给篆刻学习列过一个课程表,大致以1000方印的临摹作为计量标准。秦汉印、名家流浙印、战国古玺印所占的临摹比例大致可以分别为40%、30%、30%。,1000方印作临下来,篆刻学习者当具备扎实的功底了。
6、上石问题。
当然了,临摹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究竟是水印上石好,还是反写上石好,究竟是“渡稿”好,还是真接反写上石,历来争论比较大,大家各执一说:
三、关于上石:
第一种方法:反写上石
有的篆刻人说,反写上石(就是拿毛笔直接把印稿的内容直接反写在石面上)最正宗,最靠谱,最高大上。甚至有的篆刻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出手”好,其他的,如果你不是反写上石,最终就会沦为下流“俗手”。
可是我们试想,让开始临摹的新手,拿起毛笔来,就把印稿内容反写到石头上,并且能够跟原稿尽可能的接近,这显然,太难为新手宝宝们了~毕竟我们是新手嘛,要求高是好事,但是做不到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练习和简化难度对不对?
马上就有朋友跟我说,不能反写上石,是因为没有把篆书练好,等篆书练好了,对毛笔控制精到了,就能画出来精准的临摹稿了,所以先去练上一到三年的篆书吧,于是篆刻学习先从书法学习开始的理论又开始了。
但实际情况是,从在宣纸上写篆字,到把篆字反写到石头上,固然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但要一个新手拿起石头临汉印时,却要把汉印上的内容精准地反写在石面上,初学者会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就算他能在纸上精准地写出来,也不见得能在石头上精准地写出来,最重要的还是反字,在写反字的过程中,某些笔画的张力方向又正好相反,最传统 的说法是功夫不到就写不好,功夫到了,就写好了。这当然是实话,但是,对一个把篆刻当成最终学习方向的学习者,把十足的精力花在反写上石这一块,似乎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很多同样重要的东西需要花功夫去学习和琢磨呢。(尽管我不反对反写上石,我本人也是尽量反写上石的,但花很多精力去学习反写上石,而忽略其他技法的学习,对于初学者,还是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因此,反写上石是需要一些条件并且需要区分场景的:
1、有书法功底。对篆书(包括大篆、小篆、缪篆)都有一定底子,拿起笔来,不管是凌空书写也罢,还是在印床上、手下或腕下垫点东西写到石头上,这都可行,对于初期的新手,这种场景也很少出现,初学者篆书水平高的并不多见;
2、反写上石最好用于创作,对于初期的临摹并不好。因为既是临摹,大都是要临得跟原稿“似”,不管是形似还是神似(通常是先形似——即我们前面提到的再现性训练,才谈到神似——即我们前面提到的表现性训练),而这种“似”,并不是操作者篆书水平高就一定能达成的,甚至会因为你有较高的篆书水平,而保留下一些固有的书写习惯,恰好与原印不相同,因而影响临摹效果;
3、把篆书的学习跟篆刻区别开来,当成两种功课。书法用以提高用笔和领会书意,篆刻用以学习章法和刀法,学习在石头上经营位置,两者完全可以并行。
得出来的结论是:对于初学者,不要担心自己不是反写上石,就觉得低人一等,只要你临得像,临得好,是不是反写上石,都是好的临摹作品。(只是临摹作品啊,并不是创作,而且我有的时候还会用复写纸啊之类的,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我觉得任何方法都可以尝试)
第二种方法:水印上石
这一条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大致用墨在纸上写了稿子,然后用清水渡稿到石上的法子,也就是水印上石方法,这通常被认为是最正宗的上石方法。因为例如陈巨来等等大师都是这样的法子上石的,这也是传统方法。这种方法,很多篆刻家也认可,凡是传统的,似乎就是好的,于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复印稿洗甲水上石、风油精上石、印稿的复写纸上石等就被很多人骂为“不学好,不走正途”,甚至因此就从此走上了一条没落之路了。我认为这是不公道的。
1、为了保持兴趣。注意仅仅是为了保持兴趣,最初拿现成的复印印蜕上石,无可厚非,至少这样可以使练习刀法的目的先行达到;
2、再进一步,从原印稿上用毛笔钩描出来的印稿,再复印上石。这种方法的实质同样是经过了书法和笔意以及刀法考量的思考的,只是工艺上与清水水印上石有所区别罢了,这也同样无可厚非。在这一点上,因为同样有书写过程,清水水印上石并不比风油精、洗甲水、复写纸更具有贵族血统,更高人一等(但从健康角度出发,清水上石更好些),说白了,不过是上石。比如《篆刻津梁》一书的作者邹涛,他就提倡洗甲水印上石,而《元朱文印技法解析》的作者鞠稚儒就提倡复写纸上石,这些人也都算是篆刻大家。去西天取经,过去需要师徒四人十万八千里,现在,可能一个Email就解决了。新事物不见得是坏的事物。
3、不忽略篆书练习。其实问题的重点在于,不要因为有了新的上石方法,就忽略了篆书练习,忽略了原印蜕里笔意、刀法、章法的认真思考和仔细考量,这才是重点。
(重点是这方印稿,你思考过了)
第三种方法:涂黑了印面直接刻
大部分新手对拿起刀就在涂黑的石头上开刻的高手崇敬之至,敬仰之情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当然,涂黑就直接刻,一定是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达成的功夫,有这样功夫的人,至少是高年级的学长,值得向他们学习。
