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帐篷的保养:清洗后放通风阴凉处自然晾干,不要放烈日下爆晒或放高温的地方烘烤,以防退胶或脱胶,加速老化。
户外运动,是一项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其中包括登山、攀岩、悬崖速降、在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溪流、探险等项目,户外休闲运动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很... 户外运动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抛开使用场景谈品牌的行为都是耍流氓→_→

户外旅行选择帐篷,品牌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使用场景去选择帐篷!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顶好帐篷?干货都在这里了

相信各位看官已经看过不少当下的帐篷评测了,首先保证这篇没有废话,只有干货。

言开正传,只抓住一顶帐篷的两个核心命题:轻量化、稳定性,来探究这个“好帐篷”之所以称得上“好”的标准。

帐篷节航拍实景,图/自由之魂

如果问笔者有没有能同时满足轻量化和稳定性两个标准且两方面都perfect的帐篷,很遗憾的表示,找遍地球都没有。

两个相对矛盾的标准,在眼下材料科技没有出现革命性改变的当下,不太可能实现,所能实现的,还是相对:追求轻量化的基础上做到相对稳定性;或是追求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到相对轻量化。这就回到标题了:因地制宜。

为了话题不那么严肃,开头抛出个有意思的话题:冬天快到了,我们去攀冰,要不要带顶帐篷?先来张图,证明下这不是在瞎扯淡:

韩国判岱冰场,右下角为供攀冰者休息的营地帐。图/kolon 莹莹

上图是在韩国判岱,全球范围内负有盛名的攀冰场。好了,要不要带顶帐篷去攀冰,这个取决于2个要素:攀冰场地有没有扎下一顶营地帐(大帐篷)的空间;以及,你有没有一顶合适的大帐篷~

是不是画风很清奇?有谁写帐篷先从营地帐写起的?但是我们这篇的重点在:因地制宜。以下会牵涉到相当多的国内外品牌的不同款帐篷,结构、面料、性能参数比对应有尽有,篇幅较长,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一:营地活动帐篷

顾名思义:营地使用的帐篷,休息和娱乐时的场所。

适用地环境:base camp(大本营,一切以畜力所能抵达的最后一个取水/雪方便的营地)、自驾游、需要满足休闲娱乐需求的各类户外活动。

品牌选择:Knot(国内)、KAILAS(国内)、The North Face、自由之魂(国内)

产品对比: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比对四个品牌、两种结构的营地帐。

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无营地帐,直接关系到团队的伙食水平,图/时间神医

第一种结构:无杆三尖塔式

Knot冰川6-8人帐;面料为双面涂硅20D尼龙。

优点:超级轻量化、淘宝售价600人民币左右、搭建方便。

缺点: 稳定性一般 、耐用性较差。

(这里顺带提下帐篷面料的两个参数:D或Denier是指纤维的纤度单位,每9000米纤维重多少克就称多少D。所以,“D”数越高,表示纤维的相对重量、面料厚度和结实程度越高。

另一个参数:双面涂硅,区别于单硅面料,意指帐篷面料的两面都涂硅,优点是水滴在帐篷外层面料上,丝滑的硅油涂层可以方便雨水快速滑落,相对于单面硅帐篷来说内层结霜会少一点。且双硅面料抗撕裂强度更高,抗撕裂强度可能要比单硅面料高一倍以上,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且面料相对不易老化。

双硅面料的缺点是接缝处无法压胶,使用者需要手动对线缝处涂硅胶,因此防水值做不了太高;而单硅面料的缺点则是内帐壁为pu涂层,设计结构不够合理的话落水速度不快,水滴容易打湿内帐,但是由于单硅面料可以接缝处压胶因此参数上防水值可以远远超过双硅面料的帐篷,总体来说两种面料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去选择)

左下为Knot冰川6-8人营地帐,拍摄于勒多曼因4400大本营,图/Kaka

冰川knot营地帐,无杆帐里的三尖塔结构,相比较单杆支撑的金字塔,结构更加饱满空间可以利用的更加合理。全部支撑杆长度以135厘米的手杖为基准,最小重量1100克(帐篷皮重),加上纤绳地钉及其他配件和连接杆共1750克,可以实现一人背负,为6-8人提供一个聚会场所,同时可以满足6个人的睡眠空间。

经过笔者在高海拔营地的实际使用,认为这款营地帐的优缺点同样明显。对比营地帐的传统结构,球型帐的笨重与搭建费劲,这款无杆三尖塔表现的极其轻便与易于搭建(所有地钉风绳拉好,三尖支撑好即可饱满)。但是在今年国庆贡嘎山区暴风雪的侵袭下,这款帐篷很快就被吹倒,倒下的帐篷面料被支撑的登山帐帐尖戳破,在稳定性与耐用性方面表现一般。

支撑杆被风吹倒,划破了帐篷。图/人渐阑珊

建议可以使用于各类型徒步穿越中,尽量避免高海拔攀登使用;以及大风、降雨降雪环境下需考虑增加地面锚点设置。(如利用营地石块连接风绳做锚点、雪地上利用大号塑料袋等容器装纳拍实的雪埋入雪地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厂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结合相对低廉的售价来说还是堪称物美价廉。

第二种结构:传统球形帐(穹顶帐)

优点:有多种规格可选,可以根据空间和人数需求选择定制。稳定性可靠,抗风性能好,适合探险级活动。

缺点:价格昂贵,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难以接受。帐篷搭建需要队友配合,单人几乎不可能完成。

kailas12人营地帐参数,图片来源:kailas.com

KAILAS极地大本营帐。今年国庆,笔者在贡嘎山区嘉子峰大本营,偶遇了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著名攀登者、四届金冰镐奖得主(登山领域的世界最高奖项)的普莱泽利和他的搭档库尔班,非常荣幸的参观了他们的KAILAS营地帐, 只有两位攀登者,却可以在山里生活的如此惬意,确实为他们的快乐登山所感动。

两位climber在嘉子峰大本营的合影,图/时间神医

既然说到了球形大本营帐,不得不提一提The North Face,可以说是球型帐的鼻祖,早在1984年就发售了第一款2 METER DOME:帐篷高度约2米,地板直径约4米,帐杆数多达12个,重量为23公斤。甚至可以说是曾经最好的营地帐,一度垄断了各类登山活动,比如登山纪录片《自由之舞》里出现的营地帐便是TNF。

2018款 THE NORTH FACE GEODOME 4球帐,图片来源:the north face.com

上图的这个GEODOME 4是TNF18年新出的款,这款帐篷使用了150D面料,重量达到了11.07kg,帐内面积可以容纳4个人入睡,值得一提的是官网宣称可以抵挡26米每秒的风速,目前TNF的日本官网上有售,换算成人民币高达12000余元。

日本富士山前的自由之魂Robotech太空堡垒,图/自由之魂 王吉刚

此外还有家国产品牌推出了这一结构,自由之魂。Robotech太空堡垒设计为一顶10人帐,外帐使用了70D N66 双面硅抗撕裂面料,外帐防水静水压2000mm具备防紫外线功能。帐杆使用了共计10根韩国Yunna帐杆,此款帐篷没有内帐,总重达到了14.7kg,售价15800元,也是不低啊。

小结:营地帐其实对部分走上不归路(装备发烧、露营腐败、极限攀登等多个不同细分领域)的玩家来说都不算陌生,这里对两种经典的结构:无杆塔式和球型结构进行了比对和举例,我们更加倾向于将无杆塔式结构的帐篷应用于中低海拔的徒步活动中作为活动帐使用;而球型结构帐篷更适合应用于极地、高海拔攀登探险活动。

二:中低海拔徒步帐篷

第一种结构:鱼脊结构

顾名思义:脱胎于圆顶帐篷的变种设计,是双Y形帐杆的简化版,这类帐篷拱起的帐杆远看颇像鱼背,故而名曰鱼脊,当下很热门的款式。

适用地环境:中低海拔徒步环境,扎营地无强风大风。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穿山甲、三峰 3F 征途系列、Nuturehike挪客 云尚系列、静星 云雀、Big Agnes 飞溪等。

结构优点:自立帐里重量较轻; 顶部不会积雪。

结构缺点:大多为三通杆,抗风性能差,扎营前需提前判断风向以决定扎营方向(但事实上开阔地带夜间风向极其多变),单门厅不利于双人进出及放置装备。

鱼脊的帐杆结构三通杆;虽然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却损失了一些稳定性。图/夸父

参数比对:

第二种结构:圆顶帐篷

顾名思义:圆顶帐篷,同样鱼脊的变种设计,是双Y形帐杆的复杂版,这类帐篷顶部多了横向杆,往往头部空间很不错,当下很热门的款式。

适用地环境:中低海拔徒步环境,扎营地有风。

品牌选择: MSR hubba nx 、KAILAS云影 、三峰 3F 飘云系列、Nuturehike挪客 星河系列 、Big Agnes 马刺等。

结构优点:头部空间比鱼脊帐大,双门厅进出方便,可以拓展门厅,适合野外对空间有一定要求的用户。

结构缺点:三通关节,强度依旧没有独立帐杆交叉的大。

星空下的MSR hubba(右边),左为自由之魂穿山甲。图/欧伟

参数比对:

第三种结构:金字塔(无杆)

顾名思义:又被称为印第安塔,形如金字塔状,本质上是无杆帐,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帐篷结构,当下很热门的款式。

适用地环境:中低海拔徒步环境,可以扛大风(面料与手杖结实程度决定),复合材料超轻量化塔甚至可用于FKT(速穿)线路。对营地的空间和地貌有一定条件,不适合空间狭小或不便于固定地钉的营地。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静星、三峰、手艺宅、阿悠、江工坊 、Bigsky 、HMG、Locus等。

结构优点:结构简单,搭建极其方便、重量轻。

结构缺点:搭建饱满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帐篷四角空间利用率不高、占地面积大,无法自立。

cuben材料制作的金字塔,图/江工坊 酱铺

金字塔结构曾经是笔者最喜欢的帐篷结构,也着实使用金字塔走过不少路线。但是为什么还加了个“曾经”呢?使用得多了才发现,无杆塔这个结构在帐篷里是说法最多的,什么轻量化抗风性,都只是对这个结构片面的吹捧。

举例17年的8月,笔者攀登那玛峰的那次来说,使用不过300g重量的CUBEN双人塔,在海拔4400与4900营地安然入梦。沿途还有商业队的“识货”朋友跑来交流:“你那是酱铺那儿买的吧!高海拔还能用这个!” 在海拔4900的c1营地,下起了小冰雹,但风不大,用做支撑杆的是LEKI makalu,就是那对号称挽救滑坠登山者生命的黄金杖。(虽然这个传闻在笔者看来纯属瞎扯淡)但是结实粗壮的支撑杖,确实令人在断断续续降下冰雹的高海拔营地安心不少,也是平安无事。

声名赫赫的leki手杖。图片来源:baidu.com

但是金字塔结构的无杆帐结实吗?抗风吗?扛雪压吗?可不可以还真不是笔者说了算,同一结构下,就取决于您的帐篷面料强度了。

接下来,再说一说帐篷面料的事儿吧~

之前我们穿插着说了丹尼尔指数与双面硅单面硅的优劣点,现在再去了解下帐篷面料的另一个反映强度(抗撕裂程度)的指数:举例30D N66,这个N是尼龙的意思,可能大多数玩家并不关心这个数据,再举个简单例子,尼龙66是由两组6个碳原子组成,而尼龙6则是由一组6个碳原子组成。

这下您应该可以整明白,同样是30D的面料,价格差从哪里来了吧?

30D N66面料的塔与设计师手艺宅,图/手艺宅

很少有厂家标注产品选择的面料具体到15D/20D/30D里的多少N,但是实际这项参数反而直接关系到面料的抗撕裂强度,也有时候我们的帐篷在强风的袭击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因为面料强度,还是受力方向,还是帐杆强度,还是补强贴位置或是其他方面才出现的,大多数玩家还是处于无从得知的局面。

据说是国产里性价比最高的0.8oz cuben塔,使用了磁铁吸附扣取代传统魔术贴。图/Naturehike 晓白

上面说了常见的尼龙面料,我们也简单的说一说Cuben面料,Cuben面料是目前已知能应用于帐篷面料中同等重量下坚固程度最高的面料,一般由夹层的SpeCTRa或Dyneema聚乙烯纤维制成,厚度只有英寸的千分之一,并有多种规格。它非常轻,比杜邦的Kevlar轻50-70%,而耐磨性是其4倍,并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弹性;此外,它的重量也仅是涂硅尼龙(Silnylon)的一半,具有浮于水不沉的特性,并耐化学腐蚀性,极佳的抗紫外线性能。

自由之魂 cuben ,面料极具美感(塑料感?)图/自由之魂 王吉刚

cuben应用于帐篷上的面料目前有多种厚度的规格,常见的几种从薄到厚分别为0.34oz、0.51oz、0.8oz、1.0oz,经验上可以分别对应尼龙15d、20d、30d、40d面料。一般来说,小型帐篷,如2人金字塔选用0.8oz的cuben面料,单外帐的标准重量在300g到400g左右,强度上基本也默认可以达到尼龙30d的水平。

DYNEEMA 0.8oz cuben 面料,图/Naturehike 晓白

面料材料部分over,帐杆也在这里提一嘴:国产铝合金材料的其实不必多说,7001、7075甚至7178,符合数字越高刚性硬度越好的规律。但是做帐杆来说不仅需要考虑强度,柔韧性也很关键,举例7001,由于Cu、Mg、Zn的含量不同,7001表现出来的是较强的柔韧性。在被毁坏的帐杆中,7001往往是被压力弄弯,但很少被折断,尤其是在高寒高压的环境下。

所以上文中参数比对里,国产几个定位中端的帐篷清一色的都选用了7001铝合金。(当然也有价格方面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在中高端帐篷上的常见几款帐杆品牌:DAC 、 YUNAN 、Easton其中韩国品牌dac是辨识度最广的,国内外举凡牌子大点儿的帐篷品牌基本都能看见dac的身影。但是DAC帐杆也分几个定位不同的系列,以前来说型号还有Featherlite、Featherlite NSL、Pressfit、DA17好几种,现在我们常见到的NSL、NFL两种标示,NFL帐杆大多用于定位轻量化的帐篷, 而NSL系列的直径更粗一点,同样强度也高一些,更适合高海拔环境。

TNF 高山帐上的DAC Featherlite NSL帐杆,图/小光光

Easton的品牌定位其实更高端一些,但是营销能力远没有dac强,仅仅算是小众玩家的玩物,比较出名的是他家的碳纤维帐杆,比如说一直让小编流口水的超级帐篷Easton si2 cuben四季高山帐,运用了evo版碳杆,又粗又轻。此外,据传该品牌在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也有独特的一手,只是声名不显。至于韩国品牌YUNAN其实也没什么好说了。同“奔驰”“宝马”没法比,也就相当于国内的“比亚迪”,性价比高的选择,品质也不错,低调务实。

小结:从前述的这种单尖塔身上,还衍生了出了众多版本,比如文章开头提起的knot三尖塔,还有目前比较火爆的双尖塔比如三峰蓝山系列;这些衍生出来的版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尖塔四角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在相近的占地面积下提供了更大的可利用空间,但是从抗风性能的角度考虑双尖塔和三尖塔也好多尖塔也罢,都不如单尖塔四平八稳。

三峰蓝山2 双尖塔,塔式无杆的另一变种。图/梁燃

第四种结构:异形无杆帐(张拉整体结构)

这是一种格外少见的结构,单单举个例子,就拿Sierra Designs Tensegrity 2 FL来说吧。从官网扒来的对于这一帐篷型号的解释:Tensegrity,是Tensional(张拉)和 Integrity(整体)的缩合。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利用在连续张力网络内部应用受压构建的结构原理,受压构件之间并不接触而预先张拉构建的空间外形。

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利用在连续张力网络内部应用受压构建的结构原理。图/上海趣途 菜牛

