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60 看360看360

孩子各个年龄分别应该接受哪些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孩子各个年龄分别应该接受哪些知识和技能?"相关知识及问题的最佳答案:

孩子各个年龄分别应该接受哪些知识和技能?

9月开学季来了,说是孩子开学,其实更焦虑的是我们这些家长。别怕,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来给你支招了。沈老师说,相对于每个学段的知识,家长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上。只有衔接做到位,孩子才能找到好的状态,顺滑地进入新学期。

“衔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事物相连接”。在基础教育领域,衔接的关注点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横向衔接和纵向衔接。从教育内容的横向拓展来看,衔接可以指向德智体美劳某一方面之间的前后关联,可以指向语、数、外等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可以指向学校特色课程的延续推进等等。从孩子接受教育程度的纵向发展来看,衔接可以指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之间的递升更进。

一直以来,“学段衔接”问题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恰恰却成了教育工作者“最熟悉的陌生人”。有关“学段衔接”的话题仿佛只有到升学季才会被提及, 除了参观校园和学术讲座, 除了升学季约定俗成的活动和一段时间的热议,学段之间到底该衔接什么?我们到底能为“学段衔接”做些什么?……我们呼唤实实在在的“学段衔接”!

  面对“学段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力求从办学体制上找出突破口,贯通学段间的有效通路; 学校以项目或课程为抓手,打造更接地气的“衔接品牌”;教师从学科研究和班级管理着眼,营造更为舒缓的衔接氛围,寻找更为高效的学科衔接方法;家长以家庭教育为阵地,做好衔接的前期准备……学段衔接的措施五花八门,但殊途同归,都指向孩子更为科学、更为健康地成长。

比如,从幼儿园升小学一年级,这个时候孩子会出现非常多的不适应。小学的纪律严了、老师多了、在校时间长了,孩子可能被忽略、可能挨批评,这个时候他们极其需要安全感。 家长一定要避免把孩子与别人家娃拿来做比较,增加他们的焦虑。家长自己也要设置合理的心理预期,孩子在某个领域没有突出表现,并不意味着落后了,可能只是他的潜能还没被激发出来。

再比如,小学升初一,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遇到落差。小学靠聪明就能学好,到初中没有日积月累就会落后;小学听老师的话就会受到老师喜爱,到了初中要靠家校共同努力来建立师生关系。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助并提醒孩子大量做积累,多阅读名著和佳作;同时要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不要成为孩子讨厌的人。

作为小学生家长,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整天像个救火队长,哪里有火就扑向哪里。偏偏家里有个熊孩子,你一会儿要替他给老师赔不是,一会儿又要给孩子擦屁股,但火势还是没减缓。

这些情况其实各个年级的家长都会遇到。

比如刚上一年级,七岁左右的孩子在认知和体能上处于迅速上升期,经常出现不稳定的行为表现,他们时常手忙脚乱、轻易放弃,甚至还自带随时可能爆发的情绪“小炸弹”。

二三年级的孩子喜欢小组合作,如果有老师把他从同伴中独立出来,哪怕是单独表扬他,他都会不高兴。

四年级以后,孩子会突然变化无常,仿佛聚集了无穷的能量来跟周围“对抗”,这种再次出现的不稳定行为信号,常常让家长不知所措。

上一讲你知道了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孩子在成长。他如何调整自己,适应新集体;他怎么能坐得住,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伴建立友谊;以及养成好习惯,找到学习的动力开关,这些都是孩子进入小学后需要逐步学习的内容。

可道理都懂,孩子在小学各个阶段一旦出现各种不稳定行为,还是会给你带来一种无力的失控感,不知道这孩子还能怎么管。

“不稳定”源自缺乏安全感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稳定状况呢?

我告诉你,九成原因都是缺乏安全感。

你可能会奇怪:“幼儿园孩子就开始集体生活了,他早建立起安全感了,小学一年级应该很快适应才对。”“四五年级还没有安全感啊,不可能吧,一定有其他原因。”

真的是这样吗?先来说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

孩子在幼儿园总有固定的一两位老师陪伴,进入小学,一个孩子突然要面对十几位老师走马灯似地进进出出,内心肯定不安。

更要命的是这位老师讲一通规矩,那位老师提一堆要求,老师之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口径”,全凭个人理解,因此差异很大,这让刚入学的孩子充满了不安全感。

幼儿园里没有教材,进入小学后突然来了一堆教材、课本、阅读资料,还有文具。从早上出门到下午放学,都要自己收拾整理,孩子难免手忙脚乱。

还有,孩子在幼儿园里一般20分钟就休息一下,而且随时可以在教室里走动或上厕所,进入小学后作息时间完全变了,每天有六七节课,每节课40分钟,而且要求眼睛看老师,耳朵听讲解,举手回答问题。这个年龄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加上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渐渐就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

总之,从幼儿园整个世界都围着他转的自我中心,变为在小学,可能要面对的被忽略,挨批评,不太受关注等各种状况,孩子会觉得不安全,他需要重新适应。

不要觉得没有安全感只是刚入学孩子的问题,小学各个年级的孩子都普遍存在。

二三年级的孩子,同伴在心目中的位置开始上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时常发生,这会极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冲突,直到四五年级开始趋于稳定。从经常起冲突的同伴关系到主动建立友谊,这就是孩子在重建安全感。