但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析:
1、因为涂黑印面直接刻的,这种刻法,是不是适合临摹?我之所以打上问号,是因为在直接刻的过程中,考虑了某个笔画的位置,很可能失去了字的粗细,考虑了粗细,又有可能失去某个偏旁的位置,考虑了某个偏旁的位置,又有可能失去了整个字的笔意,好不容易粗细什么都解决了,又失去了原印的刀法、章法特征……这是直接涂黑就刻的新手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涂黑就刻的高手已不是问题,但对于新人,这些问题是必然的问题。
但也正因为涂黑直接刻的难度大,真正掌握了,似乎对于篆书的掌握,篆字的位置经营都有好处,但初学者很容易因此耗费更多的精力在位置经营上,忽略其他因素,因此,临摹初学者似乎不适宜涂黑直接刻,而临摹时涂黑直接刻有一定水平的高手,又需要注意整方印的气息;
2、涂黑直接刻非常适合白文印创作,朱文印不建议涂黑直接刻,特别是元朱文。大致涂黑印面直接刻的白文印,刻印者对印面内容,选字选篆、冲刀切刀,聚散疏密大致是心中有数的,胸有成竹而画竹,像打好了腹稿的文章作者,气息贯通,一气呵成,怎么看怎么舒服,这是胜在气息。但直接刻也会因为是直接刻而失了工稳,因此,这也是个辨证的问题,要看创作者需要得到什么结果;用涂黑直接刻的方法刻元朱文,那需要多精确的刀法啊,如果真做到了,我觉得是大神了,但这种大神,怕还没有出现过。
涂黑直接刻的方法,对于刚刚迈进篆刻大门的初学者并不合适,或者说,这种方法会让初学者绕远路,是事倍功半的。
综上所述:临摹的上石问题,以更清晰准确地把源印蜕上的内容精准地移到石面为最高原则,至于用什么方法,新手完全可以自家考量一下,并没有高下之分,不必觉得现代化的东西离经叛道,也不必觉得古老的东西笨拙守旧,怎么上石都好,关键在于适合自己。当然,这个建立在,不管如何上石,初学者都认真思考这方印,想清楚它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各个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拿了印稿,直接复印上石的,需要加大力度补篆写印稿的功课。而篆的功夫,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还是加紧练篆书最靠谱。
总之,篆刻学习的临摹是反复实践、时刻反省的过程。临摹的整个过程是达到心手相应的过程。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想法、手上功夫的合而为一,反复实践是把自己心头的想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时刻反省是经常修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以临摹印章的数量来衡量功力深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从量变到质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临摹学习,掌握各技法要素需要一定临摹数量的积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为了临摹数量而忽视临摹质量的临摹表现。
解决了印稿上石的问题,其实剩下的才是大量的刀法练习,而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整个篆刻的技法会越来越娴熟,对于临摹者后期脱离原印,进行自我作品的创作起到打基础的作用。
临摹之外强调一点:“书印同参”十分必要!
最后单独拿出来一段再强调一下:在篆刻临摹的过程中,一定要辅助同时进行篆书书法的学习,业内的话叫“书印同参”说极端点的话,其实篆书的学习也应当归到篆刻基本技法里面去,不管是写小篆,还是写汉篆,亦或写大篆,都有利于提高篆刻的字法体现。要想学好篆刻,把书法当成基本技法去掌握和学习,是重中之重。最终的篆刻创作,需要刻印者自己创作写出印稿,从字典里查来的字,还是别人的写法,不算严格意义的创作。
再由上一条延伸开去,还可以学学中国画,绘画是艺术大科目,其中的线条控制方法,其中的章法安排等元素,都对篆刻有很好的共通作用。
根据知友意见修改。感谢大神指点。
感谢知友牛不败提供图片。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谢邀。
一个学习篆刻八年的小设计强答一波。有偏颇的话,请大佬指正。
在这里不对材料、刻刀品牌进行解说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是用的永字牌刻刀。
篆刻理论里很多说法都是说,学篆刻首先要学刀法,篆刻难也难在刀法,但是我个人认为,学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把刀法说得简单一点,便于初学者记忆理解比较好。
最简单的刀法理解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石头上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刻掉。但是这样来说,刀法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并不是这样的,刀法依然很重要,毕竟它总结了前人的多种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周应愿的“七刀法”,再比如许容的“十三刀法”,姚晏的“论刀十九说”等等,什么复刀、补刀、埋刀、舞刀、涩刀、留刀……刀法种类多到数都数不完,我们一只小菜鸟,看看就好,初学者要理解掌握的,但终归最为大家理解的刀法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冲刀,一种是切刀。
