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可以有效传导电流的导线。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回答很简单,多芯线与单芯线的区别而已。

多芯线较软,施工布线方便,一般用于控制回路布线;单芯线较硬,一般用于主回路布线。不管是多芯线抑或是单芯线,只要它们的截面积相同,则载流量就相同。

下图是MNS低压开关柜的电动机回路控制抽屉图片,我们看到的电线都是多芯线。很明显,就是为了施工方便。

再看下图:

这是载流量为4000A的低压开关柜图片,我们能从右上角看到4000A的断路器图片。注意到图中的导线都是铜排,然而从断路器上垂下一根黄绿色的电缆,它就是接地线。尽管这根接地线如此之粗,但它还是多芯线。

如此看来,在实际工作中,单芯线的用量会比多芯线少很多。

题主的问题回答完了,我们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多芯线的载流量与芯线数量有何关系?有什么限制条件吗?

(提示:截面半径与载流量的关系、某频率电磁场在导线内的穿透深度与载流量的关系、导线外包绝缘层的散热能力与载流量的关系等等)

=======================

晨练跑步归来,看了若干评论,似乎都没有讲到点子上。今天是周日,有点时间,我来回答我提出的这些问题。

1.关于多芯线与载流量的关系

上图中,左侧就是多芯电线中的一根芯线,它的直径是D1,截面积是S1,S1与D1之间的关系是: ,由此推得它的直径表达式为: 。

若单根芯线的长度是L,则它对应的外表面有效散热面积为: 。

注意:有效散热面积不包括电线的两个端面。

为何讨论导线的载流量要与电线的散热面积挂钩?这是因为导线存在电阻,当电流流过它时,导线当然会发热,会有一定的温度。若导线的温度过高,则会破坏导线的绝缘层,降低导线材料的机械强度。所以,导线的载流量一定会和导线的散热能力直接挂钩。

我们再设单根芯线的电阻是R1。

我们再来看K根芯线构成的多芯电线,讨论时暂时不考虑多芯线外面的塑料保护层,认为此多芯电线是裸导线。

我们设多芯电线的截面积为SK,且有 。于是,多芯电线的等效直径DK为:

多芯电线的有效散热面积AK为:

我们还知道,这K根芯线之间是并联关系。既然单根芯线电阻是R1,那么这K根芯线的电阻就是:

我们知道,导线散发的热量与导线的表面积成正比。对于单根的电线,其散热量P1的表达式为:

,这里的M为散热系数。

对于K根芯线并联的多芯电线,其散热量为:

当导线处于平衡态时,导线的发热量P与导线的散热量P'相等,也即:

并且有: ,

注意这里的I1是单根芯线的载流量,IK是多芯线的载流量。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求出IK与I1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如下表达式:

上式中最后的式子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式子。我把它罗列如下,以强调一下:

我们用上式来构建下表:

此表就是多芯电线的载流量与单根芯线载流量之间的关系。

来看《电工手册》中的实际表,此表中的数据并非裸导线,而是实际电线参数,如下:

我们以4平方导线为例,已知单根导线的载流量是47A:

2根导线并联时, ,实际值为79.1A;

3根导线并联时, ,实际值为107A;

10根导线并联时, ,实际值为264A。

原来,《电工手册》中的数据就是这么得到的,和我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2.关于导线的趋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的讨论

方便起见,我直接引用我上课的课件,如下:

有了这两张图,我们就可以展开来说明了。

趋肤效应并非只针对频率较高的场合,事实上,对于50赫兹的普通工频交流电,当导线为普通铜材料时,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它的穿透深度,如下:

也就是说,若铜导线的直径大于2X6.6=13.2mm,尽管此时流过导线的电流只是普通50赫兹交流电,但它也会呈现趋肤效应。所以,在工业环境下,大电流导线一般均采用铜排,铜排的厚度一般为10毫米。

所以,尽管只是50赫兹的交流电,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导线的连接处叠厚超过13毫米。

3.关于导线敷设采用多芯线还是单芯线的问题

对于开关柜和控制柜,柜内控制线的选择,一般都采用多芯线。线的颜色为黑色,头尾用号码管来区分导线用途和接点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芯线的线头会散开,所以必须用铜接头压接后接入接线端子,并且一个接线端子最多只能接两条线。