到了高年级,孩子开始生理发育,此时的孩子反复无常是常态,心口不一是特点,这种常态和特点更让家长不踏实,但我要告诉你,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他仍然是在重建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任何形式的变化都需要他整个机体动用应激资源来做出新的适应。不管几年级,只要新的变化发生,孩子就处于紧张之中。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重建安全感。只有靠自己的力量不断跨过各种不稳定,孩子才在完成一次次自我成长。

在下方,我帮你罗列了一份各年级孩子行为表现清单,供你参考。

看了这份清单,你会发现,孩子在小学阶段重建安全感的过程也是一直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他们要通过一次次“闯关”完成自我确认,知道在学校里、在同伴和老师的眼睛里,自己是什么样子。

而你烦恼的问题,大部分都属于孩子在寻找“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其实是他在完成安全感的重建来释放成长的信号。

把我变成我们

好了,那么作为家长,你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低段位的家长经常会说“你又惹祸了”“你怎么那么不听话”“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听出来问题了吗?对,全是“你你你”,就好像孩子是家长的对立面。

中段位的家长会偶尔启动同理心,换位思考“如果换成我,会怎么做”。再好一点的会归因到自己身上,“孩子这个问题背后,我的问题是什么”。

那高段位家长会怎么做呢?这就要用到这一讲的基本方法了,叫做“把我变成我们”。

高段位的家长会和孩子合作,用“我们”来分析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我们可不可以一起来适应?孩子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不可以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孩子挨了老师的批评,我们是不是先分析下什么原因?经常使用“我们思维”,就是在帮孩子构建安全感,让他加速找到“自我”。

那如何“把我变成我们”呢?我给你两招:

第一招:创造安全的心理空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新问题是什么,场景怎么变化,在孩子心里,会有安全停靠的港湾。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前面清单里的“最佳相处技巧”。这件事不用刻意做,多一根筋,随时启动效果更好,家里的餐桌上,定期的户外活动中,睡前交流的时间都可以进行沟通。

你还可以再给孩子准备一个“安全伙伴”。

这是我受电影《特别响,非常近》的启发想到的,电影里小男孩非常缺乏安全感,但他很喜欢地图,因为地图上爸爸帮他标注了全家去过的地方和父子俩的小秘密。

小男孩把地图放在随身的书包里,想起来就会很踏实。所以,你准备的这个“安全伙伴”可以是藏在书包里的小物件,夹在笔记本里照片,刻着家人表情包的小书签等等。

关键是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他遇到了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

第二招:求助于“重要他人”。

你想过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某一门学科?为什么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学校就变得沉闷紧张了呢?

这很可能和他没找到可以信赖的“重要他人”有关。

“重要他人”很重要,他们会依附在孩子身上,就像是孙悟空身上拔下的猴毛,成为孩子可靠的左膀右臂。

那么,孩子可以求助于哪些重要他人呢?其实就是他上学后每天都会遇到的三个角色:老师、同伴和家长自己。

让老师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既可以树立老师的权威感,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分享和老师相关的话题。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年级,老师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是圣旨,孩子会为了老师的要求顶撞家长,还会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言下之意,老师都是对的,如果不一致,一定是爸爸妈妈错了。这时,你应该高兴,孩子已经把老师当成了重要他人。

让小伙伴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意识到“我和小伙伴在一起,能成长得更好”。

要关注的小伙伴有:孩子的同桌,一个小组的学习伙伴,邻居或朋友家的同龄孩子等等。你可以创造机会,邀请他们和孩子一起活动,经常和孩子讨论小伙伴身上的闪光点,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他们的分歧是什么,是如何和好的等等。

最后,别忽视了你的重要作用。很多时候,你说话,孩子不听,是因为你认为孩子是可控的,他必须按你的要求指令做才能得到认可。

所以,及时抽身非常必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外部视角,当成他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求助对象。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你成为他的重要他人时,“我们”这个结构才稳定。

我要再送你四个锦囊,与孩子的成长合作。

在呵护天性与护航成长中平衡

我常常被很多家长问起“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老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吗?也有人认为是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吗?

其实都不是,作为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我发现世界上最杰出的小学,永远在做两件事的平衡,一是呵护天性,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二是护航成长,目的是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所以,这些小学通过各种方式将课程设计成充满好奇、激发兴趣、持续探究、游戏体验的学习过程,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

所以,呵护天性和护航成长的平衡就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了。

但很多小学的现实情况是几十人一个大班,只能通过统一的要求指令让所有孩子齐步走,很难实现真正呵护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与孩子的成长合作,不只是学校的任务,你也要在家里多为孩子创造机会。

分享技巧之前,我先说说身边两个家长的做法。

第一位是一个爸爸,他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而学校无法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爸爸把家里的阳台改装成了用孩子名字命名的实验工厂,并让孩子来制定实验室规则。孩子一下子充满了责任感,一有时间就钻进实验室,忙个不停。

还有一个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对宇航员的任何知识都特别感兴趣。于是,他在孩子卧室里能看到的地方都嵌入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元素,连灯的开关都贴上了NASA的LOGO。这一切让孩子特别积极地像宇航员一样去设定目标、制定规则,并接受挑战。

