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主机游戏的光盘是怎么压制的?

游戏机就是一种主要用于娱乐,使用只向获得许可的软件开发者开放的源代码,以电视机或其他专用显示器以及专用输入设备的电脑系统。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主机游戏的光盘是怎么压制的?"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主机游戏的光盘是怎么压制的?

不知道题主关心的是光盘制作还是其中的防拷贝技术,先从光盘制作开始吧

光盘批量生产其实就像印刷厂印书一样[1],是用印板印制的,这个印板称为母盘内容提供者必须要把要压盘的数据一次性提供给母盘(这里实名反对另一个回答里说数据可以分不同时期写入母盘这种说说法)母盘一般是一个玻璃基材料的盘,在上面要涂特殊的光敏化学材料,然后用激光将数据按顺序在母盘上曝光曝光后的母版通过化学显影形成一个包含大量按信息排列的金属凹坑的信息层到工厂里通过“电铸”技术(类似电镀+分离),像制造镀膜一样把母版上的信息转印成一层薄薄的铝质镀层上,并直接注塑形成光盘。光盘上的这个铝层转印了母版的凹坑,在激光照射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射,能被光驱捕捉到,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0、1数据

所有量产的光盘不管CD、DVD、BD基本都是这么制作出来的。但是自从光盘诞生起,盗版技术就相生相伴,因为比起传统的数据媒介(卡带、磁盘、磁带),光盘的制作成本实在太低了。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反拷贝技术,其实主要就是在母版上做文章,因为每一张光盘的母版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过精心的排列和一些特殊的刻痕技术,可以在光盘上留下它诞生的指纹。

早期的反拷贝技术主要针对音频CD,采取了一些刻意破坏和模糊数据的刻痕手段,让光盘中的数据在不影响听感的情况下,无法被完整的一次复制,但是这并无卵用。人们通过重复读取攻击轻易的就克服了这个问题,CD收藏者使用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抓轨工具 Exact Audio Copy 就是通过多次读取对数据进行高精度校验[2],得到最好的CD音频数据因此广为流行。

而计算机上、游戏主机上,数据是严密的程序逻辑个精确的素材数据,是绝对不允许像CD那样破坏数据的,因此大多采用的是密码学相关的技术。

这里也要特别说位于光盘冲压区的 BCA,很多人认为BCA是不可复制的,实际上BCA可以复制,他实际就是可在光盘内圈的一个可以被读取的激光条码[3],只能作为初级识别,不是可信任的保护。但是只要盗版者不知道其中内容,那么就有很多技术可以验证和识破这种复制。

很多PC上使用的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盘面的物理特征,比如轨道数据密度、角度、坏扇区中隐藏的数字签名等。这些隐藏信息在母盘生产前就已经约定好了,被用作各种软件加密的密钥因子、或者硬件校验的要素。一旦按照约定制造出对应的母盘,则印制出来的光盘都可以正常工作。

对于复刻的光盘,一般刻录盘轨道信息是出厂就制作在光盘上的,刻录时无法更改,也就无法做到和原厂母盘一致。而一般的母盘作坊也很难有设备精确读取和复制原盘的轨道结构,而无法生产出可以解密的副本。

但是这也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这些物理信息本质上只是一些简单的向量信息,是可以被读取和模仿欺骗的,就例如臭名昭著的StarForce和SecuROM这两大DRM系统,他们都在盘面的物理信息上做了文章,通过直接控制光驱读取特定数据获得光盘的DPM(Data Position Measurement)信息,进而可以计算出扇区角度或存储密度等数据,作为加密因子。但是像DaemonTools 或 Alcohol 这样的镜像工具就能同理工作,在恒定角速度(CAV)模式下下自己测量光盘的DPM信息,并写入到mds中,用虚拟光驱模拟。[4][5]

理论上来说因为母盘大厂都有极高精度的控制设备,也能自己复制这些信息,不过大厂是否愿意冒险就另说了,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社会问题不能单靠技术去解决”