对于较长距离的布线,则应当采用单芯线。单芯线的强度大,能保证电缆不至于被拉断。

对于家装布线,则建议以多芯线为好,以便线头连接。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回答很简单,多芯线与单芯线的区别而已。

多芯线较软,施工布线方便,一般用于控制回路布线;单芯线较硬,一般用于主回路布线。不管是多芯线抑或是单芯线,只要它们的截面积相同,则载流量就相同。

下图是MNS低压开关柜的电动机回路控制抽屉图片,我们看到的电线都是多芯线。很明显,就是为了施工方便。

再看下图:

这是载流量为4000A的低压开关柜图片,我们能从右上角看到4000A的断路器图片。注意到图中的导线都是铜排,然而从断路器上垂下一根黄绿色的电缆,它就是接地线。尽管这根接地线如此之粗,但它还是多芯线。

如此看来,在实际工作中,单芯线的用量会比多芯线少很多。

题主的问题回答完了,我们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多芯线的载流量与芯线数量有何关系?有什么限制条件吗?

(提示:截面半径与载流量的关系、某频率电磁场在导线内的穿透深度与载流量的关系、导线外包绝缘层的散热能力与载流量的关系等等)

=======================

晨练跑步归来,看了若干评论,似乎都没有讲到点子上。今天是周日,有点时间,我来回答我提出的这些问题。

1.关于多芯线与载流量的关系

上图中,左侧就是多芯电线中的一根芯线,它的直径是D1,截面积是S1,S1与D1之间的关系是: ,由此推得它的直径表达式为: 。

若单根芯线的长度是L,则它对应的外表面有效散热面积为: 。

注意:有效散热面积不包括电线的两个端面。

为何讨论导线的载流量要与电线的散热面积挂钩?这是因为导线存在电阻,当电流流过它时,导线当然会发热,会有一定的温度。若导线的温度过高,则会破坏导线的绝缘层,降低导线材料的机械强度。所以,导线的载流量一定会和导线的散热能力直接挂钩。

我们再设单根芯线的电阻是R1。

我们再来看K根芯线构成的多芯电线,讨论时暂时不考虑多芯线外面的塑料保护层,认为此多芯电线是裸导线。

我们设多芯电线的截面积为SK,且有 。于是,多芯电线的等效直径DK为:

多芯电线的有效散热面积AK为:

我们还知道,这K根芯线之间是并联关系。既然单根芯线电阻是R1,那么这K根芯线的电阻就是:

我们知道,导线散发的热量与导线的表面积成正比。对于单根的电线,其散热量P1的表达式为:

,这里的M为散热系数。

对于K根芯线并联的多芯电线,其散热量为:

当导线处于平衡态时,导线的发热量P与导线的散热量P'相等,也即:

并且有: ,

注意这里的I1是单根芯线的载流量,IK是多芯线的载流量。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求出IK与I1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如下表达式:

上式中最后的式子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式子。我把它罗列如下,以强调一下:

我们用上式来构建下表:

此表就是多芯电线的载流量与单根芯线载流量之间的关系。

来看《电工手册》中的实际表,此表中的数据并非裸导线,而是实际电线参数,如下:

我们以4平方导线为例,已知单根导线的载流量是47A:

2根导线并联时, ,实际值为79.1A;

3根导线并联时, ,实际值为107A;

10根导线并联时, ,实际值为264A。

原来,《电工手册》中的数据就是这么得到的,和我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2.关于导线的趋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的讨论

方便起见,我直接引用我上课的课件,如下:

有了这两张图,我们就可以展开来说明了。

趋肤效应并非只针对频率较高的场合,事实上,对于50赫兹的普通工频交流电,当导线为普通铜材料时,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它的穿透深度,如下:

也就是说,若铜导线的直径大于2X6.6=13.2mm,尽管此时流过导线的电流只是普通50赫兹交流电,但它也会呈现趋肤效应。所以,在工业环境下,大电流导线一般均采用铜排,铜排的厚度一般为10毫米。

所以,尽管只是50赫兹的交流电,但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导线的连接处叠厚超过13毫米。