四个锦囊,与孩子的成长合作

怎么能像这两位家长一样,与孩子成长合作呢?我送你四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这个锦囊的原创者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每当有家长来求助,他都会提供这个锦囊,并且一再叮嘱一学期为一个疗程,坚持下来就能看见效果。

随时表扬,要做到不怕重复,逢人便夸。

比如家里有客人来,你可以展示一些孩子平日的规划、作业成果、兴趣作品等等,然后当着孩子的面表扬他的努力和进步;再比如在小区和邻居聊天,可以和他们分享孩子最近做的让你自豪的事。

这样的表扬不怕重复,哪怕听到孩子不耐烦地嘟囔“好了好了,别老提这些了”也不要停。

定期批评,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透明。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例会上,指出孩子最近的一个主要问题,然后全家一起讨论、协商来找到解决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批评的是问题,不是孩子;二是批评的是“我们”的事,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这就完成了第二讲所说的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这个锦囊需要随时练习,直到内化成你的行为习惯,因为这是在帮孩子形成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两个品质——责任心和自信心。随时表扬,会让他更有自信接受挑战;定期批评,会帮孩子解决问题、担起责任。

第二个锦囊,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既然是传递赞美,它就是双向的,包括在家里利用各种机会传递老师对孩子的赞美,也有到学校开家长会,或者和老师私下沟通时,传递孩子在家对老师的赞美。

你一定知道,孩子常常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因此,传递赞美会让你成为师生关系的架构师和润滑剂,孩子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传递老师的赞美,我提示一点,就是家长会后你要及时向孩子传递老师的赞美。尤其一个正提心吊胆等你批评的孩子,得到的却是老师赞美的信息,他会受到莫大的鼓舞。

那怎么传递对老师的赞美呢?

你可以重点抓住对老师来说,最犯怵一个场景,就是家长群。

如果孩子学校的家长群里有老师,在群里交流的规则有两条,一是向老师的辛勤付出表达赞美。注意不是说空话,而是要有细节。

比如,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吃午餐的表现,你看后可以回复“感谢老师第一时间发来照片。看到孩子比家里吃得香,我就放心了。一定是孩子在学校吃饭更有规则感”。

二是用分享经验的方式回应老师的信息。

比如还是吃饭规则,你第二周可以在群里回应,“借鉴学校里的用餐规则,我们全家也制定了三条规则:1.家长不在饭桌上看手机;2.孩子要均衡营养;3.不把饭菜挑到孩子的碗里。试用一周很有效果,和大家分享”。

其他场合,尽量少说话就是对老师的最大理解。

第三个锦囊,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矛盾,既担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在学校太孤独;又怕孩子交友不慎,沾染上不良风气。有的家长还怕管得太严,反而变成孩子的对立面,只能选择观望等待。

我的建议是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邻居、同事、闺蜜的孩子,都可以吸收进来。哪怕年龄略有差异、不在同一所学校都没关系。只要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聚会、画展、电影等,让孩子们常聚在一起。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自组织小团队好处很多。

首先,它能帮孩子认识规则。

当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参观,一起学习时,谁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来自团队成员的压力,这会促进孩子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让孩子学会让步和妥协。

小团队具有社会化功能,帮孩子意识到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愿意做的事团队中的其他人不一定感兴趣。发生冲突时是要维持友谊还是坚持己见,怎么做能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欢迎,这些都是孩子解决问题时要思考的。

这样,在一次次团队活动中,孩子知道了哪些是原则和底线,一步步从自我为中心走向团队的共同目标。

而且,这个小团队一定要尽早组织,如果你不提前,那孩子迟早会自己形成一个小团体,这时候你再干预介入,就会出现冲突,很难掌控局面了。

其实,小团队也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是孩子成长的得力助手。

第四个锦囊,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从小报了各种兴趣班,拿了证考了级,走进小学的时候个个身怀绝技,都想着怎么把别人比下去,学习“输”实在太重要了。

你可能会说,在学校,孩子会经历各种竞争和比赛,不是有很多“输”的机会吗?

按理说,学校确实是让孩子“学会输”的最安全的地方。孩子可以通过体验各种课程、参加各种社团、经历各种机会、扮演各种角色判断出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优势在哪里,短板不足在哪。但现实情况距离达到这样的目标还有差距,还需要时间。

所以,只靠学校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家庭给孩子补上这重要一课。

比如,孩子和妈妈下棋总是赢,那你要建议他去找棋艺更高的爸爸切磋。如果输了,你要观察他输棋的状态,是着急、委屈还是不甘心?等下完棋,他情绪平稳了,可以请他说说“输”的感受,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哪些“新招”?下次准备什么时候再和爸爸对招?有没有信心翻盘?