优点:轻量化、单层帐篷结构简单易搭建、良好的透气性能、内部空间优渥

缺点:使用条件有限,只建议中低海拔使用,避免极端环境。

详细参数:双人、三季、单层、三透气窗、非自立帐篷、打包重量1.33kg、

帐杆DAC NFL、外帐20D(Silicone/1200mm PE FR)、帐底30D(WR/3000mmPE FR) 单面硅

小编很喜欢的一款无杆,非常漂亮,图/孜臻三:中高海拔徒步穿越帐篷

第一种结构:外穿杆交叉杆

顾名思义:帐杆在外帐外穿杆,有袖套式外穿杆与挂点式外穿杆。帐杆结构为独立帐杆交叉,存在交叉点越多结构稳定性能越强。

适用地环境:在山区小气候变化更加明显的中高海拔环境,快速搭建变成了一项重要指标,无疑外穿杆结构是其中佼佼者。交叉杆结构同样又是稳定性能极好的帐篷,现在常见有两点交叉和三点交叉,可以扛大风。

Sierra Designs flash 2 Tent在勒多曼因4400营地,图/kaka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三峰、Sierra Designs、Bigsky 等。

结构优点:快速搭建,稳定性好,抗风扛雪压能力强。

结构缺点:重量方面略重。

参数比对:

第二种结构:隧道式

顾名思义:长得跟隧道一样的帐篷,从最早的多杆传统隧道衍生到现在的单杆超轻隧道,从探险级的Hilleberg到极致轻量化的Terra Nova,这是值得各位看官打起精神的一部分。

适用地环境:中高海拔地区,适应大风环境。

品牌选择:Hilleberg、Terra Nova、kailas、自由之魂 、三峰、静星 、naturehike挪客等。

结构优点:帐篷低抗风好,空间大利用效率高。

结构缺点:重量方面略重,对身高较高的人士来说头部空间不足,压抑感。

希尔伯格(Helliberg)公司首创的经典单圈式隧道Akto,图/kaka

单圈式隧道是隧道帐衍生出来的一种经典结构,虽然只有一根弯曲成弧形的帐杆做帐篷主体支持结构,简单,却能做到非常稳定。

四款单圈式隧道帐篷的参数比对:

说完单圈式隧道,咱们再来看正经的隧道本体~Hilleberg的确无愧于隧道鼻祖之称,出了很多经典款,比如Anjan 2,只是售价也确实太高昂了。目前国产的这一类型隧道帐也有很多厂家在做,比如静星的逐风隧道帐小编觉得很不错,门厅做了优化设计,天气晴好时可以配合登山杖作天幕使用。

对于国产帐篷来说,结构上的借鉴几乎是不可避免,毕竟自有了帐篷发展史以来各种类型的帐篷几乎都被试了个遍,但是在细节和功能上进行优化设计,还是可以做到了,也可以印证厂家的用心程度。

希尔伯格Anjan 2在小五台北卫垭口,图/kaka

第三种结构:青蛙式

顾名思义:大约早在2005年前后,TNF 等品牌就根据青蛙的相形体研发了这个形态的帐篷,然后北欧的一些品牌也相继推出,风靡全球。可惜近些年消费者逐渐对更加轻量化的帐篷结构感兴趣,青蛙这种三杆三点交叉的帐篷逐渐没落。

适用地环境:中高海拔徒步环境,可以扛大风。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Naturehike挪客、TNF 、MHW等。

TNF最经典的青蛙帐Tadpole 23,曾经开启一个时代辉煌的起点。图片来源:the north face.com

参数比对:

四:高海拔登山帐篷

终于说到笔者最感兴趣的高海拔了,这部分准备从阿式攀登和喜马拉雅式攀登(商业攀登)两个大方向来说一说,虽然同样是高海拔登山,但是不同的攀登风格也决定了需求的帐篷不同。

先说阿式攀登对帐篷的需求吧:轻便,收纳体积适中,抗风性能好,便于快速搭建。(ps:这里先只说帐篷,下文会出现bivy)

一:交叉杆结构

先放个笔者心目中感觉最牛逼的阿式帐篷图:超级帐篷Easton si2 cuben,连收纳袋,帐杆袋子都用CUBEN面料来做的。碳杆是Easton特制的EVO加强版,地钉是来自FULL METAL JACKET STACKES(全金属外壳)的碳纤维地钉。

至于结构,满足快速搭建的外穿杆,高海拔专用的一层半面料:帐篷的两侧面用的CUBEN+EVENT压合膜全新面料,防水透气指数达到惊人的40000MM/H2O,透气号称是GTX的二倍,笔者也不知道厂家宣称的“直接透气”的效果是不是真的,反正,确实是买不起。

全球最贵的双人帐之一,Easton si2 cuben,图片来源:砾石

至于帐篷的前后面,直接用了两层纯CUBEN面料复合,然后两个门庭有透气网,门帘可以拆卸,非常人性化的设计,除了方便同伴从不同门入帐,双门厅结构也很合理,可以放各自的技术包和高山靴。高山上的暴风雨雪天气里,它可以解决所有想象到的困难,只可惜,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太贵了~竟然高达2000美金!

关于上述的这款超级帐篷,类似结构和设计思路的KAILAS也有一款,18年刚刚亮相亚洲户外展会(南京),还不知道何时可以市售,这里也甩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KAILAS 新款1.5层高山帐,event透气面料。图片来源:战甲网

另一款传统结构的交叉杆帐篷——BD经典款单层高山帐,面料有两种:绿色与黄色两种版本,黄色的相当于PRO版本,具备更强的防雨抗冻能力,重量方面也要更重一些。之前有传言BD这款帐篷停产了,纯属误导,目前美国网站上还可以淘到。后面BIVY部分还会奉上这个面料的特写。

BD Firstlight 单层高山帐,图片来源:blackdiamond.com

二:测地线结构

关于喜马拉雅式攀登(商业攀登)的帐篷,重量方面的要求放宽了,同时对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提的很高。同时由于攀登周期长的缘故,对舒适性也有一定要求。结构方面需要有宽大的门厅,以及门厅附有观测窗,以保证攀登者可以在帐篷内完成绝大多数操作和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The North Face VE25 高山帐 内帐部分,经典之中的经典。图/小光光

这个结构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最经典的多杆交叉结构,The North Face 的VE25是其中经典中的经典,后来者抄来抄去也基本还是保留了这个样子。至少有三根以上的帐杆,与超过五个的交叉点,但也有的帐篷为了平衡重量,会减少帐杆,从而使得帐杆的交叉点少于5个。这样的帐篷称为半测地线帐篷,比如MSR赫赫有名的Fury帐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晕晕狼(郑朝晖)单人自助登顶珠峰时使用的一顶半测地线帐篷,由Naturehike挪客公司开发,目前也还没有上市,重量方面可以透露下,可以控制在2.5kg以内。除此以外的测地线结构帐篷数量也为数不少,国外的Marmot,国内的KAILAS,以前的奥索卡,乃至一些贴牌做代工的仿造的TNF VE25,结构上都是大同小异,也无必要为大家一一比对了。

Naturehike开发的单层防冻面料外挂式高山帐,大门厅具备观测窗,图/晓白五:特殊结构:BIVY与天幕

一:徒步类BIVY

随着大众玩户外的程度逐渐深入,原本曲高和寡的BIVY(露营袋)也逐渐步入眼帘,国内厂家诸如三峰户外、自由之魂等也都出了Tyvek特卫强材质的露营袋,对比日本Locus等品牌动不动便是七八百起步的特卫强露营袋来说,国产品牌的价位显得很亲民。

在这里以三峰为例,一个售价百元左右,135克重的露营袋,收纳后仅仅一拳稍大的体积的露营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白色的三峰tyvek露营袋在海拔4400营地,图/kaka

徒步类露营袋本质上其实是一个睡袋套,没有硬性支撑,不可以在无帐篷下独立使用。主要为了解决帐内冷凝水打湿睡袋的问题而设计,隔脏与保温也是其附属功能,对于徒步露营,尤其是进入温差大、相对湿度高的地区徒步露营的玩家来说,这样一个轻量化的“睡袋套”用处颇为广泛。

二:登山用BIVY

这一类露营袋,实质上就是一个小帐篷,也有人管它叫“棺材帐”。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高难度的技术型山峰阿式攀登过程中找不到一块平整的营地,很多时候只能在冰面上刨出一个台阶,或是陡峭的雪坡上挖出一个小雪洞,这时候攀登者埋下冰锥或雪锥做好保护点,将自己挂好,便可以直接穿着安全带钻进睡袋,再在睡袋外面套上露营袋。

Black Diamond家最顶级的BIVY,摄于勒多曼因4400营地,图/江城子

三: 天幕

既然说了BIVY,也就顺带再聊下天幕,毕竟总有一些“高端玩家”喜欢玩点别出心裁的花样。(手动滑稽脸~)

其实即便在国外,TARP(天幕)也是和BIVY分不开的,两者配合使用在合适的地方,舒适性与体验感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传统结构帐篷所能带来的,重点是,极其轻量化,属于超UL的范畴。

爱水电 双飞天幕,系列图片来源:8264.com

没错,就是上面这个小鬼东西,搭配BIVY后,它可以是这样的:

只要你有想象力,几乎可以称得上百变魔方,也可以是这样的:

当然了,即便不考虑上面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单单随着露营活动的成熟,使用天幕的人便是在越来越多。天幕已经成为了和帐篷同样nice的露营装备。有了它,即便是烈日当空艳阳照,或是大雨临盆透骨寒,都不会影响我们在营地的happy time,算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篇末

写到这里,帐篷篇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笔者也尽可能的覆盖了日常所能见到的帐篷。所谓之帐篷,它不单单是没有生命的尼龙材料,对户外爱好者而行既是行山的工具,也是最真切的搭档与伙伴,为我辈遮风挡雨,使我辈慷慨而行。

看了这篇文章,相信在看品牌的同时,因地制宜选择一款好帐篷怕是难不倒你了...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抛开使用场景谈品牌的行为都是耍流氓→_→

户外旅行选择帐篷,品牌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使用场景去选择帐篷!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顶好帐篷?干货都在这里了

相信各位看官已经看过不少当下的帐篷评测了,首先保证这篇没有废话,只有干货。

言开正传,只抓住一顶帐篷的两个核心命题:轻量化、稳定性,来探究这个“好帐篷”之所以称得上“好”的标准。

帐篷节航拍实景,图/自由之魂

如果问笔者有没有能同时满足轻量化和稳定性两个标准且两方面都perfect的帐篷,很遗憾的表示,找遍地球都没有。

两个相对矛盾的标准,在眼下材料科技没有出现革命性改变的当下,不太可能实现,所能实现的,还是相对:追求轻量化的基础上做到相对稳定性;或是追求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到相对轻量化。这就回到标题了:因地制宜。

为了话题不那么严肃,开头抛出个有意思的话题:冬天快到了,我们去攀冰,要不要带顶帐篷?先来张图,证明下这不是在瞎扯淡:

韩国判岱冰场,右下角为供攀冰者休息的营地帐。图/kolon 莹莹

上图是在韩国判岱,全球范围内负有盛名的攀冰场。好了,要不要带顶帐篷去攀冰,这个取决于2个要素:攀冰场地有没有扎下一顶营地帐(大帐篷)的空间;以及,你有没有一顶合适的大帐篷~

是不是画风很清奇?有谁写帐篷先从营地帐写起的?但是我们这篇的重点在:因地制宜。以下会牵涉到相当多的国内外品牌的不同款帐篷,结构、面料、性能参数比对应有尽有,篇幅较长,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一:营地活动帐篷

顾名思义:营地使用的帐篷,休息和娱乐时的场所。

适用地环境:base camp(大本营,一切以畜力所能抵达的最后一个取水/雪方便的营地)、自驾游、需要满足休闲娱乐需求的各类户外活动。

品牌选择:Knot(国内)、KAILAS(国内)、The North Face、自由之魂(国内)

产品对比: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比对四个品牌、两种结构的营地帐。

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无营地帐,直接关系到团队的伙食水平,图/时间神医

第一种结构:无杆三尖塔式

Knot冰川6-8人帐;面料为双面涂硅20D尼龙。

优点:超级轻量化、淘宝售价600人民币左右、搭建方便。

缺点: 稳定性一般 、耐用性较差。

(这里顺带提下帐篷面料的两个参数:D或Denier是指纤维的纤度单位,每9000米纤维重多少克就称多少D。所以,“D”数越高,表示纤维的相对重量、面料厚度和结实程度越高。

另一个参数:双面涂硅,区别于单硅面料,意指帐篷面料的两面都涂硅,优点是水滴在帐篷外层面料上,丝滑的硅油涂层可以方便雨水快速滑落,相对于单面硅帐篷来说内层结霜会少一点。且双硅面料抗撕裂强度更高,抗撕裂强度可能要比单硅面料高一倍以上,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且面料相对不易老化。

双硅面料的缺点是接缝处无法压胶,使用者需要手动对线缝处涂硅胶,因此防水值做不了太高;而单硅面料的缺点则是内帐壁为pu涂层,设计结构不够合理的话落水速度不快,水滴容易打湿内帐,但是由于单硅面料可以接缝处压胶因此参数上防水值可以远远超过双硅面料的帐篷,总体来说两种面料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去选择)

左下为Knot冰川6-8人营地帐,拍摄于勒多曼因4400大本营,图/Kaka

冰川knot营地帐,无杆帐里的三尖塔结构,相比较单杆支撑的金字塔,结构更加饱满空间可以利用的更加合理。全部支撑杆长度以135厘米的手杖为基准,最小重量1100克(帐篷皮重),加上纤绳地钉及其他配件和连接杆共1750克,可以实现一人背负,为6-8人提供一个聚会场所,同时可以满足6个人的睡眠空间。

经过笔者在高海拔营地的实际使用,认为这款营地帐的优缺点同样明显。对比营地帐的传统结构,球型帐的笨重与搭建费劲,这款无杆三尖塔表现的极其轻便与易于搭建(所有地钉风绳拉好,三尖支撑好即可饱满)。但是在今年国庆贡嘎山区暴风雪的侵袭下,这款帐篷很快就被吹倒,倒下的帐篷面料被支撑的登山帐帐尖戳破,在稳定性与耐用性方面表现一般。

支撑杆被风吹倒,划破了帐篷。图/人渐阑珊

建议可以使用于各类型徒步穿越中,尽量避免高海拔攀登使用;以及大风、降雨降雪环境下需考虑增加地面锚点设置。(如利用营地石块连接风绳做锚点、雪地上利用大号塑料袋等容器装纳拍实的雪埋入雪地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厂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结合相对低廉的售价来说还是堪称物美价廉。

第二种结构:传统球形帐(穹顶帐)

优点:有多种规格可选,可以根据空间和人数需求选择定制。稳定性可靠,抗风性能好,适合探险级活动。

缺点:价格昂贵,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难以接受。帐篷搭建需要队友配合,单人几乎不可能完成。

kailas12人营地帐参数,图片来源:kailas.com

KAILAS极地大本营帐。今年国庆,笔者在贡嘎山区嘉子峰大本营,偶遇了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著名攀登者、四届金冰镐奖得主(登山领域的世界最高奖项)的普莱泽利和他的搭档库尔班,非常荣幸的参观了他们的KAILAS营地帐, 只有两位攀登者,却可以在山里生活的如此惬意,确实为他们的快乐登山所感动。

两位climber在嘉子峰大本营的合影,图/时间神医

既然说到了球形大本营帐,不得不提一提The North Face,可以说是球型帐的鼻祖,早在1984年就发售了第一款2 METER DOME:帐篷高度约2米,地板直径约4米,帐杆数多达12个,重量为23公斤。甚至可以说是曾经最好的营地帐,一度垄断了各类登山活动,比如登山纪录片《自由之舞》里出现的营地帐便是TNF。