图片来源于知友牛不败图片来源于知友牛不败切刀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运刀的时候,轻轻用力将刀锋切入石内,然后推动刀杆,顺着笔画方向切进(刀杆前后小幅摆动),使刀锋一起一伏地切刻入石,迟涩前进,这种刻法往往一个线条会由多次起伏组成,并使刻痕显得不平滑和有起伏感,刻出来的线条是刀锋逐步推进而成的,它的运刀以一个切的动作完成为周期,经过不断的重复,以完成线条的锲刻。
浙派的刀法就是切刀,很多初学者,在刀法没有基础时,也大多用切刀刻印,于是自己说,我这是在学浙派。其实不是,是对自己的冲刀没有把握。对于初学者,切刀的优势时,对于线条来说,一点一点切出来的线条,要比冲出来的长线条更容易控制,而冲刀因为要一刀完成较长的线条,没有基础很容易刻不直,且切刀刀法切出来的线条自带浑朴稚拙味道,极富金石气,这补掉了新手刀法稚嫩的问题,于是,新手容易满足于切刀切出来的线条。但也因为切刀很有可能形成一点点剜掉石头的刻法,这种刻法基本上丧失了笔画的完整性,印面文字的笔墨意味往往荡然无存。
冲刀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运刀时,刀锋入石后,掌握一定的深浅度和力度,并做到用力均匀,刀杆角度不动或者小幅摆动,顺着线条平稳推进,相较而言,冲刀的运刀速度比切刀快,并且往往一个线条的单刀推进一气呵成,即使多刀刻成,也在笔意甚至形式上看起来是一气呵成的,连贯性比较强,趋势感、方向感比较明确。因此,大部分冲刀都更适合表现笔墨意味。
不管用何种刀法,如上所述,目的简单 ,其实就是刻掉石头上不要的部分。需要注意的大概仅仅就是以下几点的控制:
1、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刀刃与石面的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印章风格,当然也影响整个印章的创作,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夹角度数,在完成同一笔画时,保持角度不变。
2、刀杆与石面的夹角;这大致只是指的冲刀,这个角度是指的整个刀杆与印面的夹角大小。这个角度当然也影响运刀,自然也就对印面风格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夹角越大,运刀越吃力,而越小,越容易走刀,通常情况下,夹角越大,为了表达线条越容易刻得深;夹角越小,为了表达线条越容易刻得浅。当然这个深浅还跟其他因素有关系。
3、刀刃向下的力度大小;刀刃向下的力度大小。其实这一点可以用刻得深浅来替换,即,用的力度大,自然刻得深,如赵之谦,用得力度小,自然刻得浅,如吴让之。
4、刀刃向前的力度大小;刀刃向前推行的力度大小。当然,这主要是指的冲刀,切刀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推得劲大,出来的线条非常爽利,但不易控制走向,也就是说,容易跑偏,同时还会因为有收不住的情况,刻到左手的情况也是因为用力过猛,遇到砂丁,一用力,左手被伤。用力小了,出来的线条有显得软弱无力,肉感十足,不挺劲。这里呢~给大家一个神器。传说中的印台。我开始学篆刻的时候左手受伤了,吊了两个月。老师看我愁的不行,扔给我一个印台。然后。。。我觉得挺好。当然也有人喷我像个小学生,印台不好巴拉巴拉的,自行体会,合适即正义。
5、刀刃运行的速度。当然,这也是主要指的冲刀,切刀也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一条与上一条互相相关,用力度大,相对自然速度快,用力度小,相对自然速度慢。我在这里把刀法剖析得这么细的原因,是让新入门的篆刻宝宝们知道,刀法并不神秘,注意以上这些注意点,就足以练好刀法,运刀快慢,刻石深度,运刀力度,入石角度,思考清楚了,仔细揣摸各种元素,保持稳定的角度,力度,当自己的入石角度、用力的大小,手势姿势都能保持恒定的数值时,自然就能刻直直线了。最初能刻直短直线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较短的距离内,运刀者的角度、力度在短时间内是保持恒定的。
接下来高能!(其实这段是我抄的,为了用显得更高深的原理来解说一下篆刻)
如果用运动学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刀法训练,其实就是通过无数次的运刀刻石,让自己的手部肌肉产生记忆。这种记忆,包含以上各角度、力度、速度因子。
补个概念:肌肉记忆(Muscle Memory),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于是需要练习量和正确的姿势。),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比如打乒乓球拉弧线球的动作,比如骑自行车的动作,比如篮球里投篮的动作,姿势和动作一旦形成肌肉记忆,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很不易改动或忘掉。而篆刻刀法里的手部肌肉记忆也属于这种记忆,这种记忆能准确地把刀刻在它最应当刻到的地方,这时候,我们自己的刀法已经算是入门了。