这里要特别提醒你,让孩子学会输不是为了输,输不是目的,而是要体验过程。孩子经历过输,会懂得如何平衡心态,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找到位置,如何作出决策。

第一,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学校的第一合作方。当你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你一定要对自己说“我要先改变自己”。

如果老师给你打电话,说你的孩子课堂表现差,作业写得有点乱,课间和同学打闹,你先别急着批评孩子,而应该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因为家庭规则的建立,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这些只有你自己率先做到,才有可能影响孩子去积极改变。

当然,影响孩子,你也不需要把每一讲的课程内容全都记住,哪怕只聚焦一条策略,反复练习也能看到好效果。比如说“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这条吧,如果你能坚持半年,一定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第二,除了改变自己,还要尽可能地去影响家里人。

是的,这一条是有前提的,就是你要始终记得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像家长会、和老师讨论这么重要的事你必须亲力亲为。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你在学完课程之后,还要尽可能地去影响家里人。这个家里人,主要指在孩子身边、长期陪伴他的人,包括平时带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长期照顾他的保姆阿姨等。

当然,我说的“影响”并不是要你号召所有家庭成员,每天固定一段时间一起听我的这门课,而是可以把家里要建立的规则,课程里对你特别有用的策略,设计成小海报,然后把它们张贴在家中的醒目位置。

这是因为如果规则、策略只停留在口头,那谁都会忘记,你只有在随时可见的地方张贴出来,才能时刻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去遵守,你会发现把家人变成“我们”,孩子就有了目标一致的“重要他人”,而且来自同盟的力量也支持你始终走在教育孩子的正确道路上。

第三, 遇到挑战,多问问孩子为什么。

这个提醒,来源于我的一次经历。

一次,一个家长在公开场合说,我遇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的情况,就对他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让你去学校了,明天就转学。到底是做作业,还是等着转学,你自己挑吧。”听完我的话,孩子真的就自觉做起作业来了。

这个家长讲述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我要告诉你,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被“这种看似有效的方法”给误导了。因为虽然在那一刻,孩子的问题好像被“成功”地解决了。但是三天之后呢?一个星期之后呢?一个月之后呢?

所以,这种成功是打了引号的,孩子成功和成才不能用这种极端的行为方式。而且,家长一旦只聚焦在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上,就一定看不到这么做可能会带给孩子不可逆转的伤害。

所以,你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直接追求结果,而忘记了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能多去问问孩子为什么,也许你就看到他内心的真实世界。

本讲小结,划个重点:

第一,孩子表现出不稳定,是因为他在寻找自我,在重建安全感。

第二,任何形式的变化都需要孩子动用整个身体的应激资源去作出新适应。

第三,把我变成我们,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第四,呵护天性,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护航成长,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第五,与孩子成长合作的四个锦囊是:随时表扬,定期批评;传递赞美,润滑关系;组建一个小团队;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第六,重要三条提醒: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除了改变自己,还要尽可能地去影响家里人;遇到挑战,你要多问问孩子为什么。

学段衔接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不同的人群去好好地学习领悟。特别是在当下,我们在解决学段衔接存在问题的针对性、深入性、系统性、实效性研究还不够有效,相关的规范制度建设还不够到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做好学段衔接必须读好“三本经”,这样才能真正打通基础教育学段壁垒,实现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健康持续发展。

这分别是“引导经”“实践经”“参与经”,需要三类对象分别去关注、探索。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读好“引导经”。从问题上可以看出,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不是学段衔接的具体实践者,但对有效推动学段衔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给予积极的引导。要有效发出声音,通过网站、新媒体、各类讲座等,结合具体实例对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作出深入解读,对能展现学校在学断衔接中的有效、创新举措进行报道宣传,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衔接问题。要明确落实责任,通过下发指导性文件、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和衔接保障体系等方式,唤醒学校、教师在衔接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其进行衔接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主动监督指导,除了加强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力度外,更多的是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大家正确树立科学的“大衔接观”,丰富衔接途径,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需求。

二是学校教师要读好“实践经”。虽然分割的学段教育牵绊了衔接工作,但我们决不能“退避三舍”,要根据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各学段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校内学生的成长特点,围绕学习环境、课程内容、学生心理变化、管理、学习方法变化、师生交往等变化,积极探索学段衔接可行性行动路径研究,努力打造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要将衔接专题研究作为相关年级组、学科组教研活动重点之一,聚焦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通过共享教研、观摩学习、课程开发等,科学开发相关课程,提升活动组织水平,避免产生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相邻学段的对口学校还可以组成“共同体”,围绕相互责任认定、衔接活动内容、特色项目传承等进行讨论研究,共享经验成果,以改变学校封闭办学、突破学段壁垒,构建相互配套、目标一致的人才培养体系;一贯制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探索人财物统一调配、资源共有共享、信息及时沟通等实施原则,打造学段无缝衔接样本。

  三是家长孩子要读好“成长经”。教育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揠苗助长”“大步跃进”等方法未必能如你所愿,有时“瞎做”还不如不做。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建议家长平时可以“涉猎”一些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衔接知识,多从一些经验家庭中汲取优秀举措,多做一些市场调研,要根据孩子的能力与特点,配合学校进行适当的衔接教育,千万不要盲目从众,“以爱之名”做一些违反成长规律的事。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参加活动、座谈交流等熟悉相邻学段学校环境、了解高学段生活、激发学段阶进向往,鼓励他们尝试“我的衔接我做主”。


孩子各个年龄分别应该接受哪些知识和技能?