2018款 THE NORTH FACE GEODOME 4球帐,图片来源:the north face.com

上图的这个GEODOME 4是TNF18年新出的款,这款帐篷使用了150D面料,重量达到了11.07kg,帐内面积可以容纳4个人入睡,值得一提的是官网宣称可以抵挡26米每秒的风速,目前TNF的日本官网上有售,换算成人民币高达12000余元。

日本富士山前的自由之魂Robotech太空堡垒,图/自由之魂 王吉刚

此外还有家国产品牌推出了这一结构,自由之魂。Robotech太空堡垒设计为一顶10人帐,外帐使用了70D N66 双面硅抗撕裂面料,外帐防水静水压2000mm具备防紫外线功能。帐杆使用了共计10根韩国Yunna帐杆,此款帐篷没有内帐,总重达到了14.7kg,售价15800元,也是不低啊。

小结:营地帐其实对部分走上不归路(装备发烧、露营腐败、极限攀登等多个不同细分领域)的玩家来说都不算陌生,这里对两种经典的结构:无杆塔式和球型结构进行了比对和举例,我们更加倾向于将无杆塔式结构的帐篷应用于中低海拔的徒步活动中作为活动帐使用;而球型结构帐篷更适合应用于极地、高海拔攀登探险活动。

二:中低海拔徒步帐篷

第一种结构:鱼脊结构

顾名思义:脱胎于圆顶帐篷的变种设计,是双Y形帐杆的简化版,这类帐篷拱起的帐杆远看颇像鱼背,故而名曰鱼脊,当下很热门的款式。

适用地环境:中低海拔徒步环境,扎营地无强风大风。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穿山甲、三峰 3F 征途系列、Nuturehike挪客 云尚系列、静星 云雀、Big Agnes 飞溪等。

结构优点:自立帐里重量较轻; 顶部不会积雪。

结构缺点:大多为三通杆,抗风性能差,扎营前需提前判断风向以决定扎营方向(但事实上开阔地带夜间风向极其多变),单门厅不利于双人进出及放置装备。

鱼脊的帐杆结构三通杆;虽然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却损失了一些稳定性。图/夸父

参数比对:

第二种结构:圆顶帐篷

顾名思义:圆顶帐篷,同样鱼脊的变种设计,是双Y形帐杆的复杂版,这类帐篷顶部多了横向杆,往往头部空间很不错,当下很热门的款式。

适用地环境:中低海拔徒步环境,扎营地有风。

品牌选择: MSR hubba nx 、KAILAS云影 、三峰 3F 飘云系列、Nuturehike挪客 星河系列 、Big Agnes 马刺等。

结构优点:头部空间比鱼脊帐大,双门厅进出方便,可以拓展门厅,适合野外对空间有一定要求的用户。

结构缺点:三通关节,强度依旧没有独立帐杆交叉的大。

星空下的MSR hubba(右边),左为自由之魂穿山甲。图/欧伟

参数比对:

第三种结构:金字塔(无杆)

顾名思义:又被称为印第安塔,形如金字塔状,本质上是无杆帐,也是最古老的一种帐篷结构,当下很热门的款式。

适用地环境:中低海拔徒步环境,可以扛大风(面料与手杖结实程度决定),复合材料超轻量化塔甚至可用于FKT(速穿)线路。对营地的空间和地貌有一定条件,不适合空间狭小或不便于固定地钉的营地。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静星、三峰、手艺宅、阿悠、江工坊 、Bigsky 、HMG、Locus等。

结构优点:结构简单,搭建极其方便、重量轻。

结构缺点:搭建饱满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帐篷四角空间利用率不高、占地面积大,无法自立。

cuben材料制作的金字塔,图/江工坊 酱铺

金字塔结构曾经是笔者最喜欢的帐篷结构,也着实使用金字塔走过不少路线。但是为什么还加了个“曾经”呢?使用得多了才发现,无杆塔这个结构在帐篷里是说法最多的,什么轻量化抗风性,都只是对这个结构片面的吹捧。

举例17年的8月,笔者攀登那玛峰的那次来说,使用不过300g重量的CUBEN双人塔,在海拔4400与4900营地安然入梦。沿途还有商业队的“识货”朋友跑来交流:“你那是酱铺那儿买的吧!高海拔还能用这个!” 在海拔4900的c1营地,下起了小冰雹,但风不大,用做支撑杆的是LEKI makalu,就是那对号称挽救滑坠登山者生命的黄金杖。(虽然这个传闻在笔者看来纯属瞎扯淡)但是结实粗壮的支撑杖,确实令人在断断续续降下冰雹的高海拔营地安心不少,也是平安无事。

声名赫赫的leki手杖。图片来源:baidu.com

但是金字塔结构的无杆帐结实吗?抗风吗?扛雪压吗?可不可以还真不是笔者说了算,同一结构下,就取决于您的帐篷面料强度了。

接下来,再说一说帐篷面料的事儿吧~

之前我们穿插着说了丹尼尔指数与双面硅单面硅的优劣点,现在再去了解下帐篷面料的另一个反映强度(抗撕裂程度)的指数:举例30D N66,这个N是尼龙的意思,可能大多数玩家并不关心这个数据,再举个简单例子,尼龙66是由两组6个碳原子组成,而尼龙6则是由一组6个碳原子组成。

这下您应该可以整明白,同样是30D的面料,价格差从哪里来了吧?

30D N66面料的塔与设计师手艺宅,图/手艺宅

很少有厂家标注产品选择的面料具体到15D/20D/30D里的多少N,但是实际这项参数反而直接关系到面料的抗撕裂强度,也有时候我们的帐篷在强风的袭击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因为面料强度,还是受力方向,还是帐杆强度,还是补强贴位置或是其他方面才出现的,大多数玩家还是处于无从得知的局面。

据说是国产里性价比最高的0.8oz cuben塔,使用了磁铁吸附扣取代传统魔术贴。图/Naturehike 晓白

上面说了常见的尼龙面料,我们也简单的说一说Cuben面料,Cuben面料是目前已知能应用于帐篷面料中同等重量下坚固程度最高的面料,一般由夹层的SpeCTRa或Dyneema聚乙烯纤维制成,厚度只有英寸的千分之一,并有多种规格。它非常轻,比杜邦的Kevlar轻50-70%,而耐磨性是其4倍,并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弹性;此外,它的重量也仅是涂硅尼龙(Silnylon)的一半,具有浮于水不沉的特性,并耐化学腐蚀性,极佳的抗紫外线性能。

自由之魂 cuben ,面料极具美感(塑料感?)图/自由之魂 王吉刚

cuben应用于帐篷上的面料目前有多种厚度的规格,常见的几种从薄到厚分别为0.34oz、0.51oz、0.8oz、1.0oz,经验上可以分别对应尼龙15d、20d、30d、40d面料。一般来说,小型帐篷,如2人金字塔选用0.8oz的cuben面料,单外帐的标准重量在300g到400g左右,强度上基本也默认可以达到尼龙30d的水平。

DYNEEMA 0.8oz cuben 面料,图/Naturehike 晓白

面料材料部分over,帐杆也在这里提一嘴:国产铝合金材料的其实不必多说,7001、7075甚至7178,符合数字越高刚性硬度越好的规律。但是做帐杆来说不仅需要考虑强度,柔韧性也很关键,举例7001,由于Cu、Mg、Zn的含量不同,7001表现出来的是较强的柔韧性。在被毁坏的帐杆中,7001往往是被压力弄弯,但很少被折断,尤其是在高寒高压的环境下。

所以上文中参数比对里,国产几个定位中端的帐篷清一色的都选用了7001铝合金。(当然也有价格方面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在中高端帐篷上的常见几款帐杆品牌:DAC 、 YUNAN 、Easton其中韩国品牌dac是辨识度最广的,国内外举凡牌子大点儿的帐篷品牌基本都能看见dac的身影。但是DAC帐杆也分几个定位不同的系列,以前来说型号还有Featherlite、Featherlite NSL、Pressfit、DA17好几种,现在我们常见到的NSL、NFL两种标示,NFL帐杆大多用于定位轻量化的帐篷, 而NSL系列的直径更粗一点,同样强度也高一些,更适合高海拔环境。

TNF 高山帐上的DAC Featherlite NSL帐杆,图/小光光

Easton的品牌定位其实更高端一些,但是营销能力远没有dac强,仅仅算是小众玩家的玩物,比较出名的是他家的碳纤维帐杆,比如说一直让小编流口水的超级帐篷Easton si2 cuben四季高山帐,运用了evo版碳杆,又粗又轻。此外,据传该品牌在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也有独特的一手,只是声名不显。至于韩国品牌YUNAN其实也没什么好说了。同“奔驰”“宝马”没法比,也就相当于国内的“比亚迪”,性价比高的选择,品质也不错,低调务实。

小结:从前述的这种单尖塔身上,还衍生了出了众多版本,比如文章开头提起的knot三尖塔,还有目前比较火爆的双尖塔比如三峰蓝山系列;这些衍生出来的版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尖塔四角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在相近的占地面积下提供了更大的可利用空间,但是从抗风性能的角度考虑双尖塔和三尖塔也好多尖塔也罢,都不如单尖塔四平八稳。

三峰蓝山2 双尖塔,塔式无杆的另一变种。图/梁燃

第四种结构:异形无杆帐(张拉整体结构)

这是一种格外少见的结构,单单举个例子,就拿Sierra Designs Tensegrity 2 FL来说吧。从官网扒来的对于这一帐篷型号的解释:Tensegrity,是Tensional(张拉)和 Integrity(整体)的缩合。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利用在连续张力网络内部应用受压构建的结构原理,受压构件之间并不接触而预先张拉构建的空间外形。

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利用在连续张力网络内部应用受压构建的结构原理。图/上海趣途 菜牛

优点:轻量化、单层帐篷结构简单易搭建、良好的透气性能、内部空间优渥

缺点:使用条件有限,只建议中低海拔使用,避免极端环境。

详细参数:双人、三季、单层、三透气窗、非自立帐篷、打包重量1.33kg、

帐杆DAC NFL、外帐20D(Silicone/1200mm PE FR)、帐底30D(WR/3000mmPE FR) 单面硅

小编很喜欢的一款无杆,非常漂亮,图/孜臻三:中高海拔徒步穿越帐篷

第一种结构:外穿杆交叉杆

顾名思义:帐杆在外帐外穿杆,有袖套式外穿杆与挂点式外穿杆。帐杆结构为独立帐杆交叉,存在交叉点越多结构稳定性能越强。

适用地环境:在山区小气候变化更加明显的中高海拔环境,快速搭建变成了一项重要指标,无疑外穿杆结构是其中佼佼者。交叉杆结构同样又是稳定性能极好的帐篷,现在常见有两点交叉和三点交叉,可以扛大风。

Sierra Designs flash 2 Tent在勒多曼因4400营地,图/kaka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三峰、Sierra Designs、Bigsky 等。

结构优点:快速搭建,稳定性好,抗风扛雪压能力强。

结构缺点:重量方面略重。

参数比对:

第二种结构:隧道式

顾名思义:长得跟隧道一样的帐篷,从最早的多杆传统隧道衍生到现在的单杆超轻隧道,从探险级的Hilleberg到极致轻量化的Terra Nova,这是值得各位看官打起精神的一部分。

适用地环境:中高海拔地区,适应大风环境。

品牌选择:Hilleberg、Terra Nova、kailas、自由之魂 、三峰、静星 、naturehike挪客等。

结构优点:帐篷低抗风好,空间大利用效率高。

结构缺点:重量方面略重,对身高较高的人士来说头部空间不足,压抑感。

希尔伯格(Helliberg)公司首创的经典单圈式隧道Akto,图/kaka

单圈式隧道是隧道帐衍生出来的一种经典结构,虽然只有一根弯曲成弧形的帐杆做帐篷主体支持结构,简单,却能做到非常稳定。

四款单圈式隧道帐篷的参数比对:

说完单圈式隧道,咱们再来看正经的隧道本体~Hilleberg的确无愧于隧道鼻祖之称,出了很多经典款,比如Anjan 2,只是售价也确实太高昂了。目前国产的这一类型隧道帐也有很多厂家在做,比如静星的逐风隧道帐小编觉得很不错,门厅做了优化设计,天气晴好时可以配合登山杖作天幕使用。

对于国产帐篷来说,结构上的借鉴几乎是不可避免,毕竟自有了帐篷发展史以来各种类型的帐篷几乎都被试了个遍,但是在细节和功能上进行优化设计,还是可以做到了,也可以印证厂家的用心程度。

希尔伯格Anjan 2在小五台北卫垭口,图/kaka

第三种结构:青蛙式

顾名思义:大约早在2005年前后,TNF 等品牌就根据青蛙的相形体研发了这个形态的帐篷,然后北欧的一些品牌也相继推出,风靡全球。可惜近些年消费者逐渐对更加轻量化的帐篷结构感兴趣,青蛙这种三杆三点交叉的帐篷逐渐没落。

适用地环境:中高海拔徒步环境,可以扛大风。

品牌选择: 自由之魂 、Naturehike挪客、TNF 、MHW等。

TNF最经典的青蛙帐Tadpole 23,曾经开启一个时代辉煌的起点。图片来源:the north face.com

参数比对:

四:高海拔登山帐篷

终于说到笔者最感兴趣的高海拔了,这部分准备从阿式攀登和喜马拉雅式攀登(商业攀登)两个大方向来说一说,虽然同样是高海拔登山,但是不同的攀登风格也决定了需求的帐篷不同。

先说阿式攀登对帐篷的需求吧:轻便,收纳体积适中,抗风性能好,便于快速搭建。(ps:这里先只说帐篷,下文会出现bivy)

一:交叉杆结构

先放个笔者心目中感觉最牛逼的阿式帐篷图:超级帐篷Easton si2 cuben,连收纳袋,帐杆袋子都用CUBEN面料来做的。碳杆是Easton特制的EVO加强版,地钉是来自FULL METAL JACKET STACKES(全金属外壳)的碳纤维地钉。

至于结构,满足快速搭建的外穿杆,高海拔专用的一层半面料:帐篷的两侧面用的CUBEN+EVENT压合膜全新面料,防水透气指数达到惊人的40000MM/H2O,透气号称是GTX的二倍,笔者也不知道厂家宣称的“直接透气”的效果是不是真的,反正,确实是买不起。

全球最贵的双人帐之一,Easton si2 cuben,图片来源:砾石

至于帐篷的前后面,直接用了两层纯CUBEN面料复合,然后两个门庭有透气网,门帘可以拆卸,非常人性化的设计,除了方便同伴从不同门入帐,双门厅结构也很合理,可以放各自的技术包和高山靴。高山上的暴风雨雪天气里,它可以解决所有想象到的困难,只可惜,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太贵了~竟然高达2000美金!