篆刻并不难,难点有三,一在于个人对于字体的修养,二在于章法上的疏密,朱白的分布,三在于方与圆配合。
我们一个一个地说。
第一个难点是个人对于字体的修养,这属于字法方面的问题,做为一个篆刻学习者,其实同时还需要是一个文字学的学习者,因为在篆刻过程中,要接触的古文字类型很多,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古玺文字,秦摹印篆,汉缪篆、秦小篆、汉碑篆、汉碑额篆、封泥文字、砖瓦文、钱币文字、古镜铭文字、古器皿文字、权、量文字、简帛文字……尽管在实际的创作之中,可能不需要全部掌握这些文字种类的字体特征和文字风格,但在同一方印章里安排字体统一、纯粹的字却是必须的,否则,这方印章的风格便往往不统一、不纯粹,不协调,看上去会有别扭的感觉。因此,学习篆刻新入门者,怕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上述文字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文字类别)进行认真的研读,甚至不光是识读,恐怕还需要会写,才可能在制印之时,组成较合规的印面。吴大师把这一条列在最前面,可见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我们现在想想,这么复杂的汉字演变过程中间有过那么多的存在形式,要学习掌握,的确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不了解文字学这方面的知识,一个篆刻者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工匠,而不是我们说的带有学术气的艺术家。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对文字学的钻研程度的深浅,基本上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篆刻人艺术水平的高下。
比如,我们说,清邓石如把书法引入篆刻,从此,篆刻学习的视野跳出了过去“印宗秦汉”的“印中求印”的局限,进入了“以书入印”“印从书出”的阶段,这其实已经跳出印面,到印外寻找篆刻文字资源了,但到了后来的赵之谦,他又“一心开辟道路,打开新局”用战国泉币、秦汉碑版 、权诏、镜铭等文字入印,真正“为六百年来抚印家立一门户”。
再看吴昌硕本人,他比赵之谦所涉及的金石文字更多,封泥、砖瓦尽皆进入吴大师视野。甚至“道在瓦甓”成为吴大师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并因此开创了斑驳高古、雄浑苍劲的篆刻新面目。
再到后来的黄牧甫则更在吉金文字上下功夫,于是又创造了黄牧甫光洁而挺劲,娟整而华美的独特风格,成为“印外求印”的集大成者。成“粤派”(也说“黟山派”)开山宗师。
凡成大宗师大宗匠者,其涉猎必广,见识必博而通,文字学学养必深厚。
紧接着的第二句是“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这是第二个难点。
篆刻章法里最基本的章法配置原则就是疏密,这个不止来自吴昌硕大师,在汉印里就已经有明显的疏密对比章法原则,到邓石如后,进一步提纯为理论性的疏密原则,就是:“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疏密对比的原则成为篆刻配置的重要法则。
赵之谦对此也有言论,他在《铜鼓书堂集古印谱记》里说:“余所得集古印谱,以《西亭印纂》为最精,又得童山人钰手拓北平朱氏所藏古印一帙,双得强恕堂鉴存古印,又郭止亭《汉铜印选》合计阅古印不下三千,率大同小异,盖一聚一散,仍此数颗不坏之宝。万石类然,无足异也。”由上可知,赵之谦从三千方古印中年到的,就是“盖一聚一散”罢了。而且认为这是篆刻配置章法的“不坏之宝”。
我们随手拿来吴大师的作品,大致都能找到强烈的疏密对比关系。可见大师不仅认识到了,而且在创作中实际践行着他理论上的认知。
用疏密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创作,则至少可以避免我们在创作中码算珠的做法,主动做出疏密的调整,使章法空灵有韵味。而不单单是刀法纯熟的甜熟之作。
第三个难点是方圆之互异。一方印里,字画全部是方,字画全是圆都不好,都会使印面呆板,不灵活,因此需要方圆并济。在审美上,不同的线条的类型反映不同的态势,通常情况下,直线条相对是静态的,曲线则相应是动态的,那么在一方印里,要表现动静合宜的整体和谐美,就必然要有直有弯。
大抵大师的作品中,都会看到这样匠心运作的效果。据吴昌硕大师的孙子吴长邺的回忆称吴昌硕刻印时的情景:“祖父每刻一印,事先必静坐默想,反复构思,对于如何分朱布白,虚实相配,一一了然于胸,然后执笔起稿。起稿后,还要经过再三推敲,有时还要数易其稿,直到完全惬意后,才写到印石上去。”(《书法》1984年第5期吴长邺《祖父吴昌硕先生篆而未刻的一方印章》)可见,创作是一件多么需要精气神的精神活动,而不简单是刻工好就好了那样简单。
以上是吴昌硕大师一段话的举例赏析,做为篆刻新人来说,这三个难点的突破,势必能使篆刻艺术认知上一个台阶。篆刻创作决不是一件匆忙完成的事情,息心静气的慢功夫之下,还要冲破一个一个的难关。决不是浮躁心态下能够完成的事情。
学习篆刻跟学习书法一样,临摹几乎算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或者甚至可以说是不二法门,于是临摹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哦,临摹重要,临摹重要,临摹重要。