9月开学季来了,说是孩子开学,其实更焦虑的是我们这些家长。别怕,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来给你支招了。沈老师说,相对于每个学段的知识,家长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上。只有衔接做到位,孩子才能找到好的状态,顺滑地进入新学期。

“衔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事物相连接”。在基础教育领域,衔接的关注点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横向衔接和纵向衔接。从教育内容的横向拓展来看,衔接可以指向德智体美劳某一方面之间的前后关联,可以指向语、数、外等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可以指向学校特色课程的延续推进等等。从孩子接受教育程度的纵向发展来看,衔接可以指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之间的递升更进。

一直以来,“学段衔接”问题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恰恰却成了教育工作者“最熟悉的陌生人”。有关“学段衔接”的话题仿佛只有到升学季才会被提及, 除了参观校园和学术讲座, 除了升学季约定俗成的活动和一段时间的热议,学段之间到底该衔接什么?我们到底能为“学段衔接”做些什么?……我们呼唤实实在在的“学段衔接”!

  面对“学段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力求从办学体制上找出突破口,贯通学段间的有效通路; 学校以项目或课程为抓手,打造更接地气的“衔接品牌”;教师从学科研究和班级管理着眼,营造更为舒缓的衔接氛围,寻找更为高效的学科衔接方法;家长以家庭教育为阵地,做好衔接的前期准备……学段衔接的措施五花八门,但殊途同归,都指向孩子更为科学、更为健康地成长。

比如,从幼儿园升小学一年级,这个时候孩子会出现非常多的不适应。小学的纪律严了、老师多了、在校时间长了,孩子可能被忽略、可能挨批评,这个时候他们极其需要安全感。 家长一定要避免把孩子与别人家娃拿来做比较,增加他们的焦虑。家长自己也要设置合理的心理预期,孩子在某个领域没有突出表现,并不意味着落后了,可能只是他的潜能还没被激发出来。

再比如,小学升初一,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遇到落差。小学靠聪明就能学好,到初中没有日积月累就会落后;小学听老师的话就会受到老师喜爱,到了初中要靠家校共同努力来建立师生关系。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助并提醒孩子大量做积累,多阅读名著和佳作;同时要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不要成为孩子讨厌的人。

作为小学生家长,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整天像个救火队长,哪里有火就扑向哪里。偏偏家里有个熊孩子,你一会儿要替他给老师赔不是,一会儿又要给孩子擦屁股,但火势还是没减缓。

这些情况其实各个年级的家长都会遇到。

比如刚上一年级,七岁左右的孩子在认知和体能上处于迅速上升期,经常出现不稳定的行为表现,他们时常手忙脚乱、轻易放弃,甚至还自带随时可能爆发的情绪“小炸弹”。

二三年级的孩子喜欢小组合作,如果有老师把他从同伴中独立出来,哪怕是单独表扬他,他都会不高兴。

四年级以后,孩子会突然变化无常,仿佛聚集了无穷的能量来跟周围“对抗”,这种再次出现的不稳定行为信号,常常让家长不知所措。

上一讲你知道了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孩子在成长。他如何调整自己,适应新集体;他怎么能坐得住,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伴建立友谊;以及养成好习惯,找到学习的动力开关,这些都是孩子进入小学后需要逐步学习的内容。

可道理都懂,孩子在小学各个阶段一旦出现各种不稳定行为,还是会给你带来一种无力的失控感,不知道这孩子还能怎么管。

“不稳定”源自缺乏安全感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稳定状况呢?

我告诉你,九成原因都是缺乏安全感。

你可能会奇怪:“幼儿园孩子就开始集体生活了,他早建立起安全感了,小学一年级应该很快适应才对。”“四五年级还没有安全感啊,不可能吧,一定有其他原因。”

真的是这样吗?先来说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

孩子在幼儿园总有固定的一两位老师陪伴,进入小学,一个孩子突然要面对十几位老师走马灯似地进进出出,内心肯定不安。

更要命的是这位老师讲一通规矩,那位老师提一堆要求,老师之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口径”,全凭个人理解,因此差异很大,这让刚入学的孩子充满了不安全感。

幼儿园里没有教材,进入小学后突然来了一堆教材、课本、阅读资料,还有文具。从早上出门到下午放学,都要自己收拾整理,孩子难免手忙脚乱。

还有,孩子在幼儿园里一般20分钟就休息一下,而且随时可以在教室里走动或上厕所,进入小学后作息时间完全变了,每天有六七节课,每节课40分钟,而且要求眼睛看老师,耳朵听讲解,举手回答问题。这个年龄的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加上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渐渐就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

总之,从幼儿园整个世界都围着他转的自我中心,变为在小学,可能要面对的被忽略,挨批评,不太受关注等各种状况,孩子会觉得不安全,他需要重新适应。

不要觉得没有安全感只是刚入学孩子的问题,小学各个年级的孩子都普遍存在。

二三年级的孩子,同伴在心目中的位置开始上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时常发生,这会极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会产生冲突,直到四五年级开始趋于稳定。从经常起冲突的同伴关系到主动建立友谊,这就是孩子在重建安全感。