主机平台方面,BCA区域的条码可以和软件、渠道等很多信息形成对应,随意复制是很容易露馅的。此外PC上这些对盘面的物理识别技术也很可能在主机平台上有应用,和BCA的数据形成对应关系[6],也可能通过网络远程注册和查证。由于主机平台正常来说没有PC上那些镜像工具,系统自身保护也非常到位,防拷贝屏障是很高的。

最后多句嘴,虽然光盘这些技术已经算很成熟了,但是目前看光盘最终还是要被成本更低,反盗版技术更便捷的网络下载给取代了。今后把盘借给朋友,二手市场交换这样让人怀念的场景可能会消失。。。

最后也感谢评论区反复的质疑,让猫去特别又翻了很多资料,自己也对这个老旧技术收获不少,顺便把参考资料补上


主机游戏的光盘是怎么压制的?

不知道题主关心的是光盘制作还是其中的防拷贝技术,先从光盘制作开始吧

光盘批量生产其实就像印刷厂印书一样[1],是用印板印制的,这个印板称为母盘内容提供者必须要把要压盘的数据一次性提供给母盘(这里实名反对另一个回答里说数据可以分不同时期写入母盘这种说说法)母盘一般是一个玻璃基材料的盘,在上面要涂特殊的光敏化学材料,然后用激光将数据按顺序在母盘上曝光曝光后的母版通过化学显影形成一个包含大量按信息排列的金属凹坑的信息层到工厂里通过“电铸”技术(类似电镀+分离),像制造镀膜一样把母版上的信息转印成一层薄薄的铝质镀层上,并直接注塑形成光盘。光盘上的这个铝层转印了母版的凹坑,在激光照射下会产生不同的反射,能被光驱捕捉到,转换为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0、1数据

所有量产的光盘不管CD、DVD、BD基本都是这么制作出来的。但是自从光盘诞生起,盗版技术就相生相伴,因为比起传统的数据媒介(卡带、磁盘、磁带),光盘的制作成本实在太低了。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反拷贝技术,其实主要就是在母版上做文章,因为每一张光盘的母版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过精心的排列和一些特殊的刻痕技术,可以在光盘上留下它诞生的指纹。

早期的反拷贝技术主要针对音频CD,采取了一些刻意破坏和模糊数据的刻痕手段,让光盘中的数据在不影响听感的情况下,无法被完整的一次复制,但是这并无卵用。人们通过重复读取攻击轻易的就克服了这个问题,CD收藏者使用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抓轨工具 Exact Audio Copy 就是通过多次读取对数据进行高精度校验[2],得到最好的CD音频数据因此广为流行。

而计算机上、游戏主机上,数据是严密的程序逻辑个精确的素材数据,是绝对不允许像CD那样破坏数据的,因此大多采用的是密码学相关的技术。

这里也要特别说位于光盘冲压区的 BCA,很多人认为BCA是不可复制的,实际上BCA可以复制,他实际就是可在光盘内圈的一个可以被读取的激光条码[3],只能作为初级识别,不是可信任的保护。但是只要盗版者不知道其中内容,那么就有很多技术可以验证和识破这种复制。

很多PC上使用的加密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盘面的物理特征,比如轨道数据密度、角度、坏扇区中隐藏的数字签名等。这些隐藏信息在母盘生产前就已经约定好了,被用作各种软件加密的密钥因子、或者硬件校验的要素。一旦按照约定制造出对应的母盘,则印制出来的光盘都可以正常工作。

对于复刻的光盘,一般刻录盘轨道信息是出厂就制作在光盘上的,刻录时无法更改,也就无法做到和原厂母盘一致。而一般的母盘作坊也很难有设备精确读取和复制原盘的轨道结构,而无法生产出可以解密的副本。

但是这也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这些物理信息本质上只是一些简单的向量信息,是可以被读取和模仿欺骗的,就例如臭名昭著的StarForce和SecuROM这两大DRM系统,他们都在盘面的物理信息上做了文章,通过直接控制光驱读取特定数据获得光盘的DPM(Data Position Measurement)信息,进而可以计算出扇区角度或存储密度等数据,作为加密因子。但是像DaemonTools 或 Alcohol 这样的镜像工具就能同理工作,在恒定角速度(CAV)模式下下自己测量光盘的DPM信息,并写入到mds中,用虚拟光驱模拟。[4][5]