一、为什么临摹
临摹分两种,一种是再现性训练(就是对临),对临的重点是为了得到原印的形状,也即古人已有现成的作品在那里放着,临摹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件作品再现出来,既然是再现,就越像越好;另一种更高阶段的临摹是表现性训练(就是背临),背临的重点是为了得到原印的神采。不管对临还背临,临摹的宗旨一般首先是培养观察力(观察的越细致才能表现得越细致)与心手相应(心里想表达,手上能表达出来)的能力,其次是锻炼临印者对原作品技法各方面的领悟程度(比吉章法疏密,审美上的光洁)。
再现性训练要求逼肖原印(尽可能地跟原印一样),因此在整个再现原印的过程中,临摹者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包括细心观察时的精神念力,即拿到一方原印后,花大功夫对其进行观察,不放过原印上的一丝一毫的特征(思考这些特征是艺术性的,还是物理性的),当然也包括深刻理解原印的技法和审美特征。理解原印呈现的印蜕效果的成因和审美取向。还要调动临摹者掌握的所有操作手段(篆书书法书写能力、技法法层面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不管临摹的对象是秦汉印作品还是历代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对象一般情况下都包含上述完整的技法内容,也即临摹者拿到一方作品,这方作品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润饰法(早期作品还要注意岁月天然形成的破损等)、边款法(早期作品可能无边款)、钤盖法都要完整的进习学习,临摹者需要做的事情是按照技法的标准程序完成完整再现,在整个再现的过程中,所有的技法基本内容,都会得到系统的训练,对原作品的再现度越高,临摹者接受到的各技法要素的训练也就越全面,越具体。
临摹可以分步进行,比如:抽出专门的时间段进行汉印专题的训练,再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圆朱文的训练,或者进行某一家某一派的专门集中训练(例如某段时间专门抽出时间来学浙派的切刀,某段时间专门用来学习微派的冲刀)等等。
二、临摹的方法:
临摹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临摹方法。
1、首先是要有一些必要的基础训练。
学习刻印的最初阶段,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线条练习,比如直线,比如曲线,必如刻回文练习,这些练习的作用在于了解石性、刀性(不同的石料有不同的石性,不同的刀具也会产生不同的印面效果。),掌握用刀的方法,学会一些刀法的标准实施过程(比如冲刀的转折,比如切刀的连贯,再比如刀刃与石面的夹角,入石的深浅等),掌握标准刀法中冲、切等各种刀法在印面的表现中起到的具体作用,什么样的效果需要使用什么刀法等。这些练习简单、枯燥、没有趣味,最终出来的结果又往往不被称为作品。因此,很多临摹者就忽略了这一段的练习或者不愿意进行这一练习,认为在实际临印的过程中再进行这些基本的训练也可以,而实际情况上,严格的基础训练,才有可能出来精准的临摹作品,否则,真正开始印作临摹印作之后,大部分临摹者会发现,自己也理解了,想法也对头了,但就刻不出来想要的效果,这不是想法的问题,而是手上功夫不到,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基础训练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还不足以达到心手相应的地步。
2、紧接着可以刻一些简单的文字。这些文字可以是汉印中的某个字,或者是标准篆书里某个字。这段练习就是把这些简单的文字刻成形。可以先刻一些只有直线的单字,然后逐步加入带有曲线的,带有交叉笔画的汉字。这个阶段的练习还是控刀能力。
3、等到临摹者有了一定的控刀能力,再开始临摹文字较少、笔画简单的汉印。比如直画较多,而曲笔比较少的汉印:
4、当临摹这些简单的汉印有一定基础之后,再临摹较为复杂的汉印。
简单的说,临摹顺序应当按照从古到今,从平易到险奇,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临摹,而每临一方作品临摹者都要深切体会完成一件作品的基本程序,熟练掌握篆刻技法的各个要领。
5、进度。
我曾经给篆刻学习列过一个课程表,大致以1000方印的临摹作为计量标准。秦汉印、名家流浙印、战国古玺印所占的临摹比例大致可以分别为40%、30%、30%。,1000方印作临下来,篆刻学习者当具备扎实的功底了。
6、上石问题。
当然了,临摹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究竟是水印上石好,还是反写上石好,究竟是“渡稿”好,还是真接反写上石,历来争论比较大,大家各执一说:
三、关于上石:
第一种方法:反写上石
有的篆刻人说,反写上石(就是拿毛笔直接把印稿的内容直接反写在石面上)最正宗,最靠谱,最高大上。甚至有的篆刻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出手”好,其他的,如果你不是反写上石,最终就会沦为下流“俗手”。
可是我们试想,让开始临摹的新手,拿起毛笔来,就把印稿内容反写到石头上,并且能够跟原稿尽可能的接近,这显然,太难为新手宝宝们了~毕竟我们是新手嘛,要求高是好事,但是做不到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练习和简化难度对不对?