到了高年级,孩子开始生理发育,此时的孩子反复无常是常态,心口不一是特点,这种常态和特点更让家长不踏实,但我要告诉你,这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他仍然是在重建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任何形式的变化都需要他整个机体动用应激资源来做出新的适应。不管几年级,只要新的变化发生,孩子就处于紧张之中。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重建安全感。只有靠自己的力量不断跨过各种不稳定,孩子才在完成一次次自我成长。

在下方,我帮你罗列了一份各年级孩子行为表现清单,供你参考。

看了这份清单,你会发现,孩子在小学阶段重建安全感的过程也是一直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他们要通过一次次“闯关”完成自我确认,知道在学校里、在同伴和老师的眼睛里,自己是什么样子。

而你烦恼的问题,大部分都属于孩子在寻找“我是谁,我在哪里”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其实是他在完成安全感的重建来释放成长的信号。

把我变成我们

好了,那么作为家长,你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低段位的家长经常会说“你又惹祸了”“你怎么那么不听话”“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听出来问题了吗?对,全是“你你你”,就好像孩子是家长的对立面。

中段位的家长会偶尔启动同理心,换位思考“如果换成我,会怎么做”。再好一点的会归因到自己身上,“孩子这个问题背后,我的问题是什么”。

那高段位家长会怎么做呢?这就要用到这一讲的基本方法了,叫做“把我变成我们”。

高段位的家长会和孩子合作,用“我们”来分析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不适应学校生活,我们可不可以一起来适应?孩子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不可以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孩子挨了老师的批评,我们是不是先分析下什么原因?经常使用“我们思维”,就是在帮孩子构建安全感,让他加速找到“自我”。

那如何“把我变成我们”呢?我给你两招:

第一招:创造安全的心理空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管新问题是什么,场景怎么变化,在孩子心里,会有安全停靠的港湾。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前面清单里的“最佳相处技巧”。这件事不用刻意做,多一根筋,随时启动效果更好,家里的餐桌上,定期的户外活动中,睡前交流的时间都可以进行沟通。

你还可以再给孩子准备一个“安全伙伴”。

这是我受电影《特别响,非常近》的启发想到的,电影里小男孩非常缺乏安全感,但他很喜欢地图,因为地图上爸爸帮他标注了全家去过的地方和父子俩的小秘密。

小男孩把地图放在随身的书包里,想起来就会很踏实。所以,你准备的这个“安全伙伴”可以是藏在书包里的小物件,夹在笔记本里照片,刻着家人表情包的小书签等等。

关键是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一个人,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他遇到了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

第二招:求助于“重要他人”。

你想过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某一门学科?为什么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学校就变得沉闷紧张了呢?

这很可能和他没找到可以信赖的“重要他人”有关。

“重要他人”很重要,他们会依附在孩子身上,就像是孙悟空身上拔下的猴毛,成为孩子可靠的左膀右臂。

那么,孩子可以求助于哪些重要他人呢?其实就是他上学后每天都会遇到的三个角色:老师、同伴和家长自己。

让老师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既可以树立老师的权威感,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分享和老师相关的话题。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年级,老师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是圣旨,孩子会为了老师的要求顶撞家长,还会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老师说的。”言下之意,老师都是对的,如果不一致,一定是爸爸妈妈错了。这时,你应该高兴,孩子已经把老师当成了重要他人。

让小伙伴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意识到“我和小伙伴在一起,能成长得更好”。

要关注的小伙伴有:孩子的同桌,一个小组的学习伙伴,邻居或朋友家的同龄孩子等等。你可以创造机会,邀请他们和孩子一起活动,经常和孩子讨论小伙伴身上的闪光点,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他们的分歧是什么,是如何和好的等等。

最后,别忽视了你的重要作用。很多时候,你说话,孩子不听,是因为你认为孩子是可控的,他必须按你的要求指令做才能得到认可。

所以,及时抽身非常必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外部视角,当成他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求助对象。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你成为他的重要他人时,“我们”这个结构才稳定。

我要再送你四个锦囊,与孩子的成长合作。

在呵护天性与护航成长中平衡

我常常被很多家长问起“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老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吗?也有人认为是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吗?

其实都不是,作为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我发现世界上最杰出的小学,永远在做两件事的平衡,一是呵护天性,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二是护航成长,目的是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所以,这些小学通过各种方式将课程设计成充满好奇、激发兴趣、持续探究、游戏体验的学习过程,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

所以,呵护天性和护航成长的平衡就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了。

但很多小学的现实情况是几十人一个大班,只能通过统一的要求指令让所有孩子齐步走,很难实现真正呵护每个孩子的天性。所以,与孩子的成长合作,不只是学校的任务,你也要在家里多为孩子创造机会。

分享技巧之前,我先说说身边两个家长的做法。

第一位是一个爸爸,他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动手做实验,而学校无法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爸爸把家里的阳台改装成了用孩子名字命名的实验工厂,并让孩子来制定实验室规则。孩子一下子充满了责任感,一有时间就钻进实验室,忙个不停。

还有一个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对宇航员的任何知识都特别感兴趣。于是,他在孩子卧室里能看到的地方都嵌入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元素,连灯的开关都贴上了NASA的LOGO。这一切让孩子特别积极地像宇航员一样去设定目标、制定规则,并接受挑战。