理论上来说因为母盘大厂都有极高精度的控制设备,也能自己复制这些信息,不过大厂是否愿意冒险就另说了,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社会问题不能单靠技术去解决”

主机平台方面,BCA区域的条码可以和软件、渠道等很多信息形成对应,随意复制是很容易露馅的。此外PC上这些对盘面的物理识别技术也很可能在主机平台上有应用,和BCA的数据形成对应关系[6],也可能通过网络远程注册和查证。由于主机平台正常来说没有PC上那些镜像工具,系统自身保护也非常到位,防拷贝屏障是很高的。

最后多句嘴,虽然光盘这些技术已经算很成熟了,但是目前看光盘最终还是要被成本更低,反盗版技术更便捷的网络下载给取代了。今后把盘借给朋友,二手市场交换这样让人怀念的场景可能会消失。。。

最后也感谢评论区反复的质疑,让猫去特别又翻了很多资料,自己也对这个老旧技术收获不少,顺便把参考资料补上


主机游戏的光盘是怎么压制的?

和普通光盘完全一样,只是母盘不能工厂自己来做,而是有特殊的流程,做完后上流水线该压的压即可

任天堂的光盘在压完后有一个特殊的激光烧洞流程,你拿正版任天堂光盘在灯下面照照,可以看到数据区有一些小洞,这些小洞不影响盘面数据,因为会被光驱纠错掉,但这些缺口在原始数据流里面的位置是无法控制或者复现的,这样生成了独一无二的特征,然后把这个特征数据由厂家控制的密钥加密后烧在BCA区域,光盘复制就基本不可能了

微软的360光盘仔细看可以看到某些地区有细微的分割线,说明母盘的不同区域可能是在不同时间制作的,而且光盘验证的流程也有检测某些特定扇区特征的相位角,我推测应该是先烧录母盘主要内容,烧录完分析特征后加密生成母盘安全扇区,然后再烧录上去。母盘无法做两遍保证完全一样,但光盘量产阶段没有其他特殊化工艺,完全的流水线敲图章而已。如果搞到母盘,是可以直接压和原厂一模一样的光盘的

PS4和X1的光盘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生产工艺,应该大多数加密仅仅是定制逻辑结构而已。但都有BCA区域可以烧序列号等信息方便追踪。蓝光光盘的生产线管的很严,不太可能有私自生产,生产了也划不来,反正都去下载了


主机游戏的光盘是怎么压制的?

和普通光盘完全一样,只是母盘不能工厂自己来做,而是有特殊的流程,做完后上流水线该压的压即可

任天堂的光盘在压完后有一个特殊的激光烧洞流程,你拿正版任天堂光盘在灯下面照照,可以看到数据区有一些小洞,这些小洞不影响盘面数据,因为会被光驱纠错掉,但这些缺口在原始数据流里面的位置是无法控制或者复现的,这样生成了独一无二的特征,然后把这个特征数据由厂家控制的密钥加密后烧在BCA区域,光盘复制就基本不可能了

微软的360光盘仔细看可以看到某些地区有细微的分割线,说明母盘的不同区域可能是在不同时间制作的,而且光盘验证的流程也有检测某些特定扇区特征的相位角,我推测应该是先烧录母盘主要内容,烧录完分析特征后加密生成母盘安全扇区,然后再烧录上去。母盘无法做两遍保证完全一样,但光盘量产阶段没有其他特殊化工艺,完全的流水线敲图章而已。如果搞到母盘,是可以直接压和原厂一模一样的光盘的

PS4和X1的光盘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生产工艺,应该大多数加密仅仅是定制逻辑结构而已。但都有BCA区域可以烧序列号等信息方便追踪。蓝光光盘的生产线管的很严,不太可能有私自生产,生产了也划不来,反正都去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