马上就有朋友跟我说,不能反写上石,是因为没有把篆书练好,等篆书练好了,对毛笔控制精到了,就能画出来精准的临摹稿了,所以先去练上一到三年的篆书吧,于是篆刻学习先从书法学习开始的理论又开始了。
但实际情况是,从在宣纸上写篆字,到把篆字反写到石头上,固然有一定的联系,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但要一个新手拿起石头临汉印时,却要把汉印上的内容精准地反写在石面上,初学者会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就算他能在纸上精准地写出来,也不见得能在石头上精准地写出来,最重要的还是反字,在写反字的过程中,某些笔画的张力方向又正好相反,最传统 的说法是功夫不到就写不好,功夫到了,就写好了。这当然是实话,但是,对一个把篆刻当成最终学习方向的学习者,把十足的精力花在反写上石这一块,似乎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很多同样重要的东西需要花功夫去学习和琢磨呢。(尽管我不反对反写上石,我本人也是尽量反写上石的,但花很多精力去学习反写上石,而忽略其他技法的学习,对于初学者,还是觉得太浪费时间了)
因此,反写上石是需要一些条件并且需要区分场景的:
1、有书法功底。对篆书(包括大篆、小篆、缪篆)都有一定底子,拿起笔来,不管是凌空书写也罢,还是在印床上、手下或腕下垫点东西写到石头上,这都可行,对于初期的新手,这种场景也很少出现,初学者篆书水平高的并不多见;
2、反写上石最好用于创作,对于初期的临摹并不好。因为既是临摹,大都是要临得跟原稿“似”,不管是形似还是神似(通常是先形似——即我们前面提到的再现性训练,才谈到神似——即我们前面提到的表现性训练),而这种“似”,并不是操作者篆书水平高就一定能达成的,甚至会因为你有较高的篆书水平,而保留下一些固有的书写习惯,恰好与原印不相同,因而影响临摹效果;
3、把篆书的学习跟篆刻区别开来,当成两种功课。书法用以提高用笔和领会书意,篆刻用以学习章法和刀法,学习在石头上经营位置,两者完全可以并行。
得出来的结论是:对于初学者,不要担心自己不是反写上石,就觉得低人一等,只要你临得像,临得好,是不是反写上石,都是好的临摹作品。(只是临摹作品啊,并不是创作,而且我有的时候还会用复写纸啊之类的,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我觉得任何方法都可以尝试)
第二种方法:水印上石
这一条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大致用墨在纸上写了稿子,然后用清水渡稿到石上的法子,也就是水印上石方法,这通常被认为是最正宗的上石方法。因为例如陈巨来等等大师都是这样的法子上石的,这也是传统方法。这种方法,很多篆刻家也认可,凡是传统的,似乎就是好的,于是我们现在提到的复印稿洗甲水上石、风油精上石、印稿的复写纸上石等就被很多人骂为“不学好,不走正途”,甚至因此就从此走上了一条没落之路了。我认为这是不公道的。
1、为了保持兴趣。注意仅仅是为了保持兴趣,最初拿现成的复印印蜕上石,无可厚非,至少这样可以使练习刀法的目的先行达到;
2、再进一步,从原印稿上用毛笔钩描出来的印稿,再复印上石。这种方法的实质同样是经过了书法和笔意以及刀法考量的思考的,只是工艺上与清水水印上石有所区别罢了,这也同样无可厚非。在这一点上,因为同样有书写过程,清水水印上石并不比风油精、洗甲水、复写纸更具有贵族血统,更高人一等(但从健康角度出发,清水上石更好些),说白了,不过是上石。比如《篆刻津梁》一书的作者邹涛,他就提倡洗甲水印上石,而《元朱文印技法解析》的作者鞠稚儒就提倡复写纸上石,这些人也都算是篆刻大家。去西天取经,过去需要师徒四人十万八千里,现在,可能一个Email就解决了。新事物不见得是坏的事物。
3、不忽略篆书练习。其实问题的重点在于,不要因为有了新的上石方法,就忽略了篆书练习,忽略了原印蜕里笔意、刀法、章法的认真思考和仔细考量,这才是重点。
(重点是这方印稿,你思考过了)
第三种方法:涂黑了印面直接刻
大部分新手对拿起刀就在涂黑的石头上开刻的高手崇敬之至,敬仰之情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当然,涂黑就直接刻,一定是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达成的功夫,有这样功夫的人,至少是高年级的学长,值得向他们学习。
但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析:
1、因为涂黑印面直接刻的,这种刻法,是不是适合临摹?我之所以打上问号,是因为在直接刻的过程中,考虑了某个笔画的位置,很可能失去了字的粗细,考虑了粗细,又有可能失去某个偏旁的位置,考虑了某个偏旁的位置,又有可能失去了整个字的笔意,好不容易粗细什么都解决了,又失去了原印的刀法、章法特征……这是直接涂黑就刻的新手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涂黑就刻的高手已不是问题,但对于新人,这些问题是必然的问题。
但也正因为涂黑直接刻的难度大,真正掌握了,似乎对于篆书的掌握,篆字的位置经营都有好处,但初学者很容易因此耗费更多的精力在位置经营上,忽略其他因素,因此,临摹初学者似乎不适宜涂黑直接刻,而临摹时涂黑直接刻有一定水平的高手,又需要注意整方印的气息;
2、涂黑直接刻非常适合白文印创作,朱文印不建议涂黑直接刻,特别是元朱文。大致涂黑印面直接刻的白文印,刻印者对印面内容,选字选篆、冲刀切刀,聚散疏密大致是心中有数的,胸有成竹而画竹,像打好了腹稿的文章作者,气息贯通,一气呵成,怎么看怎么舒服,这是胜在气息。但直接刻也会因为是直接刻而失了工稳,因此,这也是个辨证的问题,要看创作者需要得到什么结果;用涂黑直接刻的方法刻元朱文,那需要多精确的刀法啊,如果真做到了,我觉得是大神了,但这种大神,怕还没有出现过。
涂黑直接刻的方法,对于刚刚迈进篆刻大门的初学者并不合适,或者说,这种方法会让初学者绕远路,是事倍功半的。
综上所述:临摹的上石问题,以更清晰准确地把源印蜕上的内容精准地移到石面为最高原则,至于用什么方法,新手完全可以自家考量一下,并没有高下之分,不必觉得现代化的东西离经叛道,也不必觉得古老的东西笨拙守旧,怎么上石都好,关键在于适合自己。当然,这个建立在,不管如何上石,初学者都认真思考这方印,想清楚它的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等各个细节。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拿了印稿,直接复印上石的,需要加大力度补篆写印稿的功课。而篆的功夫,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还是加紧练篆书最靠谱。
总之,篆刻学习的临摹是反复实践、时刻反省的过程。临摹的整个过程是达到心手相应的过程。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想法、手上功夫的合而为一,反复实践是把自己心头的想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时刻反省是经常修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以临摹印章的数量来衡量功力深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从量变到质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临摹学习,掌握各技法要素需要一定临摹数量的积累,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为了临摹数量而忽视临摹质量的临摹表现。
解决了印稿上石的问题,其实剩下的才是大量的刀法练习,而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整个篆刻的技法会越来越娴熟,对于临摹者后期脱离原印,进行自我作品的创作起到打基础的作用。
临摹之外强调一点:“书印同参”十分必要!