四个锦囊,与孩子的成长合作

怎么能像这两位家长一样,与孩子成长合作呢?我送你四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这个锦囊的原创者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每当有家长来求助,他都会提供这个锦囊,并且一再叮嘱一学期为一个疗程,坚持下来就能看见效果。

随时表扬,要做到不怕重复,逢人便夸。

比如家里有客人来,你可以展示一些孩子平日的规划、作业成果、兴趣作品等等,然后当着孩子的面表扬他的努力和进步;再比如在小区和邻居聊天,可以和他们分享孩子最近做的让你自豪的事。

这样的表扬不怕重复,哪怕听到孩子不耐烦地嘟囔“好了好了,别老提这些了”也不要停。

定期批评,最重要的原则是公开透明。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在每周一次的家庭例会上,指出孩子最近的一个主要问题,然后全家一起讨论、协商来找到解决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批评的是问题,不是孩子;二是批评的是“我们”的事,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这就完成了第二讲所说的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这个锦囊需要随时练习,直到内化成你的行为习惯,因为这是在帮孩子形成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两个品质——责任心和自信心。随时表扬,会让他更有自信接受挑战;定期批评,会帮孩子解决问题、担起责任。

第二个锦囊,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既然是传递赞美,它就是双向的,包括在家里利用各种机会传递老师对孩子的赞美,也有到学校开家长会,或者和老师私下沟通时,传递孩子在家对老师的赞美。

你一定知道,孩子常常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因此,传递赞美会让你成为师生关系的架构师和润滑剂,孩子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传递老师的赞美,我提示一点,就是家长会后你要及时向孩子传递老师的赞美。尤其一个正提心吊胆等你批评的孩子,得到的却是老师赞美的信息,他会受到莫大的鼓舞。

那怎么传递对老师的赞美呢?

你可以重点抓住对老师来说,最犯怵一个场景,就是家长群。

如果孩子学校的家长群里有老师,在群里交流的规则有两条,一是向老师的辛勤付出表达赞美。注意不是说空话,而是要有细节。

比如,老师在群里发了孩子吃午餐的表现,你看后可以回复“感谢老师第一时间发来照片。看到孩子比家里吃得香,我就放心了。一定是孩子在学校吃饭更有规则感”。

二是用分享经验的方式回应老师的信息。

比如还是吃饭规则,你第二周可以在群里回应,“借鉴学校里的用餐规则,我们全家也制定了三条规则:1.家长不在饭桌上看手机;2.孩子要均衡营养;3.不把饭菜挑到孩子的碗里。试用一周很有效果,和大家分享”。

其他场合,尽量少说话就是对老师的最大理解。

第三个锦囊,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矛盾,既担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在学校太孤独;又怕孩子交友不慎,沾染上不良风气。有的家长还怕管得太严,反而变成孩子的对立面,只能选择观望等待。

我的建议是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为孩子组织一个小团队。邻居、同事、闺蜜的孩子,都可以吸收进来。哪怕年龄略有差异、不在同一所学校都没关系。只要有意识地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聚会、画展、电影等,让孩子们常聚在一起。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自组织小团队好处很多。

首先,它能帮孩子认识规则。

当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参观,一起学习时,谁违反了规则,就会受到来自团队成员的压力,这会促进孩子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其次,让孩子学会让步和妥协。

小团队具有社会化功能,帮孩子意识到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愿意做的事团队中的其他人不一定感兴趣。发生冲突时是要维持友谊还是坚持己见,怎么做能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欢迎,这些都是孩子解决问题时要思考的。

这样,在一次次团队活动中,孩子知道了哪些是原则和底线,一步步从自我为中心走向团队的共同目标。

而且,这个小团队一定要尽早组织,如果你不提前,那孩子迟早会自己形成一个小团体,这时候你再干预介入,就会出现冲突,很难掌控局面了。

其实,小团队也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是孩子成长的得力助手。

第四个锦囊,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从小报了各种兴趣班,拿了证考了级,走进小学的时候个个身怀绝技,都想着怎么把别人比下去,学习“输”实在太重要了。

你可能会说,在学校,孩子会经历各种竞争和比赛,不是有很多“输”的机会吗?

按理说,学校确实是让孩子“学会输”的最安全的地方。孩子可以通过体验各种课程、参加各种社团、经历各种机会、扮演各种角色判断出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优势在哪里,短板不足在哪。但现实情况距离达到这样的目标还有差距,还需要时间。

所以,只靠学校是不够的,一定要在家庭给孩子补上这重要一课。

比如,孩子和妈妈下棋总是赢,那你要建议他去找棋艺更高的爸爸切磋。如果输了,你要观察他输棋的状态,是着急、委屈还是不甘心?等下完棋,他情绪平稳了,可以请他说说“输”的感受,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哪些“新招”?下次准备什么时候再和爸爸对招?有没有信心翻盘?