关于上述的这款超级帐篷,类似结构和设计思路的KAILAS也有一款,18年刚刚亮相亚洲户外展会(南京),还不知道何时可以市售,这里也甩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KAILAS 新款1.5层高山帐,event透气面料。图片来源:战甲网

另一款传统结构的交叉杆帐篷——BD经典款单层高山帐,面料有两种:绿色与黄色两种版本,黄色的相当于PRO版本,具备更强的防雨抗冻能力,重量方面也要更重一些。之前有传言BD这款帐篷停产了,纯属误导,目前美国网站上还可以淘到。后面BIVY部分还会奉上这个面料的特写。

BD Firstlight 单层高山帐,图片来源:blackdiamond.com

二:测地线结构

关于喜马拉雅式攀登(商业攀登)的帐篷,重量方面的要求放宽了,同时对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提的很高。同时由于攀登周期长的缘故,对舒适性也有一定要求。结构方面需要有宽大的门厅,以及门厅附有观测窗,以保证攀登者可以在帐篷内完成绝大多数操作和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The North Face VE25 高山帐 内帐部分,经典之中的经典。图/小光光

这个结构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就是最经典的多杆交叉结构,The North Face 的VE25是其中经典中的经典,后来者抄来抄去也基本还是保留了这个样子。至少有三根以上的帐杆,与超过五个的交叉点,但也有的帐篷为了平衡重量,会减少帐杆,从而使得帐杆的交叉点少于5个。这样的帐篷称为半测地线帐篷,比如MSR赫赫有名的Fury帐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晕晕狼(郑朝晖)单人自助登顶珠峰时使用的一顶半测地线帐篷,由Naturehike挪客公司开发,目前也还没有上市,重量方面可以透露下,可以控制在2.5kg以内。除此以外的测地线结构帐篷数量也为数不少,国外的Marmot,国内的KAILAS,以前的奥索卡,乃至一些贴牌做代工的仿造的TNF VE25,结构上都是大同小异,也无必要为大家一一比对了。

Naturehike开发的单层防冻面料外挂式高山帐,大门厅具备观测窗,图/晓白五:特殊结构:BIVY与天幕

一:徒步类BIVY

随着大众玩户外的程度逐渐深入,原本曲高和寡的BIVY(露营袋)也逐渐步入眼帘,国内厂家诸如三峰户外、自由之魂等也都出了Tyvek特卫强材质的露营袋,对比日本Locus等品牌动不动便是七八百起步的特卫强露营袋来说,国产品牌的价位显得很亲民。

在这里以三峰为例,一个售价百元左右,135克重的露营袋,收纳后仅仅一拳稍大的体积的露营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白色的三峰tyvek露营袋在海拔4400营地,图/kaka

徒步类露营袋本质上其实是一个睡袋套,没有硬性支撑,不可以在无帐篷下独立使用。主要为了解决帐内冷凝水打湿睡袋的问题而设计,隔脏与保温也是其附属功能,对于徒步露营,尤其是进入温差大、相对湿度高的地区徒步露营的玩家来说,这样一个轻量化的“睡袋套”用处颇为广泛。

二:登山用BIVY

这一类露营袋,实质上就是一个小帐篷,也有人管它叫“棺材帐”。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高难度的技术型山峰阿式攀登过程中找不到一块平整的营地,很多时候只能在冰面上刨出一个台阶,或是陡峭的雪坡上挖出一个小雪洞,这时候攀登者埋下冰锥或雪锥做好保护点,将自己挂好,便可以直接穿着安全带钻进睡袋,再在睡袋外面套上露营袋。

Black Diamond家最顶级的BIVY,摄于勒多曼因4400营地,图/江城子

三: 天幕

既然说了BIVY,也就顺带再聊下天幕,毕竟总有一些“高端玩家”喜欢玩点别出心裁的花样。(手动滑稽脸~)

其实即便在国外,TARP(天幕)也是和BIVY分不开的,两者配合使用在合适的地方,舒适性与体验感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传统结构帐篷所能带来的,重点是,极其轻量化,属于超UL的范畴。

爱水电 双飞天幕,系列图片来源:8264.com

没错,就是上面这个小鬼东西,搭配BIVY后,它可以是这样的:

只要你有想象力,几乎可以称得上百变魔方,也可以是这样的:

当然了,即便不考虑上面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单单随着露营活动的成熟,使用天幕的人便是在越来越多。天幕已经成为了和帐篷同样nice的露营装备。有了它,即便是烈日当空艳阳照,或是大雨临盆透骨寒,都不会影响我们在营地的happy time,算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篇末

写到这里,帐篷篇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了,笔者也尽可能的覆盖了日常所能见到的帐篷。所谓之帐篷,它不单单是没有生命的尼龙材料,对户外爱好者而行既是行山的工具,也是最真切的搭档与伙伴,为我辈遮风挡雨,使我辈慷慨而行。

看了这篇文章,相信在看品牌的同时,因地制宜选择一款好帐篷怕是难不倒你了...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家庭露营第一步,一家四口的家庭隧道帐怎么选?这可能是目前露营圈最为细致和用心的横向对比评测!

字数5000+,阅读时间在10-15分钟。

大家好,我是【爸爸爱露营】的老常。

感谢 @生活 邀请,我非常荣幸作为本次的翻牌众测嘉宾之一,针对我有一定了解的版块和产品,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帐篷,是户外露营的最为重要的装备。帐篷,就好比户外的家,一个合适的帐篷,不仅可以遮风挡雨,为户外露营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更可以因为自身的特性,为户外露营提供额外的精致体验。所以,如何选好一顶帐篷,往往是入坑露营最为关键的一步,帐篷选不好,可能就会因为本次糟糕不理想的体验而劝退出坑,丢失了接触更多自然美景的机会。一、常见帐篷类型概述

没错,我们今天虽然聊的是家庭隧道帐,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普及一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帐篷,都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特性。

特别备注一点,我的分类方式主要针对精致露营版块,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非传统的徒步登山轻量化露营,请各位户外专家勿喷,谢谢。

1.三角帐,也称锥形帐,或者金字塔帐。

这种结构的帐篷应该是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沿用至今最为普及的帐篷结构。因为其结构简单,好搭建,抗风性强的特点,无论是几百元价位还是上万元价位,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我计划近期推出一期针对锥形帐的横向对比评测内容,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维达利多

2.快拆帐,也称公园帐。

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最容易买到的迪卡侬系列。这类型帐篷往往是为入门玩家准备,价格亲民,但是材质和环境适应性都偏差,颜色多种多样,安装拆卸都很简单。

图片来源:黑狗户外

3.蒙古包帐。

顾名思义,外形就类似于蒙古族的草原居所,蒙古包。这类型帐篷,和三角帐一样,三角帐源于印第安人,而蒙古包源于游牧民族,历史悠久,空间大,环境适应性强。但是相比三角帐,结构略微复杂,重量略重,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不适宜新手或者刚入坑的玩家尝试。

图片来源:Nordisk

4.鱼脊帐。

也是非常形象和生动的,帐篷会有一条曲线,好像鱼的脊柱一样,这类型帐篷的结构会类似于今天聊的隧道帐,但是区别在于,这类型帐篷,客厅空间因为曲线的原因比较狭小,会有些鸡肋。

图片来源:Muraco JP

5.屋型帐。

这类型帐篷应该是现在精致露营的宠儿,因为酷似房屋结构,颜值优异,空间利用率高,高度也都往往可以让人无需弯腰。是很多家庭露营当中,妈妈选择率较高的一种帐篷。

图片来源:在山西云丘山露营

6.人形账。

人形帐类似于三角帐的扩展和改良,一般是有两个交叉杆结构组成。因为侧面好像一个人,故此得名。人形帐的帐篷空间往往不会太大,一般仅供睡眠使用。很多人形帐会增加帐篷的小天幕来获取额外的活动空间。

图片来源:挪客户外

7.异形帐。

这个类型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因为很多不同的优异户外品牌,在这几年研发了自己独创结构的帐篷,比如下面视频我做了关于这种形状有v型结构的帐篷的评测,它就是优异异形帐的代表之一。

8.球形帐。

同样很好理解,就是一个球,往往是半球,但是也有比较高端的“整球”。这类型帐篷因为较为复杂的帐杆结构,定价一般趋于高端,是小众玩家的首选之一。

图片来源:自由之魂

9.隧道帐。

隧道帐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因为结构酷似隧道得名,接下来我们重点聊聊它。

二、隧道帐对于家庭露营的优势

我和另外一个爸爸Donald,作为5个孩子的爸爸,我们在外出露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家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隧道帐有多个核心的优势,对于家庭露营是非常关键的。

1.空间优势。

隧道帐由于自身的结构问题,一般是采取三杆或者四杆的结构,杆和杆之间就成为了一个居室,如果是三杆,那么就会有2个居室,这两个居室,就可以成为一室一厅的结构,即一个居室作为睡眠使用,一个居室作为客厅使用。而且大部分隧道帐的帐杆是一样长度,所以居室的结构和面积也是相同的。而如果是四杆的话,那么就可以有三个居室,可以拥有卧室X2+客厅X1的结构,或者更加多变的空间使用方案。

按照DOD T3隧道帐的官方图示,可以看出明确的被划分为2个空间

2.通风优势。

隧道帐每一间居室的篷布,往往都是可以撑起来做为天幕的,当然天幕杆和风绳地钉需要自己额外购买。所以隧道帐实际上就拥有了非常优异的四面通风,这对于炎热的夏季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部分隧道帐还会在幕布的位置增加一层纱网,即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避免户外蚊虫的侵扰。

3.环境适应性优势。

隧道帐因为自身的结构,完全搭建的情况下,会耗费大量的风绳和地钉,这样虽然会在搭建的时候耗费额外的体力,但是却可以带来非常优异的抗风性能。部分隧道帐还会进行防晒和防雨的材料加工,起到非常优异的阻隔热量和雨水的作用。

图片来源:我们制作的隧道帐搭建教程视频

关于隧道帐的搭建,我们之前制作了《挑战10分钟搭建隧道帐》视频,大家可以通过画面看到隧道帐的基础结构,以及每个地钉的位置,视频链接在下方:

4.颜值优势。

隧道帐因为自身成本的问题,价格相比其他同类型帐篷,会偏高,但是这样造就了对品牌外观设计的要求,很多隧道帐的外形非常靓丽,撑开天幕之后形状饱满,结构对称,特别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出行人的拍照发朋友圈需求。

三、本次四款不同的隧道帐介绍(对于四个品牌隧道帐快评)

故此,我在目前市面上可以购买的众多隧道帐之中,选择了我认为颇具代表性的四款,来参与本次的横向评测,他们分别是:

1.来自日本网红户外品牌DOD,型号T3-488。

2.来自国产优异品牌挪客,型号云舟三杆M。

3.来自美国品牌但是却在日本做到网红的的Chums,型号beetle room 3。

4.来自国产新秀品牌静星,型号细雨。

以下四个视频分别是我之前进行的快评,方便朋友们先行快速了解以上四款帐篷。

为什么我挑选了以上四款帐篷,首先原因有以下几点。

1.品牌选择。

即覆盖了国外的优质网红户外品牌,也覆盖了国内的一线户外品牌,以及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是也有自己设计的国内新晋品牌。让国内外横向对比PK,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2.价位选择。

前面有提到,隧道帐因为自身成本的原因,价位不会过于亲民,一般都是3000元左右起步,上限在万元左右。本次的四款隧道帐,价格区间都在3000-5000之间,基本符合一般家庭入坑露营采买装备的预算成本。万元的顶级隧道帐虽好,但是考虑到价位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DOD T3中国代理售价 5000-6000挪客云舟M 淘宝官网售价3000+Chums 日本海淘价格预估 4000-5000静星细雨 淘宝官方售价 3000+

3.结构选择。

四款虽然均为隧道帐,但是结构是略有差异,各具代表性的。

3.1 DOD T3-488

这款帐篷采用的最为经典和传统的隧道帐结构,三杆结构,三根弯型帐杆长度一致,整个帐篷被均匀的拆解为了面积大小一样的两居室。

3.2 挪客 云舟三杆M

这款帐篷虽然也为三杆结构,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因为帐杆和帐杆的长度不同,整个帐篷的曲线是类似于鱼脊帐的,靠近卧室的这边会略小,靠近客厅的那边会略大,而且客厅那边云舟有自己的不同设计,增加了投影幕布。

3.3 Chums Beetle Room 3

这款帐篷虽然外形类似隧道帐,但是安装方式却非常特殊,采取了先安装独立内账再加盖外账的方式。

3.4 静星细雨

这款帐篷相比前三款帐篷的高度都会略矮,同样作为三杆结构,虽然矮增加了通行的不便利,但是一定程度了增加了帐篷的抗风性能,以及减轻了帐篷的重量,而且这款帐篷是四款当中唯一的一款棉质隧道帐。

四、四款隧道帐参数对比

接下来我会进行详细的参数对比,使用表格更加直观的为大家对比和呈现。

1.空间对比。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四款帐篷除了Chums偏小以外,占地面积均差不多,内账面积方面,Chums建议一家三口,而其他三款帐篷可以实现一家四口的睡眠需求。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四款帐篷中,只有dod一款的高度是保持一致的,即不论在哪个位置,均可以保持1.75米的高度,而静星细雨虽然最高高度为1.70米,但是实际体验中,因为结构的不同,最低处在1.5米左右。

2.材质对比

首先我先谈一下D值,这是9000米纤维长度的克重数,大家可以理解为帐篷的D值越高越耐磨,重量越重。其次简单做一下材质科普,涤纶可以直接理解为聚酯纤维,而聚酯纤维的特点就是轻便,一般表面会做一些处理,比如pu或者涂层,来增加防雨性,但是这样也会导致透气性下降,容易造成闷热以及温差带来的冷凝水现象。

而静星采用了科技棉也就是TC棉,棉布质量略重,是靠自身纤维的吸水膨胀性来达到防水效果,透气性也更好,tc棉介于聚酯纤维和纯棉之间,没有棉布那么重,也没有棉布那么容易发霉。

有人说牛津布等同于聚酯纤维,我不这样认为,牛津布的质地会感觉更硬,会有些笨重,但是防水性比较好,隔热效果也不错。

所以通过对比以上几款帐篷,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Chums的材质是最为不厚道的,但是,它仍然是日本的网红帐篷。DOD和静星的外帐都有纱网,可以有效避免蚊虫。除了Chums都有做防晒隔热处理,但是究竟效果如何,后面的实验测试会详细展示。静星的纱网手感是最好的,非常舒服。

3.环境适应性对比

在这里,我利用可以购买的小实验道具,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来给大家从消费者的角度更加直观的呈现,四款帐篷的不同。

3.1 透气性

大家可以以下几段视频,在相同的压力下,通过观察气泡的生成,看出四款帐篷的透气性差别。

DOD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236195377152挪客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572805111808Chums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702752043008静星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883963617280

方便大家查看,我截图四个视频并且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这个仪器的原理,就是通过强力的气泵,给布料施加压力,通过观察水中气泡的生产,来了解布料的透气性,也可以间接了解极限状态下的防水性能。

气泡最多的是Chums。挪客云舟总体表现不错,有一颗大气泡生成。DOD T3有很多细微的气泡。静星细雨纹丝不动。

3.2 隔热性

我使用了这台仪器,用热源可以持续产生热量,我将四款帐篷的外账分别放在热量直射的位置,以及热量反射的位置,在这两个位置得出不同的数值,最终用较为精确的数值,呈现出来四款帐篷真实的隔热效果。

分析数值得出一下结论:

挪客云舟的涂银涂层效果明显,热量被绝大部分隔绝在外,达到了最好成绩。依次排名2-4的是静星,Chums,DOD。最终DOD垫底,Chums看来也是采用了处理过的帐篷隔热材料。反射和穿透的原理不同,热量被帐篷反射后是呈不同方向溢散的,故四款帐篷的数值差别不大。所以夏天隔热,有涂层还是效果明显。

3.3 抗风性

目前四款帐篷中,只有DOD这款经历了风洞测试,并且可以承受7级的大风。考虑到风洞测试的复杂性,目前三款帐篷暂时没有官方的测试结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四款帐篷在打满地钉的前提下,隧道帐的优异结构均可以起到比较良好的抗风作用。

3.4 耐水压

耐水压的数值由官方给出,具体如下。

其中需要指出的,静星细雨达到了惊人的5000mm耐水压,即可以承受大暴雨级别的恶劣环境。

4.特色设计对比

这里指的特色设计,是指在帐篷本身基本的基础结构之上,不同品牌自己增加的额外设计。优异的额外设计,可以增加露营的精致体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1 DOD T3-488

可拆卸的内账,即内账可以完成轻松的拆卸,来拓展帐篷空间变成大客厅。内账中优异的储物空间,在内账入口处以及内账内部均有多个口袋,可以有效存储细软物件。搭配雪裙,可以更加有效的防风。天幕杆需要额外购置。内帐储物空间内账储物空间

4.2 挪客 云舟三杆M

优异的前厅DIY搭建模式,两边可以撑开变成更大的客厅,不需要额外准备天幕。自带投影幕布,这是很多人选择云舟的重要原因。自带天幕杆,不需要额外购买。无雪裙,据了解今年年底会推出有雪裙的版本。云舟自带投影幕布