3.关于导线敷设采用多芯线还是单芯线的问题

对于开关柜和控制柜,柜内控制线的选择,一般都采用多芯线。线的颜色为黑色,头尾用号码管来区分导线用途和接点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芯线的线头会散开,所以必须用铜接头压接后接入接线端子,并且一个接线端子最多只能接两条线。

对于较长距离的布线,则应当采用单芯线。单芯线的强度大,能保证电缆不至于被拉断。

对于家装布线,则建议以多芯线为好,以便线头连接。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多匝线与单匝线

单匝

在一般情况下比如民用,50,60hz交流电,相同粗细的单匝与多匝相比较,单匝的单位阻值低一些,所以单匝的标称电流更大,所以多用单匝线。而多匝可能会用在电流较小、需要把导线弯来弯去的地方。但走大电流易发烫,使绝缘老化迅速。所以家里面,能用单匝就用单匝,除非单匝的太硬弯不动,再用多匝,但即使用多匝的也最好用匝数较少的,比如两匝,三匝等,这样能走更大电流,延长使用寿命。

多匝

1.一般使用是因为比较好弯曲

2.但是当电流的频率很高时,就不单单只考虑粗细了。

频率高了比如几百khz,因为集肤效应也可以叫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关系,电流会贴在导线表面走,也就是在一个环形里面走,这个环的厚度非常小,可能只有几mil,十几mil,而且,这个厚度仅仅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厚度越小。

如果是单匝道线,那么导线的利用率就会非常低。但多匝就不一样了,因为环形厚度相同,导线细,利用率就会高。

所以能使用比单匝更细的多匝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了。

难得看到一个略了解的问题,有说错的地方望指正。

^_^

2018年2月2日第一次修改

2018年2月3日第二次修改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多匝线与单匝线

单匝

在一般情况下比如民用,50,60hz交流电,相同粗细的单匝与多匝相比较,单匝的单位阻值低一些,所以单匝的标称电流更大,所以多用单匝线。而多匝可能会用在电流较小、需要把导线弯来弯去的地方。但走大电流易发烫,使绝缘老化迅速。所以家里面,能用单匝就用单匝,除非单匝的太硬弯不动,再用多匝,但即使用多匝的也最好用匝数较少的,比如两匝,三匝等,这样能走更大电流,延长使用寿命。

多匝

1.一般使用是因为比较好弯曲

2.但是当电流的频率很高时,就不单单只考虑粗细了。

频率高了比如几百khz,因为集肤效应也可以叫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关系,电流会贴在导线表面走,也就是在一个环形里面走,这个环的厚度非常小,可能只有几mil,十几mil,而且,这个厚度仅仅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厚度越小。

如果是单匝道线,那么导线的利用率就会非常低。但多匝就不一样了,因为环形厚度相同,导线细,利用率就会高。

所以能使用比单匝更细的多匝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了。

难得看到一个略了解的问题,有说错的地方望指正。

^_^

2018年2月2日第一次修改

2018年2月3日第二次修改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不是电线直径越粗,电阻越小吗?”

是的直径越粗,电阻越小所以细线必须“多根”缠绕起来,才能达到一条粗线的低电阻所以电阻一样了,不妨碍导电

那么,同样电阻为什么非要分成多跟细的,而不是一根粗的?一根粗线频繁弯曲会容易折断多跟细线频繁弯曲不容易折断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不是电线直径越粗,电阻越小吗?”

是的直径越粗,电阻越小所以细线必须“多根”缠绕起来,才能达到一条粗线的低电阻所以电阻一样了,不妨碍导电

那么,同样电阻为什么非要分成多跟细的,而不是一根粗的?一根粗线频繁弯曲会容易折断多跟细线频繁弯曲不容易折断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大家没有想到,单匝线走过的电流越大,其产生的CE、RE越大,就需要更大的屏蔽线圈,但是多匝线,因为毕竟不是一个整体,外层线对内层线还能起到屏蔽作用,在做EMC的时候,一次通过的概率更大一些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大家没有想到,单匝线走过的电流越大,其产生的CE、RE越大,就需要更大的屏蔽线圈,但是多匝线,因为毕竟不是一个整体,外层线对内层线还能起到屏蔽作用,在做EMC的时候,一次通过的概率更大一些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一根粗金属丝实在是太硬了,没法实用。


电线为什么是多根细线?

一根粗金属丝实在是太硬了,没法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