最后单独拿出来一段再强调一下:在篆刻临摹的过程中,一定要辅助同时进行篆书书法的学习,业内的话叫“书印同参”说极端点的话,其实篆书的学习也应当归到篆刻基本技法里面去,不管是写小篆,还是写汉篆,亦或写大篆,都有利于提高篆刻的字法体现。要想学好篆刻,把书法当成基本技法去掌握和学习,是重中之重。最终的篆刻创作,需要刻印者自己创作写出印稿,从字典里查来的字,还是别人的写法,不算严格意义的创作。
再由上一条延伸开去,还可以学学中国画,绘画是艺术大科目,其中的线条控制方法,其中的章法安排等元素,都对篆刻有很好的共通作用。
根据知友意见修改。感谢大神指点。
感谢知友牛不败提供图片。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我看你问的问题似乎比较散,那我就按照你的关键字来回答吧。
新手——新手学习篆刻书法,最怕被别人吹玄乎弄晕,也最怕简单化理解。正确的方法是找一个大家名手的先学着,然后再参考其他学这位大家的高手。比如你学吴昌硕,同时你看看齐白石是怎么参考吴昌硕,来楚生又是怎么参考吴昌硕,寿石工又是怎么参考吴昌硕,这样你就可以有足够多的参考,而不跑偏。
有了这个准绳之后,就是多练。量变就是质变。有一些体会了之后就去找佐证,相信自己的感受。
刀法——刀法是最容易被搞玄乎,其实又一点都不玄乎的东西。其实就是刀子约三分之一斜着扎进去,顺着刀刃的方向向前匀速推进就行。记住是匀速!这样一边就是毛的,一边就是光的,你想利用哪一边就利用哪一边。长一点就是冲刀,短一点就是切刀,玩熟了就随便走。切记切记,一次性一刀很重要,就算修补也是新的一刀,不要重复。这是技术的精髓所在。
基本的原则我只能讲到这里了,古代没有视频,语言表达很不容易,今天也依然不易,你多试两次就一定能发现感觉。
章法——就是字的结构。区别是用毛笔在纸上写字的时候,形状大小一般你可以随心所欲。在春联上写字的时候,一般来说大小就不能过分夸张,否则不端庄。那么在有限的印章空间里边写字,他的空间被强行的规定了下来,或许是一个方块,或许是一个不太规则的空间,你需要把它撑开,顺从空间的形状而不受压,所谓“如水入器”。体会一下高脚杯里面装上红酒,就算把杯子去掉,你光看红酒的样子,也可以知道它是装在高脚杯里的。
这就是章法的精髓。顺便参考一下老外的平面构成,这方面原理东西方一致的。
篆法——其实就是上面的章法了。因为你使用的是篆字,所以叫篆法。多几个字加起来之后就成了集体的篆法,也就是章法。
篆刻是个俗称,因为过去主要使用篆字。其实所有的字和图形都可以入印,变成印章。
黄士陵——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写意高手,只不过是他把他的险峻和阳刚都悄悄的隐藏在了光洁之中。而许多人学的时候只注意到了他的光洁,把他刻得非常的甜美典雅,反而就庸俗化了。
要学黄士陵,你要参考这几个人。师父辈的赵之谦,吴让之。徒弟辈的易孺,邓尔雅,乔大壮,罗叔子,傅抱石。看看他们是怎么理解这位一代宗师的,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先说这么多吧,记住多练,然后就着自己的感觉去寻找佐证,这样循环往复的向前推动。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指点吓到。自己的感受才是艺术的法门。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我看你问的问题似乎比较散,那我就按照你的关键字来回答吧。
新手——新手学习篆刻书法,最怕被别人吹玄乎弄晕,也最怕简单化理解。正确的方法是找一个大家名手的先学着,然后再参考其他学这位大家的高手。比如你学吴昌硕,同时你看看齐白石是怎么参考吴昌硕,来楚生又是怎么参考吴昌硕,寿石工又是怎么参考吴昌硕,这样你就可以有足够多的参考,而不跑偏。
有了这个准绳之后,就是多练。量变就是质变。有一些体会了之后就去找佐证,相信自己的感受。
刀法——刀法是最容易被搞玄乎,其实又一点都不玄乎的东西。其实就是刀子约三分之一斜着扎进去,顺着刀刃的方向向前匀速推进就行。记住是匀速!这样一边就是毛的,一边就是光的,你想利用哪一边就利用哪一边。长一点就是冲刀,短一点就是切刀,玩熟了就随便走。切记切记,一次性一刀很重要,就算修补也是新的一刀,不要重复。这是技术的精髓所在。
基本的原则我只能讲到这里了,古代没有视频,语言表达很不容易,今天也依然不易,你多试两次就一定能发现感觉。
章法——就是字的结构。区别是用毛笔在纸上写字的时候,形状大小一般你可以随心所欲。在春联上写字的时候,一般来说大小就不能过分夸张,否则不端庄。那么在有限的印章空间里边写字,他的空间被强行的规定了下来,或许是一个方块,或许是一个不太规则的空间,你需要把它撑开,顺从空间的形状而不受压,所谓“如水入器”。体会一下高脚杯里面装上红酒,就算把杯子去掉,你光看红酒的样子,也可以知道它是装在高脚杯里的。
这就是章法的精髓。顺便参考一下老外的平面构成,这方面原理东西方一致的。
篆法——其实就是上面的章法了。因为你使用的是篆字,所以叫篆法。多几个字加起来之后就成了集体的篆法,也就是章法。
篆刻是个俗称,因为过去主要使用篆字。其实所有的字和图形都可以入印,变成印章。