4.3 Chums Beetle Room 3

四款帐篷中最为简单的搭建模式,极大缩短搭建时间和收纳时间。非常个性和鲜艳的颜色。无雪裙。

4.4 静星细雨

同DOD一样,内账可拆卸,变身更大空间。搭配雪裙,可以更加有效的防风。四款帐篷中最为舒适和柔软的内账材质。天幕杆需要额外购置。超级柔软和舒服的纱网

5.搭建难易程度对比

之所以列出搭建难易程度这个选项,是因为在家庭露营中,往往需要尽可能减轻装备的重量,以及缩短搭建的时间,要尽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和孩子。而且很多家庭出行的组合,是妈妈带孩子,对于女士而言,更加需要考虑这点。

5.1 四款帐篷的重量对比以及可能扩展的重量

5.2 四款帐篷搭建简易步骤说明和单人搭建时间

从重量可以看出,虽然前面的测试比较中,Chums一直处于下风,但是它却是重量最轻,也是搭建时间最为短的一款隧道帐。DOD和静星类似,但是值得一提的TC棉材质的静星重量却仅有13.3kg,这和帐篷牺牲的高度有关。静星的搭建过程中,要额外穿插中间的一根顶布帐杆。

挪客的重量最重,因为它是唯一一款采用涂银涂层的帐篷,额外的涂层以及较重的天幕杆增加了重量。但挪客也是唯一一款不需要额外购买天幕杆以及增加天幕杆重量的帐篷。

五、结语丨四款家庭隧道帐对比总结

1.如果是寻求最大程度的参数均衡以及空间使用,那么优先推荐DOD,或者和DOD这款类似结构的隧道帐。平均的帐篷高度,优异的帐内空间,都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因素。目前可以购买的DOD已经是升级改良后的第三代,和我本次评测的二代有部分区别。

2.如果是寻求带有娱乐性的隧道帐,并且是处于南方地区对于隔热有刚需,那么挪客这款是唯一的选择。投影幕布的存在非常优秀,涂银虽然增加了重量,但是隔热效果一流,唯一遗憾的就是雪裙和纱网,但是据说年底会有改良版上市敬请期待。

3.如果是妈妈带孩子,或者说寻求在公园以及配套优异的营地进行露营,那么Chums是不错的选择,轻便,好搭建,空间够用,颜色鲜艳孩子会非常喜欢。

4.如果要说哪款颜值最好看,其实静星这款真的非常不错,白色的棉布和黑色的帐杆搭配起来非常的清爽,而且这款帐篷的TC棉材质,在一定程度上是远远优于其他三款帐篷的,而且可以在冬季比较寒冷的时候使用,聚酯纤维材质就不要在冬天拿出来用了,谁用谁后悔。

这里是【爸爸爱露营】,我是老常。

这是我第一次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成横向对比评测,呈现给有需要的各位家庭露营爱好者,由于夹杂部分主观因素,以及部分数据可能不严谨,最终结果仅供参考,希望作为大家选择帐篷的依据之一,感谢您的阅读,也欢迎大家和我在评论区交流。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家庭露营第一步,一家四口的家庭隧道帐怎么选?这可能是目前露营圈最为细致和用心的横向对比评测!

字数5000+,阅读时间在10-15分钟。

大家好,我是【爸爸爱露营】的老常。

感谢 @生活 邀请,我非常荣幸作为本次的翻牌众测嘉宾之一,针对我有一定了解的版块和产品,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帐篷,是户外露营的最为重要的装备。帐篷,就好比户外的家,一个合适的帐篷,不仅可以遮风挡雨,为户外露营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更可以因为自身的特性,为户外露营提供额外的精致体验。所以,如何选好一顶帐篷,往往是入坑露营最为关键的一步,帐篷选不好,可能就会因为本次糟糕不理想的体验而劝退出坑,丢失了接触更多自然美景的机会。一、常见帐篷类型概述

没错,我们今天虽然聊的是家庭隧道帐,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普及一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帐篷,都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特性。

特别备注一点,我的分类方式主要针对精致露营版块,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非传统的徒步登山轻量化露营,请各位户外专家勿喷,谢谢。

1.三角帐,也称锥形帐,或者金字塔帐。

这种结构的帐篷应该是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沿用至今最为普及的帐篷结构。因为其结构简单,好搭建,抗风性强的特点,无论是几百元价位还是上万元价位,均可见到它的身影。

(我计划近期推出一期针对锥形帐的横向对比评测内容,敬请期待)

图片来源:维达利多

2.快拆帐,也称公园帐。

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最容易买到的迪卡侬系列。这类型帐篷往往是为入门玩家准备,价格亲民,但是材质和环境适应性都偏差,颜色多种多样,安装拆卸都很简单。

图片来源:黑狗户外

3.蒙古包帐。

顾名思义,外形就类似于蒙古族的草原居所,蒙古包。这类型帐篷,和三角帐一样,三角帐源于印第安人,而蒙古包源于游牧民族,历史悠久,空间大,环境适应性强。但是相比三角帐,结构略微复杂,重量略重,安装过程较为繁琐,不适宜新手或者刚入坑的玩家尝试。

图片来源:Nordisk

4.鱼脊帐。

也是非常形象和生动的,帐篷会有一条曲线,好像鱼的脊柱一样,这类型帐篷的结构会类似于今天聊的隧道帐,但是区别在于,这类型帐篷,客厅空间因为曲线的原因比较狭小,会有些鸡肋。

图片来源:Muraco JP

5.屋型帐。

这类型帐篷应该是现在精致露营的宠儿,因为酷似房屋结构,颜值优异,空间利用率高,高度也都往往可以让人无需弯腰。是很多家庭露营当中,妈妈选择率较高的一种帐篷。

图片来源:在山西云丘山露营

6.人形账。

人形帐类似于三角帐的扩展和改良,一般是有两个交叉杆结构组成。因为侧面好像一个人,故此得名。人形帐的帐篷空间往往不会太大,一般仅供睡眠使用。很多人形帐会增加帐篷的小天幕来获取额外的活动空间。

图片来源:挪客户外

7.异形帐。

这个类型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因为很多不同的优异户外品牌,在这几年研发了自己独创结构的帐篷,比如下面视频我做了关于这种形状有v型结构的帐篷的评测,它就是优异异形帐的代表之一。

8.球形帐。

同样很好理解,就是一个球,往往是半球,但是也有比较高端的“整球”。这类型帐篷因为较为复杂的帐杆结构,定价一般趋于高端,是小众玩家的首选之一。

图片来源:自由之魂

9.隧道帐。

隧道帐就是今天我们的主角,因为结构酷似隧道得名,接下来我们重点聊聊它。

二、隧道帐对于家庭露营的优势

我和另外一个爸爸Donald,作为5个孩子的爸爸,我们在外出露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家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隧道帐有多个核心的优势,对于家庭露营是非常关键的。

1.空间优势。

隧道帐由于自身的结构问题,一般是采取三杆或者四杆的结构,杆和杆之间就成为了一个居室,如果是三杆,那么就会有2个居室,这两个居室,就可以成为一室一厅的结构,即一个居室作为睡眠使用,一个居室作为客厅使用。而且大部分隧道帐的帐杆是一样长度,所以居室的结构和面积也是相同的。而如果是四杆的话,那么就可以有三个居室,可以拥有卧室X2+客厅X1的结构,或者更加多变的空间使用方案。

按照DOD T3隧道帐的官方图示,可以看出明确的被划分为2个空间

2.通风优势。

隧道帐每一间居室的篷布,往往都是可以撑起来做为天幕的,当然天幕杆和风绳地钉需要自己额外购买。所以隧道帐实际上就拥有了非常优异的四面通风,这对于炎热的夏季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部分隧道帐还会在幕布的位置增加一层纱网,即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避免户外蚊虫的侵扰。

3.环境适应性优势。

隧道帐因为自身的结构,完全搭建的情况下,会耗费大量的风绳和地钉,这样虽然会在搭建的时候耗费额外的体力,但是却可以带来非常优异的抗风性能。部分隧道帐还会进行防晒和防雨的材料加工,起到非常优异的阻隔热量和雨水的作用。

图片来源:我们制作的隧道帐搭建教程视频

关于隧道帐的搭建,我们之前制作了《挑战10分钟搭建隧道帐》视频,大家可以通过画面看到隧道帐的基础结构,以及每个地钉的位置,视频链接在下方:

4.颜值优势。

隧道帐因为自身成本的问题,价格相比其他同类型帐篷,会偏高,但是这样造就了对品牌外观设计的要求,很多隧道帐的外形非常靓丽,撑开天幕之后形状饱满,结构对称,特别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出行人的拍照发朋友圈需求。

三、本次四款不同的隧道帐介绍(对于四个品牌隧道帐快评)

故此,我在目前市面上可以购买的众多隧道帐之中,选择了我认为颇具代表性的四款,来参与本次的横向评测,他们分别是:

1.来自日本网红户外品牌DOD,型号T3-488。

2.来自国产优异品牌挪客,型号云舟三杆M。

3.来自美国品牌但是却在日本做到网红的的Chums,型号beetle room 3。

4.来自国产新秀品牌静星,型号细雨。

以下四个视频分别是我之前进行的快评,方便朋友们先行快速了解以上四款帐篷。

为什么我挑选了以上四款帐篷,首先原因有以下几点。

1.品牌选择。

即覆盖了国外的优质网红户外品牌,也覆盖了国内的一线户外品牌,以及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是也有自己设计的国内新晋品牌。让国内外横向对比PK,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2.价位选择。

前面有提到,隧道帐因为自身成本的原因,价位不会过于亲民,一般都是3000元左右起步,上限在万元左右。本次的四款隧道帐,价格区间都在3000-5000之间,基本符合一般家庭入坑露营采买装备的预算成本。万元的顶级隧道帐虽好,但是考虑到价位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DOD T3中国代理售价 5000-6000挪客云舟M 淘宝官网售价3000+Chums 日本海淘价格预估 4000-5000静星细雨 淘宝官方售价 3000+

3.结构选择。

四款虽然均为隧道帐,但是结构是略有差异,各具代表性的。

3.1 DOD T3-488

这款帐篷采用的最为经典和传统的隧道帐结构,三杆结构,三根弯型帐杆长度一致,整个帐篷被均匀的拆解为了面积大小一样的两居室。

3.2 挪客 云舟三杆M

这款帐篷虽然也为三杆结构,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因为帐杆和帐杆的长度不同,整个帐篷的曲线是类似于鱼脊帐的,靠近卧室的这边会略小,靠近客厅的那边会略大,而且客厅那边云舟有自己的不同设计,增加了投影幕布。

3.3 Chums Beetle Room 3

这款帐篷虽然外形类似隧道帐,但是安装方式却非常特殊,采取了先安装独立内账再加盖外账的方式。

3.4 静星细雨

这款帐篷相比前三款帐篷的高度都会略矮,同样作为三杆结构,虽然矮增加了通行的不便利,但是一定程度了增加了帐篷的抗风性能,以及减轻了帐篷的重量,而且这款帐篷是四款当中唯一的一款棉质隧道帐。

四、四款隧道帐参数对比

接下来我会进行详细的参数对比,使用表格更加直观的为大家对比和呈现。

1.空间对比。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四款帐篷除了Chums偏小以外,占地面积均差不多,内账面积方面,Chums建议一家三口,而其他三款帐篷可以实现一家四口的睡眠需求。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四款帐篷中,只有dod一款的高度是保持一致的,即不论在哪个位置,均可以保持1.75米的高度,而静星细雨虽然最高高度为1.70米,但是实际体验中,因为结构的不同,最低处在1.5米左右。

2.材质对比

首先我先谈一下D值,这是9000米纤维长度的克重数,大家可以理解为帐篷的D值越高越耐磨,重量越重。其次简单做一下材质科普,涤纶可以直接理解为聚酯纤维,而聚酯纤维的特点就是轻便,一般表面会做一些处理,比如pu或者涂层,来增加防雨性,但是这样也会导致透气性下降,容易造成闷热以及温差带来的冷凝水现象。

而静星采用了科技棉也就是TC棉,棉布质量略重,是靠自身纤维的吸水膨胀性来达到防水效果,透气性也更好,tc棉介于聚酯纤维和纯棉之间,没有棉布那么重,也没有棉布那么容易发霉。

有人说牛津布等同于聚酯纤维,我不这样认为,牛津布的质地会感觉更硬,会有些笨重,但是防水性比较好,隔热效果也不错。

所以通过对比以上几款帐篷,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Chums的材质是最为不厚道的,但是,它仍然是日本的网红帐篷。DOD和静星的外帐都有纱网,可以有效避免蚊虫。除了Chums都有做防晒隔热处理,但是究竟效果如何,后面的实验测试会详细展示。静星的纱网手感是最好的,非常舒服。

3.环境适应性对比

在这里,我利用可以购买的小实验道具,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来给大家从消费者的角度更加直观的呈现,四款帐篷的不同。

3.1 透气性

大家可以以下几段视频,在相同的压力下,通过观察气泡的生成,看出四款帐篷的透气性差别。

DOD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236195377152挪客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572805111808Chums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702752043008静星 材料透气性测试https://www.zhihu.com/video/1430580883963617280

方便大家查看,我截图四个视频并且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这个仪器的原理,就是通过强力的气泵,给布料施加压力,通过观察水中气泡的生产,来了解布料的透气性,也可以间接了解极限状态下的防水性能。

气泡最多的是Chums。挪客云舟总体表现不错,有一颗大气泡生成。DOD T3有很多细微的气泡。静星细雨纹丝不动。

3.2 隔热性

我使用了这台仪器,用热源可以持续产生热量,我将四款帐篷的外账分别放在热量直射的位置,以及热量反射的位置,在这两个位置得出不同的数值,最终用较为精确的数值,呈现出来四款帐篷真实的隔热效果。

分析数值得出一下结论:

挪客云舟的涂银涂层效果明显,热量被绝大部分隔绝在外,达到了最好成绩。依次排名2-4的是静星,Chums,DOD。最终DOD垫底,Chums看来也是采用了处理过的帐篷隔热材料。反射和穿透的原理不同,热量被帐篷反射后是呈不同方向溢散的,故四款帐篷的数值差别不大。所以夏天隔热,有涂层还是效果明显。

3.3 抗风性

目前四款帐篷中,只有DOD这款经历了风洞测试,并且可以承受7级的大风。考虑到风洞测试的复杂性,目前三款帐篷暂时没有官方的测试结果。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四款帐篷在打满地钉的前提下,隧道帐的优异结构均可以起到比较良好的抗风作用。

3.4 耐水压

耐水压的数值由官方给出,具体如下。

其中需要指出的,静星细雨达到了惊人的5000mm耐水压,即可以承受大暴雨级别的恶劣环境。

4.特色设计对比

这里指的特色设计,是指在帐篷本身基本的基础结构之上,不同品牌自己增加的额外设计。优异的额外设计,可以增加露营的精致体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4.1 DOD T3-488

可拆卸的内账,即内账可以完成轻松的拆卸,来拓展帐篷空间变成大客厅。内账中优异的储物空间,在内账入口处以及内账内部均有多个口袋,可以有效存储细软物件。搭配雪裙,可以更加有效的防风。天幕杆需要额外购置。内帐储物空间内账储物空间

4.2 挪客 云舟三杆M

优异的前厅DIY搭建模式,两边可以撑开变成更大的客厅,不需要额外准备天幕。自带投影幕布,这是很多人选择云舟的重要原因。自带天幕杆,不需要额外购买。无雪裙,据了解今年年底会推出有雪裙的版本。云舟自带投影幕布