这里要特别提醒你,让孩子学会输不是为了输,输不是目的,而是要体验过程。孩子经历过输,会懂得如何平衡心态,如何管理情绪,如何找到位置,如何作出决策。

第一,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学校的第一合作方。当你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你一定要对自己说“我要先改变自己”。

如果老师给你打电话,说你的孩子课堂表现差,作业写得有点乱,课间和同学打闹,你先别急着批评孩子,而应该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因为家庭规则的建立,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这些只有你自己率先做到,才有可能影响孩子去积极改变。

当然,影响孩子,你也不需要把每一讲的课程内容全都记住,哪怕只聚焦一条策略,反复练习也能看到好效果。比如说“随时表扬,定期批评”这条吧,如果你能坚持半年,一定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第二,除了改变自己,还要尽可能地去影响家里人。

是的,这一条是有前提的,就是你要始终记得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像家长会、和老师讨论这么重要的事你必须亲力亲为。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你在学完课程之后,还要尽可能地去影响家里人。这个家里人,主要指在孩子身边、长期陪伴他的人,包括平时带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长期照顾他的保姆阿姨等。

当然,我说的“影响”并不是要你号召所有家庭成员,每天固定一段时间一起听我的这门课,而是可以把家里要建立的规则,课程里对你特别有用的策略,设计成小海报,然后把它们张贴在家中的醒目位置。

这是因为如果规则、策略只停留在口头,那谁都会忘记,你只有在随时可见的地方张贴出来,才能时刻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去遵守,你会发现把家人变成“我们”,孩子就有了目标一致的“重要他人”,而且来自同盟的力量也支持你始终走在教育孩子的正确道路上。

第三, 遇到挑战,多问问孩子为什么。

这个提醒,来源于我的一次经历。

一次,一个家长在公开场合说,我遇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的情况,就对他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让你去学校了,明天就转学。到底是做作业,还是等着转学,你自己挑吧。”听完我的话,孩子真的就自觉做起作业来了。

这个家长讲述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我要告诉你,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被“这种看似有效的方法”给误导了。因为虽然在那一刻,孩子的问题好像被“成功”地解决了。但是三天之后呢?一个星期之后呢?一个月之后呢?

所以,这种成功是打了引号的,孩子成功和成才不能用这种极端的行为方式。而且,家长一旦只聚焦在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上,就一定看不到这么做可能会带给孩子不可逆转的伤害。

所以,你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直接追求结果,而忘记了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能多去问问孩子为什么,也许你就看到他内心的真实世界。

本讲小结,划个重点:

第一,孩子表现出不稳定,是因为他在寻找自我,在重建安全感。

第二,任何形式的变化都需要孩子动用整个身体的应激资源去作出新适应。

第三,把我变成我们,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第四,呵护天性,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护航成长,引导孩子相信真善美。

第五,与孩子成长合作的四个锦囊是:随时表扬,定期批评;传递赞美,润滑关系;组建一个小团队;培养孩子“学会输”的能力。

第六,重要三条提醒: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除了改变自己,还要尽可能地去影响家里人;遇到挑战,你要多问问孩子为什么。

学段衔接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不同的人群去好好地学习领悟。特别是在当下,我们在解决学段衔接存在问题的针对性、深入性、系统性、实效性研究还不够有效,相关的规范制度建设还不够到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做好学段衔接必须读好“三本经”,这样才能真正打通基础教育学段壁垒,实现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健康持续发展。

这分别是“引导经”“实践经”“参与经”,需要三类对象分别去关注、探索。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读好“引导经”。从问题上可以看出,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不是学段衔接的具体实践者,但对有效推动学段衔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给予积极的引导。要有效发出声音,通过网站、新媒体、各类讲座等,结合具体实例对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作出深入解读,对能展现学校在学断衔接中的有效、创新举措进行报道宣传,引导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衔接问题。要明确落实责任,通过下发指导性文件、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和衔接保障体系等方式,唤醒学校、教师在衔接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其进行衔接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主动监督指导,除了加强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力度外,更多的是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大家正确树立科学的“大衔接观”,丰富衔接途径,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需求。

二是学校教师要读好“实践经”。虽然分割的学段教育牵绊了衔接工作,但我们决不能“退避三舍”,要根据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各学段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和校内学生的成长特点,围绕学习环境、课程内容、学生心理变化、管理、学习方法变化、师生交往等变化,积极探索学段衔接可行性行动路径研究,努力打造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要将衔接专题研究作为相关年级组、学科组教研活动重点之一,聚焦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通过共享教研、观摩学习、课程开发等,科学开发相关课程,提升活动组织水平,避免产生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的现象。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相邻学段的对口学校还可以组成“共同体”,围绕相互责任认定、衔接活动内容、特色项目传承等进行讨论研究,共享经验成果,以改变学校封闭办学、突破学段壁垒,构建相互配套、目标一致的人才培养体系;一贯制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探索人财物统一调配、资源共有共享、信息及时沟通等实施原则,打造学段无缝衔接样本。

  三是家长孩子要读好“成长经”。教育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揠苗助长”“大步跃进”等方法未必能如你所愿,有时“瞎做”还不如不做。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建议家长平时可以“涉猎”一些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衔接知识,多从一些经验家庭中汲取优秀举措,多做一些市场调研,要根据孩子的能力与特点,配合学校进行适当的衔接教育,千万不要盲目从众,“以爱之名”做一些违反成长规律的事。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参加活动、座谈交流等熟悉相邻学段学校环境、了解高学段生活、激发学段阶进向往,鼓励他们尝试“我的衔接我做主”。