黄士陵——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写意高手,只不过是他把他的险峻和阳刚都悄悄的隐藏在了光洁之中。而许多人学的时候只注意到了他的光洁,把他刻得非常的甜美典雅,反而就庸俗化了。
要学黄士陵,你要参考这几个人。师父辈的赵之谦,吴让之。徒弟辈的易孺,邓尔雅,乔大壮,罗叔子,傅抱石。看看他们是怎么理解这位一代宗师的,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先说这么多吧,记住多练,然后就着自己的感觉去寻找佐证,这样循环往复的向前推动。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指点吓到。自己的感受才是艺术的法门。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我会把我每天刻的都加上来,答案会持续更新的。
上个星期前书法老师决定开始教我们篆刻。
然后给我们准备的东西如下:
1.篆刻五十讲
2.篆刻字典
3.印床
4.永字牌刻刀
5.金刚石的磨砂板
6.几块石头
7.宣纸
8.小楷毛笔和墨汁
9.铅笔
理论部分跳过。第一天练线,第二天练的回字,这两天都在练回字。其他的等我学到后面再说,有兴趣可以一起交流啊。12.3才开始
今天的,修了三遍
12.8
12.9
12.10
12.11
两枚都是今天的,但是心字是今天老师过来,指导修改了昨天的。亥字写错了,不要在意(●°u°●) 」
12.17!前几天出去了一趟没刻
正好学篆刻半个月,没刻新的,把昨天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又修了一下
12.23 今天这个章“亥”与“刀”的距离没掌握好,刻的太远了,整个废掉
今天刻的章,今天下雨,手冷,但是感觉刻起来还好
我是如何磨石头的https://www.zhihu.com/video/1193290329502072832一直都是给大家看的我刻好的,今天放一个小视频,我磨石头的小视频
昨天刻的时候录了一点,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篆刻小白,记录篆刻学习的点点滴滴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今天刻了个白文的,虽然看起来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今天这个几乎都是一刀,没有复刀,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我会把我每天刻的都加上来,答案会持续更新的。
上个星期前书法老师决定开始教我们篆刻。
然后给我们准备的东西如下:
1.篆刻五十讲
2.篆刻字典
3.印床
4.永字牌刻刀
5.金刚石的磨砂板
6.几块石头
7.宣纸
8.小楷毛笔和墨汁
9.铅笔
理论部分跳过。第一天练线,第二天练的回字,这两天都在练回字。其他的等我学到后面再说,有兴趣可以一起交流啊。12.3才开始
今天的,修了三遍
12.8
12.9
12.10
12.11
两枚都是今天的,但是心字是今天老师过来,指导修改了昨天的。亥字写错了,不要在意(●°u°●) 」
12.17!前几天出去了一趟没刻
正好学篆刻半个月,没刻新的,把昨天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又修了一下
12.23 今天这个章“亥”与“刀”的距离没掌握好,刻的太远了,整个废掉
今天刻的章,今天下雨,手冷,但是感觉刻起来还好
我是如何磨石头的https://www.zhihu.com/video/1193290329502072832一直都是给大家看的我刻好的,今天放一个小视频,我磨石头的小视频
昨天刻的时候录了一点,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篆刻小白,记录篆刻学习的点点滴滴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今天刻了个白文的,虽然看起来和之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今天这个几乎都是一刀,没有复刀,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2407471250063360有条件就找老师报班学,没条件就多看看视频,多看看书~
入门的话比较推荐《篆刻五十讲》,跟着一讲一讲学就可以啦。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https://www.zhihu.com/video/1182407471250063360有条件就找老师报班学,没条件就多看看视频,多看看书~
入门的话比较推荐《篆刻五十讲》,跟着一讲一讲学就可以啦。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找位老师
比如我
如何系统地学篆刻?
找位老师
比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