4.3 Chums Beetle Room 3

四款帐篷中最为简单的搭建模式,极大缩短搭建时间和收纳时间。非常个性和鲜艳的颜色。无雪裙。

4.4 静星细雨

同DOD一样,内账可拆卸,变身更大空间。搭配雪裙,可以更加有效的防风。四款帐篷中最为舒适和柔软的内账材质。天幕杆需要额外购置。超级柔软和舒服的纱网

5.搭建难易程度对比

之所以列出搭建难易程度这个选项,是因为在家庭露营中,往往需要尽可能减轻装备的重量,以及缩短搭建的时间,要尽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和孩子。而且很多家庭出行的组合,是妈妈带孩子,对于女士而言,更加需要考虑这点。

5.1 四款帐篷的重量对比以及可能扩展的重量

5.2 四款帐篷搭建简易步骤说明和单人搭建时间

从重量可以看出,虽然前面的测试比较中,Chums一直处于下风,但是它却是重量最轻,也是搭建时间最为短的一款隧道帐。DOD和静星类似,但是值得一提的TC棉材质的静星重量却仅有13.3kg,这和帐篷牺牲的高度有关。静星的搭建过程中,要额外穿插中间的一根顶布帐杆。

挪客的重量最重,因为它是唯一一款采用涂银涂层的帐篷,额外的涂层以及较重的天幕杆增加了重量。但挪客也是唯一一款不需要额外购买天幕杆以及增加天幕杆重量的帐篷。

五、结语丨四款家庭隧道帐对比总结

1.如果是寻求最大程度的参数均衡以及空间使用,那么优先推荐DOD,或者和DOD这款类似结构的隧道帐。平均的帐篷高度,优异的帐内空间,都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因素。目前可以购买的DOD已经是升级改良后的第三代,和我本次评测的二代有部分区别。

2.如果是寻求带有娱乐性的隧道帐,并且是处于南方地区对于隔热有刚需,那么挪客这款是唯一的选择。投影幕布的存在非常优秀,涂银虽然增加了重量,但是隔热效果一流,唯一遗憾的就是雪裙和纱网,但是据说年底会有改良版上市敬请期待。

3.如果是妈妈带孩子,或者说寻求在公园以及配套优异的营地进行露营,那么Chums是不错的选择,轻便,好搭建,空间够用,颜色鲜艳孩子会非常喜欢。

4.如果要说哪款颜值最好看,其实静星这款真的非常不错,白色的棉布和黑色的帐杆搭配起来非常的清爽,而且这款帐篷的TC棉材质,在一定程度上是远远优于其他三款帐篷的,而且可以在冬季比较寒冷的时候使用,聚酯纤维材质就不要在冬天拿出来用了,谁用谁后悔。

这里是【爸爸爱露营】,我是老常。

这是我第一次将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做成横向对比评测,呈现给有需要的各位家庭露营爱好者,由于夹杂部分主观因素,以及部分数据可能不严谨,最终结果仅供参考,希望作为大家选择帐篷的依据之一,感谢您的阅读,也欢迎大家和我在评论区交流。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说到户外帐篷,必须有MSR的名字~

下面是 MSR Hubba Hubba NX 轻量双人帐篷 的测评

正文:

左下是我们的Hubba Hubba,帐篷旁边是我在大石头上打盹儿,远方是Storm等小伙伴观看着“高山TV”,坐标 North Cascades

落笔之前,我和扎师傅在MSR帐篷上聊了很久。

从感情上来说,这几年它一直是我们在外无砖无瓦的温暖小家,扎营高山花海、开门见山、伴着落日的霞光入睡、踩着反射星光的白雪开始冲顶、狂风雷雨中的一寸安身之地、诡异深林的溪边露营… … 它都在那里。

我们也讨论了它的使用难易程度、使用环境、改良版本、耐用度… … 后来话题又延伸到装备“各自专注的功能性,从而其他功能相对薄弱”的取舍问题上。

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户外爱好者。

让我们先从MSR这个北美的品牌讲起。

全称是Mountain Safety Research(山野安全研究),诞生于被众多山脉和自然国家公园环绕的城市:西雅图。

在国内不那么常见,某宝上也没有直营店,但是,它的三大宝,想必喜欢户外的盆友们都听说过一二:炉具、水袋,和帐篷。

户外炉具/Camping stove

MSR获得多个户外大奖的炉具: Reactor 反应堆(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烧水神器。号称1.5分可以煮沸500ml水,大岩壁的狂风中可以烧水的反应堆 MSR Reactor。我们的炉子是MSR家XGK系列(下图),并不是反应堆,有空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没有选择烧水神器和如何选择露营炉具。

高山草甸上,背包变成了煮饭时的挡风墙

储水袋/Water storage bag

扎师傅用了很多年的4L Dromedary Bag(左)已经旧旧脏脏的了,被我投诉每次水源到第二天会有味道,才难得清洗了一次。我才入、还没拆封的超轻量 4L DromLite Bag(右)。等用了DromLite,有空也为它们写一篇,先挖个坑。

我们的水袋,同样来自MSR。两个,一个厚实的4L Dromedary Bag,一个轻量的4L DromLite Bag,在随后的系列中,也会讲讲,它们好用,但也有十分需要小心的地方。

剩下的这个,就是今天的命题:

Hubba Hubba NX 轻量双人帐篷帐篷结构图,内帐+外帐(左),内帐(右),(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在刚收割完稻草的黄昏,搭起了我们的帐篷,天气偏热,我们只用了内帐

它主要由:内帐、外帐、帐杆、地钉组成。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块防水布(垫在帐篷和地面之间)。就是那种建房子的时候铺设房顶用的建筑材料,便宜、厚实、防水,又能在攀岩时当绳布。(后面有图)

上图我们的帐篷是老一代的红色帐杆。原帐钉太短,除非土地状况理想才好用。图上是我们自己购置的同品牌帐钉:细长的帐钉用于泥土、石头地面(中),大件的帐钉用于雪地(右)

Hubba hubba NX 双人帐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舒适、紧凑,但不拥挤

在我们还没认识的时候,扎师傅把它当做单人帐篷使用,挂着迷你的风马旗。一侧睡觉,一侧放装备,空间那个宽敞,跟宫殿似的(我夸张了)。

后来我们开始结伴出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它,称谓从“your tent”变成了“our tent”,Hubba作为“家”的概念更浓厚了。

挂上风马旗,更有家的感觉了(正在石头上通风的臭袜子也很有生活的气息吧)四姑娘山区的登山和露营

我们还添置了太阳能的充气小露营灯,挂在内帐中间的小勾上。

虽然过去的这个夏季,都是日程背贴背的高强度登山(不像以往钻进睡袋中,还要看看书、聊聊天),回到帐篷倒头呼呼大睡,露营灯并没有派上大用场。

Hubba设计带来的空间感让即使是两个人,也不觉得憋屈或幽闭,能舒适的坐在帐内。中间没有横亘的帐杆,全靠四周的多边形支撑。(当然,“舒适”是相对的,在户外的艰苦条件的背景下)

2. 轻量、易收纳

说到轻,一定先上数据。

两种帐钉都包裹在内,用的烘焙称

公共用品,我和扎师傅会共同分担重量,我带一部分(帐杆和帐钉),他带一部分(内、外帐,防水地布)。炉具也是一样。

收纳和搭建后的对比,还可以收纳得更小。(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3. 双人,各有出入口

Hubba在左右各有一个入口,离开帐篷需通过内帐的一个拉链和外帐一个拉链,背包可以放在外帐的帐帘下面。在这上面有个小小的注意事项:架设帐篷时,内帐和外帐的拉链方向,要一致。

在狭窄的露营地,如果一侧有石壁、灌木、陡崖等不便成为出入口,可以只采用单侧。

在Mt.Adams的本营,身后的峰顶近在咫尺

4. 温度调节、通风

户外扎营最怕的就是冷凝结。

不能单靠帐篷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将冷凝结赶出门外,这些都是相对的。帐篷内壁凝结细小的水珠,是由于人体热辐射、呼吸与帐外环境造成温度差,加之湿气,让帐内的物品和帐篷本身濡湿。

网状的内帐和来自田野的小邻居(左),防水放风的轻量材质外帐(右)白点:为可调节通风口,也可全关(准备吃晚餐的我,已经跃跃欲试)

杜绝冷凝结的办法是保持帐篷的通风,让空气流动起来、湿气被带走,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帐篷太通风,又失去了保暖和防风的功能,于是如何通风、在需要的时候通风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思考。

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靠搭帐篷时的正确操作,一个靠帐篷的挑选。

第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大部分初入户外的伙伴容易忽视的问题:内帐和外帐相互接触。

正确的使用方式是让帐杆将它们之间撑出一些空隙,让空气流动。外帐的材质防水,但如果底下置放的物品直接接触帐篷布,雨水也会在接触点或面滞留,从而顺着织物纤维渗透到背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搭帐篷的时候,既要让帐篷布只接触帐杆、并绷紧,又要求我们在把背包等物品放在帐篷下方时,不能接触到帐身(帐底接触没关系)

内帐和外帐在这张照片中,一目了然(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在不同温度、气候条件下,帐篷的“绷紧”也有讲究。

如果在寒冷的天气下搭好帐篷,等到午时太阳高挂,热胀冷缩,你会发现帐篷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松垮。如果此处多风,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将帐篷重新绷紧(只需要调节帐钉上的拉绳或帐绳)。

而天气酷热时搭好的帐篷,在转凉时最好也要检查一下,不要太过紧绷、过度拉扯。

帐钉和可调节的拉绳细节

这同样适用在空气睡垫上,早上离开营地前,睡垫不要充得太满、放一点气,不然垫内空气受热发胀。虽不至于爆炸,但对它肯定是不好的。

第二个,选择设计优秀的帐篷。

在这点上,Hubba绝对是优等生。炎热干燥的夏天,可以只用内帐,一半网眼、一半纺布的设计,让凉爽的清风吹进帐内,又把恼人的小虫留在帐外。

不过也要注意,半夜的骤雨,不要贪图凉快,我们曾经几次在晴朗无云的晚上睡去,半夜睡得很浅的我被雨滴打醒、匆匆叫起扎师傅一起把外帐盖上。

这两张照片拍自那个半夜匆匆搭外帐的下午,后半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吓得我和扎师傅用双臂撑着帐篷防止它被吹坏我们的帐篷,和盛夏Mt.Adams的日落

潮湿、寒冷的时节,加上外帐也不影响新鲜的空气进入,前后各一处可调节通风口,冷热随选。

5. 通用性强

虽然是三季帐篷(初、夏、秋),但我们四季都在使用,通用性十分显著。

从初春多雨的乡间稻田边、夏天凉爽的高海拔草甸、秋季刚收割完牧草的平原,到光秃秃的火山石山脊、狂风呼啸的4000m+雪山… … 各种气候和地形,都有它的身影。

多雨的阳朔初春乍暖还寒的幺妹峰下(左图上方落日余晖照耀的就是壮美的幺妹峰)Mt.Rainier的雪坡上(扎师傅在Camp Muir修善防风的雪墙)但注意,Hubba并不是高山帐。

只防风、不保暖。准确的说,它的相对保暖是“防止冷风吹进帐内带走热量”,而非“材质能防止热量通过帐篷传导到寒冷的外环境,因隔绝而保暖”。

这也引申到户外 “环境温度”和“风冷温度(wind chill index, WCI)“的概念上。也叫“风冷指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摆渡一下。

在极端的、有暴风的环境中,它抵御能力有限。

在寒冷的地方扎营时,我们用(充气的)空气垫隔绝从下方传来的寒气,再加之鹅绒睡袋(视情况加减睡袋内胆),十分有效。但是更高海拔的山峰、更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建议选择专业的高山帐篷。

我使用的是(下图)这款Big Agnes品牌的Q-CORE SLX 空气睡垫。

513克,收纳起来我手掌一样长。冬暖夏凉,隔绝从下方传导上来的冷空气能力特别强(垫子比较厚的缘故吧),防水,各种雪地都没问题。

缺点是需要吹气。在高海拔地区,我常常吹得缺氧,头晕眼花。但是,用久了也就习惯了,当做练习肺活量吧。

配合Sea To Summit的鹅绒睡袋使用时,也有个缺点,两个材质都滑溜溜的,只要是有点坡度,躺下睡觉就悄悄往下滑。我们在上面挤了一些Sil Net胶(就是下面清洗、打蜡、维护产品那张图上,白色管状Sil Net——一种硅树脂的裂缝修补&密封胶),干燥之后,挤成数条,起到防滑作用。

Big Agnes品牌的Q-CORE SLX 空气睡垫(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相比很多帐篷的皮实,Hubba要“脆弱”一些,搭设时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呵护。

这就是为什么前文我们说到: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其实这很好理解,户外相对论,什么都是相对的。舒适、安全、轻量、耐用、价位等等,不可能有一个产品什么都占尽。

达到“轻量“,有可能牺牲的是耐用程度,售价更高,也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小心对待和操作。

力求“舒适”,可能体验感上去的同时、重量也会上去。

强调“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但市面上也没有防弹、防雷电、防山洪的帐篷,这更多依靠使用者对潜在危险的判断。

产品“耐用“,一方面是产品的材质经得起蹂躏,另一方面来自于使用者的保护。

… …

什么都是在各个因素之间博弈、取舍,按照自己的户外活动特点和功能诉求寻找一个平衡。

专注更轻量的帐篷(如上图),在遮风避雨和空间舒适性上就会有所让步。但在空气干燥、气候温和、鲜有降雨的户外,这样的设计让户外活动十分高效(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Hubba符合大多数较为频繁的活动在户外的“流动人口”。但绝不是讲求“傻瓜模式”的设计,它需要一个使用的适应过程。

刚开始没那么熟练是完全正常的,会犯错、会重来、会成功,用多了、渐渐会掌握要领。搭建起来不算难(但我不会用“简单“形容)。大部分提到的“缺点”,都是使用者的操作错误。

我们搭帐篷用时,大概在3分钟以内(不赶时间、不是特殊环境的情况下)。一个人搭设稍微要多走几个来回,也在5分钟之内。拆解就更快了。但才开始时,也是磕磕碰碰、反反复复,一会儿开门搭反了,一会儿选址有问题。

温油对待、细心的维护装备,才能让它们更长时间的陪伴、达到最佳效果:轻量防撕裂的天敌,是火源和尖锐物品,一燎一个洞、一戳一个洞。在携带、使用和保管时,请远离。特别是不要将帐篷搭在离营火较近的下风口。拉链与篷布的结合处比较脆弱,使用时,最好能够一手抓住固定其上端/下端,一手上/下拉动。潮湿的风雨天气后,尽量能在一两天内把帐篷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一下(不要阳光直射),避免捂闷生霉。在露营过风沙较大的地区后,不要忘记清洁拉链和内帐,让以后的使用更顺畅。(中间橘黄色这款)带刷头的设计,十分方便清理狭窄的缝隙光各种修补、密封、打蜡、清洗、润滑的产品我们就有不少,以上还不包括滑雪部分。铺在下方灰色的,就是我们的露营地布和攀岩绳布。帐杆是铝合金材质,在交叉处有折断的风险。MSR在新一代的Hubba上对它做了改良,采用更结实的材质。但是老版本的帐杆之所以会折断,更多是使用者粗心造成的。新一代的帐杆,颜色和材质都有所改变(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避雷区:

(说说使用场景,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避免踩雷)

如果你有一个大大咧咧的、粗心毛躁的性格,那选择便宜、厚实材质的帐篷,用坏也不心疼,这款不适合。

如果你... ...

。。。 。。。

阅读全文,请前往:

Chenchen在荒野:我们的装备 ∣ 移动之家 MSR Hubba Hubba NX 双人帐篷

探索攀岩世界攀登妙不可言的Third Pillar(第三立柱)​mp.weixin.qq.com/s/BsKKfMPPcSSojzZeYZCwFQ说说在户外,如何应对女生的一些难题​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QyNDA0NQ==&mid=2247485508&idx=1&sn=eb21e9d7798b933483710793a090d566&scene=21#wechat_redirect​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QyNDA0NQ==&mid=2247485508&idx=1&sn=eb21e9d7798b933483710793a090d566&scene=21#wechat_redirect两个在沙漠攀岩的流浪汉

/

Hello~ 初次见面,我是 ChenchenClimber(攀岩是我的中心);美国高山向导协会(AMGA) SPI graduate;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户外攀岩自由撰稿人(可惜很难养家);也有同名公众号喔~欢迎去坐坐目前和搭档扎师傅以房车为家(想要极简生活,又忍不住购置装备)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说到户外帐篷,必须有MSR的名字~

下面是 MSR Hubba Hubba NX 轻量双人帐篷 的测评

正文:

左下是我们的Hubba Hubba,帐篷旁边是我在大石头上打盹儿,远方是Storm等小伙伴观看着“高山TV”,坐标 North Cascades

落笔之前,我和扎师傅在MSR帐篷上聊了很久。

从感情上来说,这几年它一直是我们在外无砖无瓦的温暖小家,扎营高山花海、开门见山、伴着落日的霞光入睡、踩着反射星光的白雪开始冲顶、狂风雷雨中的一寸安身之地、诡异深林的溪边露营… … 它都在那里。

我们也讨论了它的使用难易程度、使用环境、改良版本、耐用度… … 后来话题又延伸到装备“各自专注的功能性,从而其他功能相对薄弱”的取舍问题上。

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户外爱好者。

让我们先从MSR这个北美的品牌讲起。

全称是Mountain Safety Research(山野安全研究),诞生于被众多山脉和自然国家公园环绕的城市:西雅图。

在国内不那么常见,某宝上也没有直营店,但是,它的三大宝,想必喜欢户外的盆友们都听说过一二:炉具、水袋,和帐篷。

户外炉具/Camping stove

MSR获得多个户外大奖的炉具: Reactor 反应堆(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烧水神器。号称1.5分可以煮沸500ml水,大岩壁的狂风中可以烧水的反应堆 MSR Reactor。我们的炉子是MSR家XGK系列(下图),并不是反应堆,有空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没有选择烧水神器和如何选择露营炉具。

高山草甸上,背包变成了煮饭时的挡风墙

储水袋/Water storage bag

扎师傅用了很多年的4L Dromedary Bag(左)已经旧旧脏脏的了,被我投诉每次水源到第二天会有味道,才难得清洗了一次。我才入、还没拆封的超轻量 4L DromLite Bag(右)。等用了DromLite,有空也为它们写一篇,先挖个坑。

我们的水袋,同样来自MSR。两个,一个厚实的4L Dromedary Bag,一个轻量的4L DromLite Bag,在随后的系列中,也会讲讲,它们好用,但也有十分需要小心的地方。

剩下的这个,就是今天的命题:

Hubba Hubba NX 轻量双人帐篷帐篷结构图,内帐+外帐(左),内帐(右),(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在刚收割完稻草的黄昏,搭起了我们的帐篷,天气偏热,我们只用了内帐

它主要由:内帐、外帐、帐杆、地钉组成。

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一块防水布(垫在帐篷和地面之间)。就是那种建房子的时候铺设房顶用的建筑材料,便宜、厚实、防水,又能在攀岩时当绳布。(后面有图)

上图我们的帐篷是老一代的红色帐杆。原帐钉太短,除非土地状况理想才好用。图上是我们自己购置的同品牌帐钉:细长的帐钉用于泥土、石头地面(中),大件的帐钉用于雪地(右)

Hubba hubba NX 双人帐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舒适、紧凑,但不拥挤

在我们还没认识的时候,扎师傅把它当做单人帐篷使用,挂着迷你的风马旗。一侧睡觉,一侧放装备,空间那个宽敞,跟宫殿似的(我夸张了)。

后来我们开始结伴出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它,称谓从“your tent”变成了“our tent”,Hubba作为“家”的概念更浓厚了。

挂上风马旗,更有家的感觉了(正在石头上通风的臭袜子也很有生活的气息吧)四姑娘山区的登山和露营

我们还添置了太阳能的充气小露营灯,挂在内帐中间的小勾上。

虽然过去的这个夏季,都是日程背贴背的高强度登山(不像以往钻进睡袋中,还要看看书、聊聊天),回到帐篷倒头呼呼大睡,露营灯并没有派上大用场。

Hubba设计带来的空间感让即使是两个人,也不觉得憋屈或幽闭,能舒适的坐在帐内。中间没有横亘的帐杆,全靠四周的多边形支撑。(当然,“舒适”是相对的,在户外的艰苦条件的背景下)

2. 轻量、易收纳

说到轻,一定先上数据。

两种帐钉都包裹在内,用的烘焙称

公共用品,我和扎师傅会共同分担重量,我带一部分(帐杆和帐钉),他带一部分(内、外帐,防水地布)。炉具也是一样。

收纳和搭建后的对比,还可以收纳得更小。(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3. 双人,各有出入口

Hubba在左右各有一个入口,离开帐篷需通过内帐的一个拉链和外帐一个拉链,背包可以放在外帐的帐帘下面。在这上面有个小小的注意事项:架设帐篷时,内帐和外帐的拉链方向,要一致。

在狭窄的露营地,如果一侧有石壁、灌木、陡崖等不便成为出入口,可以只采用单侧。

在Mt.Adams的本营,身后的峰顶近在咫尺

4. 温度调节、通风

户外扎营最怕的就是冷凝结。

不能单靠帐篷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将冷凝结赶出门外,这些都是相对的。帐篷内壁凝结细小的水珠,是由于人体热辐射、呼吸与帐外环境造成温度差,加之湿气,让帐内的物品和帐篷本身濡湿。

网状的内帐和来自田野的小邻居(左),防水放风的轻量材质外帐(右)白点:为可调节通风口,也可全关(准备吃晚餐的我,已经跃跃欲试)

杜绝冷凝结的办法是保持帐篷的通风,让空气流动起来、湿气被带走,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帐篷太通风,又失去了保暖和防风的功能,于是如何通风、在需要的时候通风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思考。

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靠搭帐篷时的正确操作,一个靠帐篷的挑选。

第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大部分初入户外的伙伴容易忽视的问题:内帐和外帐相互接触。

正确的使用方式是让帐杆将它们之间撑出一些空隙,让空气流动。外帐的材质防水,但如果底下置放的物品直接接触帐篷布,雨水也会在接触点或面滞留,从而顺着织物纤维渗透到背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搭帐篷的时候,既要让帐篷布只接触帐杆、并绷紧,又要求我们在把背包等物品放在帐篷下方时,不能接触到帐身(帐底接触没关系)

内帐和外帐在这张照片中,一目了然(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在不同温度、气候条件下,帐篷的“绷紧”也有讲究。

如果在寒冷的天气下搭好帐篷,等到午时太阳高挂,热胀冷缩,你会发现帐篷因为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松垮。如果此处多风,这时,最好的方法是将帐篷重新绷紧(只需要调节帐钉上的拉绳或帐绳)。

而天气酷热时搭好的帐篷,在转凉时最好也要检查一下,不要太过紧绷、过度拉扯。

帐钉和可调节的拉绳细节

这同样适用在空气睡垫上,早上离开营地前,睡垫不要充得太满、放一点气,不然垫内空气受热发胀。虽不至于爆炸,但对它肯定是不好的。

第二个,选择设计优秀的帐篷。

在这点上,Hubba绝对是优等生。炎热干燥的夏天,可以只用内帐,一半网眼、一半纺布的设计,让凉爽的清风吹进帐内,又把恼人的小虫留在帐外。

不过也要注意,半夜的骤雨,不要贪图凉快,我们曾经几次在晴朗无云的晚上睡去,半夜睡得很浅的我被雨滴打醒、匆匆叫起扎师傅一起把外帐盖上。

这两张照片拍自那个半夜匆匆搭外帐的下午,后半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吓得我和扎师傅用双臂撑着帐篷防止它被吹坏我们的帐篷,和盛夏Mt.Adams的日落

潮湿、寒冷的时节,加上外帐也不影响新鲜的空气进入,前后各一处可调节通风口,冷热随选。

5. 通用性强

虽然是三季帐篷(初、夏、秋),但我们四季都在使用,通用性十分显著。

从初春多雨的乡间稻田边、夏天凉爽的高海拔草甸、秋季刚收割完牧草的平原,到光秃秃的火山石山脊、狂风呼啸的4000m+雪山… … 各种气候和地形,都有它的身影。

多雨的阳朔初春乍暖还寒的幺妹峰下(左图上方落日余晖照耀的就是壮美的幺妹峰)Mt.Rainier的雪坡上(扎师傅在Camp Muir修善防风的雪墙)但注意,Hubba并不是高山帐。

只防风、不保暖。准确的说,它的相对保暖是“防止冷风吹进帐内带走热量”,而非“材质能防止热量通过帐篷传导到寒冷的外环境,因隔绝而保暖”。

这也引申到户外 “环境温度”和“风冷温度(wind chill index, WCI)“的概念上。也叫“风冷指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摆渡一下。

在极端的、有暴风的环境中,它抵御能力有限。

在寒冷的地方扎营时,我们用(充气的)空气垫隔绝从下方传来的寒气,再加之鹅绒睡袋(视情况加减睡袋内胆),十分有效。但是更高海拔的山峰、更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建议选择专业的高山帐篷。

我使用的是(下图)这款Big Agnes品牌的Q-CORE SLX 空气睡垫。

513克,收纳起来我手掌一样长。冬暖夏凉,隔绝从下方传导上来的冷空气能力特别强(垫子比较厚的缘故吧),防水,各种雪地都没问题。

缺点是需要吹气。在高海拔地区,我常常吹得缺氧,头晕眼花。但是,用久了也就习惯了,当做练习肺活量吧。

配合Sea To Summit的鹅绒睡袋使用时,也有个缺点,两个材质都滑溜溜的,只要是有点坡度,躺下睡觉就悄悄往下滑。我们在上面挤了一些Sil Net胶(就是下面清洗、打蜡、维护产品那张图上,白色管状Sil Net——一种硅树脂的裂缝修补&密封胶),干燥之后,挤成数条,起到防滑作用。

Big Agnes品牌的Q-CORE SLX 空气睡垫(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相比很多帐篷的皮实,Hubba要“脆弱”一些,搭设时需要额外的关注和呵护。

这就是为什么前文我们说到: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其实这很好理解,户外相对论,什么都是相对的。舒适、安全、轻量、耐用、价位等等,不可能有一个产品什么都占尽。

达到“轻量“,有可能牺牲的是耐用程度,售价更高,也可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小心对待和操作。

力求“舒适”,可能体验感上去的同时、重量也会上去。

强调“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但市面上也没有防弹、防雷电、防山洪的帐篷,这更多依靠使用者对潜在危险的判断。

产品“耐用“,一方面是产品的材质经得起蹂躏,另一方面来自于使用者的保护。

… …

什么都是在各个因素之间博弈、取舍,按照自己的户外活动特点和功能诉求寻找一个平衡。

专注更轻量的帐篷(如上图),在遮风避雨和空间舒适性上就会有所让步。但在空气干燥、气候温和、鲜有降雨的户外,这样的设计让户外活动十分高效(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

Hubba符合大多数较为频繁的活动在户外的“流动人口”。但绝不是讲求“傻瓜模式”的设计,它需要一个使用的适应过程。

刚开始没那么熟练是完全正常的,会犯错、会重来、会成功,用多了、渐渐会掌握要领。搭建起来不算难(但我不会用“简单“形容)。大部分提到的“缺点”,都是使用者的操作错误。

我们搭帐篷用时,大概在3分钟以内(不赶时间、不是特殊环境的情况下)。一个人搭设稍微要多走几个来回,也在5分钟之内。拆解就更快了。但才开始时,也是磕磕碰碰、反反复复,一会儿开门搭反了,一会儿选址有问题。

温油对待、细心的维护装备,才能让它们更长时间的陪伴、达到最佳效果:轻量防撕裂的天敌,是火源和尖锐物品,一燎一个洞、一戳一个洞。在携带、使用和保管时,请远离。特别是不要将帐篷搭在离营火较近的下风口。拉链与篷布的结合处比较脆弱,使用时,最好能够一手抓住固定其上端/下端,一手上/下拉动。潮湿的风雨天气后,尽量能在一两天内把帐篷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一下(不要阳光直射),避免捂闷生霉。在露营过风沙较大的地区后,不要忘记清洁拉链和内帐,让以后的使用更顺畅。(中间橘黄色这款)带刷头的设计,十分方便清理狭窄的缝隙光各种修补、密封、打蜡、清洗、润滑的产品我们就有不少,以上还不包括滑雪部分。铺在下方灰色的,就是我们的露营地布和攀岩绳布。帐杆是铝合金材质,在交叉处有折断的风险。MSR在新一代的Hubba上对它做了改良,采用更结实的材质。但是老版本的帐杆之所以会折断,更多是使用者粗心造成的。新一代的帐杆,颜色和材质都有所改变(图片来自pinterest,侵权即删)避雷区:

(说说使用场景,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避免踩雷)

如果你有一个大大咧咧的、粗心毛躁的性格,那选择便宜、厚实材质的帐篷,用坏也不心疼,这款不适合。

如果你... ...

。。。 。。。

阅读全文,请前往:

Chenchen在荒野:我们的装备 ∣ 移动之家 MSR Hubba Hubba NX 双人帐篷

探索攀岩世界攀登妙不可言的Third Pillar(第三立柱)​mp.weixin.qq.com/s/BsKKfMPPcSSojzZeYZCwFQ说说在户外,如何应对女生的一些难题​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QyNDA0NQ==&mid=2247485508&idx=1&sn=eb21e9d7798b933483710793a090d566&scene=21#wechat_redirect​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QyNDA0NQ==&mid=2247485508&idx=1&sn=eb21e9d7798b933483710793a090d566&scene=21#wechat_redirect两个在沙漠攀岩的流浪汉

/

Hello~ 初次见面,我是 ChenchenClimber(攀岩是我的中心);美国高山向导协会(AMGA) SPI graduate;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户外攀岩自由撰稿人(可惜很难养家);也有同名公众号喔~欢迎去坐坐目前和搭档扎师傅以房车为家(想要极简生活,又忍不住购置装备)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别人说到了传统品牌的帐篷,很好,那些帐篷适合大众人群或高山探险用。但有很多长期混迹与山里的资深山友门,会发现有一些小众品牌更适合他们。

这些小众品牌的设计师往往自己就是资深爱好者,他们设计的帐篷去掉了很多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功能”。这些帐篷往往更轻、搭建更快速,在一些充斥着户外老油条的线路中,这种帐篷的出镜率往往更高。

在美国的超长线路中,帐篷的重量和空间感是“老油条”们最在意的,帐篷:三峰蓝山2摄于:日本八ヶ岳 摄影师:satoshifukuda

比起传统品牌,这些小众品牌数量稀少,大多数只通过自己的官网销售(中国品牌除外),但却拥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拥护,以下是我整理的几家出货量还不错的小众品牌:

1、Tarptent(美国)

Tarptent是一家比较接近传统帐篷品牌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是有杆帐,工艺也十分接近传统帐篷品牌。但它家产品用的面料多为双面涂硅尼龙面料,这种面料抗撕裂能力比传统品牌广泛采用的PU-硅面料强。

代表产品:Double Rainbow

产品定位:中高端

官方网站:Tarp Tent

2、Zpacks(美国)

Zpacks的产品以DCF(复合大力马)为主要面料,这是一种看起来很丑,但十分昂贵的面。他家帐篷也都是由DCF做成的。完全无弹性,完全不吸水,超级轻量,强度高。作为一家美国本土作坊,他的主要客户群是挑战美国各大超长徒步线路的资深玩家。

代表产品:Duplex

产品定位:高端

官方网站:Zpacks

3、Sixmoon Designs(美国)

六月设计主打高性价比装备,它的帐篷在众美国品牌中价格便宜,性能足够,颜色以深绿为主,这是深受广大国外户外玩家喜爱的:融入色。但它家帐篷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强度不高的聚酯纤维,而非尼龙,所以最近它的地位被三峰(3FULGEAR)冲击,后者的产品更具有性价比。

代表产品:luna solo

产品定位:中端

官方网站:SixmoonDesigns

4、HMG(美国)

HMG在国内外拥有一大群死忠,全部产品使用DCF作为主要面料。他家的背包俗称:大白包;帐篷俗称:大白塔,所有的产品除了黑色就是白色,十分有视觉识别性。HMG的产品定位高端小众品牌,品控和用料都是上乘,但价格十分昂贵。

代表产品:ULTAMID

产品定位:超高端

官方网站:Hyperlite Mountain Gear

5、Locus Gear(日本)

在众多以DCF为原料生产帐篷的品牌中,LocusGear绝对有着一席之地,相比其他美国同类品牌,它有着日本制造的特点:做工精良。即便这样,它家的东西也没有特别昂贵。

代表产品:Khufu

产品定位:高端

官方网站:Locus Gear

6、MLD(美国)

MLD是一家老牌的美国小众作坊,它家产品定位于比UL(轻量化)更高一级的SUL(亚轻量化),但近些年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可能因为老板是个种族主义者。因为前几年某K品牌仿制了它家的Trailstar天幕,他在fb上慰问了所有中国人。

代表产品:Trailstar、Duomid

产品定位:高端

官方网站: MountainLaurelDesigns

7、3FULGEAR(三峰出,中国)

三峰出是中国本土品牌,最近两年在美国和欧洲轻量化帐篷市场中异军突起。它的产品定位与美国Sixmoon Design相似,主打高性价比帐篷和背包。在国内三峰的知名度也不错,但主要产品是有杆帐篷和雨衣之类,但在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却是轻量化无杆帐篷和轻量化背包。三峰的帐篷主要使用PU-单硅尼龙面料和双面硅尼龙面料,背包主要采用X-Pac面料和一种定制的DCF(大力马混纺)面料,这是在中端市场少见的用料等级。

代表产品:蓝山系列

产品定位:中端

官方网站:3FULGEAR

8、Knot(中国)

Knot是一家十分高产的本土品牌,主要市场针对中国内地,虽然也是轻量化产品,但价格十分低廉,很受新人欢迎,它家帐篷设计不错,但前期产品采用的面料是双硅聚酯纤维,所以强度稍差。现在可能已经更新面料了。

代表产品:胡夫

产品定位:中低

官方网站:无

9、静星(中国)

静星作为一家小众品牌,在国内知名度还不错,其主要产品是有杆帐,主要面料单硅尼龙,但他家的风吟金字塔使用双硅尼龙。风吟作为单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可能因为颜值较高,价格合理。手艺宅是此帐篷的原版设计师。

代表产品:风吟

产品定位:中端

官方网站:无

10、自由之魂(中国)

自由之魂定位高端露营产品,但不可否认他家的超轻帐篷在国内小众户外爱好者中有一席之地。自由之魂长期为国际高端品牌代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家帐篷的用料、打板和工艺水平很高。在国外,他家主攻日本中高端露营市场。在超轻徒步帐中,晨曦金字塔的普及率较高。

代表产品:晨曦

产品定位:中高端

官方网站:TFS Gear

希望中国户外品牌能早日在国际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别人说到了传统品牌的帐篷,很好,那些帐篷适合大众人群或高山探险用。但有很多长期混迹与山里的资深山友门,会发现有一些小众品牌更适合他们。

这些小众品牌的设计师往往自己就是资深爱好者,他们设计的帐篷去掉了很多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功能”。这些帐篷往往更轻、搭建更快速,在一些充斥着户外老油条的线路中,这种帐篷的出镜率往往更高。

在美国的超长线路中,帐篷的重量和空间感是“老油条”们最在意的,帐篷:三峰蓝山2摄于:日本八ヶ岳 摄影师:satoshifukuda

比起传统品牌,这些小众品牌数量稀少,大多数只通过自己的官网销售(中国品牌除外),但却拥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拥护,以下是我整理的几家出货量还不错的小众品牌:

1、Tarptent(美国)

Tarptent是一家比较接近传统帐篷品牌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是有杆帐,工艺也十分接近传统帐篷品牌。但它家产品用的面料多为双面涂硅尼龙面料,这种面料抗撕裂能力比传统品牌广泛采用的PU-硅面料强。

代表产品:Double Rainbow

产品定位:中高端

官方网站:Tarp Tent

2、Zpacks(美国)

Zpacks的产品以DCF(复合大力马)为主要面料,这是一种看起来很丑,但十分昂贵的面。他家帐篷也都是由DCF做成的。完全无弹性,完全不吸水,超级轻量,强度高。作为一家美国本土作坊,他的主要客户群是挑战美国各大超长徒步线路的资深玩家。

代表产品:Duplex

产品定位:高端

官方网站:Zpacks

3、Sixmoon Designs(美国)

六月设计主打高性价比装备,它的帐篷在众美国品牌中价格便宜,性能足够,颜色以深绿为主,这是深受广大国外户外玩家喜爱的:融入色。但它家帐篷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强度不高的聚酯纤维,而非尼龙,所以最近它的地位被三峰(3FULGEAR)冲击,后者的产品更具有性价比。

代表产品:luna solo

产品定位:中端

官方网站:SixmoonDesigns

4、HMG(美国)

HMG在国内外拥有一大群死忠,全部产品使用DCF作为主要面料。他家的背包俗称:大白包;帐篷俗称:大白塔,所有的产品除了黑色就是白色,十分有视觉识别性。HMG的产品定位高端小众品牌,品控和用料都是上乘,但价格十分昂贵。

代表产品:ULTAMID

产品定位:超高端

官方网站:Hyperlite Mountain Gear

5、Locus Gear(日本)

在众多以DCF为原料生产帐篷的品牌中,LocusGear绝对有着一席之地,相比其他美国同类品牌,它有着日本制造的特点:做工精良。即便这样,它家的东西也没有特别昂贵。

代表产品:Khufu

产品定位:高端

官方网站:Locus Gear

6、MLD(美国)

MLD是一家老牌的美国小众作坊,它家产品定位于比UL(轻量化)更高一级的SUL(亚轻量化),但近些年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可能因为老板是个种族主义者。因为前几年某K品牌仿制了它家的Trailstar天幕,他在fb上慰问了所有中国人。

代表产品:Trailstar、Duomid

产品定位:高端

官方网站: MountainLaurelDesigns

7、3FULGEAR(三峰出,中国)

三峰出是中国本土品牌,最近两年在美国和欧洲轻量化帐篷市场中异军突起。它的产品定位与美国Sixmoon Design相似,主打高性价比帐篷和背包。在国内三峰的知名度也不错,但主要产品是有杆帐篷和雨衣之类,但在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却是轻量化无杆帐篷和轻量化背包。三峰的帐篷主要使用PU-单硅尼龙面料和双面硅尼龙面料,背包主要采用X-Pac面料和一种定制的DCF(大力马混纺)面料,这是在中端市场少见的用料等级。

代表产品:蓝山系列

产品定位:中端

官方网站:3FULGEAR

8、Knot(中国)

Knot是一家十分高产的本土品牌,主要市场针对中国内地,虽然也是轻量化产品,但价格十分低廉,很受新人欢迎,它家帐篷设计不错,但前期产品采用的面料是双硅聚酯纤维,所以强度稍差。现在可能已经更新面料了。

代表产品:胡夫

产品定位:中低

官方网站:无

9、静星(中国)

静星作为一家小众品牌,在国内知名度还不错,其主要产品是有杆帐,主要面料单硅尼龙,但他家的风吟金字塔使用双硅尼龙。风吟作为单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可能因为颜值较高,价格合理。手艺宅是此帐篷的原版设计师。

代表产品:风吟

产品定位:中端

官方网站:无

10、自由之魂(中国)

自由之魂定位高端露营产品,但不可否认他家的超轻帐篷在国内小众户外爱好者中有一席之地。自由之魂长期为国际高端品牌代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家帐篷的用料、打板和工艺水平很高。在国外,他家主攻日本中高端露营市场。在超轻徒步帐中,晨曦金字塔的普及率较高。

代表产品:晨曦

产品定位:中高端

官方网站:TFS Gear

希望中国户外品牌能早日在国际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先说说品牌:

世界顶级:

Hilleberg

官网:

Hilleberg the Tentmaker

瑞典品牌,1971年创立,世界顶级没说的。主打高山隧道帐,近几年也在走轻量划路线。搞这个一步到位!

Bibler

官网: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Ltd

美国品牌,1977年创立,主打结构简单的单层高山帐。1996被Black Diamond收购后品牌被并入BD的帐篷产品线,品牌也逐渐销声匿迹,总之并不推荐……

Stephenson's Warmlite

官网:

http://warmlite.com/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主打露营装备,轻量化帐篷,市场上基本很难买到,基本都是要订制,国内就别考虑了……

一线品牌:这里里面可选的起始蛮多的,就只说国内能买到的吧。

MSR,官网:

MSR® Tents

Big Agnes,官网:

Big Agnes Inc

这两个都是专业做露营装备的,帐篷品类多,可选余地大,价格也算合理,可以重点考虑

Mountain Hardwear,Marmot,Sierra Designs,VAUDE,TNF

这几个都是知名的户外品牌,兼做帐篷,品质也值得信赖,其中VAUDE的超轻帐和TNF的高山多人帐口碑都很不错,毕竟是做帐篷起家的

其实一线品牌还有很多,例如Kelty,Terra Nova ,NEMO,Eureka,Exped等等, 但在国内渠道比较难搞到,有能力海淘的可以关注下。

迪卡侬的? 不了解....

国内品牌只推荐两个:

牧高笛,LUXE(香港)

其他的如凯乐石,探路者请无视。原因是这两家是专业做帐篷的,性价比不错,在乎价格可以考虑他俩。有钱买凯乐石的不如加点直接上上面的一线品牌。

再说说选购注意:

1. 重量/价格比,重量/性能比

这是户外装备的一个重要参数,相同的性能下,重量与价格成反比。而性能与重量基本是成正比的。简单说,性能出色,重量轻的装备,那是要大把大把的钞票的,无论是背包,衣服,还是睡袋帐篷,都是如此……

对于双人帐,重量在1.5公斤以内算是超轻的,重量再2公斤以内算正常,3公斤的话就略重了。

2. 舒适度:

我认为是否舒适是帐篷第一要关注的

首先是尺寸,越大越舒服,个人认为2个大男人睡1.3米宽度的双人帐就略挤了,但过大的帐篷又会导致重量上升,所以要取个平衡。如果是腐败游,觉得双人帐都太挤,可以考虑直接买三人帐。

其次是门厅数量和尺寸,正面单门的隧道帐显然就没双门的圆形帐进出方便了,而门厅大的好处是如果赶上下雨的天气,可以在门厅里点火做饭,当然多出来的舒适度是要牺牲重量的,自己权衡吧……

3. 搭建难度

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参数,在遇到恶略天气需要紧急扎营时就悲剧了。

简单说:杆越少,越容易搭建。需要穿杆的不如挂扣的容易搭建。

另外就是是搭建是是否可以先搭外帐,这样再雨天搭建时,可以先搭起外帐再搭内帐,收起时可以先收内帐再收外帐,避免弄湿内帐。

4. 防风防水透气

帐篷的强度,结构起主导作用,隧道帐和尖顶帐受风面积小相对耐艹。还有就是搭建的技巧,我遇到过懒的打地钉拉风绳的哥们,半夜帐篷被大风掀了,冒着大雨出来重新搭帐篷,那叫一苦……

防水透气主要看帐篷的材料,一般三季帐,内帐是网布的较多,外帐也不完全贴地,透气较好但保暖就比较一般。四季帐内帐是保温的材料,外帐贴地封死进风口,会更保暖但相对闷热,所以一般都有透气天窗。

反正别买:内帐需要穿杆的(难搭),自动免搭的(强度不够),方方正正或零碎太多的(兜风)

最后,说句实话,如果是第一次户外或一年去不了几次的,去户外店租吧……


有哪些户外旅行帐篷品牌推荐?

先说说品牌:

世界顶级:

Hilleberg

官网:

Hilleberg the Tentmaker

瑞典品牌,1971年创立,世界顶级没说的。主打高山隧道帐,近几年也在走轻量划路线。搞这个一步到位!

Bibler

官网:

Black Diamond Equipment Ltd

美国品牌,1977年创立,主打结构简单的单层高山帐。1996被Black Diamond收购后品牌被并入BD的帐篷产品线,品牌也逐渐销声匿迹,总之并不推荐……

Stephenson's Warmlite

官网:

http://warmlite.com/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主打露营装备,轻量化帐篷,市场上基本很难买到,基本都是要订制,国内就别考虑了……

一线品牌:这里里面可选的起始蛮多的,就只说国内能买到的吧。

MSR,官网:

MSR® Tents

Big Agnes,官网:

Big Agnes Inc

这两个都是专业做露营装备的,帐篷品类多,可选余地大,价格也算合理,可以重点考虑

Mountain Hardwear,Marmot,Sierra Designs,VAUDE,TNF

这几个都是知名的户外品牌,兼做帐篷,品质也值得信赖,其中VAUDE的超轻帐和TNF的高山多人帐口碑都很不错,毕竟是做帐篷起家的

其实一线品牌还有很多,例如Kelty,Terra Nova ,NEMO,Eureka,Exped等等, 但在国内渠道比较难搞到,有能力海淘的可以关注下。

迪卡侬的? 不了解....

国内品牌只推荐两个:

牧高笛,LUXE(香港)

其他的如凯乐石,探路者请无视。原因是这两家是专业做帐篷的,性价比不错,在乎价格可以考虑他俩。有钱买凯乐石的不如加点直接上上面的一线品牌。

再说说选购注意:

1. 重量/价格比,重量/性能比

这是户外装备的一个重要参数,相同的性能下,重量与价格成反比。而性能与重量基本是成正比的。简单说,性能出色,重量轻的装备,那是要大把大把的钞票的,无论是背包,衣服,还是睡袋帐篷,都是如此……

对于双人帐,重量在1.5公斤以内算是超轻的,重量再2公斤以内算正常,3公斤的话就略重了。

2. 舒适度:

我认为是否舒适是帐篷第一要关注的

首先是尺寸,越大越舒服,个人认为2个大男人睡1.3米宽度的双人帐就略挤了,但过大的帐篷又会导致重量上升,所以要取个平衡。如果是腐败游,觉得双人帐都太挤,可以考虑直接买三人帐。

其次是门厅数量和尺寸,正面单门的隧道帐显然就没双门的圆形帐进出方便了,而门厅大的好处是如果赶上下雨的天气,可以在门厅里点火做饭,当然多出来的舒适度是要牺牲重量的,自己权衡吧……

3. 搭建难度

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参数,在遇到恶略天气需要紧急扎营时就悲剧了。

简单说:杆越少,越容易搭建。需要穿杆的不如挂扣的容易搭建。

另外就是是搭建是是否可以先搭外帐,这样再雨天搭建时,可以先搭起外帐再搭内帐,收起时可以先收内帐再收外帐,避免弄湿内帐。

4. 防风防水透气

帐篷的强度,结构起主导作用,隧道帐和尖顶帐受风面积小相对耐艹。还有就是搭建的技巧,我遇到过懒的打地钉拉风绳的哥们,半夜帐篷被大风掀了,冒着大雨出来重新搭帐篷,那叫一苦……

防水透气主要看帐篷的材料,一般三季帐,内帐是网布的较多,外帐也不完全贴地,透气较好但保暖就比较一般。四季帐内帐是保温的材料,外帐贴地封死进风口,会更保暖但相对闷热,所以一般都有透气天窗。

反正别买:内帐需要穿杆的(难搭),自动免搭的(强度不够),方方正正或零碎太多的(兜风)

最后,说句实话,如果是第一次户外或一年去不了几次的,去户外店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